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国学经典跟我读:儒家十三经


作者:侯会     整理日期:2015-11-04 14:50:39

★人人都能轻松读懂的国学入门读本,让艰涩难懂的经典不再遥不可及。
  ★儒家经典是国学的核心内容,“读经”是研习国学的不二法门,“国学经典跟我读”带您走进国学殿堂,感受国学之美。
  ★通俗易懂的故事,优美流畅的语言,高深枯燥的国学经典顿时变得面目可亲,人人听得懂,读得进。
  ★对于学子来说,这是必备的课外读物和补充材料;对于成人来说,阅读经典是寻根之旅,也是不断提高人文素养的终身教育、必修课。
  国学是什么?简言之,是指我国固有的文化和学术。五经四书、诸子百家、二十四史、诗词歌赋,全都涵括在其研究范围之内。冠名“国学”,是为了跟“西学”(西洋传来的文化学术)相区别,倒不一定有对抗之意。
  阅读古代经典并不容易,读者与作品相距数百年乃至两三千年,不要说文字古奥难懂,单是数量庞大,就让人望而却步。
  近年来,国人逐渐认识到国学的价值,掀起了一股国学热,一时间,诵读经典之声传遍神州大地。但细细看来,大多是以《三字经》《弟子规》和古诗词为主,略有涉猎《四书》中的部分篇章,因为这也是蒙学必读的经典。
  不过很快就发现,我们处在了一个尴尬的境地——蒙学之后读什么?直接读《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仿佛不大现实:古今语言的巨大差异,专业教师的缺乏等等,都形成国学学习的障碍。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国学萌芽,缺少养分滋养,存在枯萎凋谢的可能。
  有没有办法,让经典的表情变得柔和些,让佶屈聱牙的语言变得通俗入耳,让鸿篇巨制化身文化小品,使经典阅读变得有滋有味儿?
  别担心,有位老教授,用通俗生动的语言,为你讲解国学经典的核心内容,悉心解释每一个不常见的词汇,耐心标注每一个生僻的字音。让你不知不觉地走近国学、爱上国学。
  在《国学经典跟我读:儒家十三经》中,侯会老师以故事化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着经典之美:《易》的超然深邃、《诗》的优美纯粹、《书》的宏深古朴、《礼》的庄重谨敬、《左传》的生动流畅、《论语》的仁厚亲切、《孟子》的雄辩畅达……但凡是读者可能有疑惑的地方,老师都会细心注释、耐心解答。
  随后出版的《国学经典跟我读:诸子百家》《国学经典跟我读:历史典籍》将带领有兴趣的读者,在更广阔的国学园囿中漫游、徜徉。本书简介:
  “映雪堂国学讲读丛书”是一套讲解国学经典的普及性读本。本册《国学经典跟我读:儒家十三经》是丛书的**本,对《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孟子》《孝经》《尔雅》等十三部儒家经典做了深入浅出的解读。作者侯会是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他在书中除了介绍“十三经”的作者、由来及概貌,还选取每部经典的精华内容、核心段落,用轻松通俗的语调边读边讲。意在为读者朋友搭起一座通往传统文化的桥梁。本丛书的另两册《国学经典跟我读——诸子百家》和《国学经典跟我读——历史典籍》,将随后推出。
  说起儒家经典,我们并不陌生:《硕鼠》《伐檀》等诗篇出自《诗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名言来自《周易》,“九州”的提法创自《尚书》,“一鼓作气”的成语源自《左传》,“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教诲出于《论语》……
  从“五经”到“十三经”,儒家经典的家族不断扩展。这些典籍讲些什么?概貌如何、精华何在?您不妨跟随作者踏上国学观光之旅,沿着精心选定的路线,听他用平易通俗的话语为您“导游”,……当您合上书感叹“不虚此行”时,那将是对作者的**褒奖!
