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对基督教神学的影响至巨,无人可以望其项背。《21世纪保罗书信辞典》一书为保罗及其时代提供权威的指南,为有心认识保罗时代及当代含义者所必读。” 查理渥斯(JamesH.Charlesworth) 普林斯顿神学院(PrincetonTheologicalSeminary) “这本参考书崭新、耀眼,有心研究圣经的人士,一书在手,经由现代一流学者的论述,可以清晰无碍地窥见保罗的生平、时代及思想全貌。” 葛斯魁(W.WardGasque) 东方大学(EasternCollege) “恭喜本书的编者、作者和出版者,因为这本精心制作的保罗神学充满美馔佳肴,适合各方口味,保健味美,容易入口,无论是好学不倦的平信徒、事工繁重的牧师、勤勉刻苦的神学生、操劳过度的教师、还是训练有素的学者,都能大快朵颐!” 哈里斯(MurrayJ.Harris) 三一福音神学院(TrinityEvangelicalDivinitySchool) “《21世纪保罗书信辞典》提供极有见地、**有用的资料,帮助有心认识保罗思想及保罗书信者入门。本书不但能帮助神学生清楚明白保罗和保罗所传的信息,同时也是忙碌传道者的好帮手,帮助他们传讲及应用福音的信息。” 朗格内克(RichardN.Longenecker) 威克里夫学院(WycliffeCollege)“保罗对基督教神学的影响至巨,无人可以望其项背。《21世纪保罗书信辞典》一书为保罗及其时代提供权威的指南,为有心认识保罗时代及当代含义者所必读。” 查理渥斯(JamesH.Charlesworth) 普林斯顿神学院(PrincetonTheologicalSeminary) “这本参考书崭新、耀眼,有心研究圣经的人士,一书在手,经由现代一流学者的论述,可以清晰无碍地窥见保罗的生平、时代及思想全貌。” 葛斯魁(W.WardGasque) 东方大学(EasternCollege) “恭喜本书的编者、作者和出版者,因为这本精心制作的保罗神学充满美馔佳肴,适合各方口味,保健味美,容易入口,无论是好学不倦的平信徒、事工繁重的牧师、勤勉刻苦的神学生、操劳过度的教师、还是训练有素的学者,都能大快朵颐!” 哈里斯(MurrayJ.Harris) 三一福音神学院(TrinityEvangelicalDivinitySchool) “《21世纪保罗书信辞典》提供极有见地、**有用的资料,帮助有心认识保罗思想及保罗书信者入门。本书不但能帮助神学生清楚明白保罗和保罗所传的信息,同时也是忙碌传道者的好帮手,帮助他们传讲及应用福音的信息。” 朗格内克(RichardN.Longenecker) 威克里夫学院(WycliffeCollege) 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ofToronto) “《21世纪保罗书信辞典》是一项时代性的壮举,对专家、教师、神职人员及学生而言,都是可靠又完整的指引。许多较长的文章,具有相当的学术分量和贡献,却有很高的可读性,不会让平信徒感到却步。” 司坦顿(GrahamN.Stanton)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ing'sCollegeLondon,UniversityofLondon) “《21世纪保罗书信辞典》以精炼简洁,清晰透澈的方式,介绍现代学术界对于保罗神学的探讨,呈现各学者重要的观点与角度。本书有周全的参考书目,为读者提供进一步研究的丰富资料。其中有些论文具有相当可观的学术水平。” 司徒马赫(PeterStuhlmacher) 杜宾根大学(UniversityofTingen) “未来长久的年日中,《21世纪保罗书信辞典》对所有想要研究保罗的学者而言,都将是一个宝藏。本书是具有代表性的保守派学术著作,以过去为根据,着眼现在,展望将来。” 赖特(N.T.Wright) 牛津沃塞斯特学院(WorcesterCollege,Oxford) “《21世纪保罗书信辞典》的英文版在1993年出版时,就造成学术界的高度瞩目,因为全书由一百零八位圣经学者所执笔的两百多篇专文里,囊括了保罗书信中的文学、神学思想、解释法、背景等方面的深度研究;并且就学术性及所触及的题目范围来看,本书绝大部分的专文是值得一读再读的佳作。 在华人学术界,保罗的研究并不十分丰富,这本书可说是补足了这方面的缺憾,并且进而给那些有心研究保罗的人一个稳固的踏脚石。这本书的内容不只是圣经学者可以从中受益,就是牧者、神学生,甚至那些认真研究圣经的一般信徒,也都能从本书得到极大的启发与帮助。