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论克莱斯特戏剧的现代性


作者:赵蕾莲     整理日期:2014-05-14 11:32:02

 ★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HeinrichvonKleist,1770-1811)被誉为现代艺术的代表人物与“现代戏剧的促进人物。”他在十年内创作的全部八部戏剧以独树一帜的思考探索事物的深层原因,具有鲜明的现代性。
  ★克莱斯特把现代危机写进他的文学作品。他笔下的世界脆弱易碎而充满裂痕,事物因具有多义性而扑朔迷离,无法探究。于是,他得出这个结论:世界上的矛盾难以解决。
  ★本书以克莱斯特八部戏剧为研究对象,从现代性视角出发,在三阶段的历史发展观、语言危机、认知危机和身份认同危机这几个主要方面分析克莱斯特戏剧作品中的现代性要素。
  作者简介:
  
赵蕾莲,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授,德国洪堡学者。
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获得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语文学与文化。迄今出版专著两部,在国内核心期刊(如《外国文学评论》《国外文学》《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学报》《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和《德国研究》等)以及境外出版的《文学之路》(Literaturstrae)上发表用中文和德文撰写的学术论文30余篇,翻译《尼采遗稿》和《弗里德里希·尼采与科茜玛·瓦格纳》以及《格林兄弟》《施蒂娜》《混乱与迷惘》等多部译著。
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现兼任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理事。多次赴德国进修、访学(分别获得德国歌德学院与中国国家教委合作项目资助以及德国学术交流中心与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在中国北京与上海以及德国魏玛、图宾根和科尼希斯温特(Knigswinter)参加由德国梯森基金会资助的“《文学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受“中、日、韩日耳曼协会”邀请,参加过在韩国首尔和日本金泽(Kanazawa)举行的国际日耳曼学术研讨会,并宣读学术论文。
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和谐观研究”(2009年获准立项),2011年起成为德国洪堡学者,在德国著名的“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 赵蕾莲,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授,德国洪堡学者。
  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获得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语文学与文化。迄今出版专著两部,在国内核心期刊(如《外国文学评论》《国外文学》《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学报》《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和《德国研究》等)以及境外出版的《文学之路》(Literaturstrae)上发表用中文和德文撰写的学术论文30余篇,翻译《尼采遗稿》和《弗里德里希·尼采与科茜玛·瓦格纳》以及《格林兄弟》《施蒂娜》《混乱与迷惘》等多部译著。
  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现兼任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理事。多次赴德国进修、访学(分别获得德国歌德学院与中国国家教委合作项目资助以及德国学术交流中心与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在中国北京与上海以及德国魏玛、图宾根和科尼希斯温特(Knigswinter)参加由德国梯森基金会资助的“《文学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受“中、日、韩日耳曼协会”邀请,参加过在韩国首尔和日本金泽(Kanazawa)举行的国际日耳曼学术研讨会,并宣读学术论文。
  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和谐观研究”(2009年获准立项),2011年起成为德国洪堡学者,在德国著名的“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的资助下从事科研项目研究。目录:
