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简介: 《中庸》是儒家四书之一,被后世称为“孔门心法”,在儒家道统与法统的传承中,有着其它典籍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其要旨在于,如何时时回到“喜怒哀乐之未发”的心性本然状态,去开启人人本具的内在光明德性,从而在内修与外用上,达到“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的圣人境界。 本书根据史幼波老师所开讲的《中庸》系列录音整理而成,语言生动活泼,文意深入浅出,并且旁证于佛道两家,提炼出中华传统心性之学的精髓,为现代人安身立命,乃至共同面对人类未来的命运,提供了宝贵的智慧与道路。 作者简介: 史幼波,知名诗人、作家、媒体人,中华传统文化研修和传播者,曾任四川龙江国学书院第二任院长,《国学读本》杂志首任主编、成都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柬埔寨西哈莫尼国王大学慧能禅学院教授,现担任广东东莞慧韬书院院长、广东六祖寺禅文化大学堂导师、台湾百丈山力行佛学院教授、深圳弘略慧通咨询管理公司特聘专家。 曾出版前沿生活类和传统文化类专著多种,包括《素食主义》、《天造四川》、《红尘禅仙》、《大香格里拉洋人秘史》、《菊花诗酒——中国古代隐士的那些事》等。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研修与传播;近年来则立足所创建之传统书院,系统讲授以孔、孟、老、庄、禅为主要内容的系列国学经典;同时应邀到全国各高等院校、文化机构、寺庙等场所,作了大量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专题演讲。 目录: 引章: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 倍受推崇的“孔门心法” 儒门三圣与思孟学派 严守中道的好处 平常心是道 在时空之中体会中庸 天不变,道亦不变 世界的中心在哪里? 我思故我在,我又是谁? 认识一念未生的刹那 常道与非常道 始于一理,终于一理 人啊,认识你自己 第一章:中庸纲领,性命之要 中国古人最重视什么?引章: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 倍受推崇的“孔门心法” 儒门三圣与思孟学派 严守中道的好处 平常心是道 在时空之中体会中庸 天不变,道亦不变 世界的中心在哪里? 我思故我在,我又是谁? 认识一念未生的刹那 常道与非常道 始于一理,终于一理 人啊,认识你自己 第一章:中庸纲领,性命之要 中国古人最重视什么? 天命,性命之学的原点 命运,选择与不可选择 做体道而行的人 圣人以化成天下 在最亲切的地方下手 君子慎独三步曲 别浪费生命的能量 一喜一怒,也能改变历史 人心和外物是相通的 《中庸》是现代病的药方 重提一下念头功夫 第二章:君子小人,各得其中 谁都不会反对中庸 物来则应,物去不留 临济大师的临终偈 从心所欲不逾矩 第三章:中庸其至,民鲜能久 第四章:明道行道,过犹不及 聪明过头与愚不可及 贤能知止与不肖不及 吃饭就吃饭,睡觉就睡觉 第五章:夫子感慨,大道难行 第六章:圣人大知,执两用中 从平民到天子的大舜 舜的大智慧 最根本的中道原则 精神现象中的二元对立 不要光说空不说有 第七章:大智若愚,聪明误人 想起两个乐山朋友 白居易见鸟窠禅师 心志要贞固,功夫靠软磨 第八章:复圣颜回,择善弗失 第九章:世事不易,中庸更难 老百姓都是“运动员” 让文殊菩萨管汉族人 中国文化中的隐士之风 中庸的终极性和永恒性 第十章:子路问强,明道至上 强者折之,弱者扶之 南方之强的软肋 北方之强,只识弯弓射大雕 孔子心中真正的强 第十一章:遵道而行,无怨无悔 人性中的普遍弱点 竹林七贤与迈克尔?杰克逊 还原圣人们的本来面目 把唐僧的大愿变成力量 参禅须是铁汉 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无功德就是最大的功德 第十二章:君子之道,贯通天人 事物的一体三面 鸽子为什么佛头着粪? 知识是个无底洞 圣人也不可能得满分 人心不圆满,世界才不圆满 云在青天水在瓶 第十三章:忠恕不违,庸德庸言 大道在生命的亲切处 不问苍生问鬼神 三教兴衰的演绎过程 最终还得回到这里来 不要被自己的感官所骗 君子治人的原则 一以贯之,忠恕而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夫子当反面教材 最难做到是常识 第十四章:知位守位,正心正命 守好自己当下的位置 富贵之人的榜样 无恒产者须有恒心 苏武牧羊与文姬胡笳 心平气和,各就各位 第十五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十六章:外敬鬼神,内明心地 不要以为古人迷信 鬼神到底在哪里? 捅破宗教心理学的这层纸 第十七章:大德之人,天地佑之 以孝治天下的证据 孝道的几条硬指标 以德为本,本立而道生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天命保佑什么样的人? 