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生动的生活实例、深刻的理论和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法一一介绍给青少年读者,让其在轻松阅读之余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修养、品味和魅力,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青少年。对于要融入社会的青少年而言,有一个好的修养就等于拥有一笔巨大的财富。一个有修养的青少年不用担心如何与同事、上司和下级进行沟通,也不用操心与朋友、亲人之间关系处理了,总是能够兼顾身边人的感受,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氛围,让自己每天都可以过得充实而开心。本书简介: 本书从十八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提高自身的修养,比如礼貌、谦虚、自律、自省、慎独、淡定、舍得、品位、尊重、诚信、报恩等等,能够帮助青少年全方位提升自我,做到内外兼修,真正成为一个有修养、有品味、有魅力的人。本书以青少年的性格特征、思想特征等方面内容为基础,为广大的青少年读者量身打造了一套科学、有效的修养提升法,让所有青少年提高修养不是梦。第一课礼貌是青少年的基本修养 礼貌代表着教养和人生态度礼貌,与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不过,在很多人看来,礼貌并不是那么重要。他们认为礼貌只是一些与礼仪有关的表面功夫。尤其是一些青少年,在他们心中,认为自己是否有礼貌对自己的生活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然而,礼貌不仅是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方式,更代表着一个人的教养和人生态度,影响着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对人们的一生都有着深远影响。侯磊是个很讲礼貌的男孩,问好、感谢、道歉等基本的礼节都做得很好。说话时,他的语调总是稳重平缓,问别人问题前会先想想会不会打扰别人,如果不得不打扰别人时,他还会先说些“打扰啦”、“不好意思”之类的话表示抱歉。大家都觉得他是很讲礼貌的人,都愿意跟他相处,因为和他相处让人觉得轻松快乐。当侯磊遇到困难时,大家都愿意帮助他渡过难关。在侯磊的眼里,周围的人是友好的,世界和未来都是充满希望的。有礼貌的侯磊给大家的感觉是有教养、好相处,大家都愿意跟他做朋友,对他也很是亲近。对此,青少年要明白,礼貌绝不是做做表面功夫那么简单,而是一个人教养的重要体现。人们的性格及行为习惯多与家庭教育有关,从他们是否有礼貌就可看出他们的教养和经历。当人们感到一个人没有礼貌时,往往会认为他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认为他没有好的底蕴。所以,礼貌与教养是息息相关的,青少年对此要重视。在大家看来,高中生陈浩不是一个有礼貌的人,一提到他,很多人就会想到“粗鲁”、“不礼貌”等词。他很少主动向人问好,有时连个招呼都不打;不小心给他人带来麻烦时他也很少道歉,有时还会以“不是故意的”为借口;即使别人帮了他很大的忙,他也很少表示感谢。心情不好时,他就会把怨气撒在别人身上,向别人发火、动怒,导致气氛很紧张。大家都认为陈浩没有礼貌、不好相处,所以都不怎么喜欢跟他做朋友。这让陈浩觉得很孤单,认为没有人理解自己,生活很枯燥,没有意义。在他眼里,世界和未来并没有什么是值得期待的,他总是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混日子。在上例中,陈浩的行为让大家觉得他没有教养、没礼貌,进而疏远他,这导致陈浩认为人生没什么意义,看不到希望,因而采取消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可见不讲礼貌这一点已经影响到了陈浩的生活。青少年应懂得,是否讲礼貌对于人际关系来说至关重要。是否有礼貌不仅会影响到人们对你的第一印象,在你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个不讲礼貌、行为不文明甚至粗鲁的人会令人厌烦,不会有与之深交的想法,甚至产生疏远的行为。因此,没有礼貌的人往往也不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最为重要的是,一个人是否有礼貌对他们的人生态度也是有影响的。当一个有礼貌、有教养的人,人们往往喜欢与他亲近、交往,当他遇到困难时人们也愿意伸出援手。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而对未来和世界充满希望和向往,愿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而对于那些没有礼貌的人来说,周围人的疏远会让他们感到人生没什么价值,常常会觉得孤立无援。这可能会导致他们用“得过且过”的消极态度来面对生活,给他们的人生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青少年要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有礼貌的人,让人们感受到自己的教养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青少年不要认为不讲礼貌是小事,要从内心开始,真正重视礼貌,并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真正成为一个有礼貌、有教养的人。礼貌,从自身仪表及行为举止做起提到讲礼貌,一些青少年会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该怎样成为一个懂礼貌、有教养的人。其实,青少年要想成为一个有礼貌的人,只要从自身的仪表和行为举止做起即可。不过,一些青少年对此却不以为然,他们并不怎么重视仪表和日常举止,觉得那些无伤大雅,有时还会用“不拘小节”、“重在内在”等理由为自己开脱。李超今年十四岁,是个初三的学生。在同学们看来,李超是个“不拘小节”的人。