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启福的《义字五哥》呈现了较为宏大的叙事,以活跃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袍哥为原型,刻画了以主人公岳桐为代表的一批巴渝地区的袍哥人物。袍哥组织堂奥深厚、“密码”繁复,人物命运起落各异,但他们乱世不苟且、重压不沉沦,以其拓延生命的厚度及韧性,展现了大时代波澜壮阔历史画面的一角,更以人性的视角诠释了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的历史风貌及人性的复杂。鲜活的人物语言、清朗的叙述,为我们呈现出一段令人感怀的历史的风韵。 目录: 序历史风韵的清朗叙述——序万启福的《义字五哥》曹廷华 第1章风起临江 第2章戏园风波 第3章初到碚城 第4章祸兮福兮 第5章袍哥海底 第6章嫩鸟初飞 第7章夜闯敌穴 第8章郑六重托 第9章加入洪门 第10章缘结娟娟 第11章执掌蓝旗 第12章押运鸦片 第13章又见和英 第14章春风玉露序历史风韵的清朗叙述——序万启福的《义字五哥》曹廷华 第1章风起临江 第2章戏园风波 第3章初到碚城 第4章祸兮福兮 第5章袍哥海底 第6章嫩鸟初飞 第7章夜闯敌穴 第8章郑六重托 第9章加入洪门 第10章缘结娟娟 第11章执掌蓝旗 第12章押运鸦片 第13章又见和英 第14章春风玉露 第15章脱险而归 第16章金谷升位 第17章书画风波 第18章喜见方媛 第19章鸾凤之盟 第20章北碚挨炸 第21章金谷被陷 第22章碚城之痛 第23章贩私川江 第24章曲折脱险 第25章义济杨文 第26章卖画筹款 第27章岳桐遭袭 第27章揪出黑枪 第29章玉人设局 第30章贾姐华嫂 第31章邓涛求助 第31章杨文贻宝 第33章合约搞定 第34章一路闯关 第35章贿送小院 第36章合川之行 第37章鹞子中招 第38章搭救哑姑 第39章情感漩涡 第40章巧断家务 第41章方媛病逝 第42章复元前后 第43章程逝金遁 第44章执掌舵印 第45章一场春梦 第46章何枝可依 第47章学做新人 第48章山中岁月 第49章金谷进山 第50章出任新职 第51章书画良友 第52章进京见友 第53章戴帽下力 第54章小隐九峰 第55章光艳褪淡 第56章岳桐自责 第57章返城谋生 第58章挣脱诱惑 第59章运动下乡 第60章老牛扬鞭 第61章风暴袭来 第62章避祸华蓥 第63章山重水复 第64章喜从天降 第65章双喜临门 第66章涞滩悟禅 第67章筹资修路 第68章岳桐出山 前言历史风韵的清朗叙述 ——序万启福的《义字五哥》 文/曹廷华 一部小说,如果能以流畅的文学语言,塑造出几个鲜活而独特的人物,叙述出一段段引人入胜的故事,描绘出历历在目的环境场面,展现出相应时代生活的历史风韵,那么历史风韵的清朗叙述 ——序万启福的《义字五哥》 文/曹廷华 一部小说,如果能以流畅的文学语言,塑造出几个鲜活而独特的人物,叙述出一段段引人入胜的故事,描绘出历历在目的环境场面,展现出相应时代生活的历史风韵,那么,它不仅是可读的,而且也是耐读的。因为这样的作品,会结合读者自身的生活体验和历史感悟,也结合读者自身的阅读兴趣和审美取向,做出自己有意味的解读和诠释,体现“作者未必然”而“读者未必不然”的接受效果。这样的小说,我们便可以从总体上说它是成功的,是有相当文学魅力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个人认为,万启福的小说《义字五哥》是成功的,是有相当魅力的,值得一读。其所以不揣冒昧而为之作序,盖缘于此也。 《义字五哥》别开生面地主要写了民国时代重庆本土的袍哥社会林林总总的各色人物和生活情景,人物的经历、做派、性格、遭遇和命运,构成了大千世界令人熟悉而又陌生的历史风情。