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知名脱口秀节目《都嘟》首次结集有常识有见解有态度 全书收录近五十篇精心整理的脱口秀,每篇附有一件难得一见的文物实图,并有作者透彻的讲解。 本书简介: 这是收藏家马未都的同名自媒体节目精选,该节目在优酷上线不到一年,点击过2亿,粉丝超五十万。衣食住行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有知识,有见解,更有人生心得。内容丰富,态度诚恳,趣味横生,读之增广见闻,亦可获得宝贵的生活经验,可谓老少皆宜,男女通吃。可做休闲读物,亦可作文化百科。全书收录近五十篇精心整理的脱口秀,每篇附有一件难得一见的文物实图,并有作者透彻的讲解。 作者简介: 马未都先生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曾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先后出版了《马说陶瓷》《明清笔筒》《中国古代门窗》《马未都说收藏》《马未都说》《坐具的文明》《茶当酒集》《醉文明》《瓷之色》《瓷之纹》《玉之器》等著作。 1997年1月18日,他创立了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并在杭州、厦门、上海、深圳等地开设地方馆。2008年,马未都先生登陆央视《百家讲坛》,讲授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2010年至今,广西卫视为他量身定做了独具个性的节目《收藏马未都》。2014年11月,马氏个人脱口秀节目《都嘟》于优酷上线。 目录: 文化百态 方言与文化/2 妓女与文化/8 方言与明星/13 杜甫很忙/19 被玷污的艺术/25 裸体的底线/30 狼与图腾/36 想回家的大佛/41 民国老照片/46 北京的庙会/53 北京的四九城/58 清明未解之谜/64 说文解字/70 人物春秋文化百态 方言与文化/2 妓女与文化/8 方言与明星/13 杜甫很忙/19 被玷污的艺术/25 裸体的底线/30 狼与图腾/36 想回家的大佛/41 民国老照片/46 北京的庙会/53 北京的四九城/58 清明未解之谜/64 说文解字/70 人物春秋 王朔(上)/78 王朔(下)/84 冯小刚/90 海岩/96 新武侠徐克/100 武媚娘(上)/105 武媚娘(下)/113 高仓健/118 李希霍芬/124 社会万象 人际潜规则/130 中国好赌徒/137 欠债就还钱/141 上了鸭的当/147 地摊·城管·包袱斋/152 人在江湖漂/157 成功的四个标准/162 骗你没商量/167 砍价的秘密/174 路怒/181 八字方针/188 辞职信/195 谈天说地 逆天的西瓜/204 喵星人/208 汪星人/215 古人都吃啥/221 吃盐也上瘾/228 吸毒毁一生/233 马末说马/238 厕所那些事儿(上)/244 厕所那些事儿(下)/249 深海沉船宝藏(上)/254 深海沉船宝藏(下)/260 博物馆惊魂夜(上)/266 博物馆惊魂夜(下)/272希望把我的人生经验,通过这个轻松的节目传递出去,你能接收多少就多少。我做节目和写文章都是一个态度,叫深者看深,浅者看浅。就是你深,你就能尽可能往深了看,你可能会领悟很多东西;你浅呢,看一个乐也可以,我是本着这样一个原则。 脱口秀《都嘟》独家携手“文化杂家”马未都担纲主讲,以“有态度”的节目调性深受网友喜爱,上线八个月不仅拥有35万订阅用户,鹦鹉史航等文化大咖亦是忠实粉丝,总播放量更一举突破一亿大关,成为优酷土豆又一“亿次级”自制文化节目。 ——(人民网) 《都嘟》网罗老百姓最关心的社会、历史、文化、经济、道德、爱情、娱乐等领域热点话题,涉及艺术收藏、古董鉴赏等专业体系,为老百姓服务,话题故事中给大家以启示,在幽默风趣中给大家以知识。节目努力在专家、学者、明星和老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最接地气的桥梁——“脱口秀”,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北京晨报) 《都嘟》马未都“只说道理,不求真相” ——(新快报)希望把我的人生经验,通过这个轻松的节目传递出去,你能接收多少就多少。我做节目和写文章都是一个态度,叫深者看深,浅者看浅。就是你深,你就能尽可能往深了看,你可能会领悟很多东西;你浅呢,看一个乐也可以,我是本着这样一个原则。——马未都 脱口秀《都嘟》独家携手“文化杂家”马未都担纲主讲,以“有态度”的节目调性深受网友喜爱,上线八个月不仅拥有35万订阅用户,鹦鹉史航等文化大咖亦是忠实粉丝,总播放量更一举突破一亿大关,成为优酷土豆又一“亿次级”自制文化节目。——(人民网)《都嘟》网罗老百姓最关心的社会、历史、文化、经济、道德、爱情、娱乐等领域热点话题,涉及艺术收藏、古董鉴赏等专业体系,为老百姓服务,话题故事中给大家以启示,在幽默风趣中给大家以知识。节目努力在专家、学者、明星和老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最接地气的桥梁——“脱口秀”,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北京晨报)《都嘟》马未都“只说道理,不求真相”——(新快报)《都嘟》区别于其它脱口秀的一大特点,体现在可以根据观众的要求来策划选题,也就是“您想听什么,我就说什么”,马未都将根据观众的选题要求,选取热点时事文化话题进行个性化评论,给中国的脱口秀节目注入一股新活力。——(羊城晚报)民国老照片 老照片是寻绎人间信息的特殊线索 这是一张老照片,上面写着具体时间,是民国十三年四月二十日,就是公元1924年。那一年,我爹都还没有出生,他是1926年出生的。这照片距今已经有九十一年了。上面写着“平遥留省一中同仁欢送”。下面有七个人,是温光庭、裴思诏、赵保三、史子铸、高良材、侯汴春、梁肃主,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大概是这七人。这张照片非常有意思,我想它不是搭景拍的,它上面这个景色,今天已经不复存在,将近一个世纪过去,我们已经看不到这样的景了。 在照片上面可以捕捉到很多信息。这上面的每个人都显得很富有个性。社会有多艰苦,从每个人的相貌状态上,就可以看出来。人越早熟越表明社会的艰苦,今天的孩子都一方面早熟,另一方面是晚熟。早熟的是不该知道的都早熟了,该知道的都晚熟了。所以我们有时候看,他们很多都大学毕业了,脸上还满是稚气,不能应付今天的社会。 一百年前在中国受教育,是一个天大的事情。这上面的二十八个人理应都是中学毕业生,即将走向社会。这些中学毕业生比今天的博士生还稀罕。今天有个博士生,倒没那么稀罕。过去这些孩子受这样的教育,一定要有一个比较殷实的家庭背景。读书是很费钱的。我去年回家的时候才知道,当年我爹读书每年要卖四亩地,一亩地一块大洋,卖四块大洋读一年书。我爹读了十年的书,花了四十块大洋,这些钱在当年家乡那个小海岛上,能买四十亩地。所以我老说今天读书再贵,也没有我爹当年读书贵。