在讲求速成、注重教会人数的时代,这本书的出现,将可在导正教会信仰方向、树立信心根基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吴道宗 (中台神学院研发处主任)本书简介: 《21世纪保罗书信辞典》以一本书的篇幅,纳入当代保罗学术研究的精华,神学、文学、背景资料,一应俱全,同时,兼顾保罗神学重要主题的深度(例如:律法、复活、神的儿子)、广度(例如:基督论、末世论、基督之死)、诠释方法(例如:修辞批判学、用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保罗书信)、背景资料(例如:启示论、希腊化主义、昆兰文献),以及保罗神学与文学研究的其他主题(例如:早期大公主义、保罗神学的中心思想、继包珥之后研究保罗的学者)。 此外,《21世纪保罗书信辞典》精选两百则以上与保罗书信、保罗神学有关的关键字词,由近二十年来最受重视的福音派圣经学者们分别撰专文介绍,不但针对保罗各卷书信有详尽的剖析,也涵盖了大家所关心的重要议题,例如:“称义”“保罗新释”“圣灵的恩赐”“宣教”“教会论”等等;更特别的是,许多和信徒生命成长息息相关的主题,如:“保罗的心理学”“保罗的灵修学”“保罗的祷告学”“保罗的婚姻观”等等,也都罗列其中。 作者简介: 主编 霍桑(GeraldF.Hawthorne,Ph.D.) 是美国伊利诺伊州惠顿大学希腊文教授,以及圣经研究学会主席,著述包括《腓立比书》(Philippians,WordBiblicalCommentary)、《圣灵在耶稣生平及事工中的同在与能力》(ThePresenceandthePower:TheSignificanceoftheHolySpiritintheLifeandMinistryofJesus),与贝兹(O.Betz)合编《新约的传统和解释:埃利斯记念论文集》(TraditionandInterpretationintheNewTestament:EssaysinHonorofE.EarleEllis)。 马挺(RalphP.Martin,Ph.D.) 曾任美国加州巴沙迪那市富勒神学院新约教授及研究院院长,自1988年以后,出任英国谢菲尔德大学(UniversityofSheffield)圣经研究副教授,著述极多新约论文及注释,包括《哥林多后书》(2Corinthians,WordBiblicalCommentary)等,他也是WordBiblicalCommentary圣经注释系列的新约主编。 主编 霍桑(GeraldF.Hawthorne,Ph.D.) 是美国伊利诺伊州惠顿大学希腊文教授,以及圣经研究学会主席,著述包括《腓立比书》(Philippians,WordBiblicalCommentary)、《圣灵在耶稣生平及事工中的同在与能力》(ThePresenceandthePower:TheSignificanceoftheHolySpiritintheLifeandMinistryofJesus),与贝兹(O.Betz)合编《新约的传统和解释:埃利斯记念论文集》(TraditionandInterpretationintheNewTestament:EssaysinHonorofE.EarleEllis)。 马挺(RalphP.Martin,Ph.D.) 曾任美国加州巴沙迪那市富勒神学院新约教授及研究院院长,自1988年以后,出任英国谢菲尔德大学(UniversityofSheffield)圣经研究副教授,著述极多新约论文及注释,包括《哥林多后书》(2Corinthians,WordBiblicalCommentary)等,他也是WordBiblicalCommentary圣经注释系列的新约主编。 副主编 里德(DanielG.Reid,Ph.D.) 是美国校园团契出版社(InterVarsityPress,简称IVP)学术及参考书编者、《美国基督教辞典》(DictionaryofChristianityinAmerica)协调编辑、《耶稣和福音书辞典》(DictionaryofJesusandtheGospels)项目编辑。 目录: 上册 导读....................................................................i 序言....................................................................v 使用指南.................................................................vii 缩略语表.................................................................ix 原文音译对照表..........................................................xxxvii 撰述人名单...............................................................xxxix 辞典条目 A...........................................................................001 