  第八节历史剧《洪堡王子弗里德里希》的创作背景与主要剧情
第三章克莱斯特戏剧在国内外的接受与研究现状
第一节克莱斯特戏剧在德语国家的接受与研究现状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克莱斯特戏剧在德语文学中的接受与影响
二、克莱斯特戏剧作品在民主德国的接受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克莱斯特戏剧作品在联邦德国、瑞士和奥地利的接受
第二节克莱斯特八部戏剧的接受与影响
一、《施罗芬施泰因一家》的接受与影响
二、《罗伯特·居伊斯卡特》的接受与影响
三、《破瓮记》的接受与影响
四、《安菲特律翁》的接受与影响
五、《彭忒西勒亚》的接受与影响
六、《海尔布隆的小凯蒂》的接受与影响
七、《赫尔曼战役》的接受与影响
八、《洪堡王子弗里德里希》的接受与影响第八节历史剧《洪堡王子弗里德里希》的创作背景与主要剧情
  第三章克莱斯特戏剧在国内外的接受与研究现状
  第一节克莱斯特戏剧在德语国家的接受与研究现状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克莱斯特戏剧在德语文学中的接受与影响
  二、克莱斯特戏剧作品在民主德国的接受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克莱斯特戏剧作品在联邦德国、瑞士和奥地利的接受
  第二节克莱斯特八部戏剧的接受与影响
  一、《施罗芬施泰因一家》的接受与影响
  二、《罗伯特·居伊斯卡特》的接受与影响
  三、《破瓮记》的接受与影响
  四、《安菲特律翁》的接受与影响
  五、《彭忒西勒亚》的接受与影响
  六、《海尔布隆的小凯蒂》的接受与影响
  七、《赫尔曼战役》的接受与影响
  八、《洪堡王子弗里德里希》的接受与影响
  第三节克莱斯特戏剧在中国的接受与研究现状
  第四章克莱斯特戏剧中的三阶段历史发展模式
  第一节席勒、荷尔德林、诺瓦利斯、克莱斯特等作家的三阶段历史发展观
  一、席勒的三阶段历史发展模式
  二、荷尔德林的三阶段历史发展模式
  三、诺瓦利斯的三阶段历史发展模式
  四、克莱斯特的三阶段历史发展模式
  第二节克莱斯特戏剧中的三阶段历史发展模式
  一、《施罗芬施泰因一家》中的三阶段历史发展模式
  二、《罗伯特·居伊斯卡特》中的三阶段历史发展模式
  三、《破瓮记》中的三阶段历史发展模式
  四、《安菲特律翁》中的三阶段历史发展模式
  五、《彭忒西勒亚》中的三阶段历史发展模式
  六、《海尔布隆的小凯蒂》中的三阶段历史发展模式
  七、《赫尔曼战役》中的三阶段历史发展模式
  八、《洪堡王子弗里德里希》中的三阶段历史发展模式
  第五章克莱斯特的语言危机
  第一节关于“语言危机”与“语言怀疑”概念
  第二节1800年左右德国文学中的语言危机概述
  第三节克莱斯特书信中表达的语言困境与语言怀疑
  第四节克莱斯特戏剧中的语言危机
  一、《施罗芬施泰因一家》中的语言危机
  二、《罗伯特·居伊斯卡特》中的语言危机
  三、喜剧《破瓮记》中的语言危机
  四、《安菲特律翁》中的语言危机
  五、《彭忒西勒亚》中的语言危机
  六、《海尔布隆的小凯蒂》中的语言危机
  七、《赫尔曼战役》中的语言危机
  八、《洪堡王子弗里德里希》中的语言危机
  第五节昏厥和梦幻作为克莱斯特独特的戏剧语言
  第六章克莱斯特戏剧中的认知危机
  第一节认知危机概述
  第二节克莱斯特戏剧中的认知危机
  一、《施罗芬施泰因一家》中的认知危机
  二、《罗伯特·居伊斯卡特》中的认知危机
  三、《破瓮记》中的认知危机
  四、《安菲特律翁》中的认知危机
  五、《彭忒西勒亚》中的认知危机
  六、《海尔布隆的小凯蒂》中的认知危机
  七、《赫尔曼战役》中的认知危机
  八、《洪堡王子弗里德里希》中的认知危机
  第七章克莱斯特戏剧中的身份认同危机
  第一节身份认同危机
  第二节克莱斯特戏剧中的身份认同危机
  一、喜剧《安菲特律翁》中的身份认同危机
  (一)主神朱庇特的身份认同危机
  (二)阿尔克墨涅的身份认同危机
  (三)安菲特律翁的身份认同危机
  (四)索西阿斯的身份认同危机
  二、悲剧《彭忒西勒亚》中的身份认同危机
  附录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生平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克莱斯特是德国19世纪作家,以戏剧和小说创作闻名于世界文学史,历来为文学研究之重镇,其研究被称为“克莱斯特学”。
上世纪20年代,国内已有克氏作品翻译问世,但研究却相对贫乏,尤其是克氏戏剧作品更少人问津。专著《论克莱斯特戏剧的现代性》实堪称筚路蓝缕之作。该论著从产生于西方启蒙文化的“现代性”问题入手探讨克氏的戏剧。
该专著以克莱斯特一生中创作的八部戏剧为研究对象,从现代性视角出发,用三阶段历史发展观、认知危机、语言危机意识和身份认同危机这四大基本模式,系统分析克氏戏剧中的现代性要素。
历史哲学模式主要针对克莱斯特一直致力于在作品中探讨的“原罪”这个基督教国家最原始的人类事件,目的是记载人类充满危机的历史。这个阐释模式主要涉及克氏对长期统治欧洲精神史的三阶段世界模式(自然、人、神)的价值重估,他强调,已经异化的现代人无法从充满危机的历史中逃脱出来。
