本书简介: 《胶东文化撮要》内容简介:胶东文化,作为区域文化之一种,自有起源和自己的发展谱系。早期文明、海洋文化、全真道的兴盛、民间文化、海防文化、胶东商帮、开埠文化、红色文化,这八个方面,或可为胶东文化之荦荤大者。《胶东文化撮要》从文献中溯源,尽量采掇一些图像,用叙事的方式,以期复原胶东文化历史场景的本真。既有明显的时间线索,每个文化元素的叙述又颇平实;既图文并茂,又秉持学术立场;既严谨而又不失可读性。 目录: 弁言 从贝丘遗址到莱文化:早期文明 一、胶东贝丘遗址 二、先进的莱文化 “蓬莱目极沧海长”:海洋文化 一、三神山与蓬莱仙话 二、“立石颂秦德”:秦始皇东巡胶东 三、徐福东渡 四、八仙过海传说 五、海洋信仰 “烟霞洞府习真修”:全真道的兴盛 一、胶东道教文化的源起 二、“全真道东,宁海因缘” 三、踏石留痕:烟霞风景自年年 从民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化弁言 从贝丘遗址到莱文化:早期文明 一、胶东贝丘遗址 二、先进的莱文化 “蓬莱目极沧海长”:海洋文化 一、三神山与蓬莱仙话 二、“立石颂秦德”:秦始皇东巡胶东 三、徐福东渡 四、八仙过海传说 五、海洋信仰 “烟霞洞府习真修”:全真道的兴盛 一、胶东道教文化的源起 二、“全真道东,宁海因缘” 三、踏石留痕:烟霞风景自年年 从民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化 一、传承久远的民俗 二、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海防文化 一、胶东海防地理形势 二、胶东海防体系的营建 三、“腹有奇兵百万藏”的抗倭名将戚继光 四、胶东海防理论 “直道而行”:胶东商帮 一、“逐利四方”:胶东商贾的兴起 二、胶东商帮的禀性 三、胶东商业的演变 四、胶东商帮的转型 城市·空间·景观:开埠文化 一、早期城市变迁:城市记忆 二、外力楔入下的新建城市 “海阳铁西瓜,威名传天下”:红色文化 一、从党组织的初创到红色暴动 二、威震敌胆的惊魂杀手:地雷战 三、“保田保家乡”:同仇敌忾卫胶东的红色往事 征引书目 后记2.渔民禁忌 靠海吃海,胶东沿海渔民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一些习俗、禁忌。如语言上有诸多忌讳。忌说“翻”,多用“蓬”代替,称“帆船”为“风船”;风船行海上,要把船帆拉上桅杆时,说“长篷”或“撑篷”;风船停泊要把船帆落下桅杆时,说“落篷”;吃鱼翻吃另一面时,不说“把鱼翻过来”而说“把鱼划过来”“把鱼顺过去”;饺子下锅时不说“下饺子”而说“煮饺子”;器具打破,忌说“碎了”,而说“笑了”;还忌说“扣”“老”“倒”等字,“老”是渔民对鲸鱼的尊称;向碗里盛饭要说“装饭”;还忌说“完了”“没有了”等,因海上打鱼丰收与否也靠运气,“完了”‘没有了”有空船而归之嫌,应说成“满了”;渔船出海丰收,则说“发了财”,更甚者则称“发了血财”。 行为上也有很多禁忌。如筵席上,勺子不能背朝上放置,盛器不能扣放,筷子不能横搁碗盆沿口,不准吹口哨,“登船不酒”,“父子不同船”,“兄弟不同船”;渔船起航称为“出潮”,返航称为“收山”“归山”,称打鱼为“闯海”“干力量”,在近海滩挖蛤蜊等为“赶小海”,之外还有“拉大网”“拉小网”的叫法。春汛和秋汛第一次出海称为“下河”。 3.节日习俗 胶东清明节,盛行邻里间互赠面燕的习俗。“荣成县人民,在清明节之一日,各家多以面粉制若干小燕,互相赠送。儿童更持香楮、小燕、熟鸡蛋,至土地祠供奉……并有一般儿童,匿于土地祠后,伺有人前来,便将小燕及鸡蛋放下,群相夺取,名曰抢清。迨之夜半,方始还家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