  作者简介:
  侯会,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著作有《文学五千年》系列及《讲给孩子的文学经典》系列,此外尚有《水浒源流新证》《水浒西游探源》《食货金瓶梅》《红楼梦贵族生活揭秘》《四书语录》等。“百家讲坛”、“超星名师讲坛”都曾留下他的身影。
  其中《中华文学五千年》曾荣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被选入“希望书库”,并列入教育部“中华文史知识课程内容与教学指导书目”。在台湾,也有不止一所中学把它定为国文(即语文)搭配教材。
  目录:
  让我们跟国学拉拉手——“映雪堂国学讲读丛书”序001
  写在《国学经典跟我读:儒家十三经》前面005
  **辑《诗经》:情歌唱彻三千年
  《诗三百》的作者与编者002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003
  温柔敦厚,孔子“《诗》教”005
  《毛诗序》:谈《诗》论文它*早007
  《关雎》:中国版“少年维特之烦恼”009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011
  大声唱出心中的爱012
  爱情心理,形形色色015
  今夕何夕,莫不静好017
  《氓》:痴心女遇上负心汉019让我们跟国学拉拉手——“映雪堂国学讲读丛书”序001
  写在《国学经典跟我读:儒家十三经》前面005
  **辑《诗经》:情歌唱彻三千年
  《诗三百》的作者与编者002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003
  温柔敦厚,孔子“《诗》教”005
  《毛诗序》:谈《诗》论文它*早007
  《关雎》:中国版“少年维特之烦恼”009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011
  大声唱出心中的爱012
  爱情心理,形形色色015
  今夕何夕,莫不静好017
  《氓》:痴心女遇上负心汉019
  《谷风》《葛生》:不幸女人有同悲022
  “硕人”的脖颈像天牛024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026
  母子之情与兄弟之爱028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030
  《伐檀》别解,《硕鼠》新说033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037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039
  《玄鸟》《生民》,商周史诗041
  自然百科与美词总汇044
  第二辑《尚书》:历久弥新的古史档案
  “三坟”“五典”何处寻048
  今、古文《尚书》之争050
  《尧典》:不私子孙爱贤人052
  《舜典》:敞开明堂的大门054
  《大禹谟》:“四海困穷,天禄永终”056
  谛听盘庚的声音057
  《汤誓》:“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060
  天听自我民听061
  《牧誓》传出喊杀声063
  《洪范》九畴,五行三德065
  “皇极”迷梦与“作威作福”067
  成王《大诰》,周公东征069
  周公是怎样“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071
  《无逸》:填平两代人的“代沟”073
  《吕刑》的司法观念有多先进074
  “疑罪从无”:比西方领先多少年076
  *老的“中国地理”——《禹贡》077
  《尚书》里面也有诗079
  第三辑“三礼”(上):百年人生,与礼同行
  繁体的“礼”字是敬神图084
  《周礼》是啥时写成的085
  《周礼》是一部职官大全087
  大司徒是干啥的088
  大司徒指导你就业090
  “教育大纲”内容多091
  地球是圆的,《周礼》早知道093
  《考工记》:百工技艺也成“礼”094
  《仪礼》十七篇讲些什么096
  “冠礼”:这顶帽子不好戴098
  《礼记》:不可不读,不可全读100
  “敬”字当头说《曲礼》102
  来而不往非礼也104
  百年人生,与礼同行106
  孝子当如何107
  尊师敬老礼数多109
  教你当个好客人111
  男女有别不同席113
  第四辑“三礼”(下):婚丧礼乐,师严道尊
  《檀弓》中的三个小故事116
  死亡面前,人人平等119
  两千年前的环保规定122
  《礼运》“大同”:“不讲礼”的时代124
  退而求其次的“小康”之世125
