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从仪式到狂欢


作者:吴其南     整理日期:2014-05-08 20:21:22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从仪式到狂欢:20世纪少儿文学作家作品研究(套装上下册)》是一本作家作品论,供选择20世纪初以来20余位有影响的作家的少儿文学作品进行细读,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中,在与其他作家作品的比较中探讨其题材、意蕴、叙事艺术及风格。由于所选作家作品涉及20世纪的各个时期、各种题材、各种思潮,包括少儿文学在这一历史时期的各种演变,合起来,也应可以见出这一时期少儿文学发展的整体风貌。作为“附录”的对一些作家的访谈,也为认识这些作家作品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角度。
  作者简介:
  吴其南,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儿童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已出版专著《童话的诗学》《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文化阐释》及教材《儿童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等。
  目录:
  《从仪式到狂欢:20世纪少儿文学作家作品研究上》
绪论
第一章叶圣陶:清洁的虹
“童话”内涵的“暧昧性”叶圣陶童话中的“清洁精神”“清洁精神”和现实批判在叶圣陶童话和儿童小说中的统一性一作为教育家的叶圣陶的儿童文学创作一叶圣陶童话的古诗词意境一叶圣陶童话不只是面对儿童的
第二章周作人:回不去的故乡
一个始于儿童文学终于儿童文学、一生关注儿童文学的文化大家“人的发现”和“儿童的发现”儿童的发现和儿童文学的建构一“复演说”:周作人发现儿童和儿童文学的迂回之路一周作人的儿童散文一周作人的《儿童杂事诗》
第三章黎锦晖:哈哈镜中的时代焦虑
建筑在叶圣陶和张天翼之间的一道桥梁中国儿童文艺的奠基和拓荒一博爱主题~五四科学民主精神的继承现代教育与平民理念一哈哈镜中的游戏精神哈哈镜中的时代焦虑
第四章张天翼:红旗下的仪式及狂欢
张天翼与中国红色儿童文学的兴起~从讲述红色革命的合法性到讲述维护红色政权的合理性政治文化和儿童成长小说的矛盾和统一——反欲望:张天翼儿童文学的深层叙事一游戏精神一恶搞的艺术游戏精神对政治框架的解构-政治文化与游戏精神的紧张关系一张天翼儿童文学中的后现代因素
第五章刘真:战争与女孩
回忆,刘真儿童小说的叙事视角一回忆的社会框架一战争为孩子创造了一个特殊的成长空间一战争与女孩一战争中的个体与群体一战争与人一对刘真回忆中的社会框架的反思。《从仪式到狂欢:20世纪少儿文学作家作品研究上》
  绪论
  第一章叶圣陶:清洁的虹
  “童话”内涵的“暧昧性”叶圣陶童话中的“清洁精神”“清洁精神”和现实批判在叶圣陶童话和儿童小说中的统一性一作为教育家的叶圣陶的儿童文学创作一叶圣陶童话的古诗词意境一叶圣陶童话不只是面对儿童的
  第二章周作人:回不去的故乡
  一个始于儿童文学终于儿童文学、一生关注儿童文学的文化大家“人的发现”和“儿童的发现”儿童的发现和儿童文学的建构一“复演说”:周作人发现儿童和儿童文学的迂回之路一周作人的儿童散文一周作人的《儿童杂事诗》
  第三章黎锦晖:哈哈镜中的时代焦虑
  建筑在叶圣陶和张天翼之间的一道桥梁中国儿童文艺的奠基和拓荒一博爱主题~五四科学民主精神的继承现代教育与平民理念一哈哈镜中的游戏精神哈哈镜中的时代焦虑
  第四章张天翼:红旗下的仪式及狂欢
  张天翼与中国红色儿童文学的兴起~从讲述红色革命的合法性到讲述维护红色政权的合理性政治文化和儿童成长小说的矛盾和统一——反欲望:张天翼儿童文学的深层叙事一游戏精神一恶搞的艺术游戏精神对政治框架的解构-政治文化与游戏精神的紧张关系一张天翼儿童文学中的后现代因素
  第五章刘真:战争与女孩
  回忆,刘真儿童小说的叙事视角一回忆的社会框架一战争为孩子创造了一个特殊的成长空间一战争与女孩一战争中的个体与群体一战争与人一对刘真回忆中的社会框架的反思。
  第六章柯岩:中国儿童文学的一段历史
  在儿童文学中言说柯岩是在言说一段历史一关于主旋律和“阳光地”写作一女性视角与男性人物形象一激情风格一对儿童诗艺术形式的探索
  附:柯岩访谈录
  第七章孙幼军:一个生就的而非造就的童话作家
  别林斯基论“生就的”和“造就的”儿童文学作家一孙幼军的童话是“讲”的一与儿童对话的艺术创造假定的童话世界的艺术一情节、性格与情趣一游戏精神的神与韵
  附:孙幼军访谈录
  第八章《马兰花》:一部因误读而被严重扭曲的作品
  民间传说中的《蛇郎》和两(三)姐妹故事童话诗《马莲花》童话剧《马兰花》一周恩来对初版童话剧《马兰花》的批评转变:从人性批判到对阶级斗争模式的表现一一九八0年代以后的再改写
  第九章林焕彰:谛听天籁
  成人作家与儿童诗一对儿童和儿童生活画面的书写儿童抒情主体的设置和儿童情感的抒发一回忆对童年生活的诗化一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重叠一“诗想”与诗韵一林焕彰儿童诗的音乐形式
  附:林焕彰访谈录
  第十章邱易东:在小城的阳台上看远山
  邱易东与中国儿童诗的转型一走出叙事意象化、情景化非规则搭配一非对称组合一虚实转换叙事与代人抒情视觉美感一远山颂一诗化的童年关于“小城”一中国儿童诗在走向世界