B...........................................................................087 C...........................................................................120 D...........................................................................295 E...........................................................................327 F...........................................................................418 G...........................................................................476上册导读....................................................................i序言....................................................................v使用指南.................................................................vii缩略语表.................................................................ix原文音译对照表..........................................................xxxvii撰述人名单...............................................................xxxix辞典条目A...........................................................................001B...........................................................................087C...........................................................................120D...........................................................................295E...........................................................................327F...........................................................................418G...........................................................................476H...........................................................................553I...........................................................................625J...........................................................................672下册导读........................................................................i序言........................................................................v使用指南...................................................................vii辞典条目K......................................................................763L......................................................................770M......................................................................841N......................................................................906O......................................................................913P......................................................................946Q......................................................................1120R......................................................................1130S......................................................................1226T......................................................................1321U......................................................................1368V......................................................................1376WXYZ...................................................................1382保罗书信经文索引.........................................................1425主题索引.................................................................1457主题中文笔划索引.........................................................1503论文索引.................................................................1547论文中文笔划索引.........................................................1551前言序言 戴维斯(W.D.Davies)于1948年时语重心长地说:“保罗的神学应当如何解释,这在新约学者中一直是富有争议的话题。”不但当时如此,时至今日,这个问题仍然存在,并没有完全解决。 然而,学者在许多重要领域,确实找到了更多共识,例如保罗所具有的犹太拉比背景,以及保罗宣教生涯的时代背景,也就是希腊罗马的背景。更重要的,保罗成为基督教使序言戴维斯(W.D.Davies)于1948年时语重心长地说:“保罗的神学应当如何解释,这在新约学者中一直是富有争议的话题。”不但当时如此,时至今日,这个问题仍然存在,并没有完全解决。然而,学者在许多重要领域,确实找到了更多共识,例如保罗所具有的犹太拉比背景,以及保罗宣教生涯的时代背景,也就是希腊罗马的背景。更重要的,保罗成为基督教使徒时,他的思想及呼召的转捩点。这些论题在学者当中仍然激起白热化的讨论,但至少大家都同意,这三个领域确实是最关键的钥匙,能帮助学者打开明白保罗生平及事工对教会历史真正意义的大门。过去多年的研究与争议,学者提出各种立场与报告,现在已经略有成果。桑德斯划时代的巨著《保罗与巴勒斯坦的犹太教》(PaulandPalestinianJudaism,1977),写成到现在已有一段时间,虽然受到邓恩论文〈保罗新释〉(“TheNewPerspectiveonPaul”,1983)中肯的批评,但的确是一项突破,打破当代保罗神学研究的模式,设定了一系列新的议题,给学者带来进一步评审和研究的方向。《21世纪保罗书信辞典》一书所有作者,多少都受到“保罗新释”的影响,也就是从崭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保罗对律法、圣约与以色列民族的观点;不管学者们对桑德斯或邓恩的理论,是支持还是保留,他们在探讨保罗因信称义的福音,以及新旧约之间的连续性时,都会对“保罗新释”的观点有所回应。也因此,未来世代的神学生及大学生,有需要认识学术界对保罗在基督教及世界历史角色的重新评价。这可能是他们需要这本辞典的主因。神职人员也需要综览保罗神学最新的研究趋势,以及保罗的背景,以便对保罗有更全面、恰如其分的认识。本书有许多论文显示:保罗书信的信息切合现代基督徒的需要,传道人可以从中得到极大的收获。本书的论文作者均为当代最杰出的学者,包括批判阵营,也包括保守阵营。本书编者相信每篇论文后丰富而详尽的参考书目,能够指引前路,提供专业教师及研究人员深入研究所需,有助于他们为课堂上的讨论作结,也有助于引发进一步的讨论。编者相信平信徒也应当是本书服务的对象,因此我们致力于满足广大平信徒的需要。