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诗意春秋伴人眠:最美唐诗宋词故事


作者:赵英     整理日期:2014-03-01 10:53:11

从时光深处而来的唐诗与宋词,历经千百年却不曾褪色,依旧流传在人们的心中。本书精心描绘59篇纯美文字,从全新角度发掘唐诗宋词之美,解析它的特色与技巧,解读塑造它的人,解密它背后的故事,情感细腻、文字珠玑,还原凄美诗词创作的情境,带给我们古人最彻骨的人生体验和最惊叹的诗词才华。
  
  作者简介:
  赵英,出生于书生门第,耳濡目染之下,自幼酷爱中国文学和历史,尤其迷恋古诗词。情感细腻,文笔纯美。擅长用全新的角度发现唐诗宋词背后的凄美意蕴。
  目录:
  上篇诗意春秋伴人眠——拂拭古诗里的繁华与苍凉
1.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柳公权《应制贺边军支春衣》)
——柳大书法家喜赋三步诗
2.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月夜听诗钱起深幸获高名
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绛娘与崔护的桃花缘
4.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
——唐代文人的“干谒”之风
5.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对生存价值的终极追寻
6.长短九霄飞直上,不教毛羽落空虚(卢肇《别宜春赴举》)
——江西第一个状元
7.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李频《湘口送友人》)
——姚太守择婿重才更重德上篇诗意春秋伴人眠——拂拭古诗里的繁华与苍凉
  1.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柳公权《应制贺边军支春衣》)
  ——柳大书法家喜赋三步诗 
  2.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月夜听诗钱起深幸获高名 
  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绛娘与崔护的桃花缘 
  4.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
  ——唐代文人的“干谒”之风 
  5.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对生存价值的终极追寻 
  6.长短九霄飞直上,不教毛羽落空虚(卢肇《别宜春赴举》)
  ——江西第一个状元 
  7.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李频《湘口送友人》)
  ——姚太守择婿重才更重德 
  8.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圆泽《甘泽谣》)
  ——三生石畔的守候 
  9.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关键时候掉链子的孟襄阳 
  1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赐金放还李太白 
  1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贫病交加的“诗圣” 
  1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1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被排挤出朝廷的王摩诘 
  14.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拒绝高官收买的张籍 
  15.阳春发处无根蒂,凭仗东风次第吹(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高蟾愤然赋诗有幸获功名 
  16.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李益《写情》)
  ——爱恨中生死纠缠的李益与霍小玉 
  17.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赵嘏《江楼感旧》)
  ——伤心欲绝的赵倚楼 
  18.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李端《鸣筝》)
  ——一首诗赢得美人归 
  19.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诗人张继因落榜诗名声大振 
  2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琵琶女的千古绝唱 
  2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第四)
  ——元稹真的是薄情郎吗 
  2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被一贬再贬的刘梦得 
  2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 
  24.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李贺《秋来》)
  ——鬼魅也知心中愁的“诗鬼” 
  25.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李商隐的绝望恋情 
  26.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鱼玄机《赠邻女》)
  ——一曲追求幸福爱情的哀歌 
  27.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薛涛《送友人》)
  ——扫眉才女,落寞一生 
  28.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望终南余雪》)
  ——被破格录取的科举考生 
  29.漉酒有巾无添酿,负他黄菊满东篱(司空图《五十》)
  ——五次坚辞高官厚禄的司空图 
  30.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遣怀》)
  ——风流大诗人的凄美人生 
  下篇烟月不知人事改——体味词曲中的悲欢与离合
  31.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张先《天仙子》)
  ——一身花月张三影,郎中桃李嫁东风 
  32.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陆游《钗头凤》)
  ——陆游与唐婉的生死之恋 
