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文集:演讲录(套装上中下册)》为王蒙演讲集,收入他关于文学、文化等问题的演讲,共三卷。王蒙的演讲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生动幽默。 目录: 小说·文学(1979-2000) 我们的责任 文学的力量在于打动人心 热爱与了解 生活思考创作 在探索的道路上 漫话小说创作 漫谈短篇小说的创作 新时期的文学 漫谈小说创作 关于塑造典型人物 关于短篇小说的创作 小说创作要更上一层楼 变化中的生活和文学 当前文艺见解十题述评小说·文学(1979-2000) 我们的责任 文学的力量在于打动人心 热爱与了解 生活思考创作 在探索的道路上 漫话小说创作 漫谈短篇小说的创作 新时期的文学 漫谈小说创作 关于塑造典型人物 关于短篇小说的创作 小说创作要更上一层楼 变化中的生活和文学 当前文艺见解十题述评 关于小说的一些特性 从生活到小说 文学的新课题 最诚恳的呼号 文学的诱惑 中国文学的命运与作家的使命 我的几点感想 小说家言 人类共同目标的纽带 小说的可能性 新时期文学面面观 文学生活的新格局 清风·净土·喜悦 在《汴京梦断》研讨会上的讲话 小说面面观 三点建议 当代中国文学的新话题 小说的世界 我们是世界的希望和果实 小说的本原与还原 文学的歧义 关于九十年代小说 中国文学怎么了? 作为艺术的文学 文学是必要的吗? 小说创作与我们 写小说永远要有一种挑战 小说·文学(2001-2012) 挑战与和解 文学的悖论 关于小说鉴赏 在诗琳通公主获奖会上的讲话 对于价值的尊重 文学人生互证论 想起了詹姆斯·乔伊斯 文学的方式 历史、国情与文学 文学与社会的互动 文学与我们 我们的精神家园 可能性与小说的追求 汉语写作与当代文学 汉语的功能和陷阱 文学与人 文学的期待 文学的挑战与和解 我看儿童文学 想象与文学 文学与生活 文学的说法 小说漫谈 小说的可能性 文艺与异端 文学十讲 文学的启迪 在纪念萧平创作五十周年报告会上的讲话 漫话小说 文学的方式 当代中国文学的相关话题 泛漫与经典:当前文艺生活一瞥第三点,我觉得,我们写小说应该是生活和想象的统一、客观和主观的统一,应该是精细的栩栩如生的刻画和叙述与澎湃的抒情和哲理的统一。这也是大而论之,不是说每篇小说都能够做到,什么都统一,都是一半对一半,可以各有侧重,有的小说想象的色彩浓一点,有的小说如实刻画的色彩浓一点,这都是可以的。难就难在统一起来不容易,比如我看过一些二十岁左右大学生的稿件,特点就是他的主观色彩很浓厚,所谓血气方刚,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充满了热情,充满了对生活的渴望。他很喜欢在作品里搞两样东西:一个是抒情,一个是哲理。他们的弱点是抒情和哲理不能和活生生的生活事件、生活画面、生活场景结合起来。而不和一定的具体的可以触摸的生活故事、生活事件、生活画面结合起来,那个抒情往往是空的,无所依附,“抒”得越厉害,越不动人。其效果就和你看到一个人在痛哭,却不知道他为什么而哭一样,你是不会为之动情的。相反,你如果知道了一个人的悲惨遭遇,即使他默默无言,你也会同情的。感情本来是和活生生的生活事件结合在一起的,感情来自生活。只有把生活本身提示给读者,读者才能够得到你的抒情的感染,也才能信服你的哲理。否则,你讲得再深奥,再玄虚,也不能感动读者。 还有一种状况,就是单纯的就事论事,只是记载一个事件,里面没有作者自己的想象,没有主观的东西。作为一篇小说,仅仅有生活本身提供的真实还是很不够的,不能感动人,只是根据生活真实写,不如去写新闻报道。要当成一个艺术品来写,必须给生活事件本身加上你自己的东西,也就是要加上你的倾向,要加上你的激情,要加上你的深思,要加上你的想象,让人们看到在这个小说里的东西,既是有生活依据的,又是不可能在生活当中百分之百地看到的。说它高于生活,也不见得,因为一个“高”字说不清楚,但它确实比生活本身更发展了一步,或者是更美丽了,或者是更悲惨了,或者是更引人人胜了,或者是更让人眼花缭乱了。总而言之它多了很多个“更”,加上这些“更”以后,它就更有吸引力了。但它不是生活本身,它是生活本身的发展。有这样的作品,作者本人就在基层,对下面的情况都知道,很熟悉生活,但写出来就是不受欢迎。这是因为他对生活不是有所发现,有所发展,没有能够在他的生活经验上加上自己对生活独特的感受、思考和想象。所以,在作品里真正做到你的主观的感受、思索、情绪和客观的生活高度的统一,那是不容易的。有人只强调一面,也是不全面的。比如说我不管别的,是写自己的感受。你这个感受总要和一定的生活现实相结合,总不能老是关在屋子里感受。或者说,我是最有生活的,我只是把生活记录下来就可以了。那你也只是记录。前面这三个问题,是我对小说的一些设想。 第四个问题,探讨一下能够构成一篇小说的一些因素、一些成分或者说一些要素。我觉得构成和形成一篇小说的成分和样式,实际是很多的,不是单一的。我们往往只知道其中的一部分,而忽视了其中的另一部分。具体到一篇小说,又是可以各有侧重的。 小说有各式各样的形式,各有各的写法,头一条,就是人物。一般地说,小说总是有人物的。这样说也麻烦,因为也有例外,比如有写动物的小说,所以只是“一般地说”。我们写人物的时候,总是考虑到要达到一种什么程度,才能使所描写的人物活起来。这些人物应该有他自己的意志,这些人物在你脑子里是活的,不能由你任意宰割,随便处置。我们中国古代传说女娲造人,据说人是用泥捏的,捏完以后,那个神仙往泥人身上吹一口气,这个泥人就活了,就动了。我觉得这种传说的造人的办法,对于我们写人物来说基本上是适用的。所谓泥捏的,就是从生活中来的,没有生活就没有泥;所谓吹一口气,就是作者在不同程度上把自己的一部分思想感情和愿望给了这个人物。哪怕是反面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