第十八章: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君子忧道不忧贫 道统法统,薪火相传 周之兴,以有道伐无道 周道之兴的三大环节 周公制礼的内涵 亲不敌贵与贵不敌亲 第十九章:善继善述,以礼为先 血脉传递与精神传承 生活在精神最贫乏的时代 艾略特与陈子昂 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 给人一个恰当的定位 从敬父母到敬天地 以礼为治,如示诸掌 第二十章:入世行道,治国方要(上) 千古定论,道在得人 治大国若烹小鲜 孔子眼中的人才标准 回到各自的道中去 修身的三大要素 从知人到知天 传统看相的学问 人间五伦,天下之达道 “知、仁、勇”三种德行 把复杂的世界简化到一点上 学问之道有三种人 践行圣道也有三种人 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大法 修身与尊贤 仁者亲亲,礼敬大臣 体群臣与子庶民 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 修身是最重要的本钱 斋戒与礼法,修身之要害 离开戒律免谈修行 道家的最高境界是心斋 精神中的一点灵明 教育重在礼乐文化 两个玩物丧志的反面教材 如何摆平自己人命运,选择与不可选择 有些人一听说国学、传统文化是“性命之学”,马上脑袋里就会充斥着玄之又玄的妄想,就会想到《易经》的预测学,就会想到看相算命这些数术。 以前冯老师对“命运”这个词作过一个精辟的解释,“命”,就是我们个人当下的选择。我们人生无时无刻不处在选择当中,比如今天,是周末该休息了,很多人去青城山避暑,去农家乐打麻将,但是我们在座各位的选择,是到龙江书院来学国学,这就是我们各位当下的选择,不同的选择会导致不同的命运轨迹。其实,我们的人生过程,可谓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当下的选择,当下你选择了这条道路,同时就不得不放弃另外的道路。你总不能既在书院学《中庸》,同时又在青城山上逍遥,同时又在三圣乡的农家乐里打牌嘛!那么,把你人生的每一个当下的选择连成一线,所形成的这条轨迹,就是你的命运。 当然,这里只说了你可以选择的那一部分命运。人的命运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是我们能够做主的、能够选择的部分,另外还有我们不能选择的部分。 比如有一个朋友,她是一个公司的副总,本来跟我说好了今天要来听课,还说要开车来接我,结果中午打电话来说,对不起啊!我来不了啦,集团总部要开会。这就没办法!这也是你的命,就是你没有办法选择的命,因为你是处在这样一个位置,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你想来也来不了。所以,我们说这个命,它有我们能够选择的部分,也有我们不能够选择的部分。 那么,对于我们不能够选择的这部分命运,我们就要像《庄子》里面说的那样,要学会“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功夫。对于无可奈何的事情,比如老天爷让我出生在乞丐的家里,那就没办法选择,那就要安之若命。但是对于我能够选择的部分,那我就一定要运用自己的智慧,认认真真去选择。即使我命定出生在一个乞丐家里,我也要努力,要争取做一个好乞丐、优秀乞丐,说不定就会成为《射雕英雄传》里面的洪七公,对不对?所以,命运也不是百分之百地注定的,它也有可改变的部分。作为一个人,面对我们的生命、面对生活、面对社会,应该抓住的是我们可以选择的部分。 今天过周末,我们可以有多种的选择,吃喝玩乐、休闲出游、到书院听课,可以任选一种。但是,哪一种选择更有意义?哪一种选择更有价值?哪一种选择会让我们今后的命运向着良性的轨道发展?这就是我们能够做主的事情。 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讲究的是“天人合一”,“天”,就是“天命之谓性”的“性”;“人”,就是我们的个体生命。“天人合一”,就是要把上天所赋予我们个人的命运,与作为整体性的天命结合起来,要达到统一、归于一处。我们通过对自己心性、对自己生命的本原、对自己精神的本原进行探索,就能够认识我们个人的命运,从而能够让有限的“小我”,回归到天命这个无限的“大我”当中去。 我们从《中庸》第一句就可以看得出来,中华文化的立意是非常之高远、非常之伟大!“天命之谓性”,可以说直接点到了我们生而为人最要命的穴位上。对一个人而言,什么最要命?生从哪里来?死到哪里去?这个最根本、最要命嘛!我们就是要彻底让自己这个短暂的生命,回归到无限的天命当中去,这就是个体生命与“天命”、与“性”的关系。 做体道而行的人 我们再来说“道”。《中庸》第二句讲“率性之谓道”,我们经常称某些人是耿直之人、率性之人,但这里的“率性”不是这个意思。“率”,是遵循之意;“性”,指的是天命;“率性”,就是指遵循于天命、遵循于自然本性而行。所以,只有一个体道而行的人,才能称之为“率性”,才能说是得道了。 “率性之为道”,就是给“道”下了一个定义。当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儒、释、道三家都在谈“道”,都离不开“道”,但是,儒、释、道三家对“道”又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 从儒家“四书”来看,儒家之道主要是侧重于大人君子入世建功立业,是入世之道,是要进入人群当中,与社会人生打成一片,以此来建功立业。所以,儒家之道的重点是社会之道。那么道家呢?它所侧重的是自然之道,道家讲大道自然、道法自然,就是标榜一种非常逍遥自在的状态,它更重视人的自然生命,所以道家修道看重养生。比如传统的中医,主要遵循的就是道家的自然之道,重视的是自然生命,讲究养生、全身,讲究延年益寿。