  33.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李煜《一斛珠》)
  ——爱情完满,悲剧告终的大周后 
  34.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湮没在君主淫威下的英雄 
  3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一生政治身世的悲愤 
  36.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文天祥《念奴娇?驿中别友人》)
  ——一阕慷慨悲凉的歌 
  37.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周邦彦《兰陵王》)
  ——敢跟皇帝抢女人的词人 
  38.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姜夔《踏莎行》)
  ——赤栏桥上的生死缠绵情缘 
  3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太平宰相的优悠生活 
  4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
  ——纵然时光若逝水,真才子自风流 
  41.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宋祁《鹧鸪天》)
  ——宋仁宗成人之美,佳人送才子 
  42.墨痕香,灯下泪,点点愁人幽思(张淑芳《更漏子?秋》)
  ——卖柴女词声凄咽悲身世 
  43.我自匆忙天未许,赢得衣裾尘土(刘过《念奴娇》)
  ——胸怀大志,壮志难酬的刘过 
  44.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陈亮《贺新郎?老去凭谁说》)
  ——“酒圣诗狂”的南宋词人陈亮 
  45.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张孝祥《水调歌头?闻采石矶战胜》)
  ——爱国词人中兴名臣张孝祥 
  46.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晚节不保的刘克庄 
  47.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范成大《水调歌头?又燕山九日作》)
  ——抗节不屈,临危不惧的范成大 
  48.为谁归去为谁来?主人恩重珠帘卷(陈尧佐《踏莎行?燕词》)
  ——知恩报德之人的奉承话 
  49.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黄庭坚《鹧鸪天》)
  ——诗气双绝的气节名士黄庭坚 
  50.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秦观《虞美人》)
  ——“山抹微云”风流秦学士 
  51.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踏莎行》)
  ——尚气使酒,不得美官的贺梅子 
  52.当初谩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王安石《千秋岁引》)
  ——一代名相王安石 
  5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 
  54.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千古情爱李清照与赵明诚 
  55.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阑意(王禹偁《点绛唇》)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 
  56.位极人臣功济世,芬芳天下歌桃李(寇准《蝶恋花》)
  ——将相功名俱逝去的宰相 
  57.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晁补之《迷神引》)
  ——自悔儒冠、误入仕途晁补之 
  58.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陈与义《临江仙》)
  ——笔意超旷,逼近大苏的陈与义 
  59.天笑道:此不由乎我,也不由他(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与文天祥齐名的爱国词人 
  上篇诗意春秋伴人眠——拂拭古诗里的繁华与苍凉
  1.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柳公权《应制贺边军支春衣》)——柳大书法家喜赋三步诗
  《应制贺边军支春衣》
  柳公权
  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
  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
  挟纩非真纩,分衣是假衣。
  从今貔武士,不惮戍金微。
  柳公权(公元778~865年),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独具一格。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体,特别是其以楷书著称,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传世墨迹有《送梨帖题跋》,碑刻有《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德碑》、《平西郡王李晟碑》、《羲阳郡王苻璘碑》、《魏公先庙碑》、《高元裕碑》、《冯宿碑》、《苏夫人墓志》、《李石神道碑》、《大唐回元观钟楼铭》等。
  大唐气象,文化繁荣,艺术瑰丽,一时间名人辈出。柳公权、王维、贺知章等享誉古今的人物,当年更是科举高中,风光无限。柳公权从深受《柳氏家训》“德行”教导熏陶,终身以德行为根株,学识“博贯经术”,他于人生、书艺都颇具儒家风范。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三十一岁的柳公权进士及第,宏词登科。进士及第后,官任右拾遗、侍书学士等,最后累封到河东郡公,太子少师,太子太保,历仕七朝: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
  柳公权仕途通达,历朝皇帝都喜欢他的书法,爱他的诗才,甚至乐意接受他的进谏。他的一生,除了少许时间在外任官,基本上都在京城,在皇帝身边,不断地为皇家,为大臣,为亲朋书碑。有人将柳公权与颜真卿作对比,说柳公权像一只关在禁笼中的金丝雀,颜真卿像奔腾咆哮的洪流。这样的生活使柳缺少些气度和视野。颜体一碑一碑曾不断地变,而柳体在其成熟以后变化较少。不过,世界的美好不仅需要浩瀚与力量,精致与华丽同样值得赞颂。柳公权恰似流于深山老林的泉水,咚咚作响,幽静纯洁,演绎着生命的精彩与丰富。