袍哥这样的帮会组织,新中国成立后或许已无踪影;但在民国时期,这个亦官亦商非官非商、亦贵亦贱非贵非贱、亦民亦盗非民非盗、亦正亦邪非正非邪的似严密似松散的帮会团体,已经存续了几百年,形成了他们特有的活动原则、生活方式和生存能力。在几百年的历史中,他们屈伸自如,收放有度,遵循“盗亦有道”的处世态度,维护自身利益,保护会员安全,既有行奸作恶的劣迹,也有惩恶扬善的善举,功过是非难以尽述。但就是这样的一种组织,它上及显贵,下及平民,虽也不乏土豪劣绅地痞流氓之徒,但也不乏明理贤达行侠仗义之辈。这个社会圈里的芸芸众生,从不夸耀自己有什么高贵的身份,但却又都以“嗨”袍哥为荣,以为那里有一份保护,一份安全,一份发展,一份自尊。这也许是人性的一种基本要求,但这种要求已经把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包含其内。也许也因为如此,袍哥才能续存几百春秋。袍哥社会的这种复杂性、丰富性、生动性,专题性的历史很少关注,专题性的文学也很少涉足,像《上海滩》那样反复拍摄的影视作品,不过是袍哥社会的一角乃至皮毛而已。但《义字五哥》不同。它虽然主要写的是重庆、湖北地域的袍哥生活,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全景式的意味。它不仅粗线条勾勒了袍哥的历史脉络,更展示了袍哥社会万花筒般的五彩杂陈,遍及嘉陵江、长江两岸的大小码头。巴子,对,就是那个巴子,后以岳桐为名者,是书中塑造得十分成功的人物形象。他的聪明、机智、刚烈、仗义而又不乏下九流式的行为方式,活画出袍哥想成大器而又难成大器的人生命运和历史命运,尽管他们总是以“大爷”自居,但却又总是人们心目中难缠的“小鬼”。作为主要人物的岳桐,还构成了小说全书的主要结构线索。在他自身活动展开的同时,不断带出了各色各样的嘴脸,展现出变幻无常的场面,掀起一波波起伏激荡的情节,从而,这些就构成了他性格多样的环境条件,成为了他性格成长的历史依据。就此而言,《义字五哥》写的袍哥生活植根于曾经的一方水土,写的岳桐形象生长于曾经的历史生活。小说在全局上、人物在艺术上,都应该是站得稳、立得住而且颇具匠心的。这匠心其实有意无意体现着文学创作的两大原则,即历史把握和审美把握。一部小说,如果缺少这两种把握,再丰富的材料也不过是陈芝麻、烂谷子的堆砌摆设,再正确的意识也不过是口号化、标语式的传达,无足道也! 《义字五哥》不仅在人物、情节、结构上有其值得称道之处,在语言上也颇见功力。小说的语言,流畅自如,生动活脱。当用方言或袍哥特用语而能增色增意、增情增趣时,它信手拈来,贴切生动,大有非此人此时不为此话、非此情此景不为此语的况味。当然,全书的叙事语言主要是普通话,插以方言或帮会行话,不过是凸显地域和袍哥特色而已。文学是语言艺术,语言的确切而巧妙运用,不只让情景生动,人物鲜活,故事感人,而且它自身就彰显或朴拙、或华丽、或含蓄、或爽利的缤纷跃动之美。小说的语言运用,显示出万启福文学语言与生活语言不隔而又有别的相当修为和功底。这样的修为和功底,是成功写成《义字五哥》这部小说的重要文学准备,也是激发或诱发读者兴趣和阅读喜悦的重要因素。语言的修为是没有止境的。就本书而言,如果在语言流畅自如、生动活脱的同时,提炼得更简洁,更练达,更具内涵,则人物故事,当能更耐人寻味,更令人遐思,更具张力,也更有韵致。 我与小说作者相识多年,曾有过师生缘分。求学期间,他就勤奋有加,孜孜不倦,对所爱好的文学,更一往情深。但是,他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实实在在地在生活中探寻,在书海中积累。阅读,访问,汇集,沉淀……,直至“有诸内”而必欲“形诸外”时,终于废寝忘食而完成他第一部长篇小说《义字五哥》的杀青。说实话,《义字五哥》是我近年读到的本土作家一部文学性很强的力作,也是题材类型别出心裁的新作。