我爹正因为读书,才出来参加革命,才有了我。 这张照片上面所提到的平遥省一中,我们不得而知是哪个学校。查了一下资料,平遥中学非常有名,它恰恰创立在1924年,就是民国十三年。1924年平遥中学创立的时候叫励志中学,正跟这帮孩子的状态吻合。 到1956年的时候,平遥中学被评为“双重点”中学。今天老说重点中学。1958年的时候更新的一个事来了,平遥中学变成了平遥综合大学。可惜这平遥综合大学只存在了三年,1961年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把它解体了,又回归为平遥中学。 如果照片上这些人跟平遥中学有关,或者跟早期的平遥中学有关,我们就很希望知道一些秘密。凭肉眼观察,当时最年轻的应该有十五六岁。今天要找他们二十八个人,如果这些人还有活着的,现在的年龄至少要在一百零五岁以上。但是我想,他们一定有后人在世。刚才说了其中七个人的人名,再有这些人都有精确的相貌,那我想有很多人可能知道,这是他祖上的谁谁谁。我们倒很希望,通过《都嘟》这个节目,能发掘到这上面某一个人的后人,我觉得这是我们做的一个功德无量的事,会找到很多闻所未闻的故事,说不定能够填补正史的不足。 老照片能够透视历史的精气神 今天的毕业照都什么样子呢?以我有限的观察,一定是校长坐在正中,旁边是教务主任和各个老师,然后一大堆同学,根据自己在班里的地位,由中间向四边扩散,每个人都神情专注。请注意,我用了“神情专注”这个词。说到这儿,我自个儿都想乐,全班同学都神情专注地照这样一张照片,让外人看来都有点呆滞。近几十年以来的毕业照都是这个状况。最近几年有点小变化。大学毕业以后,流行各种有创意的毕业照。最新鲜的毕业照就是,女同学跑到男厕所里,男生背着冲洗小便池,女同学都很开心地站在前面,照一个毕业照,称之为创意。这传递了一个什么信息呢?表明今天的学生比二十年前要开放很多。 再转过头看这张照片,注意看,他们的姿势不等和位置的随意,表明民国时期那时人的状态都非常松驰,都急于表达自己。民国革命是中国两千年封建加帝王史上的第一次彻底的革命,由此推翻了帝制。每个人都有一种新的思想,新思想有外来的,有自己生发出来的。在民国革命时,大量知识分子都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的看法,表达自己对这个新的世界的看法,每个人都觉得他能够为社会,为未来做出一份贡献。这些人就算他是采取一种揣手状,你看这个人揣手,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姿势,把手揣起来,内心也是火热的。所以我们看到这样一张照片的时候,能感受到九十年前民国初年,一群小小知识分子走向社会时的一种状态。这个照片给我们的信息恐怕还不止这些。这些人走向社会,走向未来,乃至要经过国内一系列战争,他们的命运如何?如果能够找到本人或其后人,就能解开这道题。这是我们今天要看的第一张照片。 再看看第二张照片,第二张照片也非常有意思。你们可以看看,这张照片也摄于山西大号民宅。注意看,这张照片跟前一张照片的装裱,有一点点不同,它有非常民国化的西洋化装饰的边。这张照片照得也四平八稳,构图非常均衡,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这个照片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第一个信息,是这个照片的质量非常好,今天如果想拍这样一张照片,你即使用很高级的相机,也拍不出来。这相机跟你那相机不同。