不过,这并不是在夸他。李超对自己的仪表和举止都不是很在意,常常穿得邋里邋遢就来上学,衣服上总是有污渍,他却不听从大家的劝告,懒得洗,让大家很是无奈。不仅如此,在行为举止方面他也是大大咧咧的。在路上碰到同学或朋友,他连个招呼都不打,有时又会用很夸张的动作,比如使劲拍别人来“问好”,这让大家很是反感,觉得他很没礼貌。跟人说话时,李超总是一副大嗓门,声音听起来很刺耳,而且让人觉得没教养、不稳重。得到别人的帮助后,他也不会道谢,主动跟人道歉的事更是几乎没有,李超觉得不必那么“客气”。有时,他还会不经过别人的同意就用人家的东西,别人因此而气恼,他还会认为是别人小气。时间长了,大家都不喜欢跟他做朋友。上例中的李超由于不注重仪表、举止不文明而导致大家觉得他没有礼貌,不喜欢与他交朋友,渐渐疏远了他。生活中有不少像李超一样的青少年,他们在生活中“不拘小节”,不重视仪表和举止,觉得这都是外在的形式,不必在意。但这样往往会让人觉得他们没有礼貌和内涵,不喜欢与他们交往。青少年要明白,外在也是内在的一种体现。一个衣着整洁、行为举止得体的人会让人感受到他们的教养和内涵,喜欢与他们做朋友,而一个不注重仪表、举止粗鲁的人则会让他人产生厌恶心理,觉得他们没有礼貌。因此,青少年不应用“不拘小节”来做借口,因为内涵往往从礼貌中体现出来。青少年也不要认为用过于夸张的方式与他人打招呼或没经过同意就使用他人的东西意味着“不客气”和熟络,要知道这是没有礼貌的表现,应该避免。与上例中的李超类似,高中生小海也由于不怎么讲卫生、行为不文明而被大家疏远,大家的态度让小海很是纳闷。其实,他也知道很多人都说他没有礼貌。他虽然很想改正,可又不知该从何处入手,感到很是苦恼,只好求助于朋友小雨。小雨告诉小海,想要成为讲礼貌的人,就要从自身的仪表和行为举止做起。小雨指出了他不讲卫生、行为不文明的问题,告诉他外在也是内在的一种体现,并让他从这些方面入手,注意自己的形象。小海听从了小雨的建议。从那以后,他变得爱干净了,总是注意衣着的整洁,行为也稳重了不少,声音也不再那样刺耳了。见到老师和同学,他总会礼貌地问好。他也养成了道谢、道歉的习惯,在用别人的东西前,他会先征求同意。大家渐渐发现了小海的改变,觉得他比之前有礼貌多了。慢慢地,很多人都与小海成了好朋友。在朋友的帮助下,小海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开始从仪表、举止入手改变自己,成了一个有礼貌的人,与大家成了好朋友。其实,青少年要想成为一个讲礼貌的人,给他人留下有修养的印象,首先就要从自身的仪表和行为举止做起。青少年要保证衣着和外表的整洁,不要给人留下不讲卫生的印象,这也是尊重他人的一种体现。在行为举止上,青少年也要时常提醒自己,不要出现不文明行为,如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尤其要注意的是,即使是与自己很熟悉的人相处,青少年也不应以亲近为由而不讲礼貌,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讲礼貌的人。因此,成为一个讲礼貌的人并非无从下手,青少年只要从自身的仪表和举止做起,就能让他人看到自己的修养,逐渐成为一个懂礼貌、讲文明的人。礼貌,细节同样重要对于一些青少年来说,做到讲礼貌似乎并不是一件难事。在他们看来,只要按一些基本的要求做就行了,不必苛求细节。在这种想法的支配下,一些青少年经常会有些“不拘小节”的行为举止,在与他人交往时不注重细节,这很有可能导致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不懂礼貌的人。常立今年上高一,性格有些大大咧咧,不太注意细节。在常立看来,自己是个有礼貌的人,因为他总是主动跟老师、同学打招呼,也会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表达谢意。不过,在同学们看来,常立却不是一个懂礼貌的人。因为他打招呼的方式很特别,常常会猛地拍一下别人的背,把人吓一跳;有时不小心撞了别人一下,常立也不会道歉,让同学既生气又无奈;不仅如此,常立跟同学说话时也很没有礼貌,语气比较横,一点都不客气。总之,在大家看来,常立虽然人不错,也总是积极帮助他人,但他的大大咧咧还是让人不太喜欢,有的同学甚至因此不喜欢跟他多来往。上例中的常立虽然做到了主动打招呼、热心助人,但大大咧咧的性格导致他不怎么注意打招呼的方式、说话的语气等细节,让其他人感到不适,给人留下了没有礼貌的印象,甚至导致了他人的疏远。就像上例中的常立一样,有的青少年在生活中不注意细节,一些谈吐、举止上的不足很容易导致他人产生坏印象。因此,青少年要明白“细节决定成败”,要想做一个懂礼貌的人,细节同样重要。与人相处时,青少年不仅要做到礼仪方面的基本要求,还要考虑到各方面的细节,有时要试着换位思考,考虑他人的处境,注意说话、办事的方式方法,不要使他人陷入尴尬的境地。张盛是个初中生,平时开朗活泼,诚实守信。不过,他有一个缺点——经常打断别人说话,导致局面很尴尬。这天下课后,几个同学开始讨论最近上映的一部电影。同学杨赞尤为热情,他很喜欢这部电影,于是便开始谈论自己的看法以及这部电影吸引人的地方。然而,张盛却不这么看,他并不认为这部电影有多好,急切地想表达自己的看法。于是,就在杨赞说得正起劲的时候,张盛突然打断道:“先听我说。我不觉得这部电影有多好,相反,有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漏洞。”然后,他开始滔滔不绝地谈论起了自己的观点。他没有注意到,他的打断让杨赞很是尴尬。杨赞觉得张盛太不懂礼貌了,让自己很没面子,一怒之下,拂袖而去。这下张盛糊涂了,他不知道杨赞为什么生气。同桌向他说明了杨赞生气的原因,批评他不该随意打断他人说话。同桌还告诉张盛,这种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他总是这样插嘴,很没有礼貌。同桌的提醒和批评让张盛意识到了自己的缺点。他马上向杨赞道了歉并得到了原谅。从那以后,他总是提醒自己,不要随意打断他人说话,要懂礼貌。渐渐地,他改掉了这一毛病,也很少再有人觉得他不讲礼貌了。上例中的张盛不注意细节,因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打断他人说话,不仅导致局面尴尬、使他人没面子,影响到了人际关系。在同桌的提醒下,他意识到了自己的这一缺点并及时改正,大大改善了他与同学的关系。青少年要明白,礼貌并不等同于礼仪。青少年除了懂得主动问好、道歉、致谢之外,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要注意。