虽然从更高的标准看,它还可以表达更加丰满的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和达到更加撼人心魄的思想深度,但是,它用鲜活的人物、清朗的叙述,为我们呈现出一段不算长也不算短的历史风韵,并且气息涌动,历历如在眼前,这不就足以立于当今小说之林了吗?我要祝贺万启福的小说面世,也要感谢出版者的慧眼识珠。 是为序。 2015年3月第1章风起临江 嘉陵江一流九曲,流到临江镇附近,被一道长长的石梁拐出了一个月亮湾,水流被月牙儿的翘角挡了一下,形成了回水沱。沱中停泊木船,这沱水深而且宽阔,停泊的木船形形色色,什么舵笼子、高架子、黄豆壳、滚筒子、沙泥鳅……回水沱边便是渡口。 临江镇渡口是个老渡口,岚垭上,野生着一大片麻柳树、黄葛树、青冈树以及一些杂树,没人知道它们生长了多少年,它们毫无章法地挤在一起,你的枝丫侵入我的领空,我的根须纠缠着你的地域;然而,黄葛树独树一帜,仗着根深干粗,它的枝丫一撑,一把绿伞撒开,什么枝叶也无法阻碍。其中,一棵黄葛树独自生长在岚垭路口,这棵树看上去有些特别,甚至古怪,它的主干分蘖出五根侧枝,一根侧枝特别茂盛,斜斜地指向渡口;这枝的形状稀奇古怪,在空中曲了几道弯,叶片随着枝条的弯拐,疏疏密密,枝梢隆起的地方,叶片特别的茂密,活像一条游龙的脑袋。而这棵黄葛树的无数根须,像无数青筋暴露的手臂紧紧地抓住石岩上的薄土,有的根须钻入了石罅。 这棵黄葛树特别粗壮,须五六个人牵起手才可以围抱;靠近岩土那齐人高的树桩疙节凸凹,枯空了小半边,形成一个明显的空洞,空洞容得下两个人。一些小孩捉迷藏、藏猫猫时喜欢躲进去;可是,有好几次从洞中梭出了毒蛇,咬伤人后溜得无踪无影,大人们便严禁小孩到那儿藏猫猫。来往渡口的人们爱在这棵树下乘凉、歇脚,在有妇人在场的时候,一些汉子挨近树洞,亮摆似的掏出胯下的玩意儿,水龙似的向洞中猛浇;有一次,一个天棒小伙屙尿时,胯下那玩意儿被洞中的什么虫儿蜇了一下,顿时肿起痛得叫唤,半个月才消停,从此没人敢在树洞那儿撒野,反而在清明、端阳、中元这类大节气时,在洞口放它几大串鞭炮,不知是敬是畏。 黄葛树下是一串长长的青石板小路,有的石级已被踩踏成小坑;小路曲曲弯弯地通向江岸。 不知什么时候,一个白胡子游方道士经过这里,看见大树,噫了一声,绕着大黄葛树走了三圈,以手掌作尺,量了量古树的周长,又摸了摸树干,闻了闻树洞,嘴里念念有词,然后一抖长袖,指着那丫伸向大河中心的斜枝说:好风水,难得一见的仙人指路。老道打量古树时,有一群过河的人在场,好事者听见这话,便加油添醋地风传开了,越传越神…… 巴子的老家就在临江场,老土地了,康熙年间“湖广填四川”时,他家先人从江西吉安来到临江,荒地多得像巴茅草,砍些竹棍来作圈占土地的标杆,很占了些土地。到巴子这辈人,已经有十一代了。 巴子爷爷是前清武举人,文武双全;他觉得巴子根骨不错,请了一个文举人教他文墨。文举人嘛,青春作赋,皓首穷经,名气早已远播临江镇内外,遇上民国取代满清,科举无望,考不成进士当不了官了,自然有些脾气。巴子聪明过人,精力又超过乡里一般儿童,就特别贪玩,一贪玩便挨板子。他撺掇小伙伴去作弄老师,抱个小狗儿把尿屙在老师的帽子里头,老师晓得之后不愿教巴子了。爷爷捶了巴子一顿后亲自教他,爷爷中过武举,拳脚功夫好,文墨也不错。巴子只得乖乖接受调教,他念初小时,已经是十里八乡闻名的“神童”。爷爷还教了他练八卦拳童子功之类的武功,筑下他的武功根基。 临江场只有初级小学,十三岁那年,巴子进城读高小,由爷爷带着经过临江镇的岚垭。在等候渡船时,讲起大黄葛树的故事,巴子问爷爷,那大黄葛树的年龄有多大了?爷爷说:我爷爷给我说过,这棵叫仙人指路的黄葛树在他小时候就有这么大了,而且就是这个样子。巴子爷爷指着树洞说:这洞有名堂。巴子问:一个树洞洞,能有啥名堂?爷爷笑着说:当年那个游方道士口里念道的词儿,一个在场看闹热的放牛娃儿给我爷爷讲了,什么绕树山楂,什么悬之又悬,我爷爷把这几个词解释成“绕树三匝”、“玄之又玄”,他老人家学识不凡,认为这树洞是“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这两句词儿,巴子很明白,道德五千言,名言通圣典,他早把老子的话背得溜溜熟。