这种相机,它的镜头和取景,不在一条直线上,才能把所有的柱子都拍得非常直。这是技术问题,还不重要。重要的是下面的事。照片上面的十个人身份不同。有一个有钱人,一看这穿着打扮就能认定了。这有钱人站在这张照片中理论上讲最不重要的一个位置。底下站的这些人,看着像他们家的仆人,还有一个孩子。他把这孩子搁到正中,这事让我有点不解。我们今天都知道主次尊卑,是被人训练的结果——我们这么多年来,每个人都自主不自主地,被人训练过。一到摄影,只要是合影,不管是人多人少,人人都知道自己应该站在什么位置。领导一来,谁官大谁站中间,是吧?家里一照相,老爷子一定在中间,所有的人都众星捧月似的合影。民国初不会。你注意看,这最有钱的人,我估计是出资照这张照片的人,就站在最不重要的右边。那么更奇怪的是他在上面,最左上位置的这个人,让我看是个叫花子,衣服里的棉絮都出来了。这个叫花样子的人揣着手,主人背着手。主人为什么要与他们家的下人合这张影呢?肯定是民国平等思想的一个闪现。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人的素质高低,不在于你对上人有多好,而在于你对下人有多好。领导一来了你满脸堆笑冲上去,这没有什么说的。关键是打扫卫生的来了,你对他什么态度,这是人的一个基本素质。你可以看到,这个主人从容自若地站在后面右侧,他实际是站在最不重要的一个位置上,留下了这样一张珍贵的照片,而且把它裱起来。我想他一定洗了十张,每个人一张,这一张侥幸留到了今天。 与古人合影我有地自容吗? 我身后这张照片是我一朋友买的,当年在潘家园地摊上买的。我今天拿的这两张也是在那儿买的。今天想起来,我买少了。当时看到了很多这样的照片,没当事。这两张是我喜欢的,我就买了。其实很多我当时不喜欢的照片,今天看来我都喜欢,可惜没买下。我身后这张照片,构图没有任何变动,它也是一张黑白照片。你们注意看,画的右侧那个人是我,我是带颜色的。这张作品,是根据一张老照片画的。这张照片上的任何要素,都没有改变,所有人的神态都非常准确。“我”也来自一张照片,那是我四十三岁那年,一个意大利摄影师给我拍的,我就站在琉璃厂的台阶上,我让油画家韦蓉把“我”画到了这张照片上。我那个位置上,本身是站着一个人的,那个人让我替代掉了。你们注意看,他们是黑白的,我是彩色的;他们是冬装,我是夏装,这就有很多不同。 我老说,这张照片每个人的眼神都非常坚毅,我们可以想,把中国最好的男演员都找来,化好妆,未必能照出这样一幅照片。这个照片所传递出来的人的神态,是时代的神态,不是个人的神态。我无论怎么想坚定地站在这里,我也跟他们有巨大的差距,这个差距就叫理想。 我们刚才看了这两张照片,第一张照片全是一帮年轻的孩子,第二张照片是一个有钱的人和他家的仆人,有文化和没文化的人,同居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上,所有的人都是中年人了,从眼神上就可以看出来他有没有文化。图像就有这个魅力,虽然它不说话,它没做任何解释,如果你敏感,你看到这个人,你就可以看到他的身世,看到他的文化程度。 我老想,这些人当革命不成功的时候,有人把刀架在脖子上的时候,他们一定不改初衷,而我们能做到吗?我们今天的人都非常世俗,非常善变,善变是今天社会的一个典型特征,每个人都很难坚守自己的理念。我们很希望坚守自己的理念,但是在利益和威胁面前,你有没有能力,你有没有定力,其实是对一个人巨大的考验。 关于这张照片还有一段轶事。我曾把这张照片挂在博物馆的公共空间。我听一个常住北京的外国人给一个初来北京的外国人解释这张照片,我在旁边听乐了。这外国人怎么解释的呢?他跟那个听者说:你看,这些人是中共一大代表,那个带颜色的是年轻的毛泽东,坐在椅子上那个人就是李大钊。