而佛家之道,更多是侧重于人的精神之道,把人的精神运行的结构,分析得极为透彻。佛家的学问非常精深,可以说把我们每一个念头的起处、落处,把我们复杂精神运动中的每一种细微的现象,都揭示得一清二楚。佛教让我们从精神的细微之处下手,一步一步地去面对我们的自心,认识我们的心性,从而与大道相合,把每一个人心中的所谓的佛性,都完全彰显出来。 虽然儒、释、道三家在对“道”的切入角度上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它们都是在用各自的方式,让人们体道而行、率性而行。 对于我们而言,不管是儒家的圣贤之道,还是道家的修真养身之道,还是佛家的见性成佛之道,都是值得我们去敬仰、去追随的。从儒释道三家的历史上看,每一家里面都有无数得道高人、无数的大德君子,以他们各自的方式去体道、行道。我们要明白这一点,无论他们是从哪一门入道,最终都入的是不二法门。所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不管从哪一门入手学修,只要是真正发心在道上行的人,只要是真正发愿用自己的精神力量去求道、去体道、去行道的人,在人群当中都非常了不起、非常稀有难得、非常值得我们尊敬! 我们龙江书院在2004年开张时,冯老师就将其定位为一个真正学修圣贤之道的道场,而不是什么所谓的文化产业或培训机构。他老人家希望的是,大家能够在这里发心求道,像历代圣贤一样,也能够用自己的生命去率性而为,去体道、去明道、去行道。 圣人以化成天下 上面说的是“率性之谓道”,那么下一句“修道之谓教”怎么讲呢? 刚才我们说了,“率性”就是要遵循天命,要大道自然,每一个人只要能够率性而为、体道而行,那就一切圆满了。但是,我们四川有句话叫作“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在这么复杂的人群当中,每一个人的知识、学问、道德修养,还有智商、性情、生活背景等各个方面,都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有的人聪明一些、刻苦一些,对大道的体会就会快一些、深入一些;而有的人笨一些、懒散一些,体会就会慢一些、浅一些。不管聪明还是笨,体会得快还是慢,总之绝大多数人,如果像圣人一样生而知之的话,都应该在不断的学习中去体道、去悟道。那么,这个学习的过程,就是接受教育、接受教化的过程。 现在中国的教育很成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不满的焦点之一。《中庸》说“修道之谓教”,而我们的现代教育,可以说跟“修道”毫无关系。应试教育哪里有什么“道”可言?连像样一点的“术”都谈不上,把很多天才都扼杀在摇篮里了。所以现在有很多人在反思,为什么在1949年以后,我们的这一套教育体系,没有培养出一个真正的大师来? 说到“教育”,我个人不喜欢这个词,我喜欢“教化”这两个字。“教育”这个“育”字,有时候用在育苗、育种上,主要是孕育、养育的意思。在四川方言里边,说一根铁丝弯了,我们要把它“育”直了,总之,给人一种靠外力强扭、痕迹很重且有意为之的感觉。但“教化”这个词多好啊!大化无形,真正让人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我们这儿有一杯水,你把一颗糖放在水里,不用去管它,慢慢地、不知不觉地,这杯水就变甜了,糖就化在水里了。我们的古代圣贤,他们面对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群,基本上不是用“育”的方式,而是用“化”的方式,春风化雨,让人有春风拂面的感觉,让被教化的对象,在不知不觉当中舒舒服服、一点别扭感觉都没有就走上圣贤之道了。 我们读古书,常常读到圣人“以化成天下”,他并不是统治天下、治理天下,而是“化成天下”。“化成”是什么感觉?就是通过自身的德行修养,通过自己在人群中无私奉献的典范作用,让社会人群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和谐的氛围,让天下人心逐渐变得纯正、善良,从而趋向理想中的大同世界。 这里说“修道之谓教”,指的就是古代圣贤不用去强加于别人,而是通过自己求道、体道、行道,用一种道法自然、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从而教化天下万民。所以,自己严于律己、毫不懈怠地修身修道,就是教化众生的最佳方式。 人们经常说“言教不如身教”,所谓“身教”,就是通过完成自己的精神修养,以自己的精神实践、人生实践作为榜样,让周围的人也能够有所体会,得到感化。所以,教化他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自修自行,就是自净其意。《大学》里面也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地位最高、最权威的人物,到最普通的老百姓,都要以修养自身的品德作为根本,这也是对“修道之谓教”的旁注。 所以我们看,《中庸》开篇三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可谓是斩钉截铁、一气呵成。它一下子点到了我们生而为人的要害之处,同时又把我们的个体生命,安置于天命与道的这个大背景之中,告诉我们通过个体的修为,就能够改变世风、教化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