我们尽力润饰文字,希望本书的内容平易近人,让每一位有心认识保罗书信的平信徒,都能够从论文中更加认识保罗的生平及事工、保罗的教导及影响力――是保罗历久不衰的见证,因此信徒在基督里及教会里的新生命为中心。本书的目的之一,是希望帮助读者更加认识保罗在早期基督教历史的角色,并且能将保罗的教导应用在生活当中,帮助劳苦大众和巿井小民,在世风日下的社会,成为一股清流。编者在此要向所有相关人士劳苦的付出表示感谢。1987年,两位编者出席圣经文学学会(SocietyofBiblicalLiterature,SBL),共进午餐时,谈到编着这类辞典的可能性;当时没有多想此一重责大任有多繁复庞杂。稍后在圣经文学学会及惠顿大学(WheatonCollege),数度进行编辑委员会,才开始意识到面前的任务有多么浩瀚吃重。我们绞尽脑汁,为求在编辑(和神学)方面作出正确的决定。这些都成为值得留念的美好记忆。我们的劳苦是否达成目的,有待读者评鉴。若非美国校园团契出版社(IVP)同工及一百多位作者的鼎力相助,本书势必难以成形。在此必须提及两个人名。布鲁斯(F.F.Bruce)写成论文〈使徒行传及书信中的保罗〉(“PaulinActsandLetters”)数周之后不幸去世;布鲁斯著作等身,大部分均为保罗书信的研究。本文可以说是为他的著作生涯盖棺论定的传世杰作之一。古特立(DonaldGuthrie)承诺为“神”(God)的条目撰写论文,不幸尚未动笔便已去世。得到他的家人和同事同意,编者之一尝试引用古特立博士已写成的著作《新约神学》(NewTestamentTheology),加上些微的更新修改,希望由此衍生能够代表古特立博士的论述,也为他生平的杰出作品画上完满的句点。本书乃是在各保罗学者的努力之下,因着我们众人“对保罗及其作品的热爱”(amorePauli),鼎力完成的巨著。盼望本书能够服事普世的读者,也为保罗神学的研究作出些微贡献。霍桑(GeraldF.Hawthorne)马挺(RalphP.Martin)里德(DanielG.Reid)“保罗对基督教神学的影响至巨,无人可以望其项背。《21世纪保罗书信辞典》一书为保罗及其时代提供权威的指南,为有心认识保罗时代及当代含义者所必读。”查理渥斯(JamesH.Charlesworth)普林斯顿神学院(PrincetonTheologicalSeminary) “这本参考书崭新、耀眼,有心研究圣经的人士,一书在手,经由现代一流学者的论述,可以清晰无碍地窥见保罗的生平、时代及思想全貌。”葛斯魁(W.WardGasque)东方大学(EasternCollege) “恭喜本书的编者、作者和出版者,因为这本精心制作的保罗神学充满美馔佳肴,适合各方口味,保健味美,容易入口,无论是好学不倦的平信徒、事工繁重的牧师、勤勉刻苦的神学生、操劳过度的教师、还是训练有素的学者,都能大快朵颐!”哈里斯(MurrayJ.Harris)三一福音神学院(TrinityEvangelicalDivinitySchool) “《21世纪保罗书信辞典》提供极有见地、**有用的资料,帮助有心认识保罗思想及保罗书信者入门。本书不但能帮助神学生清楚明白保罗和保罗所传的信息,同时也是忙碌传道者的好帮手,帮助他们传讲及应用福音的信息。”朗格内克(RichardN.Longenecker)威克里夫学院(WycliffeCollege)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ofToronto) “《21世纪保罗书信辞典》是一项时代性的壮举,对专家、教师、神职人员及学生而言,都是可靠又完整的指引。许多较长的文章,具有相当的学术分量和贡献,却有很高的可读性,不会让平信徒感到却步。”司坦顿(GrahamN.Stanton)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ing'sCollegeLondon,UniversityofLondon) “《21世纪保罗书信辞典》以精炼简洁,清晰透澈的方式,介绍现代学术界对于保罗神学的探讨,呈现各学者重要的观点与角度。本书有周全的参考书目,为读者提供进一步研究的丰富资料。其中有些论文具有相当可观的学术水平。”司徒马赫(PeterStuhlmacher)杜宾根大学(UniversityofTingen) “未来长久的年日中,《21世纪保罗书信辞典》对所有想要研究保罗的学者而言,都将是一个宝藏。本书是具有代表性的保守派学术著作,以过去为根据,着眼现在,展望将来。”赖特(N.T.Wright)牛津沃塞斯特学院(WorcesterCollege,Oxford) “《21世纪保罗书信辞典》的英文版在1993年出版时,就造成学术界的高度瞩目,因为全书由一百零八位圣经学者所执笔的两百多篇专文里,囊括了保罗书信中的文学、神学思想、解释法、背景等方面的深度研究;并且就学术性及所触及的题目范围来看,本书绝大部分的专文是值得一读再读的佳作。在华人学术界,保罗的研究并不十分丰富,这本书可说是补足了这方面的缺憾,并且进而给那些有心研究保罗的人一个稳固的踏脚石。