  谁说儒家轻妇女127
  “共牢”“合卺”同尊卑129
  “六经”遗篇有《乐记》130
  《学记》:玉不琢,不成器133
  “大学”里的教与读135
  师严道尊,善教善问138
  铁匠的儿子为啥缝皮裘139
  第五辑《周易》不仅是占卜书
  谁创造了八卦144
  八卦与计算机145
  不易捉摸的“易”147
  卦名与爻题148
  《易传》:为《易经》插上翅膀150
  给“元亨利贞”点标点151
  《乾》卦里面净是龙153
  当代学者解《乾》卦155
  《坤》卦:马儿啊,你慢些走156
  《坤》卦爻辞歧义多158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160
  清华校训出《乾》《坤》161
  帛书透露的秘密163
  盈亏有道说《谦》卦164
  谦谦君子,无往不利166
  商族惨史藏《旅》卦168
  《睽》卦里的“堂吉诃德”169
  《贲》卦:唱着歌儿迎新人171
  第六辑《春秋》三传(上):听“故事”,品“书法”
  《春秋》与哈雷彗星174
  《春秋》三传,风格不同176
  “一字褒贬”的《春秋》“书法”179
  来自《公羊传》的“大一统”观念180
  宋楚议和:《公羊传》也会“讲故事”182
  《左传》的故事更生动184
  “假道灭虢”《穀梁》篇186
  《左传》:“唇亡齿寒”警示深189
  郑伯克段,《左传》名篇190
  隧道之中“唱大戏”192
  季梁说:“夫民,神之主也”196
  曹刿论战,“忠”为前提198
  子鱼谈兵,宋襄抱恨199
  第七辑《春秋》三传(下):征伐以礼,舌辩以理
  蹇叔哭师与弦高犒师202
  崤之战的前前后后204
  战场上的精英们206
  “会说话儿”的韩厥208
  “客客气气”的战争210
  战场上的伦理纠结211
  展僖与烛之武:谁的嘴巴更厉害212
  寺人披的“君臣”论216
  晏子为什么不肯死217
  微管仲,吾其左衽矣219
  子产外国拆墙记220
  做官如同裁锦缎221
  子产不毁乡校223
  《左传》又是“成语词典”225
  第八辑《论语》是一部“君子手册”
  “四书”与《四书章句集注》230
  孔子的一生232
  《论语》与孔门弟子234
  君子是怎样“炼”成的236
  君子如何,小人怎样238
  “仁”就是“爱人”240
  “一以贯之”说“忠”“恕”241
  “仁”跟“礼”有啥关系243
  这碗饭到底给谁吃245
  不迷信鬼神的孔夫子246
  孔子何曾主张“以德报怨”248
  孔子为啥恨“乡愿”250
  朝闻道,夕死可也251
  “有教无类”的伟大意义254
  “因材施教”、学思并重255
  一堂讨论课257
  孔子是“官儿迷”吗259
  苏格拉底的“老前辈”262
  “民可使由之”到底啥意思263
  附:《大学》、《中庸》265
  “大学”之道“三纲领”265
  修身当知“八条目”267
  《中庸》:致中和269
  “中庸”不是和稀泥270
  “道不远人”,反求诸身273
  “五道”“三德”,“九经”治国274
  第九辑《孟子》:浩然正气轻王侯
  孟子与《孟子》280
  人之初,性本善282
  “性善说”不那么简单284
  鱼和熊掌你挑哪样285
  不寻鸡犬求“放心”287
  “五十步笑百步”的梁惠王289
  孟子心中有幅“农家乐”290
  君子为啥“远庖厨”292
  得道多助说“人和”294
  孟子“得罪”了朱元璋295
  “用脚投票”与“出尔反尔”297
  孟子也有“犟脾气”298
  臣可视君如“寇雠”299
  大丈夫的三条标准301
  “浩然之气”是怎样养成的303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305
  严师出高徒306
  冷淡“官二代”,回避亲儿子307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09
  “劳心者治人”有道理吗311
  寓言故事寄哲思313
  附:《孝经》、《尔雅》315
  《孝经》:行孝从爱护自己开始315
  孔子的“行孝三部曲”316
  行孝勿忘“五要”“三戒”318
  《尔雅》是本什么书320
  百科辞书,包罗万象321
  稳坐着“经书”的交椅323前言让我们跟国学拉拉手
  ——“映雪堂国学讲读丛书”序
  国学是什么
  近年来兴起国学热,“国学大师”帽子满天飞,地摊上也摆满国学书籍。可“国学”到底是什么?
  简单地说,“国学”是指我国固有的文化和学术——五经四书、诸子百家、二十四史、诗词歌赋,几乎全都涵括在国学研究范围之内。让我们跟国学拉拉手
  ——“映雪堂国学讲读丛书”序
  国学是什么
  近年来兴起国学热,“国学大师”帽子满天飞,地摊上也摆满国学书籍。可“国学”到底是什么?