与人相处时,青少年要学会体谅他人的感受。一些细节的忽略很容易引起他人不适,甚至导致局面尴尬、人际关系受影响。比如打断他人说话,与他人对话时心不在焉,或是在公共场合指责他人,这些都容易令他人难堪,也会让他人觉得自己没有礼貌和教养,不利于与他人的友好相处,也不利于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在生活中,青少年要注意避免出现这些情况,要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只有从细节做起,青少年才能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懂礼貌、有修养的人,从而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赏,与他人友好相处。礼貌,大方自然是关键提到讲礼貌,许多青少年便认为那就是懂得客气,对他人给予的东西或好意要懂得推辞,不能轻易接受。在这种想法的支配下,一些青少年与人相处时便过于拘谨,过分客气和推辞,反而给他人留下了不礼貌的印象。谭丽和青青是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两人经常在一起玩。这天,青青邀请谭丽和同学小涵到她家里玩。到了青青家,谭丽和小涵都受到了青青妈妈的热情欢迎,她问了谭丽和小涵不少问题,还拿来苹果给她们吃。谭丽觉得很不好意思,便一直推辞着,说自己不好意思拿。在谭丽的几番推辞下,青青的妈妈也就不再坚持了,双方都有点尴尬。而小涵则不同,她大方地接过了苹果,并笑着对青青的妈妈说:“谢谢阿姨。”随后,青青的妈妈开始和她们聊天。不过,她大多数时间是在和小涵聊天,因为小涵总是大大方方的,一点儿也不扭捏,气氛很是融洽。谭丽则很拘谨,很少说话,只是局促地坐在一旁,不知该说些什么,很是尴尬。谭丽有些不明白,她觉得自己明明很有礼貌,但怎么搞得气氛这么紧张、不自然呢?上例中的谭丽就是一个典型的过于拘谨的人。在她的理解中,礼貌似乎就是客气。这种错误的想法导致她再三推辞青青妈妈的好意,使得场面很是尴尬,也让人觉得她不自然,有些做作。其实,虽然青少年懂得对他人的好意表示客气和谢意是一种讲礼貌的体现,但这并不意味着过于拘谨,对他人的好意一味推辞。这样的行为反而会让人尴尬、不自然,会给他人留下不大方、没礼貌的印象,也不利于与他人的进一步相处。因此,青少年首先要知道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要走出这一误区。青少年要明白,要想成为一个懂礼貌的人,就一定要做到大方自然。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过分客气反而会显得拘谨,这不是有礼貌的表现,也不利于拉近关系。有时,青少年不妨大方接受他人的帮助并表达谢意,既不让他人尴尬,又能让他人感受到自己的大气、礼貌。李尧今年上初三,平时热情开朗,活泼大方,大家都很喜欢他。李尧的好人缘很大部分得益于他大方的性格。与同学相处时,他总是表现得很大气。比如当别人给他零食吃时,他总会在道谢后大方收下,不会一直客气地推辞;当不小心影响到他人时,他总会主动道歉,获得他人谅解后就释然,不会一直钻牛角尖;当受到他人的表扬或佩服时,他总会不好意思地笑笑,然后道谢,并说自己会继续努力,而不是像其他同学那样因为觉得不好意思而否认自己的优点。总之,他的个性非常大方自然,不会因拘谨而导致局面尴尬或使他人难堪。李尧大方的性格使得大家很喜欢跟他相处,觉得与他做朋友是件轻松、快乐的事。正因如此,李尧在上学期被大家选为班长。上例中的李尧就是一个大方、自然的人。在与别人相处时,他礼貌而不拘谨,不过分客气和推辞。这让大家觉得他是个讲礼貌、好相处的人,很喜欢跟他做朋友。因此,在平常的生活中,青少年要尽量做到大方、自然。大方并不是随意接受他人的东西或帮助,而是不要总是推辞,大方接受后表达谢意即可。当然,如果是由于礼物过于贵重等原因自己不应接受的,就应拒绝。此外,如果请求他人帮助自己会给他人带来麻烦,也应寻求其他方法解决问题,尽量不要麻烦他人。青少年还要注意,受到他人的表扬或夸赞时,不要总是因不好意思而否认自己的优点,说些推辞的话。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少年不如大方接受他人的夸奖并表达自己的谢意,表示自己会继续努力。这样做既不显得自己妄自菲薄,又不会因推辞而让他人尴尬,不但有利于自己的进步,还会让他人觉得自己大方、有礼貌。总之,青少年要明白,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有大局观,不要认为礼貌就是一味客气,要懂得体会他人的心情,不要因为自己的一味推辞而使得局面尴尬。对于礼貌这门修养课来说,大方、自然最关键。 了解并遵守不同的礼仪要求青少年要想成为懂礼貌的人,就必须了解并遵守相关礼仪的要求,这是讲礼貌的基础。很多青少年也明白这一点,并且做得不错。随着交际面的扩大,青少年有时需要与不同民族甚至是不同国家的人相处。然而,一些青少年对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礼仪并不是很了解,尤其是不同礼仪之间的区别。这很有可能导致他们与他人相处时做出不合适的举动,影响与他人的相处。姚真是个聪明活泼的姑娘,已经上高二了。姚真所在的学校里有不少外国学生,外向的姚真想与他们交朋友。她决定先和班里会说一些中文的英国女生珍妮成为朋友。每次见到珍妮,她总是主动打招呼,有时还和她聊聊天。她发现珍妮总是聊些与天气有关的事,这让她有些烦闷。有一次,她忍不住对珍妮说:“你怎么总是聊天气啊,我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换个话题吧。”然后她也不顾珍妮诧异、郁闷的反应,就开始聊自己的事情。这天,姚真到珍妮家做客。姚真没想到,一进珍妮家,珍妮的妈妈就抱了抱她。姚真并不知道这是他们的礼仪,不禁有些不适应,甚至想要推开珍妮的妈妈。不仅如此,在吃饭之前,珍妮全家还向神祷告,感谢神赐给他们食物。姚真对此很是疑惑,觉得他们有些迷信。渐渐地,姚真发现自己和珍妮还是不能熟悉起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她不能适应珍妮的各种礼仪。后来,两人逐渐疏远了。在与英国学生珍妮交往之前,姚真没有去了解英国的相关礼仪,也没有研究其礼仪要求与中国的不同。