这本书的内容不只是圣经学者可以从中受益,就是牧者、神学生,甚至那些认真研究圣经的一般信徒,也都能从本书得到极大的启发与帮助。在讲求速成、注重教会人数的时代,这本书的出现,将可在导正教会信仰方向、树立信心根基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吴道宗(中台神学院研发处主任)辞条:FREEDOM/LIBERTY自由/释放 保罗是“论自由的使徒”(Longenecker)。他使用名词eleuqeria(自由、释放)、形容词eleuqeros(自由的),以及动词eleuqerow(释放、使得自由)。使用此词来宣告福音(gospel*,而非社会上的地位,西三11;弗六8),则限于加拉太书一至二章、哥林多书信及罗马书。但有关自由的概念,充满在所有保罗书信之中。 1.基督使人得自由2.运用基督徒的自由 1.基督使人得自由自由最大的敌人是“罪”(Sin*,本文以大写的罪象征拟人化的权势),是辖制全人类的暴君(罗三9;加三22)。它运用了一些工具,以达到奴役人类的目的,其中最主要的,是肉体(flesh*)、律法(Law*)、邪灵(demonic*)势力和死亡(参生命与死亡,LifeandDeath)。基督来,为要释放人类脱离罪的奴役(slavery*),脱离罪一切的权势。基督所释放的人,并非成为独立自主的人,乃是成为一种新的奴仆(罗六12~23):他们心甘情愿地成为基督的奴仆(douloi),基督成为他们的主(Lord*;例如:林前七22;罗六;弗六6~7)。 1.1.基督代赎受死“钉十字架的基督”成为“我们的救赎(redemption*)”(林前一18~31)。他的死是赎价,救赎我们脱离罪的捆绑,得到释放(提前二6;参照多二14)。基督徒“是重价买来的”(林前六20,七23)──代价就是基督为我们而死(林前十五3)。我们等候最终“得赎的日子”(弗四30,一14;罗八18~25),盼望“他的血”所带来的释放(弗一7;罗三24~25;参基督之死,DeathofChrist)。 1.2.从律法的捆绑下得释放“在律法之下”,就是“在罪里”(加三22~23)。基督为要将众人自“律法之下”买赎出来,他自己“生在律法以下”(加四4~5),代替他们“受到律法的咒诅”,为了他们而死(加三10~13)。他所买赎的人,不再是“在律法之下”,而成为“在恩典(grace*)之下”(罗六14);他们曾经受律法辖制,现在成为神的后嗣(加三26~四7);基督使他们得释放,不再“被奴仆的轭挟制”(加五1)。他们曾经被律法约束,现在归给基督(罗七1~6)。律法本身并未被舍弃,乃是自罪的掌握之中被抢夺出来,放进新主人的手中。罪利用神的律法,成为使人死的工具(罗七7~13;林前十五56);基督则借着圣灵的能力,使律法成为恩典的渠道(罗七7~13,八2~8)。圣灵使人得自由释放,并非自“律法”(nomos)之中,也非自“圣经”(grapJh)之中,乃是自“字句”(gramma)或其“咒诅”(加三13)之下得自由。律法是在基督里才能达到其原本的目标,当律法离开了圣灵及基督,就成了“字句”及“咒诅”(林后三4~17;罗七6,十4;参律法,Law)。 1.3.从权势下得释放基督“为我们的罪”舍己,要救我们脱离“这邪恶的世代”(加一4)之权势。基督亲自解除了“‘各执政的’、‘各掌权的’的权势”(吕振中译本),是借着自它们手中夺取我们违犯律法的罪状,将之“钉在十字架上”(西二13~15;参得胜/夸胜,Triumph)。此外,基督拯救人脱离执政掌权者(借着人间政权)对律法的滥用,呼召他们让祂居首位,真正行出律法的精义(加四3、8~9;西二16~23)。“与基督一同复活”的人,照着他的旨意得蒙拯救,脱离“空中掌权者”及“邪灵”的势力(弗二1~10,六10~18)。升上高天的基督,掳掠了仇敌的势力,使原本被掳掠的人得释放,能够有效的事奉(弗四7~13,一21;参执政的、掌权的,PrincipalitiesandPowers;得胜/夸胜,Triumph)。 1.4.从肉体之中得释放保罗常采用sarx(flesh*,肉体),意指悖逆神、受罪捆绑的整个人。基督的道成肉身、舍身受死,“在肉体中定了罪案”,使原本被捆绑的人,得以脱离“只随从肉体”的存在(罗八3~4)。他们不再是“属肉体”,而成为“在基督里”、“属圣灵”的人(罗八1、9)。属基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取而代之的,是由圣灵而来的品格(加五16~26;参照罗八13)。从肉体中得释放,亦即是从自我、堕落的老我、旧人中的老我里得着释放:“要知道我们的『旧我』已经和他一起钉在十字架上,使我们身体上的罪恶性情失去力量,我们便不再作罪的奴隶了。”(吕振中译本,罗六6;参与基督同死同复活,DyingandRising) 1.5.从死的权势中得释放因为罪的缘故,死便进入了世界(罗五12;参生命与死亡,LifeandDeath)。好像还债一样,死如同罪的代理人,代表罪,向所有人施行主权(罗五12~21)。