  简单地说,“国学”是指我国固有的文化和学术——五经四书、诸子百家、二十四史、诗词歌赋,几乎全都涵括在国学研究范围之内。
  “国学”*早是指设在京城的“国立大学”,称“太学”或“国子监”。拿“国学”来指代中国学术,是近百多年的事。
  是谁开的头,已很难考察。1902年,学者邓实在上海《政艺通报》发表《国学保存论》的文章,是已知“国学”新用法的*早记录。其后章太炎、刘师培等学者在上海成立“国学保存会”,四年后章太炎又在日本开办“国学讲习会”。——作为文化意义上的“国学”,就这么叫开了。
  那阵子,带“国”字的名词儿可真不少:“国画”“国医”“国剧”“国术”……“国画”是指中国传统绘画,也称“中国画”;“国医”是指中国传统医学,也称“中医”;“国剧”是指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京剧,“国术”则指中国的传统武术。
  为啥纷纷冠以“国”字呢?主要为了跟域外传来的西画、西医、西洋歌剧、西洋搏击相区别。而“国学”呢,自然也是为了跟“西学”(西洋传来的文化学术)分庭抗礼。那时正逢“西学东渐”的高潮,从一系列“国”字头名称的问世,我们不难体察中国文化所面临的危机。
  “西学东渐”有两个高潮,一是明末清初,一是清末民初。尤其是这后一时期,大清帝国紧闭的国门被列强的炮舰轰开,中国人一面接纳着西方的先进文明,一面体验着丧权辱国的痛苦,真可谓五味杂陈、恨爱交织!
  于是爱国者的阵营分作两派,一派拼命抵制“洋鬼子”文化,结果如螳臂挡车,又怎么挡得住?另一派则彻底被西来文明所折服,认为抛弃传统、“全盘西化”才是中国的**出路。这两派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论百年、难有定论。
  记着钱穆先生的话
  还是让我们听听大师的意见。
  钱穆先生是当代首屈一指的历史学家,他在《国史大纲》开篇说过这样一席话: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国家自身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减,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类似的话,大学者陈寅恪先生也说过。他认为,我们面对祖先及本民族的历史,应秉持一种“了解之同情”。——钱穆、陈寅恪都是中国文化界的大师级人物,他们的话,无疑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也应成为我们对待“国学”的正确态度。
  因而当我们汲取“西学”营养的同时,先应对自家家底儿做一番审视和清理,“考镜源流,辨章学术”,比较中外文化的优劣,看看哪些可继承,哪些当扬弃,哪些需移植,哪些要修正。在比较鉴别之后取长补短、弃伪扬真,才有望如学者所说,实现中国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而阅读“国学”经典,也正是对本国传统文化审视清理、虔心学习的开始。
  陪你走近国学
  八○后、九○后的年轻人跟父母、祖父母聊天,总觉得在话题、观念上多有隔阂;其实双方的年龄差距不过二三十岁,至多五六十岁。由此可见阅读古代经典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读者和作品的时间距离少说也有几百年,多者甚至可达两三千年!
  文字的古奥难懂自不必说,单是数量庞大,就让人望而却步。以先秦典籍中的十三部儒家经书而言,加起来就有六十多万字!若用古代的竹简抄写,可以装满几辆大车!
  这事有点悲摧:一个历史辉煌的大家族,祖上留下价值连城的金鼎玉璧,因年深月久而土掩尘封、暂失光泽,子孙不知宝爱,只当废铜顽石对待,岂不可惜!
  有没有办法,让经典的表情变得柔和些?有没有办法,让佶屈聱牙的语言变得通俗入耳?有没有办法,让鸿篇巨制化身文化小品,使经典阅读变得有滋有味儿?
  这是我早年的一个理想。在后来的二十几年中,也尝试着用轻松的文笔、通俗的形式,写一些普及性的学术入门著作;陆续出版了《文学五千年》系列(再版后更名《讲给孩子的文学经典》系列),在大陆和台湾获得广泛肯定和好评。
  眼下的“映雪堂国学讲读丛书”,是笔者总结多年写作心得、参考读者反馈,耗时五年用心结撰的新作。目前完成的三册是《国学经典跟我读:儒家十三经》《国学经典跟我读:诸子百家》和《国学经典跟我读:历史典籍》。比较重要的国学经典,基本涵括其中。这也是国学的根基所在。
  书名题为“跟我读”,内容上自然以“读”为主。除了介绍典籍的作者、由来及概貌,还选取每部经典的精华内容,用通俗的语言边读边讲。一些精彩段落,还以“文摘”形式附于相关章节之后。总的目的,是引领读者朋友入其门、观其貌,跟国学拉拉手。读者若有兴趣,自可顺藤摸瓜、继续钻研,相关参考书并不难找。
  古人读书,有囊萤映雪之典,“映雪堂”的命名即缘于此。这是一间虚拟的厅堂,您在哪里读书——窗边、枕上、树下、车中,哪里就是您的“映雪堂”!