你仔细想想,还真是有那么点味道。他按今天的理解来解释这张照片,他以为这是一个艺术创作。外国人辨识中国人是有困难的,就跟我们辨识外国人有困难一模一样。 我为什么当年想画这个作品呢?我觉得我们跟古人之间有巨大的差异。我们仅跟民国人相比,也有很大差距。民国人其实离我们很近。我们跟他们非常近,依然有这样大的差距,就别说我们跟清朝人,跟明朝人,乃至宋朝、唐朝、汉朝人,那差距就会更大。有差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承认这种差距。我把自己画进这样一幅作品中,只想表达一个意思:我与古人真诚地站在你们面前。 脱手秀 这是一个盒子。它是个异形,上面嵌有很多东西。它在边缘上嵌有黄杨。它的材料是什么的呢?是你们特别欣赏的紫檀。它在盒盖面上镶有寿山石,寿山石上还刻有云纹,然后有两道绿色的仿绦带。再有就是两个别子,是用螺钿做成的。 盒子做得非常精致,它试图表现一种立体。可惜中国人不会,中国人缺的就是这门教育,就是西方科技的教育。它实际上是在做一本书,可以看到这是一函,书都是论函。这个东西很别扭,找不着感觉。这件东西就是过去文人案头的一个陈设,里头装些杂物。这是一个文人的情趣。这东西是民国时期的。那时期的很多文具都有这个特征,表明主人出身书香门第。 喵星人 猫很有意思,我本人养猫,观复博物馆里也有很多猫,我给每个猫都起了名字。很多网友特感兴趣,所以谈谈家猫吧。 猫和狗,哪个更好? 先从猫的名字开始。猫为什么叫猫呢?一个反犬边,一个苗字。古人认为,老鼠害苗,甭管是谷苗还是稻苗,反正害庄稼苗,猫去捕之。所以从苗是这么来的。猫是杀鼠的,保护粮食,是这个逻辑。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猫的叫声是“喵喵”的,取谐音,所以搁一个苗字。 今天说的猫,一般指家猫。家猫称之为猫,野猫称之为狸。有时候说“那儿有一只花狸猫”。其实,狸是狸,猫是猫。中国古代双音词汇,大致都是拆开单算的,单独都表示各自的意思。比如说牙齿,牙为牙,齿为齿;认识,认为认,识为识;眼睛,眼为眼,睛为睛,它是可以拆开的。只有个别词汇不能拆开,比如玻璃、珊瑚、玛瑙等。 很多人养宠物,全世界养得最多的,一说为狗,一说为猫。究竟谁多谁少?没法统计。但有一点很清晰,就是猫的智力比狗要低一些。说这话比较得罪猫,尤其得罪喜欢猫的人,说“我们家猫聪明着呢,我们家猫比我都聪明”,他肯定这么说。你们家猫要比你聪明,它就把你轰出去了。一般的说法是:猫的智力,相当于一岁半的孩子;狗的智力,大约相当于三岁的孩子。这个有点儿可怕,今天三岁的孩子能跳《小苹果》,能背唐诗,狗肯定都不会,但是狗有极强的智力,它能判断人的很多行为,猫就不大会,猫不怎么看你的脸色,狗会。 历史上养猫的文人、名人很多。大家熟知的丰子恺、林徽因、冰心、老舍、夏衍、季羡林等大家都养猫。很多大家都写过文章,比如我读过梁实秋先生写的一段关于猫的故事,非常感人。 猫的习性,第一是嗜睡。猫巨能睡,什么姿势都能睡。据说,猫最好的睡姿,是蜷成一个团,头往里窝着,尾巴藏起来,那屋里肯定是冷。另外一个,大致是家猫野养的状态,比如家猫出去睡觉,都比较谨慎。我们家的猫就不行,睡的时候没姿势,尤其夏天,四脚朝天,肚皮冲上,睡得就别提多占地了,一猫占一人的地,四仰八叉的,不怎么淑女,把不该看的全让人看见了。 养猫时年纪都比较大,因为养猫比养狗省精力,猫不跟你闹事。我们家猫要是饿了,猫食盆里没吃的了,就两眼呆呆地看着你,含情脉脉地说“你懂的你懂的”,然后你就去给它添食去了。狗不成,我养过狗,天天跟你商量要出去玩,从早到晚老跟你商量。