这使得她对珍妮的很多行为不能理解和适应,有时甚至会导致局面很尴尬,两人最终没能成为好朋友。对此,青少年应该明白,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及历史原因的影响,每个国家、民族之间的礼仪要求都有很多不同。比如中国人的见面礼仪一般是握手,而有些国家则是拥抱或是亲吻。中国人见面聊天的话题常常是“吃饭了吗”,英国人则见面就聊天气。此外,西方的一些国家还经常祷告,感谢上帝的恩赐,我国则没有这样的习俗,西方的女士一般很反感别人问及自己的年龄等。如果对别的国家、民族的礼仪不加以了解,青少年很有可能在与他们相处时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方式表示欢迎、道歉、感谢等,也不能理解并适应他们的礼仪要求。尤其是那些不同之处,如果青少年不注意,不仅会让人觉得自己不懂礼貌,还很有可能引起对方的不满,甚至引发矛盾。因此,在与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人相处时,青少年要了解对方的礼仪要求,做到“知彼知己”是很重要的。张涛最近要参加一个国际夏令营,暑假期间,他将与来自各国的小伙伴们一起参加登山和野营活动。为了与外国的伙伴们好好相处,张涛觉得自己有必要了解一下他们的礼仪。于是,他找来不少书籍,开始了解一些国家和民族的礼仪要求。看过一些资料后,张涛发现,原来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礼仪这么不一样。他很庆幸自己提前了解了这些,不然很有可能闹笑话,甚至惹出事端。夏令营活动开始了。有了之前的准备,张涛与各国的朋友相处起来很是轻松。他总是根据每个人的习惯采取正确的做法,与大家相处得很愉快,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摩擦。大家都觉得他是个很懂礼貌的人,很乐意跟他相处。夏令营结束后,张涛跟很多外国伙伴成了好朋友。上例中的张涛在与外国小伙伴相处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对他们的礼仪习惯做了全面的了解,他很注意各国礼仪的不同之处,这使得他与大家相处起来十分轻松,很容易跟大家成为好朋友。因此,青少年应该像上例中的张涛一样,多了解各国的礼仪要求,在与外国人相处时遵照其习惯采取正确的礼仪方式。只有这样,青少年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懂礼貌的人,与更多的人友好相处,成为朋友。学会礼貌地拒绝别人在一些青少年看来,否认他人的看法、拒绝他人的提议或要求都是不礼貌的,是不应该做的。这种错误的想法导致他们不懂得拒绝或否定一些事情,即使明知他人的要求自己做不到或他人的说法是错误的,也会在“要懂礼貌,不能拒绝和否定他人”的想法的支配下勉强接受。这对他们的生活和成长是不利的。小方今年上高一,平日里总是彬彬有礼,从来不反驳别人,甚至有些“好欺负”。对于他人的提议或要求,小方总是尽力满足。因为他想成为一个有礼貌的人,而拒绝他人在他看来是不礼貌的。这天,同桌对他说:“小方,咱们班的几个人决定星期天下午去操场踢球,正好还少一人,到时你也来吧。行吗?”由于自己已经订好计划,决定星期天下午去看电影,小方便准备拒绝同桌的邀请。但他立马又想到这样做不礼貌,便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结果,他电影没看成,而是去操场踢了几个小时的足球。不仅如此,在与别人聊天时小方也是一样“好说话”。如果对一件事的看法不同,即使自己有很充分的理由,小方也不会去质疑、反驳别人的看法,只是沉默或随声附和,他总觉得反驳别人不礼貌。渐渐地,大家都觉得小方有些懦弱,没有主见,甚至逐渐疏远了他,不喜欢跟他做朋友。小方万万没想到,自己不但没有得到“懂礼貌”的评价,反而被大家疏远了。上例中的小方为了成为一个“懂礼貌”的人,总是一味地附和他人,即使自己没有时间,也还是会打乱计划,听从他人的安排。对他人的看法他也总是认同。这导致大家认为他没主见,不喜欢跟他来往。青少年要明白,懂礼貌并不是一味服从别人,不能对他人进行反驳。要知道,懂礼貌是指要真诚地对待他人,并注意方式方法。一味听从他人反而是不真实、不真诚的表现,不符合讲礼貌的初衷。因此,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青少年不要因担心自己不礼貌而一味附和他人,甚至明知他人有错也不指出,或是牺牲自己的利益,如打乱自己的计划,一切听从他人的安排等。这样做只会导致自己逐渐失去自我,成为他人心中没主见、懦弱的人。这样不仅不利于自己的成长,也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李成是个外向活泼的男孩,今年上高中。在大家看来,他什么都好,就是说话有些不太客气。李成拒绝别人时的态度尤其能体现出他的这一特点。不管是什么事,只要与自己的安排或想法不同,他就会直接拒绝他人,语气还比较冲,让人很是不快。有一次,朋友小泽找到他,问他能不能陪自己去图书馆。想到自己还要去看望爷爷,李成立马说道:“那怎么行,我还要去我爷爷家呢。你可别耽误我,叫别人陪你去吧。”他这种态度让小泽既生气又无奈。不仅如此,在和别人聊天时李成的脾气也照样不改。有一次,他和同学们聊到一个历史问题,一个同学把一个历史事件的时间记错了。大家还没反应过来时,李成便对那人大声地说:“你错了!这个历史事件我刚看过,你说的时间错了!”他这一喊让那位同学很是尴尬,脸都红了。渐渐地,大家都觉得李成很没有礼貌,说话语气冲不说,还总是让别人难堪。于是,同学们逐渐疏远了李成。上例中的李成虽然懂得拒绝他人,却没有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来进行,语气、态度比较强硬,导致气氛很尴尬,令别人感到难堪。时间长了,同学们认为他是一个没有礼貌的人,都不喜欢跟他交朋友。对此,青少年要懂得,不仅要学会拒绝他人,更要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去进行。不适当的拒绝方式会导致局面尴尬,也不利于与他人的交往。拒绝或反驳他人时,语气不要太强硬,应尽量委婉一些,别让他人觉得没面子,甚至有受委屈的感觉。只有学会礼貌地拒绝他人,青少年才能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让他人感受到自己的礼貌和修养,从而有利于与他人的相处。 