认知理论模式针对克氏经历“康德危机”后产生的认知危机,烘托陌生化的自我认知和令人恐惧的真实。语言危机意识模式分析克氏在戏剧中对语言的置疑,揭示语言的诡 克莱斯特是德国19世纪作家,以戏剧和小说创作闻名于世界文学史,历来为文学研究之重镇,其研究被称为“克莱斯特学”。
  上世纪20年代,国内已有克氏作品翻译问世,但研究却相对贫乏,尤其是克氏戏剧作品更少人问津。专著《论克莱斯特戏剧的现代性》实堪称筚路蓝缕之作。该论著从产生于西方启蒙文化的“现代性”问题入手探讨克氏的戏剧。
  该专著以克莱斯特一生中创作的八部戏剧为研究对象,从现代性视角出发,用三阶段历史发展观、认知危机、语言危机意识和身份认同危机这四大基本模式,系统分析克氏戏剧中的现代性要素。
  历史哲学模式主要针对克莱斯特一直致力于在作品中探讨的“原罪”这个基督教国家最原始的人类事件,目的是记载人类充满危机的历史。这个阐释模式主要涉及克氏对长期统治欧洲精神史的三阶段世界模式(自然、人、神)的价值重估,他强调,已经异化的现代人无法从充满危机的历史中逃脱出来。
  认知理论模式针对克氏经历“康德危机”后产生的认知危机,烘托陌生化的自我认知和令人恐惧的真实。语言危机意识模式分析克氏在戏剧中对语言的置疑,揭示语言的诡辩性对语言表达明确性的破坏,从而揭示人与人之间充满猜疑、怀疑和误解的关系。
  身份认同危机部分着重分析作家通过演绎“双重身份者”突出这一点:人物对独一无二的、不可混淆的自我的信任变得可疑。
  克氏没有完全丧失对人类精神所抱的希望:人类精神虽面临困临困境,但未陷入绝境。以这种全新视角和全新阐释方法进行的研究在国内的克莱斯特研究中尚属首次。该论著在追踪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也颇能发己所见,可谓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显示出作者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较好的理论基础。这部论著不仅是一种文学史的探讨,在某种程度上称之为思想史的考察,亦为不可。
  《克莱斯特戏剧的现代性》使我们对克氏的思想和戏剧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专著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分析精当,是一部启人思考的专著,亦显示作者在克氏研究上用力之勤,钻研之深。
  ——人大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任国强教授 【前言】
  序
  在当今的德国文学史中,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HeinrichvonKleist,1777—1811年)、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FriedrichHlderlin,1770—1843年)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FriedrichHlderlin,1770—1843年)是德国著名的、充满诗艺理想主义的现代诗人,代表了从古典诗向现代诗的转折。他被海德格尔誉为“诗人中的诗人”。荷尔德林是黑格尔、谢林在图宾根读大学时的同窗好友,他在统一哲学方面影响了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两位同窗。他具有很强的哲学思辨能力,又强调诗艺的神圣而崇高特征,把思与诗高度统一,其诗学观和哲学思想中贯穿着“和谐对峙”与“和而不同”的和谐观。和让·保尔(JeanPaul,1763—1825年)让·保尔(JeanPaul,1763—1825年)是其笔名,其原名为约翰·保尔·弗里德里希·里希特(JohannPaulFriedrichRichter)。他因崇拜卢梭而选用其名“让”,取笔名让·保尔。他著有小说《奥恩塔尔快乐的教师马利亚·武茨的生平》、《黑斯佩罗斯或45个狗邮日》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其世界观受到卢梭洋溢的情感以及对法国大革命由欢迎转为失望这一变化的影响,他在作品中描述了观念性与平庸陈腐、永恒与可消逝性之间的纷争对立,他以幽默而无痛苦地接受世界的脆弱性,解决纷争对立。他在其理论著作《美学的预备学校》(Vorschuledersthetik)中论述了幽默的本质与形式。他在叙事作品中侧重描述人的心理变化过程。这三位作家,作为并驾齐驱的三杰,他们被划归古典文学与浪漫派之间的这个时期。他们三位分别以戏剧、诗歌和叙事见长:克莱斯特长于戏剧创作;荷尔德林长于诗歌创作;让·保尔则擅长叙事。令人扼腕的是克莱斯特34岁就在柏林万湖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而他在十年的时间里创作出了八部戏剧,即四组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看都彼此交融的戏剧:两部悲剧《施罗芬施泰因一家》、《罗伯特·居伊斯卡特》,然后是两部喜剧《破瓮记》和《安菲特律翁》,还有两部女性戏剧《彭忒西勒亚》(也是一部著名的悲剧)、《海尔布隆的小凯蒂》(又被称为骑士剧),最后是两部历史剧《赫尔曼战役》和《洪堡王子弗里德里希》。