如果你固定一个时间,你就把自个儿给毁了。比如有人一开始说,早上我带着狗,遛遛弯,撒撒野,拉拉屎,挺好。这狗五点钟就来扒拉你,非得把你扒拉醒了,带着你下去。猫不会,但也不是绝对的,我家猫原来一直都挺好的,不知最近怎么半夜添一毛病,一到半夜就非得把你叫醒一次,看看它,然后你再去睡,它也去睡,也没什么天大的事。 玩猫,你知道有“猫谱”吗? 中国古代宫廷里养猫养狗,都是很普遍的事。中国古人还写过猫谱,叫《猫苑》。中国历史上玩得都酸,不管干什么,比如写瓶子、插花,袁宏道就写过《瓶花谱》。过去不管是喜欢文物,还是喜欢金鱼,喜欢养鸟,都有谱有书让人看,让你参考。这些书有很多都存到今天。清代人写的《猫苑》,里头就有关于猫的一些基本知识。 比如,什么是好猫呢?古人先告诉你:头面贵圆。贵是指贵气,意思是猫的优点是要脑袋和脸都是圆的。所以说“这人长一猫脸”,就是说圆脸。猫的耳朵要“小而薄”。长俩大猪耳朵肯定不行,不好看。眼贵金银色。有的波斯猫,一眼睛黄一眼睛蓝,这就叫金银色。俩色差着,切忌黑痕入眼,就是说眼睛黑了、黑眼圈这肯定不行,不好看。忌泪湿,是说猫眼睛老流泪。很多猫,都要不停地给它擦眼屎,因为它容易分泌,所以喜欢养猫的人,经常去给猫擦擦眼睛,表示一种爱抚。鼻子贵平直,这跟人差不多,切忌钩及高耸,这有点儿不大对,就是鹰钩鼻肯定不喜欢。猫须要硬,要支棱着,支棱着有人说要跟肩等宽。再有一点儿就是从体型上讲,腰要贵短,跟人差不多吧,人长腰不好看。今天说“那女孩哪儿都好,就是腰长”。腰长就不好看,所以一定要短腰,要细腰。 古人养猫有“猫谱”,就像今儿去餐馆里点菜有菜谱似的。什么叫“猫谱”呢?猫的形象是有名字的,比如白猫脑袋顶上一块黑,一个黑尾巴,这叫“鞭打绣球”,名猫在谱。第二个是黑猫,漆黑,四个白蹄,这叫“雪中送炭”,都是很好的词。再有就是白猫,身上一根黑毛没有,却有一根漆黑的尾巴,这叫“雪里拖枪”。 我有一只猫,起的名叫黄枪枪,为什么?它不是雪里拖枪。因为雪里拖枪,猫谱说得很清楚,白猫黑尾巴,我们这是一白猫黄尾巴,齐着根一根黄尾巴。我原来以为起猫名,不仅有名,还得有姓,所以都给它安一个姓。为什么叫黄枪枪呢?因为尾巴是黄的。我最早想给它起“金枪”,但容易有歧义,不敢叫,所以就叫黄枪枪。这是观复博物馆的名猫,很多人都知道。 一个黑猫拖一个白尾巴,就非常罕见。有的黑猫带一点儿白尾巴尖,那不成,得齐着根,叫“银枪拖铁瓶”,不叫银样镴枪头。读过《红楼梦》的都知道,什么叫银样镴枪头,得翻过来,一根白的拖着一大黑铁瓶子,这都在谱。还比如“将军挂印”“将军带甲”,将军挂印是脑袋上有一块黄,将军带甲是肩膀上两块黑。还有一种叫“乌云盖雪”,上半身是黑的,下半身是白的,这个白最好是在腹部。如果这个白上去,从它身子上去那就不成了。“乌云盖雪”,要记住这个盖的感觉,凡是肚皮底下的地方,全是白的,包括腿足都是白的,这才叫“乌云盖雪”。再有,还比如“玳瑁斑”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 我跟朋友吹牛的时候我朋友说:“你这么懂猫,这么多猫谱,我们家也有一只猫,我抱来给你瞧瞧在不在谱。”他把那猫抱来,我一看,说:“你这猫还真在谱,一块黑一块白的,就是‘国际足球’。”一块黑一块白一块黑一块白,毫无规则,这是我们开玩笑了,猫谱中不可能有这种话了。过去猫谱中,都是给猫一个文学的名字,且赋予极好的文学含义。你看“雪中送炭”“雪里拖枪”等等,都有极好的文学含义。今天如果说有这样在谱的猫,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一种谈资。