  侯会
  甲午秋日“三坟”“五典”何处寻
  清乾隆年间,大才子袁枚买了一处花园,取名“随园”。花园的前主人是江宁织造隋赫德,更早的主人是曹寅,也就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
  袁枚很得意,逢人便说:我这随园就是《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啊!他还在园门贴了一副口气很大的对联: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斯人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另一位才子赵翼不服气,故意发帖子给袁枚,向他求借“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袁枚知道碰上“较真”的,只好悄悄把对联摘掉。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是啥东西?原来那是上古时代的几部典籍:“三坟”是指伏羲、神农、黄帝的书;“坟”有大的意思。“五典”是指少昊(hào)、颛顼(zhuānxū)、高辛、唐尧、虞舜的书;“典”有常的意思。总之,“三坟五典”是三皇五帝的经典大作就是了。
  至于“八索”,就是八卦;“索”即求索。“九丘”是九州的志书;“丘”有聚拢之意,意思是把九州的地理物产、风土人情统统记录到书中来。
  这些书,袁枚还真拿不出来。三皇五帝是传说中的帝王,那时的典籍上哪儿找去?不过也别说,“八索”若指八卦,还能从《周易》中找到一些踪迹;而“五典”中的“唐尧”“虞舜”之作,也还能找到几篇,都收在儒家经典《尚书》里。
  不错,《尚书》即“五经”之一的《书》,汉代人称之为“尚书”。“尚”跟“上”同义,除了表示时间久远,还带有尊崇之意。
  古代史书分记言、记事两类。记言的侧重记录历史人物的言谈、文告等;记事的偏重于记叙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尚书》所收文献,多半是谈话记录或文告底稿,自然属于记言体。
  言谈话语能记入《尚书》的,肯定都是“有身份”的人。的确,书中所收,主要是虞夏商周君王的讲话、号令,也有君臣之间的告诫、谈话之类。文章各有体裁,如“典”“谟”“诰”“训”“誓”“命”等。
  “典”的本义是样板、法则。《尚书》开篇的《尧典》《舜典》,便分别记录了上古华族领袖尧和舜的言论事迹:如何为民操劳,如何选贤举能……堪为后世树立榜样,故称“典”。
  “谟”即谋,所记为君臣之间的议论谋划。《尚书》中的《大禹谟》《皋陶(gāoyáo)谟》等,便属此类。
  “诰”多半是商周君王对大臣百姓的劝导训诫之辞,像《盘庚》《大诰》《康诰》等。其中有些诰文是大臣替君王拟写的,如周代的多篇诰文,即出自周公之手。
  “训”是啥意思?您会说:那是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训斥之辞吧?您错了,《尚书》中的《伊训》恰恰是一篇臣下教育君王的训词。
  “誓”跟战争有关,是君王或统帅检阅部队的誓师之辞,如《甘誓》《泰誓》《牧誓》《秦誓》等,全都措辞激烈、剑拔弩张。
  “命”则是天子任命官员、赏赐诸侯的策命之辞。如《毕命》《文侯之命》等。
  此外还有一篇《禹贡》,专讲九州地理,体裁不在“典”“谟”“诰”“誓”之列。
  有身份的人讲话,自然是以“雅言”(当时的官话)为主。不过那时“写字”是件奢侈事,所用材料多为竹简、丝帛之类,有的则是铸刻在钟鼎上,颇为不易。因而把语言录为文字时,就要力求精炼、以简取胜。
  加上那时大量使用同音字(通假、假借),就是当时人读起来,已十分费力。何况经过千万次转抄,到了后世不知又增加几多讹误。如此一来,三四千年前的“雅言”白话,今天读来便觉得“诘屈聱牙”、晦涩难懂了。
  准备读《尚书》的朋友,有点心理准备才好。
  今、古文《尚书》之争
  在读《尚书》之前,先要“验明正身”;因为在“五经”中,《尚书》的身份疑点*多。
  中国号称有五千年文明史,早期的官方文献何止万千。据说春秋时还保留着三千多篇,后经孔子整理,删去虞夏以前不大可靠的部分,只留下一百篇。
  这话并不可信:孔子有“历史癖”,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怎么会干出销毁历史文献的事来?