第二课谦虚是人生的必修课他人夸,不自满在生活中,很多青少年都曾经得到过他人的称赞或表扬,一些青少年便会因此扬扬自得,认为自己很优秀,甚至产生自大、自满的情绪。这显然不利于他们的成长。王华刚上高中,成绩一向优异。尤其是数学成绩,每次都是名列前茅,有一次还考了满分。因此,在大家看来,王华是个很优秀的学生。他的数学老师也很喜欢他,经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夸奖他。父母更是以他为荣,经常向亲戚朋友夸赞他在数学方面的能力,简直把他夸成了“神童”。人们的夸奖和表扬让王华很是受用,他因此变得骄傲起来,觉得自己是最优秀的,谁也比不过他。最近,市里举办了一次数学竞赛,各学校都选出“尖子生”去参赛。王华的老师鼓励王华也去参加,王华很快报了名。就在选手们都在为竞赛做着紧张的准备时,王华却一点都不紧张,他还像往常一样,放了学就看电视,也不去复习。爸爸催他去做点准备,王华却说:“难道你还不相信我的能力吗?我数学那么好,一定没问题的。”爸爸对此很是无奈。很快,竞赛开始了。一看到题目王华就傻眼了,他几乎都不会!没办法,他只能硬着头皮开始蒙。结果,王华连决赛都没能进入,这下他才明白什么叫“人外有人”,也终于意识到那个自满的自己是多么愚蠢。上例中的王华在得到他人的夸奖后,开始扬扬得意,认为自己很优秀,很是自大。报名参加竞赛后,他过分信任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没必要准备,结果在竞赛中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意识到自己真的是过分自信了。对此,青少年要明白,因他人的夸赞而感到自满是很不利的。他人的夸奖总会让青少年认为自己很优秀,过分自负。这会导致他们高估自己的实力,不再积极要求自己进步,而是满足于现状,这样他们很难取得进步。不仅如此,自满的他们对待别人的态度也可能产生变化,比如比较蛮横、不讲理等。因此,自满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都是不利的。因此,在得到他人的夸奖后,青少年要迅速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不要因此就认为自己真的已经很优秀,要时刻保持理智和冷静,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继续努力和进步,千万不能停步不前,更不能因自满而对他人颐指气使。伟杰是个高中生,他成绩优异,活泼外向,大家都很喜欢他。不过,他最擅长的还是弹钢琴。原来,伟杰的父亲是位音乐老师。在他的影响下,伟杰逐渐喜欢上了弹钢琴。为了培养儿子,伟杰的父亲给他买来钢琴,常常辅导他。在父亲的支持和帮助下,伟杰的进步很快。不久,他的琴技越来越好,钢琴的级别也是越考越高,大家纷纷称赞他是“小音乐家”。对于大家的夸奖和表扬,伟杰很是感谢,却并不怎么在意。他心里明白,自己还有很多不足,进步空间还很大。因此,他练得比以前更加用心、更加刻苦了,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渐渐地,他的琴艺进步得更快了,伟杰还在一次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大家纷纷对他表示祝贺,父亲更是为他的优秀感到骄傲。上例中的伟杰在得到他人的表扬和夸奖后,并未因此而扬扬自得,而是平静下来,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弥补,从而使琴艺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还在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令人称赞。对此,青少年要懂得,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要因他人的夸赞而自满。自己对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明白自己的不足,不要因他人夸奖就认为自己不用努力了。青少年要知道,最了解自己的人永远是自己,不要被他人的评价左右。因此,面对他人的夸赞,青少年不妨大方接受并表达谢意,然后平静下来,继续弥补自己的不足,使自己变得更优秀。正所谓“满招损,谦受益”,自满的人只会让他人厌恶,让自己失去前进的动力,只有谦虚才能让自己有进步的空间。坐井观天最可怕青少年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应该努力扩大交际面,使自己见识到更多的事物,只有这样,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局限。然而,生活中的一些青少年却并不在意,他们总是生活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甚至觉得自己已经足够优秀,因而故步自封,不求上进。琪琪是个可爱优秀的姑娘,她刚升入初三。琪琪在这个社区很有名——大家都知道她的舞跳得很好。琪琪从小就喜欢跳舞。在父母的支持下,她报名参加了一个培训班,并一直坚持了下来。在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之下,琪琪的舞越跳越好,她还经常在小区里给大家表演。十岁的时候,她参加了市里的舞蹈大赛,并获得了一等奖。这下她更加出名了,俨然成为社区里的小童星,大家都很喜欢她,常常夸她是个舞蹈家。 渐渐地,琪琪也觉得自己很优秀,甚至认为自己是跳舞跳得最好的人。她相信没人能比得过她,在父母的鼓励下,她报名参加了省电视台举办的一个舞蹈比赛。到了比赛现场,琪琪却有些发怵了。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多人!在众多观众和评委的注视下,琪琪越来越紧张,她硬着头皮跳了起来,可是,过度紧张很快就使她动作不规范了,甚至还做错几个动作,结果琪琪连三等奖都没得到。这下琪琪才意识到,自己的视野太小了,简直像坐井观天的青蛙。上例中的琪琪没有见识过更大的世界和更多的优秀者,她以为自己就是最优秀的人,不懂得谦虚。在进入更大的世界后,琪琪不禁开始紧张、慌张,没能取得理想的成绩,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其实,生活中有不少青少年都有过与琪琪类似的经历。