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主要讲述了一家大型公司接连发生20多起自杀案件。“我”奉命前往公司所在小镇调查真相。调查工作却屡屡碰壁,整个小镇处于怪诞的氛围电,小镇居民对“我”怀有莫名敌视,似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随着调查展开,“我”发现周遭的一切变得越来越荒诞:所有人都没有姓名,只以职业代称;每天早晨接到奇怪的求救电话;警察是在旅馆的杂物问办公;接待“我”的公司负责人否认自杀案的存在,并在谈话当中发疯跑出了办公室……是谁在阻止“我”的调查?“我”是否掉入厂精心布置的陷阱,还是处于永远无法醒来的噩梦中?《调查》由菲利普·克洛代尔编著。 作者简介: 菲利普·克洛代尔(1962-),法国当代最优秀、最才华横溢的作家之一,龚古尔奖评委会成员。菲利普·克洛代尔的作品,题材各有千秋,长篇、短篇一应俱全。但都有一个核心思想,即人文关怀精神,因为“写作既是一种人道主义,也是无限贴近人类的方式”。主要作品有:《灰色的灵魂》(雷诺多文学奖)、布罗岱克的报告(中学生龚古尔文学奖)、《调查》(南锡图书馆奖)等,已被译介成多国语言,介绍至世界各地。 有一刻钟,调查员站着没动,身板笔直,手提箱就在身边,任由雨滴和雪片不断地在他的脑门和雨衣上消亡。他一动不动。 纹丝不动。而在这漫长的时刻里,他什么都没想。 没有一辆车子驶过。也没有一个行人。人们把他忘了。这已不是头一回了。最后他翻起雨衣的衣领,抓住手提箱的把手,决定趁尚未浑身湿透之前,穿过车站去酒吧,酒吧的灯已经点亮,距他几米远处,路灯上方安着的挂钟还没走到十六点整。 奇怪的是酒吧里空无一人,服务生偎在柜台后面半心半意地打着盹,心不在焉地瞅着电视屏幕上的赛马结果,服务生朝他投来冷冷的一瞥,待调查员脱下雨衣落座后,又再等了一会儿,才用阴沉的语气问他:“您要什么?”调查员既不太渴,也不太饿。他只想找个地方坐会儿,然后去他该去的地方。坐下来,弄清状况。准备一下说辞。可以这么说,就是要渐渐进入调查员这个角色。 “来杯烈酒。”最后他开了口。 但服务生立马回道:“很抱歉,我办不到。”“您不懂怎么调烈酒?”调查员很惊讶。 服务生耸了耸肩。 “当然知道,可我们的酒单上没有这种酒的库存,自动收银机没法打票。”调查员差点骂娘,但他没吱声,叹了口气,要了杯气泡水。 外面雨势渐弱,不敌大雪不绝如缕的攻势。此刻雪花飘落下来,轻轻的,打着旋,如梦似幻,轻柔缓慢地掌控着效果。调查员注视着雪片,雪花在他面前竖起了一层流动的屏风。车站的门楣已很难看得清楚,远处的码头、马路和等候调遣的火车都已完全不见踪影。就好像这地方倏然被抹得一千二净,而他刚才还停留在此,正作势跨入这个新世界,可此后他只能在这里面寻觅自己的痕迹。 “今天是冬天,”服务生说着,把一瓶刚拧开盖子的水放到桌上。他没看调查员,而是看着雪花。况且,他这句话也不是对着调查员说的,仿佛他的思绪从脑子里溜了出来,在他的脑袋周围盘旋飞舞,就像一只听天由命的可怜的小虫子,因为命定只能朝生暮死,但尽管如此,小虫子仍对此番场景流连忘返,尽情演奏昆虫的乐章,即便这样做丝毫不能引起任何人的兴趣,也丝毫拯救不了它自己。 服务生便保持着这样的姿势,站在桌旁,一动不动,完全忽略了调查员,很长时间里,他的眼光都被雪花牢牢吸附着,窗外,乳白的雪粒疾扑而下,抛出优雅而又毫无逻辑可言的轨迹。 当调查员走出车站时,原本以为铁定可以看到两三辆出租车。候客的出租车,发动机发动着,车头灯亮着,排气管的烟雾灰蒙蒙的,很柔和,刚一排出,便顷刻消失。它们应当载着乘客前往某个地方,而乘客也可以暖洋洋地坐在后座上。 真是太不凑巧了。 雪花决定再多待一会儿。它一直在下,像个国王似的摆出唯我独尊的架势。调查员向服务生问了路。他原以为会得到很不耐烦的回答,没承想服务生倒是极其热心地告诉了他:事实上,路并不难找,企业很庞大,他不可能找不到。其影响处处可见。虽然要绕点路,但也只能这么走,路上会碰见一堵围墙、一扇铁栅门、一条入口通道、一座仓库、一座装货的码头,这些都属于企业所有。 “不管怎么样,”服务生又补充了一句。“所有这一切都或多或少属于企业所有。”他特别强调了“所有这一切”。 “然后,”他又继续说道,“只要沿着外围走,就能找到正门入口和安保处。”P2-P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