  真正销毁文献的是秦始皇!这个暴君要统一天下的思想舆论,大搞“焚书坑儒”,《尚书》也跟其他典籍一同被烧掉了。
  山东有个伏生,冒着风险藏起一部来。秦亡后取出,已是残缺不全,只剩二十九篇(一说二十八篇)。伏生便用这个残缺的本子教学生,大家你抄我抄的,用的全是汉代流行的隶书,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今文尚书》了。
  后来陆续又有几部《尚书》被发掘出来。汉景帝时,鲁恭王为了扩大自己的宫殿,拆掉了相邻的孔子旧宅,从夹壁墙里拆出一批儒家经典来,其中便有一部《尚书》。因为是用秦以前的古体字抄写的,故称《古文尚书》。孔子后人孔安国把它整理出来,献给汉武帝;伏生的《今文尚书》算是有了竞争者。
  《古文尚书》比伏生的《今文尚书》多出十六篇来,按说更为宝贵,可官方却不大重视。东汉熹平年间(172—178)国家将五经刻在石碑上,立于洛阳太学,当作儒家经典的标杆;所选的《尚书》文本仍是今文的。直到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重刊石经,《古文尚书》才被刻上石头。
  之后屡经战乱,皇家藏书损失惨重,连石经也都毁弃无遗。到了东晋,有个叫梅赜(zé)的大夫又献出一部《古文尚书》来,声称是孔安国做传的本子,共五十八篇。其中三十三篇是从伏生二十九篇拆分而来;另二十五篇则前所未见。
  这多出来的二十五篇,据学者分析,很可能是后人伪造的。其中三国学者王肃(195—256)的作伪嫌疑**。
  明代小说《三国演义》里有个“诸葛亮骂死王朗”的故事,王肃便是王朗的儿子。他又是晋武帝司马昭的“老丈人”。他对儒、道之学都有很深研究,曾为《尚书》《诗经》《左传》《礼记》等作注,还撰写了《孔子家语》《孔丛子》等“伪书”。
  可能因为有造假“前科”吧,有人怀疑这部五十八篇的“孔传”《尚书》也是他伪造的——虽说伪造,却也参考了大量可靠的文史典籍,价值也还不可低估。
  今天我们读到的《尚书》,就是这部五十八篇的《古文尚书》。为了考辨篇章的真伪,宋以来的学者打了几百年笔墨官司,直到近代,还不断有新见解发表出来。
  “客客气气”的战争
  春秋时的战争跟后来的战争有所不同,兵戎相见却又讲求礼数的事,不止发生在韩厥一人身上。
  成公十六年(前575),晋国跟楚国这对“老冤家”在鄢陵又有一场较量。晋将郤至在战场上三次碰到楚王的车队,即使离得老远,也必定跳下战车、摘下头盔,跑过去行礼致意。
  楚王也注意到这个敌方将领,让工尹襄拿一张弓送给他,算是答礼,并传话说:战斗正酣,我看见有位打着红皮裹腿的人很有礼貌,一见我就跑过来问候,跑得不累吧?