  附:邱易东访谈录
  第十一章曹义轩:为儿童提供人性基础
  曹文轩的儿童小说是“写”的一词语和句子一故事、情节、时间一性格、场面、氛围一塑造未来的民族性格为儿童提供人性基础一大气象、永远古典、浪漫精神一归纳与演绎
  附:曹文轩访谈录
  第十二章班马:一个“认命地”走向儿童文学的东方精灵
  班马:一个丰富而深刻的话题《六年级大逃亡》与少年写实小说一《幽秘之旅》与少年幽幻小说一《巫师的沉船》与童话体小说一造境一密丽文体一原始美“他们开辟了少儿文学的新边疆”
  附:班马访谈录
  ……
  《从仪式到狂欢:20世纪少儿文学作家作品研究下》第四章秦文君:一个在大街上捡宝的人
  秦文君是一个很成功也很幸运的作家。她写得快,写得多,评价也相当不错:不仅小读者欢迎,出版商喜欢,连一向寂寞、挑剔且见解常与读者大众大相径庭的批评界也褒扬有加。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文学现象。本文不想对这种文学现象进行直接的探讨,只想沿着作家的创作道路,选择其创作中几部最重要的作品,侧重从叙事艺术、审美特征的角度稍加评论,并希望通过这种评论,使读者对我们上面提及的文学现象,对“文革”后中国儿童文学叙事艺术的发展有一些更深的理解。
  许多作家,特别是青年女作家,最初的创作常常是从与自己的生活经历有关的经验开始的。他们常常采用非常主观的视角,站在现在的时间点回忆过去的一段往事,叙述过去和现在对这些事的体验,内容多少带点真人真事的痕迹,叙事手法倾向散文化,等等。这种现象并不难理解。文学总要写自己体验过、感动过的东西。经历过的东西虽不等于体验过的东西,但毕竟为体验提供了一个基础。一个作者刚刚开始创作,检点自己生活的行囊时,最早体验过的东西常是自己经历过的东两,而女作家偏爱的主观视角会使她们对这类题材更加倾心。但秦文君似乎是个例外。从开始写作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近十年的时间里,她写作、出版了近十本书,有中篇有短篇,有散文有小说,有写儿童的也有写成人的,但很少有自己的影子。几个与儿童生活有关的中篇如《闪亮的萤火虫》《别了,远方的小屯》《三个王斌的暑假》生活等,故事背景多安排在北方的农村,小主人公多是一个既不属于故事所写的那个乡村也与作者自身经历毫不相干的小姑娘,故事情节与情感体验都较少作家自己生活的影子。这种取材的原因我们尚不清楚,推测起来可能和那个时代普遍的文学观念有关:要求文学反映社会生活,塑造工农兵的高大形象,不提倡甚至反对在作品中表现作家非常个人化、私人化的东两。不管具体情况怎样,秦文君主要是从自觉的虚构而非基于真人真事的叙事欲望开始自己的文学道路的。这从创作之初就影响了作家的叙事策略及美学追求。
  这种选择的不太有利的一面是显然的。南于放弃了主观视角,完全在想象中虚构一个故事而非依据自己经历中较为熟悉的人物、事件创造一个故事,作者一开始就拉开了作者与叙述对象的距离。作者写的是自己不太熟悉的内容,多少有一些把握不甚准确、叙述不甚到位的感觉。《闪亮的萤火虫》和《别了,远方的小屯》都写了一个暂时寄养在农村叔叔家名叫满妹子的小姑娘的一段生活,也以她的目光展现乡村的人们,特别是她叔叔家庭内部及村上几个小伙伴的生活,虽然其中也有些挺丰富的想象,但大都不够具体,没有深入剑具体人物的情感、感觉中去,多少给人一种隔一层的感觉。南于采取的是一种非单一的故事性结构(即不是热余特所说的一次讲一个故事的结构)而是众多人物、事件通过主人公兼视点人物的眼睛展现出来(即热奈特说的一次讲N个故事的结构),偏向散点透视。作者尚缺乏在高处整合这些视点的能力,加之事件本身缺乏生活的质感,语言卜用小主人公的口吻,叙述中加入些尚谈不卜精彩的议论,总体上显得有些沉闷。作者一开始写作就选择了中篇小说这种体裁,也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原因。
  但是,这种创作方式也给作者带米了非常有积极意义的影响。因为一开始就拉开了与叙述对象的距离,不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去编织故事,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反倒避开了当时许多作家难以避开的意识形态大视角,开辟了一块只属于自己的园地。秦文君这一代作者在其创作开始前的生活经历是非常社会化、政治化的。学雷锋、“反修防修”、忆昔思甜、“文化大革命”、卜山下乡、批判“四人帮”“拨乱反正”等等,政治事件、政治话语、政治思维大规模地侵入私人生活的空问,想避都避不了。无论是从正面去介入这些运动还是从反面去批判这些运动,其结果都是一样,都是陷在意识形态的情感和思维里不能自拔,这正是“文革”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看到的创作领域里最普遍的现象。
  或许是出于女性作家天然的生活习惯,或许是出于一个有灵气的儿童文学作家的职业敏感,也或许是作者刚走上文学道路时阅读和学习的对象不同,秦义君一开始创作就表现出疏离意识形态大视角的倾向。她写于“文革”结束后的一些作品颇有些五十年代中国儿童小说常有的气息。如《闪亮的萤火虫》《别了,远方的小屯》,故事大背景也放在中国政治运动轰轰烈烈的年代,但冈具体环境是一个偏远的小村。
  ……





上一本:北美日知录 下一本:迦陵词稿注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从仪式到狂欢的作者是吴其南,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