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一个1192岁的“内涵丰富”的城市;一个20多年来一直被称作“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有它的性格和内涵。江南塔中的“长老”天宁寺塔、子城里的永丰库遗址、浙东读书人的圣地白云庄……它们是独一无二的,它们好比是城市的“识别码”,决定了人们对宁波形象的第一认识。 目录: 第一篇章:寻古 月湖人家 古村流韵 点石成金 “江南兵马俑”,各就各位 碑碣:刻在石头上的“地方史书” 在床橱桌椅中“收藏宁波” 触摸“明清”:在天元看仿古家具的诞生 麻丝墩:农器中的“秦瓦汉砖” 古塔:雄镇四明千年秀 海上书籍之路的“起航码头” 老街区:走过昨天,走向明天 鄞地多少“大宅门”,人文渊源好传统 阿拉年俗里的色香味 听那些穿透历史的声音第一篇章:寻古 月湖人家 古村流韵 点石成金 “江南兵马俑”,各就各位 碑碣:刻在石头上的“地方史书” 在床橱桌椅中“收藏宁波” 触摸“明清”:在天元看仿古家具的诞生 麻丝墩:农器中的“秦瓦汉砖” 古塔:雄镇四明千年秀 海上书籍之路的“起航码头” 老街区:走过昨天,走向明天 鄞地多少“大宅门”,人文渊源好传统 阿拉年俗里的色香味 听那些穿透历史的声音 纪念中国电影百年,以宁波的名义 500年后,再续雪舟与宁波之缘 风生水起兮,中国大运河之最南 跟着《文选》“六”看宁波 古今读书意,闻“香”识甬城 东方有“神舟”,“海丝”通天下 第二篇章:问今 宁波闲话,咋话的嘞? “文学版”宁波什么样? 宁波是什么颜色的? 宁波的口头传统,你还记得的有多少? 甬城传神之眼何处觅? 宁波忍将“中国钢琴之乡”拱手让人? 宁波走书,要演“借东风”? “海上长城”今安在? 到底该由谁来拯救你,古民宅? 女红,一道传统文化的选择题? e时代,家书成为收藏品? 600年燕话何去何从? 工业遗产如何化为特殊的“文化风景”? “宁波帮”壮丽篇章谁来赋? 站在百年门槛上的越剧,向左走向右走? 我们陷入了浅阅读的包围? …… 第三篇章:怀人传承文化,也即传承智慧能力,这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比财富的传承着实艰难。在这些鄞地著名家族中,出现了大批文化人才,显示了人才密度的绝对优势。“大宅门”里的正堂、书楼、花园……往往成了文化交流中心,是浙东文化的独特载体。 文化型望族通常被认为是中国文化最有力的传承者、创造者与发扬光大者。精神财富代代传事实上,我们关注四明大地上的这些著名的文化型望族,还因为他们通常也是精神型望族。是否德高望重、热心乡里公益事业?是否具有较高的精神品格追求?家族是否团结稳固?这些都是衡量一个精神型望族的标准。他们把坚守道德规范作为人生最大信条,以忠孝节义为人生追求目标,以礼义廉耻为做人做事准则。他们对道德操守的追求,超过对物质享受的要求。 西门袁氏是宋朝时从江西南昌迁入的,祖上显赫,这个家族的发展有着曲折壮烈的经历。宋朝末年,袁镛为抗击元人壮烈牺牲,一家老小为免遭元人的凌辱,纷纷投河自尽,唯有6岁大的儿子获救,这就是历史上惨烈的“一门忠烈,启孤一脉”的故事。袁镛和他的家人给这个家族增添了英雄色彩,他的精神品格也为整个家族世世代代所传承。也许正是因为这段历史,强大的家族凝聚力成为西门袁氏最大的特点,他们对宗族的感情十分深厚,直到现在,散布在世界各地的西门袁氏族人都在热情积极地参与宗族的各种活动。他们的家谱经过长年的编修,不断完善,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了十分完备的电子版。在鄞地望族中,这样大规模的家族盛事也是极为少见的。另外,西门袁氏的族人在近现代多热衷于慈善事业,尤其是对教育事业的支持。 鄞地另一望族沈氏子弟大都笃实淳朴,素以清德传家。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沈焕的九世孙沈元中进士,担任南陵县令时,遇上了一场大饥荒。沈县令发钱币开粮仓救济饥民,救活了很多人。后来沈元担任监察御史,由于为官清廉、持正不阿,升为湖广佥事,审判大狱,务必得其实情,被人称为“皋陶”。明正德年间,沈氏家族有沈汝璋,闲居在家时,倭寇经常入侵,有一回大批倭寇攻入城内,抢掠财物,烧毁民宅。眼看百姓遭殃,生灵涂炭,沈汝璋不顾年事已高,组织当地百姓奋起反抗,给进城的倭寇迎头痛击。接着,沈汝璋变卖家产用来修城,他组织的抗倭队伍法纪严明,从不骚扰百姓。 童藻荪是童氏家族的第一个大学生,在童氏“让”房中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废除科举制度后,他走外出求学的道路,并在求学过程中开拓了视野,接受了新思想。在认清国民政府腐败黑暗后,及时引导3个弟弟从学习社会科学转到研究自然科学,成为童家子弟求学、求职的领路人。为反对内战,他急流勇退,退出军界,抛弃高官厚禄。童藻荪的温然君子之风更是有口皆碑。早年回家过年,他从宁波乘航船到韩岭,韩岭下船后坐轿子过张家岭后,远远望见宝庆庙、东庆桥,便不再坐轿子,不管跛足行走不便,坚持步行到家——他认为在父老乡亲面前不能耀武扬威。藻荪先生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华书局编辑,博闻强识,治学谨严,经史名理诗文几无所不通,工作勤奋,淡泊一生。退休后在北京居住,每有客人到寓所访问,藻荪先生坚持拄着拐杖,迎送客人于数百步之外,行走蹒跚,杖声铿然。 童氏家族中的童第周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童第周的大部分科研成果,都凝结着夫人叶毓芬的心血。有人统计,夫妇合作的科研论文,占童第周主要论文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因此被人誉为中国生物学界的“居里夫妇”。童第周所从事的实验胚胎学研究,是通过实验来探索生命的奥秘,因而实验的设计、技巧、精确等成为其中的关键环节,而叶毓芬恰恰是一名实验好手。但一直到叶毓芬逝世,她仍是副教授职称,她至少有三次提升机会,但都因为童第周一直是她的“顶头上司”,名单报到童第周那里,他总是把升职的名额留给别人。童第周曾对他的学生说:“在我领导之下,我的学生和家人要准备‘吃点亏’。”童家的君子之风,是儒家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