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镜像”和“冥想”两部分,前者为作者的西方文学阅读札记,主要为名人、名作为主;后者以作者的个人反思为主,主要涉及创作、人生等诸方面,有一定的哲学和文学本体论内涵。全书语言流畅,蕴藉丰富,可读性较高。
作者简介: 育邦,1976年生,江苏灌云人。从事诗歌、小说、文论的写作。著有小说集《再见,甲壳虫》,纪实文学《渡江》。有诗入选多种诗歌选本,著有诗集《体内的战争》、《忆故人》。为当代70后代表诗人之一。现居南京,以文学杂志编辑谋生。 目录: 1自序:观光途中,想起返乡…… 镜像 3巴别尔:世界是“五月的草地” 17福楼拜:文学蜥蜴 26死亡赋格:保罗?策兰 56贝克特 68自我解体者齐奥朗 74卡夫卡,或弱势文学 79莱辛:平庸的敌人 83当我们阅读卡佛时,我们看到了什么 91克莱齐奥,或未来小说的道路 98就《在西瓜糖里》而言 107帕慕克:我必须每天服用文学这剂药丸 113读书就是游荡1自序:观光途中,想起返乡…… 镜像 3巴别尔:世界是“五月的草地” 17福楼拜:文学蜥蜴 26死亡赋格:保罗?策兰 56贝克特 68自我解体者齐奥朗 74卡夫卡,或弱势文学 79莱辛:平庸的敌人 83当我们阅读卡佛时,我们看到了什么 91克莱齐奥,或未来小说的道路 98就《在西瓜糖里》而言 107帕慕克:我必须每天服用文学这剂药丸 113读书就是游荡 116当玫瑰再开的时候…… 120圣科克托 123色情真相 127囚徒的天空 130年轻的巨人,波浪上的泡沫 136索莱尔斯之花 140作为知识分子的桑塔格 143未来诗人,或学校笔记本的延续 冥想 149时间的标尺 154谢尔盖神父的河流 162地平线 166对抗之路 174写作困难 182写作,或赌博 189诗歌札记:危险的交谈 193镜像 197彼岸在哪里 200烦躁的隐喻 203眺望 208一次性的符箓 213《博尔赫斯或李公佐》评注 227关于知识分子的留言条 四诗人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 暨南大学出版社倾情推出“还乡文丛” 近日,由诗人余丛主编、知名编辑杜小陆策划出版的“还乡文丛”第一辑已由暨南大学出版社正式推出。该文丛以“还乡”为立意,找寻精神的栖居之地,第一辑首先推出四诗人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 暨南大学出版社倾情推出“还乡文丛” 近日,由诗人余丛主编、知名编辑杜小陆策划出版的“还乡文丛”第一辑已由暨南大学出版社正式推出。该文丛以“还乡”为立意,找寻精神的栖居之地,第一辑首先推出的是当今极具代表性的四位中坚诗人的散文随笔集,分别为朵渔的《我的呼愁》、育邦的《潜行者》、小引的《悲伤省》、周公度的《机器猫史话》。诗人们的非诗歌文本让读者得以全新的视角发现他们的精神世界,“还乡文丛”第一辑便是这四位诗人的“另一副笔墨”。 “还乡文丛”主编余丛在总序中以苏轼的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点出这套文丛的主旨——诗人们的“精神还乡”。所不同的是,朵渔的《我的呼愁》在精神还乡之外,还有对本义的故乡的深切回忆,这双重含义的望乡相互扭结和承载,形成浑融一片的乡愁;育邦的《潜行者》则一面对西方文学进行孜孜不倦地采撷,一面又警惕知识对心灵的蒙尘,作者在书籍与冥想间默默踩踏出一条精神还乡之径;小引的《悲伤省》是以居住的城市为原点,辐射向纹理多样的外乡,且行且思,对比更迭;佛学学者周公度的《机器猫史话》又是以仿若禅语的简洁,在还乡途中抛洒下大量留白的种子在读者心中落地开花。但诗人们在还乡之旅上的真诚是相同的,他们为此在字里行间倾注满满的恳切,并希望也能够告慰那些愿意阅读的知己。 在以受众数量衡量创作高低、码洋数量决定出版与否的时代,太多严肃文学作品和它们的作者被湮灭,而诗人是其中境况最为惨烈的一群。就这一背景而言,暨南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还乡文丛”并首推诗人的四部专著可谓“偏向虎山行”的大胆之举。“市场”与“评奖”是所有出版社都必须面对的现实,但在这两者的夹缝中努力为已式微的严肃文学保留一席之地,便体现了一家出版社在气格上的与众不同。也许文学还原了出版者最初的梦想,而“还乡文丛”的出版便是向初衷致敬,也便同样具有着“精神还乡”的意义。 (顾星环) 【总序】 总序 余丛/文 苏轼说,此心安处是吾乡。还乡是喜悦的,是恳切的,但也仅仅是一种愿力。 我们捡拾的是内心。如何写?