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长别离


作者:杜拉斯,雅尔洛,陈景亮     整理日期:2014-07-21 11:22:16

《长别离》为玛格丽特·杜拉斯获得1961年法国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剧作。在巴黎塞纳河边经营着一家咖啡馆的黛蕾丝偶然发现,一个从咖啡馆前走过的痴呆流浪汉竟像是自己失踪多年的丈夫。在惶恐、惊喜、悲痛之中,她不断地让女招待和他谈话、故意在街道上和他碰面、去他栖身的破棚屋、邀亲戚们在他面前谈论往事,甚至将他请到家里来进晚餐、共舞,终于证实流浪汉正是自己苦苦等待的丈夫阿拜尔。
  原来,他在法西斯的酷刑下失去了记忆。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法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本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出生于印度支那,十八岁后回法国定居。她以电影《广岛之恋》(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赢得国际声誉,以小说《情人》(1984年)获得当年龚古尔文学奖。影片开始:宽银幕当中,出现一个男人宽大的背部,两边是耀眼的曙光和塞纳河沿岸的景色。银幕上的那个人费劲地唱着《黎明的曙光》,这是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阿尔玛维瓦伯爵所唱的一首咏叹调。
  我们长久地跟随着他。他身穿一件旧大衣,银幕上出现的是他的上半身。
  突然,男人的背影消失了。
  画面呈现相反的景象:一片灿烂的曙光占据整个银幕。仅仅在这片光华的中心:“一个与时代和世界都远离的男人,迷失路津。
  “他像发丝一样纤细,又像曙光一样开阔。”(雷蒙·格诺)我们从很远很远的地方,看见他纤细的身影。歌声渐渐减弱到勉强可辨的地步。[男人的身影也是一样。]而后,我们只听得到微弱的歌声。[再也无法辨认远远的黑点竟是个人了。在这片“没有”景物只有光芒的场面中,人影纤细至极。]人影纤细乃尔,终于被光芒融没。就在这郊外的茫茫天空中,三架低空飞行的喷气式飞机,发出轰隆隆的巨大声响。
  这三架飞机拖着三色旗,说明这天是七月十四日。
  飞机飞临星形广场。
  [飞机向星形广场飞去,飞到香榭丽舍大街中心(并从左岸掠过桥至右岸,向巴蒂涅勒和蒙马特尔下滑,旋又沿着巴士底狱广场的南北轴线往上飞,从共和广场飞向协和广场),在那儿,巴黎市的人流已汇成一片人海;人流还秩序井然地向那里涌去,他们在走向检阅的地点。]游行已经开始。首先是军事检阅:一辆坦克的宽大履带轧过柔软的沥青路面,像轧过一块黄油似的。
  检阅在飞机声、摩托声和军号声中进行。这时摄影机对准这支游行队伍中最有代表性的镇压力量:共和保安部队。当然还有伞兵。仅仅几秒钟,画面上出现的已不是一支愉快而光荣的军队,而是从事压迫和屠杀的恐怖的队伍(与希特勒军队的游行队伍相似)。
  一束巨大的火箭似的焰火划破了黑沉沉的夜空。
  火花坠下,飘散在普托桥上黑压压的人群里。
  [现在,我们看见一堵巨大的墙——普托教堂的墙。
  黑色的墙上写着下面这句话:“那年夏天,一个含义不明的故事发生在巴黎的近郊。”]镜头推向普托教堂。黎明前的微曦笼罩着教堂的钟楼。
  字幕在一辆重型卡车的隆隆巨响中结束。卡车的轮子轧过失落在岸边的一个玫瑰花环。
  与卡车相反,洒水车沙沙地擦地而来,它喷湿了花环、纸帽、零落的花朵。
  就在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地方(在面对一家窗扉紧闭的咖啡馆的普托老教堂前的空地上),我们看见阳光从教堂后面迅速地升起,升到了教堂的上面。
  [不久,已到正午时分,不再有一点阴影了(起初,有一大片阴影)。]天气很热。炎热中,河岸上蒸腾出颤颤的气流,使周围的烟柱微微跳动。一辆重型卡车开了过来。
  卡车向左拐,向教堂前的空地驶来,经过咖啡馆对面一家木工厂的栅栏。
  一些工人从厂里出来。
  卡车在教堂前停下。车门开,一个男人从车内跳下。
  他叫皮埃尔,三十五岁光景,脸上的神色说明他昨晚没有睡足,他一定连续行驶了十三四个小时。他从瓦讷来。不久,我们就发现他的卡车牌照上写有“莫尔比昂”的字样。
  皮埃尔跳下地。
  他显然到这儿来已成了习惯:在这尘土满地的小地方,他慢慢走着,碰上当地的居民,就打招呼致意。
  他向咖啡馆走去。
  这是“阿拜尔·朗格洛瓦咖啡馆”。我们从侧面看见这几个字刻在正门的玻璃上。
  女老板看着屋外。当皮埃尔穿过马路向她走来时,她向他微笑。
  皮埃尔站到吧台前面。仅从他俩相遇的目光,便可看出吧台后面的女人一定是这男子的情人。
  ……P3-7
  





上一本:世界经典小说100篇 下一本:典当局中局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长别离的作者是杜拉斯,雅尔洛,陈景亮,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