  克莱斯特以独树一帜的风格震撼着读者的灵魂,深入到以往一直不为人知的、全新的深度。而且,由于克莱斯特运用的语言具有非凡的巨大力量,所以,他以最精确的方式成功地表达了他对人类特点的发现。他在其文学作品中道出迄今为止关于人类生存的难言之隐。他期盼一个与自己面对的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理想世界。
  与荷尔德林一样,克莱斯特在接受史上一度不被其同时代的人认可,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时,他才得以被重新发现。尼采的文化哲学以重估一切价值为标志,这种现代构想为人们重新发现克莱斯特创造了先决条件,因此,安奈特·吕泰肯(AnettLütteken)的如下断言切中肯綮:“倘若没有尼采的现代构想,克莱斯特和荷尔德林的‘复兴’都是不可能的,它们毕竟提供了背景,20世纪作家的形象被勾勒在这个背景上。”AnettLütteken:HeinrichvonKleistEineDichterrenaissance.Tübingen2004.S.215.尼采曾经这样评价这两位作家的非同寻常…
  【书摘】
  第一章影响克莱斯特现代性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现代性”概念及其历史变迁概述
  学术界迄今为止关于“现代性”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人们研究了能想象到的几乎所有领域的“现代性”,它成了一个包括文学、美学、社会学、历史、政治甚至广告宣传术语在内的重要而庞杂的概念。因此,瓦岱在《文学与现代性》中不无道理地提及人们在使用“现代性”这个概念时表现的“多样性、杂乱性”伊夫·瓦岱演讲:《文学与现代性》,田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0页。,乃至这个词变成了“一个集最相矛盾的词义于一体的十足的杂音异符混合体”同上,第13页。因此,需要明确和界定的是,本书研究的“现代性”属于文学现代性范畴,有时会联系到历史与哲学领域。
  从词源来看,“现代性”(德文为Modernitt,英文为modernity)这个词的出现要比其形容词形式“现代的”(modern)晚得多。“现代的”这个词产生于公元5世纪末,在拉丁语中为“modernus”,与“古代的”(“antiquus”)一词相对。从此以后,人们经常使用“现代的”这个词来区分当今与以往的某个时期或者某个社会团体。汪行福在梳理“现代性”这个概念的历史变迁时,指出了它由宗教意义向世俗意义的转变:现代性这个概念最初具有宗教意义,因为它“源于基督教末世论的现代观”,就是指“上帝的末日审判后才开始的新时代”汪行福:《走出时代的困境——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反思》,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第30页。“从18世纪开始,人们把这一宗教意义上的时代意识转译到世俗文化背景中。”汪行福:《走出时代的困境——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反思》,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第30页。富有启发意义的是,汪行福区分了编年史意义上和西方思想史意义上的现代性,并且指出了二者相辅相成的、并不矛盾的关系:
  在编年史上,人们往往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地理大发现作为现代性的开端。在哲学和思想史上,人们往往把18世纪启蒙运动作为现代性的开端,其实二者并不矛盾。哲学和文化的现代性意识是15世纪以来历史事件的结果,同时,作为现代性历史开端的历史事件只有到18世纪启蒙思想中才获得其意义,才被理解为主体的自由和解放。
  可见,从哲学和文化角度来看,“现代性”这个概念与18世纪的启蒙思想息息相关。“启蒙思想家现代性理想的核心是科学、理性和人类进步的统一。”而“启蒙精神本质上是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和乐观主义的”同上,第36页。康德批判哲学中强调的主体性原则是现代性的核心原则,它“用主题的意识取代了传统哲学的上帝或存在”,这样,“近代主体自由和解放的经验就上升为现代性的基本原则,人开始承担起建立世界秩序的人物”同上,第42页。
  论克莱斯特戏剧的现代性
  第一章影响克莱斯特现代性的主要因素
  任卫东在论文《卡夫卡的现代性》中特别指出文学上的“现代性”这个概念的悖论以及反现代性的特色,笔者赞同这种观点:
  现代性是相对于古典性而言的。最早生成于启蒙时期,它是以启蒙、理性为核心的,主张理性主义和个体的主体性,相信发展和进步,强调线性发展的时间观念与目的论的历史观。但现代性本身就是个悖论式的概念:一方面,现代性产生于欧洲世俗化进程中,它集中地表现为理性的崇拜,对经济发展、市场体制和法律、行政体制的信仰,对合理化秩序的信念;但另一方面,产生于同一个进程的现代主义文学却具有激烈地反资本主义世俗化、反理性和文明批判的倾向。因此,文学的现代性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反现代性不仅是现代派文学的一个特征,而且也是现代性本身矛盾结构的表现。这种矛盾结构是现代性自我更新的源泉,也是它无法克服自己的内在矛盾的根源。任卫东:《卡夫卡的现代性》,刊于《奥地利现代文学研究》(第十二届德语文学研究会论文集),范捷平主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2页。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中涉及的克莱斯特戏剧的现代性更多针对上面引文提到的美学意义上现代性的反现代特征,即恰恰是那种美学创新,使克氏力主批评过于强调启蒙理性造成的弊端。
