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稿以对文本的细读和个性化分析为基础,以文学经典的多元阐释空间为研究核心,对英国经典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不同时期的十部小说进行研讨,展示了伍尔夫对于成长小说、旅途叙事、传记写作等传统叙事模式的继承、颠覆与超越,分析了她对殖民、自然、生存、性别、身份等具有当下意义议题的认识;与此同时,对其作品的批判性、审美性、文化记忆等特征作出再阐释,指出伍尔夫的写作成就并非在于提供确定的写作方式与思想,而在于赋予作品广阔的阐释空间;阐释空间是决定文学作品经典性的关键因素,即经典性在于文本的可阐释空间的大小,阐释空间越大,则经典性越强,文化意义越强,藉此深化对文学经典性的认识。 该书稿并未完全按照主题或体裁分类,而是基本按照小说的发表时间,结合伍尔夫创作的阶段与小说的性质,分篇分章从不同的视角切入,对小说展开讨论,挖掘它们的可阐释空间,并在每篇正文前辅以对该小说写作过程、内容、早期点评的简要铺陈,便于读者把握小说的概况。完成对十部小说的分析之后,该书稿的探讨着重于伍尔夫小说的阐释空间在影视文化中的表现,进一步突出经典作品与多元文化形式间的互动关系。 作者简介: 吕洪灵,1972年12月生,199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04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2009年赴美国哈佛大学进修访学。现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为该校“百名青年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首批培养人选,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秘书长。迄今为止。已出版专著1本,主编(副主编)5部著作或高校教材。发表论文30余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驶向经典 第一节《远航》:自然与殖民的双重统治逻辑 第二节《夜与日》:空间、行动与自我的追寻 第三节《雅各的房间》:服饰时尚的隐喻 第二章经典的灯塔 第一节《达罗卫夫人》:消费与赠礼行为 第二节《到灯塔去》:回忆的再现与认知 第三节《海浪》:性别与身份问题解读 第三章戏谑的经典 第一节《奥兰多:一部传记》:史实与虚构的姻缘 第二节《弗拉希:一条狗的传记》:故事空间与意义建构 第四章经典终曲 第一节《岁月》:成长小说的突围 第二节《幕间》:对艺术接受的思考绪论 第一章驶向经典 第一节《远航》:自然与殖民的双重统治逻辑 第二节《夜与日》:空间、行动与自我的追寻 第三节《雅各的房间》:服饰时尚的隐喻 第二章经典的灯塔 第一节《达罗卫夫人》:消费与赠礼行为 第二节《到灯塔去》:回忆的再现与认知 第三节《海浪》:性别与身份问题解读 第三章戏谑的经典 第一节《奥兰多:一部传记》:史实与虚构的姻缘 第二节《弗拉希:一条狗的传记》:故事空间与意义建构 第四章经典终曲 第一节《岁月》:成长小说的突围 第二节《幕间》:对艺术接受的思考 第五章经典小说与影视改编 第一节《到灯塔去》:1982年 第二节《奥兰多》:1992年 第三节《达罗卫夫人》:1998年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附录国外伍尔夫小说研究论文汇总(2007—2011)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