从此,巴子每次经过岚垭,都要到大黄葛树下坐一坐,去吹吹风,望望江;内急时敬畏树洞,一溜小跑,跑到附近的麻柳林去撒尿屙屎。 高小读毕业了,巴子考进了县城最好的中学,在学校住读。爷爷对巴子要求很严,要求他刻苦学习之外,武功也不能落下。巴子这时已长得大人模样,一脸俊相,个子长到一米七六,这在当地可是高个儿啦。这正是爷爷越来越担心的事,他怕巴子敦笃,长个儿没长心,虽然身体本钱厚,但缺少社会经验,血气方刚的敦笃小伙儿,极容易命犯桃花,欠风流债,这可是武林小子的大忌——被女人缠上废童子功不说,还会毁了前程…… 因此,爷爷常常进城看望巴子,后来干脆住在城里,每日晨昏督导巴子练功。每逢节假日,带巴子去逛古玩店,或者到他的老朋友家去,这些人家是当地大户,个个家道殷实,知书识礼,有的还会武艺,家里都有不少古董…… 读到初二下期,巴子的爷爷逝世了。老人家走得倒也痛快,他到城里老朋友家做客,一顿喝了两斤多白酒,吃了两三斤牛肉,上船时好好的,下船时不走跳板,撩起长衫子向岸上一纵,一块溜溜圆的大鹅卵石把他前脚一绊,他倒下地就没气了,神态像熟睡一样。父辈们本聚族而居,老爷子一去,就像大树倒了,兄弟妯娌,各怀打算,一颗火星引燃一场大火,闹上一场,便分家了。 巴子读完初三上学期,刚刚考试,成绩还没公布,巴子母亲大病一场,四处求医,访名医,求良药,花去不少银子,人却没了。一次土匪打劫临江场,巴子家被打劫,从此家道中落,仅靠父亲在本乡场开茶馆谋生。巴子初三下期刚读了两个月,约定的日子到了,巴子父亲却没送生活费来。正当巴子盼得肚子饿瘪颈子盼长的时候,他父亲到学校来了,说声家里有要事,就把巴子吆回了临江场。一回家,令巴子万万没想到的是,父亲强迫他退学回到乡下!父亲给他说了一门亲,是临江附近一个姓方的乡下地主的独生女儿,姓方的地主已去世了,家里只剩寡母孤女,家境富裕。父亲的算盘很简单,巴子是家中的长子,娶了富家之女,对弟弟妹妹有经济上的帮助。那位千金,相貌和品行都不错,巴子见过她两回,可是见面没听她说过一句完整的话。巴子对她没有一点恶感,他死活不干的真正原因,却是他心里另外有位佳人。 在爷爷死后这几个月,巴子形如出笼的鸟儿,身上脱去捆绑,活得随心所欲。上课倒是专心,他读书不费劲儿,聪明过余,一半源于他记性好,老师讲一遍便记住,不懂的,再一翻书就醒豁了;功夫虽花得不多,一考试却名列前茅。一到晚上,哪还管什么三更灯火五更鸡,宿舍这个笼子就关不住他了,悄悄溜出宿舍门,轻轻一纵,攀上墙头向外一跳,落地一溜小跑溜到戏院去,那里有一个当红女旦,是他同学的妹妹吟红。 一听巴子不同意他与方家小姐的婚事,父亲火了,威胁巴子说:你翅膀硬了,你不同意这门婚事,今后休想得到老子一个铜子儿!巴子心里的火一蹿就上来了,恨了父亲一眼,低声说了句老汉儿,你想整我嗦,便把木门使劲一关,向外面跑了……他宁可不上学,甚至不回家,也不愿讨自己没有感觉的女人做老婆。 巴子在几个老同学那里筹了一点钱,窜回城里,手里那几个银元铜板,吃饭,喝酒,上戏园子,很快花个精光。他不想回临江,于是转食诸侯,一会儿在同学家,一会儿转到朋友家,隔几天又上亲戚家,蹭饭又借宿,没混到两个月,没等别人使眼色出言语,自己先倒觉得灰头土脸。 在这两个多月时间内,巴子去看了几次戏,说是看戏,其实是去看吟红。他读中学这两年多,在学校很出众,运动场上是健儿;演出场上是角儿,会唱武功戏;成绩榜上,国文和英语稳获第一,书法也列入前三名;在学生社团中也是个好角色……才子俊彦,家道又似殷实,名声传到吟红耳中,一见面,她就喜欢上了巴子。巴子离家休学的窘况被吟红晓得了,她表情复杂,没说好也没怨孬。可巴子感觉到了,吟红对他一次比一次冷淡。 和吟红长谈了一次后,巴子瞧出吟红变了,叹了一口气,就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