人受罪捆绑导致死亡,但死亡同时也是神忿怒(wrath*)的结果(罗一18~32,二5~9;弗二1~3)。基督舍身受死,藉此拯救他的子民“免去神的忿怒”(罗五9;帖前一10,五9)。基督从死里复活,使人能够得永生,以取代死的地位(罗五21,六23)。“最后要歼灭的仇敌”,尚未被摧毁(林前十五20~26、42~58);但那些与基督联合,有圣灵内住的人,已经得着“新生的样式”(罗六4、13,八1~17)。 2.运用基督徒的自由自由与律法,或者自由与责任,二者之间的张力,是本文的主题,也是保罗书信中明显的主题(Barrett,1-16;参伦理学,Ethics)。我们将从三卷书探讨:加拉太书、哥林多前书、罗马书。保罗宣告说:"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加五1),并接着吩咐读者不要滥用他们的自由(加五13),而要“完全基督的律法”(加六2)。哥林多前书八至十章指出吃某种食物的自由,要受到“尊重信心软弱者”的命令所约束。罗马书十四至十五章,讨论拥护自由者(信心坚强者)及护卫律法者(信心软弱者)之间的冲突(参信心坚强及信心软弱的人,StrongandWeak;罗马和罗马的基督教,Rome)。 2.1.作基督的仆人成为基督的奴仆,接受他的主权,这是基督徒运用自由的根基。 2.1.1.加拉太书“我现在是要得人的心呢?还是要得神的心呢?我岂是讨人的喜欢吗?若仍旧讨人的喜欢,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doulos)了”(加一10)。按照逻辑而言,基督的仆人不能作任何其他人的仆人。很明显的,保罗忠于此原则,彼得却在安提阿(Antioch*)事件中违背此原则(加二11~14)。保罗指出彼得是因为怕奉割礼(circumcision*)的人,所以退去不再与外邦人同桌吃饭和相交(加二12):他们的认同,以及雅各布那班人的认同,对彼得的神学及社会地位而言,非常重要(彼得认为如此);因此,彼得容许他们来影响他自己的行为,在此过程中,甚至遮盖了他自己的信念。保罗甘冒大不讳,“当面指责他”(加二11),因为“福音真理(truth*)”的缘故(加二5、14~21),也因为保罗是基督的仆人,不容他畏惧其他的人(加一10)。同理,身为基督的仆人,基督徒不再受自我(情欲的事)的捆绑,却约束自己得以遵守“基督(Christ*)的律法”以及圣灵的大能(加五16~六10;参圣灵,HolySpirit)。 2.1.2.哥林多前书基督已用重价买赎信徒,信徒不再属于他们自己(林前六20:“你们是重价买来的”),也不属于其他人(林前九19:“无人辖管”)。保罗指出:“我不在律法以下”(林前九20):他身为基督的doulos(奴仆),不能够有第二个主人,甚至是神的律法都不例外。然而,保罗进一步指出:“其实我不是在上帝的律法以外,而是在基督的律法(ennomosCristou)之下”(林前九21)。“在基督里”(enCristw=InChrist*)的生命,便是遵守基督之律法(ennomosCristou)最基本的背景。归入基督的人,应当遵守他的律法。 2.1.3.罗马书基督是信心软弱之人的主(Lord*),也是信心坚强之人的主;二者的行为,最终都是直接向主负责(罗十四3~8)。按逻辑而言,信心软弱之人不能够同时作基督及律法的仆人,信心坚强的人也不能够同时作基督及他们的自由的仆人。惟有基督最终负他们的责任:“你是谁,竟论断别人的仆人呢?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罗十四4)。信心软弱之人及信心坚强的人,都不应当想要使对方成为他们自己的样式,如此便省去无谓的力气及无可避免的挫败感,反而可以帮助对方成为基督的样式(image*),因为惟有基督是双方的主。 2.2.善用自由保罗在宣告自由的同时,也指示信徒应当如何善用自由。 2.2.1.加拉太书自由往往诱使“肉体”作出毁灭性的行为(加五13、15、19~21),但信徒应当按照圣灵的带领,善用自由,以服事并支持有需要的人(加六1~10)。 2.2.2.哥林多前书信徒得到圣灵如此多的光照(林前二6~16),知道饮食(food*)都是造物主恩惠的赐予(林前八4~8,十25~26)。保罗提问:“我不是自由的吗?”(林前九1)他的确是自由的:若他选择娶妻,他有权如此行;他有权为他的事奉得着薪酬;他有权享用异教的食物,无需受良心(conscience*)的责备(林前九3~18,十27~30)。然而,保罗正视这些恩赐,提出警告:“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都可行”──但不都能造就人(林前十23;保罗引用哥林多人的口号,表示赞成,但加以限制)。信徒的自由会导致一个危险,亦即会“成为软弱人的绊脚石”(林前八9)──也就是那些对神及食物缺乏真正的认识的人(林前八4~8);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