他们的生活圈子比较小,一旦自己的某些才能比较突出,并得到他人的认可,就“不可一世”,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不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这样只会导致他们视野过于狭窄,不再积极努力。一旦进入更宽广的世界,他们的自信就会受到影响,他们会觉得与其他优秀者相比,自己是很渺小的,甚至可能因此一蹶不振,这对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因此,青少年要学会接触大的世界,扩大生活圈子和交际面,增长自己的见识。只有这样,青少年才能发现自己的局限和缺点,并改正缺点和弥补不足,而不会因坐井观天而自满,甚至毁掉自己的前途。扬扬是个高中生,从小就喜欢看书,也因此懂得不少知识,是大家心中的“百科全书”。每当大家遇到什么问题时,就会去向扬扬请教,因为他懂得最多、办法最多。当大家互相之间有什么争论时,也总是找他来做“裁判”,还是因为他懂得多。不仅如此,由于看过不少书,扬扬也很善于思考和作文,他经常参加学校的辩论大赛,自己的作文也常常获得老师的认可和表扬。在大家看来,扬扬是一个博学的人。然而,扬扬却是个有些自卑的人。虽然常常参加一些活动并获得荣誉,也经常得到大家的夸奖,扬扬却并不把这些当回事。因为在书中,他看到过太多的优秀人物,知道太多关于那些优秀人物的事迹和生活。他知道,与那些人物比起来,自己根本算不了什么。在这种想法的支配下,扬扬常常有种很渺小的感觉,对未来也有些迷茫、不自信,因为他觉得自己实在是太不突出了。上例中的扬扬是个典型的妄自菲薄的人。虽然看了不少书,掌握了不少知识,被同学认为博学多才,但他并不自信,因为他觉得自己与书中的优秀人物比起来实在是太渺小了,这种感觉导致扬扬自卑、迷茫。对此,青少年要明白,增长见识、不坐井观天固然重要,但同时也要注意,一定不能妄自菲薄。青少年不要因为见识到比自己优秀得多的人就对自己产生怀疑,甚至是全盘否定。要知道,自己还有时间,假以时日并努力,自己一定能够取得进步,变得更加优秀。此外,青少年不要总是拿自己与那些杰出人物相比,因为他们毕竟是少数,很少能被超越,与他们比只会给自己徒增烦恼和自卑。因此,青少年应该做到,既不坐井观天,也不妄自菲薄。面对自己的优秀,青少年要努力扩大视野,告诉自己,比我优秀的人还有很多,然后继续努力,取得更大的进步。面对比自己优秀的人,青少年不要丧失信心,要鼓励自己,只要努力,一定可以迎头赶上。只有这样,青少年才能真正做到谦虚。 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在生活中,一些青少年总是不承认自己的缺点。即使事实已经摆在面前,他们也会为自己找各种理由开脱,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其实,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俊杰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不过,大家对他似乎并不满意。原来,俊杰虽然各方面都比较优秀,却有一个明显的缺点:粗心,爱忘事。他在生活中如此,在工作中也是如此。他常常犯些粗心大意的小毛病,有时还会给大家带来麻烦,可他从来不承认自己的这一缺点。有一次,老师让俊杰把大家的笔记本收上来,以便自己批改。收完后,由于已经到了放学时间,老师便让俊杰先拿着本子,明天再交上去。俊杰担心放在教室会被值日的同学弄乱,便把本子拿到了家里。第二天早上,到了学校之后俊杰才发现自己忘了带大家的笔记本。他向老师解释,由于早上出来得太匆忙,所以没有带。其实,他很早就来到了学校,只是把这件事忘了而已。老师没有计较,让他下午记得带。可没想到,下午俊杰又忘记带了。老师有些失望,便对他说:“怎么又忘记带了呢?老这么粗心大意可不行啊。”俊杰却不承认这一点。他找了很多借口,反复强调自己并不粗心。老师只得无奈地摇摇头。不仅是这一件事,俊杰的粗心已经带来了许多麻烦,可不管是同学还是老师劝说,他总是不承认自己的这一缺点。渐渐地,大家都对他很失望。在新学期的班干部竞选中,他落选了。面对因自己的粗心导致的麻烦,俊杰总是不承认这一缺点,即使老师和同学已经指出来,他还是会为自己找各种借口。这导致大家逐渐对他失望,他没能改正自己的缺点,也没能成为新一届的班干部。不少青少年都像上例中的俊杰一样,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总是不承认,为自己找借口开脱。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比较好面子,不肯在众人面前承认自己的缺点,或是太过自信,不相信自己会犯错。但是,这样的行为却不利于他们改正缺点并完善自己,也不利于他们的人际关系。对此,青少年要明白,承认自己的缺点并不会让自己有什么损失,更不会导致尊严受损。承认自己的错误,然后勇于改正、尽力完善,会使自己变得更优秀。陈超是一个热心的男孩,大家都很喜欢他。不过,他有一个缺点——做事喜欢拖延。每天放学回到家里,陈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看他喜欢的综艺节目。直到妈妈喊他写作业,他才恋恋不舍地从电视机前离开,开始写作业。但是,他还是不想写,每到这时,他就开始偷懒。比如听首歌,喝杯水,或是看会儿小说,直到实在不能再拖下去了,他才开始动笔写。其他方面陈超也是这样喜欢拖延,包括起床、吃饭等。这天,妈妈与他进行了一次谈话。妈妈说:“陈超,你最大的缺点就是做事拖延,效率不高。这会导致你浪费很多时间。妈妈希望你能改正这一缺点。”对于妈妈的批评指正,陈超认真地听着,然后进行了思考。他觉得妈妈说得对,自己真的喜欢拖延。于是,他决定改掉这一习惯,提高办事效率。从那以后,陈超就开始努力改正。他再也不赖床了,闹钟一响就马上坐起来穿衣服,吃饭时也不再磨磨蹭蹭了,做作业也不再拖延了,总是第一时间做完。大家都说他更优秀了。听完妈妈的批评后,陈超并没有反驳,而是虚心接受,并承认了自己做事拖延这一坏习惯,认真进行了改正。这让大家看到了他的虚心,他的虚心也使得他改掉了做事磨蹭的坏习惯。青少年要明白,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是有勇气的表现,这有助于自己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进。