  在19世纪,“现代性”得以成为“一个独立的而且确实富有魔力的时代概念”WalterGrasskamp:“IstdieModerneeineEpoche”.In:MerkurDeutscheZeitschriftfüreuropischesDenken.1998.S.758.。过去人们通常把文学上的“现代性”限定为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些艺术潮流的称谓。这样,“现代性”就成了美学和意识形态宣言的关键词。而“现代性”更多用于指明对应关系,以便强调一个时期针对前一个时期的创新特色。ViktorZmega:Moderne/Modernitt.In:ModerneLiteraturinGrundbegriffen.Hg.vonDieterBorchmeyerundViktorZmega.Tübingen1994.S.278-285.HierS.278.1800年左右,德国浪漫派作家圈子开始谈论现代文学。这时“现代性”这个概念主要用来指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近代所代表的与“古典的”古希腊文化的对立。Ebenda.S.279.后来,在阿多诺关于美学方面的著作影响下,“现代性”指“在后浪漫派时期那代人,即在海涅、波德莱尔波德莱尔(Baudelaire,1821—1867年)是法国作家、文艺批评家、象征主义先驱。他的诗集《恶之花》(1857年)表现了理想与精神,尊严与罪恶、忧郁之间的矛盾冲突。他通过毫无瑕疵的形式美描绘了对自我的追求,以及对爱情、想象、美与恶中的绝对性的追求。、瓦格纳、福楼拜、尼采笔下出现的艺术的与世界观的极端主义。”ViktorZmega:Moderne/Modernitt.In:ModerneLiteraturinGrundbegriffen.a.a.O.S.279.。
  1687年,夏尔·佩罗(CharlesPerrault)在法国科学院发起“古今之争”的著名论战,由此扩大到关于“传统与现代事物”的大讨论涉及的“远远不仅仅是法国文学史、语言史和精神史已经过去的一章”VolkerRoloff:“Einleitung”.In:TraditionundModernitt.AspektederAuseinandersetzungzwischenAnciensundModernes.Hg.vonVolkerRoloff.Essen1989.S.1.,这场辩论得出以下两个主要结论:第一,“科学知识是以积累性的方式向前发展的”;第二,“现代作家,也就是说近代作家(我们现在称他们为古典主义作家)的艺术价值不亚于古代作家”伊夫·瓦岱演讲:《文学与现代性》,田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0页。佩罗的著作《古今派之比较》(Parallèledesanciensetdesmodernes)标志着法国科学院17世纪末这场“古今之争”达到高潮。佩罗指出,古代人与现代人一样都是人,因此,即便是古人中最有名望的作家也有自身不足之处。“凡事都一样,只是后来的世纪要比它之前的世纪更有优势。”CharlesPerrault:Parallèledesanciensetdesmodernes.转引自伊夫·瓦岱演讲:《文学与现代性》,第20页。这场辩论标志着启蒙运动的开始。德国著名接受美学专家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RobertJauβ)概括这场争论的意义时指出,它标志着“向一个新时期的过渡,换言之,把法国启蒙运动归入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起点的可能性”HansRobertJauβ:LiteraturgeschichtealsProvokation.Frankfurt/M.1970.S.29.。
  自从法国大革命以来,人人平等的理念和追求民主的愿望逐渐深入人心。它们与工业化和技术化都是“现代性”的根本组成部分。“现代性”持续的特点一直是,强调人们的主观愿望、主观性和日益增强的自信。“现代性”与独立的自我息息相关,倘若没有这种密切的联系,那么,“现代性”就是不可想象的。在现代社会中,整体论的社会被一种个人主义的、矛盾的和断篇残简式的社会所取代。于是,个人与社会、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统一荡然无存,世界出现了裂痕。"





上一本:与古诗交朋友 下一本:最散文·书生的骨头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论克莱斯特戏剧的现代性的作者是赵蕾莲,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