写什么?在此都顺应了内心,那也是精神还乡唯一的去处。 还乡是一个梦,是乡愁,是永无止境的抵达。我们寄望于怀旧、后退,甚至是保守的;我们寄生于乡土、故里,甚至是故步自封的。 不是我们流离失所,而是我们还乡之乡已经沦陷。灵魂向何处安顿,没有精神的还乡,就永远处于流离失所的状态。德国哲学家阿多诺说:“对于一个不再有故乡的人来说,写作成为居住之地。” 还乡者在路上,在返程的途中;还乡者是过客、旅人,是不合流俗的边缘人和问津者。在漂泊不定的异乡,还乡是我们的忧伤艺术。对于过去难以释怀,对于现在彷徨四顾,对未来又充满希冀。但是故乡在远方,于我们而言,始终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还乡文丛”是立意,是重塑,而非局限;是敞开的,融合的,也是繁殖的。哪怕仅仅是文字上的还乡,虽然它无法抵达,但或许能安放我们的心灵。 一方故土,是源头,是离散的地方……却又在等候着还乡者的归来。 2013年10月22日 【自序】 自序:观光途中,想起返乡 育邦 据说古琴曲《四大景》来源于晚清时的民歌,与大地及日常世俗生活有着隐秘的内在关联,描绘的是一年四季各有千秋的美好景致。现在只剩下所谓“杏花天”之景(即春景)了,但一听此曲,春风和畅、柳翠花明、万木竞秀的情境就生动再现,宛在眼前。听过管平湖先生弹奏的《四大景》,我不仅感觉到生气蓬勃的春景,其他三景在脑海中也隐约呈现出来。就像顾恺之《四时诗》中描绘的那种古典与优雅:“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宋代无门禅师那句著名的禅诗就会跳出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是啊,人若能精神自由、达观自在,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能感受世界之美——澄澈清亮,生机盎然,像巴别尔所说的那样:世界是“五月的草地”,一切是那么美好,未来是光明的…… 万物之美,静默如斯。我是从小地方来的,这似乎意味着狭隘、单薄,以及孤陋寡闻。因而,自从走出邮票一样大小的故土之后,我就急匆匆地想成为一名观光客,一方面是为了消除“小地方”的印记,另一方面是为了虚荣——谈吐的虚荣、知识储备上的虚荣和写作时不经意间流露出所谓的“渊博”。于是我迈开双腿,把眼睛瞪得好大好大,时时刻刻打量着这个异彩纷呈的世界,几十年来如孩子一般,保持着异乎寻常的热情,好奇驱使我走过那些不堪而又略带忧郁的岁月。文学、历史、音乐、电影、书画、风物、地理……跟文化有关的一切都能持久地吸引我驻足。我们还面对清风明月、花鸟鱼虫,一次次日出日落、花开花落、春夏秋冬的更替……这些来自大自然的存在也是我的“导师”。一棵棉花从下种、发芽、生长和开花、结果,甚至到采摘、焚烧秸秆,难道不是一本蕴含无穷生命的书吗?不也像一位伟大的哲人吗?它们同样深深地吸引了我那贪得无厌的感官。 在观光的道路上,我走了很久,至今仍未停下脚步。有时是一群人说说笑笑,把酒言欢,好不惬意……有时,为了等待昼夜交替的美妙时刻,我独自踯躅在荒郊野外……有时,在一段不长的旅程中,碰到了相契的知己,慨叹人生之大幸也……有时,会有疾风骤雨,会有沙漠戈壁,而我只是一个人在默默潜行,像塔可夫斯基电影《潜行者》中的那个非法进入“禁区”的潜行者。这时候,我就会不自觉地回到我那块只有邮票般大小的故土,不管是在想念中,还是在梦境里。我把自己定义为没心没肺的家伙,但他依然有着一颗脆弱的心。在那极端的时刻,“日暮乡关何处是”之感就会油然而生,返乡的念头瞬间就会无法遏制…… 今天,面临着这样面目繁复、异彩纷呈的世界,我们常常陷于流俗和麻木之中。此时,往往需要棒喝的大禅师来给我们醍醐灌顶,使我们清醒过来。外来的一切如污垢,那些无穷尽的知识和人类规则都是无形的枷锁、二手的注解,它们蒙蔽着内心,阅读、聆听、沉思,就是一点点地开始擦拭,就是不经意的精神还乡……偶尔,会擦出一点亮光,发现蒙蔽已久的自性。 还乡是一种需要,也是内心的必然归途。我想,精神返乡也是自我流放,它们是相互交汇的河流,日夜不停地在我们的体内流淌。在观光的途中,多多少少写了一些文字,像游记一般,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在这些文字中,那颗孤孑的灵魂似乎也偶得安顿,多少获取了一些返乡的温暖。 但愿这本小书结集,这次偶然而为的精神还乡之旅,假使诸君偶作停留,则大慰矣。 2013年8月31日于如方山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