当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后,青少年不要急于反驳,要思考别人说得对不对。如果自己确实有这方面的不足,就要虚心接受、勇敢承认,然后着手改进和提高,使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这不仅有助于自己的成长,也会给他人留下虚心的印象。不要不懂装懂在生活中,一些青少年总是羞于提问。他们很少去向他人请教,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懂,做不到“不耻下问”。当别人请教他们问题时,如果他们并不知道如何解答,则会不懂装懂,而不会承认自己不懂。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和人际关系都是不利的。小旭最近在看一本与生物知识有关的书,由于他对生物比较感兴趣,所以看得很仔细,解决了不少之前不明白的问题。这天,同学们正在讨论一个与基因有关的问题,可是由于掌握的知识有限,没人能对这个问题做出解答。小旭刚好在那本书上看过相关的知识,便完美地帮大家解决了这个疑惑。不仅如此,小旭还回答了很多与生物有关的问题,解答得很是专业。大家纷纷赞叹,说他是“教科书”。从那以后,大家一有什么与生物有关的问题,便会请教小旭。而小旭也逐渐自诩为“专家”。其实,关于生物他也没有掌握多少知识,只不过看过那一本书而已。不过,他很享受被大家尊为“专家”的感觉,决定即使不懂也要装懂,不能毁了自己的名誉。有一天,同桌问了他一个生物问题。其实小旭也不知道正确答案,但为了自己的面子,他还是随便给出了一个答案。没想到过了几天,同桌却生气地对他说:“小旭,原来你一直都在骗我们,不懂装懂!上次的那个问题我问了老师,你的答案根本就不对!你当时为什么要说你知道?”同桌的质问让小旭很难堪,他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被揭穿了。从那以后,同学们也不怎么信任他了,甚至开始疏远他。上例中的小旭是个典型的“不懂装懂”的人。偶然回答对了几个问题,得到了同学们的夸奖,他便飘飘然了,以“专家”自居,甚至为了保住这一称号而“不懂装懂”,结果被同桌揭穿,失去了大家的信任和友谊,得不偿失。其实,上例中的小旭并非个例,很多青少年都有着类似的经历和心理。他们总是不懂装懂,应付他人,自己有问题也从不向人请教,这主要是他们的虚荣心在作祟。他们认为去请教他人会显得自己不懂,甚至觉得丢人,而被他人请教则会让他们有种优越感,觉得自己很优秀,获得了认可。因此,他们很少请教,却总是“好为人师”。这种心理和做法对他们是极为不利的,这不仅会导致他们学不到真正的知识,得不到提高,还会让他们变得更加虚荣,甚至会为了保证自己的荣誉而去欺骗他人。长此以往,他们会失去他人的信任和友谊,成长和发展都会受限。因此,青少年要学会“不耻下问”,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虚心向人请教,直到明白为止,不能为了满足虚荣心而不懂装懂。青少年有不懂的问题就大方承认,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害人害己,而且还要注意,所谓的“不耻下问”,是指不要带有偏见,认为成绩不好或是其他地方不如自己的人就不值得请教。青少年要虚心学习,大方借鉴。成成今年上高二,是班里的好学生,成绩一向不错,还曾经考过第一名。不过,成成丝毫不以所谓的“尖子生”自居,他总是虚心地向别人请教。学习上遇到问题时,他就会请教同学,从来不会因为对方的成绩不如自己就觉得不该向他请教。同学们向他请教时,他总会耐心解答,如果那道题目他也不会,他就会大方承认自己不会,然后跟同学们一起去向别人请教。这种虚心的做法使得他的成绩总是在进步,同学们对他的印象也很好,觉得他是个虚心的人,和他相处很轻松。在生活中,成成同样虚心,遇到问题他就会向有经验的人请教,从来没有过不好意思或是丢脸的感觉。成成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一个人都有值得他人学习的地方。成成是一个虚心的人,他不仅做到了“不耻下问”,还做到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样的虚心不仅让他的成绩得到了进步,也使得他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因此,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做到不懂就问,并且要“不耻下问”。千万不能不懂装懂,那只会让自己学不到知识、得不到提高,而且还会失去他人的信任。只有做到虚心请教,青少年才能真正做到学有所成。虚心接受他人意见在生活中,对于他人的意见或批评,一些青少年总是不能做到虚心听取,而是一副不服气的模样,甚至会因此与他人产生冲突。这不仅不利于他们的人际关系,也不利于他们自身的成长。兵兵在班里担任了卫生委员,大家的值日都是由他安排的。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兵兵也不例外。在工作中,他的确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对于同学们的意见,兵兵总是不能接受。他觉得自己为了工作已经付出了很多,那些人却总是挑自己的毛病。因此,对于他人的意见,他选择了“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某天,由于一时粗心,安排值日任务时,兵兵忘记安排同学擦黑板了。直到快要上课时,有同学发现了这一疏忽,才赶快将黑板擦干净。由于经常发生类似的事,那位同学便决定找兵兵谈一谈。他的话刚说完,兵兵就说:“行了,你们就是不理解我。我每天那么辛苦,你们还给我找麻烦,嫌我做得不够。”同学觉得兵兵的话很是荒谬,便争辩了几句,说自己不是这个意思。没想到兵兵的怒气越来越大,最后竟与那位同学吵了起来,其他同学赶忙将两人拉开。虽然兵兵在工作中仍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从那以后,大家就很少向兵兵提意见了。因为他不但不会听,还会发火。第二学期,兵兵没能当选为班干部。面对同学的意见,兵兵不但没能虚心接受并思考,反而认为是大家在为难他,给他找麻烦。这导致同学们对他失望,他的工作也没进步,最终落选班干部。不少青少年都与上例中的兵兵有过类似的经历。