比如人家到你们家来了,你说:“你看我这猫,‘鞭打绣球’,多好看啊!”我有时候也特别想找到这种名猫,一直找不着。 养猫史是人类自我保护史 人类养猫的历史,起源于尼罗河畔。古埃及农业特别发达,鼠患盛行,而猫是鼠的天敌,埃及人发现以后,就把猫奉为神明,家家养猫。现在埃及文物中,很多非常漂亮的坐猫,就是那个时期的文物,我曾经都想买一个。 到中世纪,基督教势力掌控了整个欧洲大陆,猫的地位急剧下降。猫被基督教认为是邪恶的象征,有时候看欧洲动画片,女巫出现时旁边一定有一只黑猫。 由于基督教大量杀猫,教堂四周根本就看不见猫,猫急剧减少,导致鼠患流行。欧洲中世纪的黑死病,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造成七千五百万人死亡,占当时欧洲人数的三分之一,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病死。从那以后,猫的地位才开始提高。黑死病是由老鼠传播的,那人对猫得多亲啊!今天看到的名猫,都是后来培育的,原来的都是半野半家养的猫,都比较灵。而家养的猫有很多种非常懒散,这是逐渐驯化的结果。 猫的心眼 我养猫是中年以后的事。年轻时特别喜欢养狗,人到中年精力衰减,停止养狗开始养猫。最初一个朋友说他们家有个小折耳的蓝猫,当时一想:这蓝猫太有意思了。一看是蓝灰色,很喜欢。拿来的时候两手捧着,一丁点儿,在家里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就它一“人”,大家都哄着它。 有一天,我觉得一只猫养着孤独,能不能再给它配个伴啊?经过全家商讨说,可以。然后就在网上搜,让人家帮我找,有个人介绍说,有一个人家里有一种猫,叫布偶猫,我查了查资料特喜欢。我喜欢大个儿的猫,我觉得那猫抱在身上很有感觉,太小了太轻不成,所以我就到这个人家去了。 我一进他们家,二居室。一屋子猫,上蹿下跳,我一眼就看上这只猫了,这只猫跟我一个姓,姓马。我们家猫都有姓,观复博物馆所有的猫,都各自有姓,但这猫就随我姓了马。我买这猫的时候,跟他谈好价钱了,这只猫排行老三,他叫它三三,还有另外一只猫,跟三三一窝的,管它叫老大。他们家猫都没名,就是按数字排序。老大这只猫脸长歪了,不是脸长歪了,是花纹长歪了,他说这猫没人喜欢卖不出去,你要喜欢就送给你了。所以我就花了一只猫的钱,买了两只猫回来,一下我们家就变成三只猫了。 回来就出问题了。我原来以为给它找一个伴,有得玩了,它会高兴,要不然它在家里很孤独,我们一出去,它一“人”在家,多没劲啊!但是我不知道猫还会吃醋,我们家原来那蓝猫就开始自残,太可怕了。它迅速就瘦成皮包骨,然后就瘸了,一步一瘸,就把我们全家给惊着了。 我抱着这猫到处求医,花了好多的钱,比买猫贵多了。然后到医院,现在医院也高级,去照X光,医生告诉我它的骨骼没有问题,但它确实瘸,一步一步的,让人看着特心疼,也不怎么吃东西。后来有一天,这猫在阳台上面待着,瘸着走过去的,我看着它走过去的,结果这个地方正好有一个镜子,我在镜子这边它看不见我,但我能看见它。那猫没看见我的时候突然不瘸了,噌一下就跳到椅子上去了,我当时就一愣,我说它怎么不瘸了?然后我就赶紧冲过去看它,然后这猫呢,就一脸不好意思地看着我,从那以后它就再也不瘸了,一天一天丰满起来,跟正常的猫一样。 当蓝猫不瘸了,身体日渐丰满,所有人围着它的时候,觉得聪明的人类被一只只有一岁半孩子智力的猫给欺骗了。这事过去很多年了,家人聊天一说起这个事就觉得真的不可思议,说:“猫怎么有这么大的心机呢?” 其实,这是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