  郤至摘下头盔恭敬地听工尹襄传达楚王的问候,回答道:您的外国臣子郤至奉本国君主之命参战,身着铠甲,不便下拜!承蒙慰问,实在不敢当啊。只好向您的使者行礼拜谢了。于是向工尹襄作了三个揖,这才走开。
  韩厥这回也在军中,他发现郑伯的战车就在前面。郑军这次是楚国的盟军。替韩厥驾车的杜溷(hùn)罗说:快点追啊,我看前面那个驾车的用心不专、总是回头,咱们一定能赶上!韩厥却说:我上回差点儿俘虏了齐君,这回不能再羞辱另一位君主了。于是命令停止追赶,就这样放了郑伯一马。
  晋将栾鍼(zhēn)跟晋侯同车,见到楚国主帅子重的旗子,对晋侯说:过去我出使楚国,子重问起晋军的长处,我回答说:“好以众整(优势在于人多而整齐有序)。”他问还有啥,我说“好以暇”(临事从容不迫)。今天两国交兵,连个使者都没派,怎能说“整”呢?事到临头说了不算,也不能算“暇”。请派人替我送壶酒给子重吧。晋侯答应了。
  使者捧着酒壶去见子重,替栾鍼传话说:我们国君无人可用,让我栾鍼持戟充任车右,不能分身来犒劳您的部下,只好送壶酒给您。子重说:是了,栾先生曾跟我在楚国说过那些话,他送酒,肯定是这个原因。他的记性可真好!于是把酒一饮而尽,让使者回去,这才重新击鼓作战。
  这种“客客气气”的战争,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的吧。
  战场上的伦理纠结
  孟子曾说过“春秋无义战”的话。的确,那时诸侯你征我伐,一年到头没个消停。挑起战争的,个个都有堂皇的理由;可是私底下,没有一回不是为了统治者的私利:争地盘、劫人口、抢夺人家财帛甚至抢割人家庄稼……有时竟是因为看上人家漂亮女人!
  尽管各国之间打得“热窑”似的,可大家又都是“自己人”,至少同朝为臣、表面上尊奉同一个周天子;许多交战国还沾亲带故。
  譬如晋国打败齐国,派使者向周天子“献俘”,被周天子委婉地批评了一通,说是“献俘”本来针对不肯归服的夷狄之族,将俘虏献给周天子,杀一儆百;至于同姓兄弟及甥舅国家,是没这个礼法的!齐国是姜太公的后代,跟周王室是甥舅关系,怎么还闹出“献俘”这一出呢?
  有了这层关系,虽然一场战争下来总要死伤不少将士,但贵族层面却还有点羞羞答答、不肯撕破面皮。春秋战场上的种种怪现象:向敌方君主行礼啦、给对方统帅送酒啦,便可以部分地归结到这个原因上。
  另外也因当时的贵族普遍接受君子教育,受着道德伦理的熏染和约束,即便上了战场,“角色”一时转换不过来。即如前面说到的宋襄公,他的那套“不重伤”“不禽二毛”“不鼓不成列”理论,放到书斋里,不能说不漂亮。可是面对楚人的虎狼之师,你还要大谈仁义,就未免有些滑稽了。
  《左传》的好看之处有时也正体现在这些地方,既描摹战场厮杀的宏大场面,也不忘记录人在战场上的人性挣扎、心理纠结。
  晋楚邲之战,晋军吃了败仗。晋大夫赵旃为了让哥哥和叔叔顺利逃走,把自己车上的两匹好马卸给他们,结果自己被楚军赶上。危急时刻,只好丢掉车马躲进树林里。
  晋国的逢大夫驾车从这儿路过,他嘱咐同车的两个儿子:千万别回头看!两个儿子好奇,偏要回头,一看便叫起来:赵老头儿(赵旃)在后边呢!逢大夫大怒,把两个儿子赶下车,指着一棵树说:明天我到这儿为你俩收尸!说罢载上赵旃,绝尘而去。第二天,逢大夫按标记去找儿子,见两人的尸首重叠着躺在树下。这真是一出人伦悲剧!
  逢大夫当然爱他的儿子,可是一辆车只能坐三个人;因此他发现上司赵旃时,本打算装作没看见,驱车跑掉就算了。可两个儿子哪知当爹的心思呢?偏要把事情挑明,逼得逢大夫只好硬着头皮做选择,结果是牺牲了儿子,救了上司,他内心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这样的描写尽管只是三言两语,可作者对人物心理的把握,比文学作品还深刻些!
  此外,《左传》作者擅长点染,不忘在沉重话题中加上一点花絮。例如在晋楚邲之战中,晋军成了*后的输家。败退时,他们的战车陷在泥坑里,追击的楚军居然教他们如何抽去车前横木,把车拔出泥坑。再往前走,马又盘旋不进,楚军又教他们拔掉兜风的大旗、扔掉车轭,这才逃离。
  可是晋军“肉烂嘴不烂”,在如此狼狈的时刻,还不忘回头讽刺楚军:我们可不像贵军,经常逃跑、跑出经验来了!





上一本: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一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要义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国学经典跟我读:儒家十三经的作者是侯会,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