在生活或工作中,当别人向他们提出意见、指出他们的不足时,他们总会反驳,甚至发火,而不是虚心接受。他们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所谓面子,不希望他人指出自己的缺点;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觉得别人没有权力对自己指手画脚。然而,这样的态度显然不利于他们与别人进行相处,更不利于他们自身的成长。青少年要明白,他人对自己有意见,很有可能是自己存在不足,对此自己应该虚心听取然后进行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能取得进步。而且,他人提意见并不会让自己的尊严有所损失,反而会使自己越来越优秀。王微在班里担任班长职务,而且已经连任了好几届。在大家看来,他是个优秀的班长,所以大家愿意一直选他。这不仅是因为他成绩优异、热心助人,更是因为他虚心“纳谏”。在工作中,对于同学的意见和老师的批评,王微总能认真对待。每当同学对他提出意见时,他总会认真地倾听,思考之后给出答复。对于老师给他工作上的建议,他也是认真考虑,并一一落实。不仅如此,他还在班里放了一个“意见箱”,说如果大家觉得不好意思当面给他提意见,就写下来放进去,他会认真看的。不过,王微虽然虚心听取意见,但并不随意接受他人的看法。对于那些意见和建议,他总会经过认真的思考,再决定是否执行。就这样,在同学和老师的“提点”下,他的工作越来越出色,大家对他也是越来越满意。上例中的王微是一个虚心的班长,对于他人的意见或建议,他总是认真倾听并及时回复,而且还经过自己的思考,考虑他们的说法是否正确。这使得王微的工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也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认可。青少年要明白,对于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一定要认真听取并给予回复。这会让他人感受到自己的认真和虚心。不过,并非他人的所有意见和建议都要接受,青少年要思考他们提出的意见是否真实,自己是否真的存在着那样的不足。只有做到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青少年才能真正做到胸襟开阔,才能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知道该如何加以完善,才能真正获得他人的认可。这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人际关系的改善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谦虚的人更受欢迎提到谦虚的好处,大多数青少年都能说出很多道理,比如“谦虚使人进步”等。不过,一些青少年在生活中并不谦虚,甚至还喜欢吹嘘自己。这使得他们很难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喜爱。东东今年上初三,是个机灵外向的男孩。不过,大家似乎并不怎么喜欢他。原来,东东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喜欢吹嘘自己,不谦虚。不管是哪个方面,他都要把自己吹得无人能敌。比如他其实并没有出过国,却总是向人吹嘘自己去过很多国家,还说自己见到过很多中国没有的动物。别看东东现在成绩一般,在他的嘴里,以前的他简直是个神童。当然,这也是在吹牛。不仅如此,他把自己的家人也捧上了天,说自己的父亲在电影院高层工作,电影票想要多少就有多少,一点也不费劲。其实,他的父亲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这天,同学多多来找东东,说自己的表哥很想看最近热映的一部电影,但是电影票不好买,所以想找东东的爸爸要一张票。这下东东可傻眼了,父亲根本不在电影院工作啊!万般无奈之下,东东只好向多多坦白,说自己以前是在吹牛,其实父亲只是一名工厂员工而已,根本搞不到电影票。多多既生气又失望,他觉得东东欺骗了大家。从那以后,大家也终于识破了东东的“真面目”,纷纷疏远了这个不诚实、不谦虚的人。上例中的东东为人处世不谦虚,喜欢吹嘘自己,希望以此得到大家的赞赏和友谊,结果在无力帮助同学时只得坦白。这让大家觉得他爱吹牛、不虚心,也不诚实,纷纷远离了他。其实,上例中的东东并非个例,生活中有不少类似的青少年。他们正处于急于得到他人认可的时期,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赏,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他们总是吹嘘自己的实力或条件,没能做到谦虚待人。长期如此,他们可能养成说谎的恶习,这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是很不利的。青少年要明白,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真诚和谦虚。自己做不到的就不要说能做到,更不要虚构自己的经历来博取大家的关注和赞赏。要知道,这会给人留下不谦虚、爱吹牛的印象。人们是不喜欢和这样的人做朋友的,他们只会疏远这样的人。因此,不谦虚不仅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还会让自己失去他人的信任和友谊。峰峰是个高中生,平时谦虚待人,真诚务实,很受大家欢迎。峰峰的成绩不错,每次都在班里名列前茅。不过,峰峰并未因此而骄傲。当大家都对他表示羡慕或称赞时,他也不会有什么得意的表现,只是会说:“谢谢大家的夸奖。不过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会继续努力的。”他的态度让大家觉得他是个什么事都会谦虚对待的人,不会骄傲、自大。有一次,老师让班长安排期末考试的事情,还要在课桌上贴好每个学生的姓名和学号。这是项比较重的任务,峰峰担心班长一个人完成不了,便主动提出帮忙,两人忙了一个下午才贴完。老师知道后,表扬了峰峰的热心助人。不过,峰峰却并未居功自傲,只是说自己作为班内一员,有责任完成这项任务。峰峰的谦虚让大家都很喜欢和他相处,他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