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曾国藩与道家思想


作者:彭昊     整理日期:2015-11-04 14:52:30

本书简介:
  晚清重臣曾国藩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重要代表,也是近代经世思潮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其思想言行体现出以道补儒的鲜明特征。《曾国藩与道家思想》在从政、治军、处世、为文和养生五个方面,彰显曾国藩以道补儒的努力,揭示道家思想在曾国藩思想中的地位,分析曾国藩接受和践行道家思想对近代经世思潮形成的价值,发掘以道补儒对近代中国士大夫的意义。
  目录:
  第一章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1.曾国藩去世后至20世纪70年代
  2.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时期
  三研究的结构和要点
  1.研究的结构安排
  2.研究的创新点
  3.研究的重点
  4.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曾国藩道家思想来源考述
  一清代学术的内在嬗变
  1.理学批判者的援道人儒
  2.古文经学家的以道补儒
  3.今文经学家的道家救世第一章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1.曾国藩去世后至20世纪70年代
  2.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时期
  三研究的结构和要点
  1.研究的结构安排
  2.研究的创新点
  3.研究的重点
  4.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曾国藩道家思想来源考述
  一清代学术的内在嬗变
  1.理学批判者的援道人儒
  2.古文经学家的以道补儒
  3.今文经学家的道家救世
  4.理学家的调和儒道
  二湖湘文化的崇道传统
  三个人的生活经历
  1.家族的道教习俗
  2.治学的博览群经
  3.僚友的道家兴趣
  第三章曾国藩的从政之道与道家思想
  一涉猎黄老清净为政
  二知雄守雌卑弱自持
  1.与高层的交往
  2.与同僚的交往
  3.与士民的交往
  三小结
  第四章曾国藩的治军之道与道家思想
  一对道家战争观的吸收
  1.兵果不祥之器
  2.兵者阴事
  3.哀兵必胜
  4.除暴安民
  二对道家战略战术的运用
  1.守柔日强弱中伏强
  2.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3.反客为主以退为进
  4.奇正互用雕剿游击
  三小结
  第五章曾国藩的处世之道与道家思想
  一顺天安命的人生态度
  1.勤劳而以恬淡出之
  2.等生死于昼夜信长短之有涯
  二功成身退的人生设计
  1.道家功成身退人生设计的意义
  2.明岁泽九州功成返湫底
  3.十年苦忆钧天奏老大真怜未拂衣
  4.功成而终未身退的原因
  三持盈保泰的人生智慧
  1.道家持盈保泰观
  2.持盈保泰得免速致颠危
  四小结
  第六章曾国藩的为文之道与道家思想
  一境界:崇尚雄奇瑰玮
  二风格:追求自然真切
  三语言:力主诡谲恣肆
  四欣赏:倡扬养性怡情
  五小结
  第七章曾国藩的养生之道与道家思想
  一致虚守静养神不药
  二俭啬寡思惩忿窒欲
  三顺乎自然淡食恬眠
  四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注意到曾国藩的“一生三变”,认为运用黄老申韩作为治术权宜之计,“不是为了谋取身家之私利,仍是为三纲五常这个大目的而服务的”。在理学内部,曾国藩总的态度是宗程朱,薄陆王,却无门户之见,互有臧,不满于程朱缺乏包容与涵浑的气象,不赞成程朱对儒门人物持论过苛,认为这样不利于求同存异和团结儒门众人,不利于经世致用;同时也不完全同意程朱对文道关系的看法,肯定欧阳修、苏轼、曾巩、黄庭坚诸公“皆以大儒之学术,兼名士之襟度”,他重视张载和王夫之,主要是取其礼学及其经世思想。可以说,作者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曾国藩理学思想的渊源、内涵和体系。张昭军概括其理学思想特色为:兼采汉宋,强化词章之学,经世致用,以“礼”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晚清时期理学的发展变化。修正了梁启超认为罗泽南、曾国藩崇宋学、反汉学的观点,认为他的理学“以‘礼’统摄义理、辞章、经济、考据四科,由理一分殊又回到了义殊归一,居于理学(礼学)一间”。将曾国藩理学和礼学统一起来。梁世和认为曾国藩的“礼”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都是至高无上的本体,都具有无所不包性。曾国藩把义理学、考据学、经济学、词章学综合于礼学,黑格尔则融合各家各派于一身。……





上一本:乘物以游心 下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史述要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曾国藩与道家思想的作者是彭昊,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