  据《旧唐书》记载,唐穆宗“政僻”,就是为政不端、不正的意思。有一次,唐穆宗问柳公权:“用笔如何才能尽善尽美呢?”柳公权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皇帝知道,柳公权这是在委婉地对他进行规谏。于是,上改容,知其笔谏也。这也正是笔谏的由来。
  关于柳公权,人们常常赞赏他的书法,却鲜有人谈论他的诗才。公权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构思创作,且诗文品质极佳。同样来于《旧唐书》的记载,当时,柳公权跟随文宗皇帝在未央宫里观赏景致,并随时应答一些事务。恰逢皇帝刚把一批御寒棉衣送给了边关将士,文宗便要柳公权“诗以颂之”。柳公权三步之内竟口出一首五言绝句:
  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
  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
  文宗十分高兴,又将诗句细细品味了一番,深深地感叹道:“当年曹子建七步成诗,传为佳话,今日诚悬三步成诗,这要比子建高明得多啊!”面对皇帝的赞赏,柳公权俯身下拜,谦逊谢恩。诚然,柳公权的才思是十分敏捷的,但是他在书学上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除了天赋才华,他更积数十年的不倦磨炼之功,广泛熔铸,博览精思,才得以在唐中晚期脱颖而出,为后人敬仰称赞。 
  2.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省试湘灵鼓瑟》)——月夜听诗钱起深幸获高名
  《省试湘灵鼓瑟》
  钱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钱起,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宝应二年(公元763年)入朝任司勋员外郎、司封郎中、太清宫使等。因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与韩翃、李端、卢纶等号称大历十才子。钱起长于五言,词彩清丽,音律和谐。因与郎士元齐名,齐名“钱郎”。人为之语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对此,钱起很不满意,傲然说道:“郎士元安得与余并称也?”但是,朝廷公卿出牧奉使,若无钱、郎赋诗送别,则为时论所鄙。
  钱起当时诗名很盛,其诗多为赠别应酬,流连光景、粉饰太平之作,与社会现实相距较远。然其诗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风格清空闲雅、流丽纤秀,尤长于写景,为大历诗风的杰出代表。以《省试湘灵鼓瑟》诗最为有名。
  按照唐代科举制度,各州县选拔士子进贡京师,试于尚书省,由礼部主持的进士考试,叫做“省试”,也叫“会试”。考试时所作的诗,叫“试帖诗”。这种诗一般五言六韵,有严格的格律规定,容易束缚作者的思想,所以很难写好;不过,有的作者善于“戴着镣铐跳舞”,往往能够即席发挥,写出传诵不衰的好诗来。本诗就是试帖诗中的佳作。特别是最后两句,时常被人称颂,背后的故事也颇有趣味。
  有一次,钱起随人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外出办事,夜深之时,顿感客栈清冷,百无聊赖,便准备趁着月光外出散步。忽然间,悠扬的吟诗声从远处传来,伴着夜色和月光绵延回响,动人心扉。不知为什么,那人反复吟诵着相同的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于是,钱起循声而去,看看究竟是谁在吟诗,又为何反复吟诵这两句。但推门寻踪,却没有找到吟诗之人!钱起心中深觉奇怪,百思不得其解,但这两句诗却烙在了心底。
  天宝十载(公元751年),钱起参加进士考试,试题就是《湘灵鼓瑟》,要求写作一首五言律诗。他知道这题目出自屈原《楚辞?远游》里的句子“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开始回想着那个美丽的传说——舜帝死后葬在苍梧山,其妃子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变成了湘水女神;她常常在江边鼓瑟,用音乐表达自己的哀思。但在真正构思写作时,却久久未能完稿。正在迟疑间,钱起忽然想起那天晚间户外吟诗声的韵脚不也属于“九青”部吗?想到这里,他很快便完成全篇,交了试卷。
  时任主考官的李暐,翻阅试卷,反复吟诵,一再端详,大为赞赏,为之拍案叫绝。结尾两句如横空出世,堪称“绝唱”,以景结情,余音袅袅。湘水女神的哀怨之情,结尾一笔跳开,描写曲终人散之后,画面上只有一川江水,几峰青山。这极其简洁明丽的画面,打开了回味的广阔空间:或许湘灵的哀怨之情已融入了湘江绵绵不断的流水,或许湘灵美丽的倩影已化成了江上偶露峥嵘的数峰青山;湘灵已和大自然熔为一体,年年岁岁给后人讲述她那凄艳动人的故事;湘灵的瑟声伴着湘江流水歌吟,为人们打开了遐想飞奔的思想乐园。这一切的一切,都尽在不言之中了。宋代词论家“以景结情最好”之说以及苏东坡、秦少游等人所用“湘灵鼓瑟”这一意象时,似乎也是从该诗作中得到的启发吧。
  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绛娘与崔护的桃花缘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市)人。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登第(进士及第)。大和三年(公元829年)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全唐诗》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此外,这首诗中还隐藏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故事中才子佳人的纯真至情和曲折情节,人们称之为“桃花缘”。
  崔护出身于书香世家,才情俊逸,性情清高孤傲。那一年的清明时节,崔护意欲去郊外体味一下盎然的春意。一路漫行,红花翠柳,青山碧水,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不知不觉离城已远。崔护寻思着找一处乡野农家讨些水喝,却偶见一座毛竹院落,分外别致。心中暗叹:“何等脱俗之人,隐居在这样清幽雅韵的地方。”
  走近柴门,他轻叩门环。吱呀一声,房门敞开,走出的是一位妙龄少女。少女布衣淡妆,眉目中却透出一股清新脱俗的气韵。他说明来意,少女明眸凝视,觉得来者并无恶意,便将他引入草堂落坐,自往厨下张罗茶水。待少女端茶出现之时,一时间,崔护竟然有些看得发怔,少女似乎察觉了他的心意,迅即垂下眼帘,一份娇羞把她点缀得更加动人。聪慧的绛娘当然明白崔护的意思,她坐在那里含羞不语,两片红霞染上了面颊,偶尔向崔护含情一瞥,一碰到崔护的目光就迅速低下头,更加羞怯地望定自己的脚尖,更显楚楚动人的模样来。夕阳西斜,崔护只得起身离去。
  少女把他送出院门,默默地目送着崔护渐渐走远。崔护也不时地回头张望,只见桃花与少女相映绯红,一同在春风中摇荡,心想:不知何日方可再见!
  自从崔护离开以后,翩翩少年郎的影子日夜盘桓,绛娘魂牵梦萦,辗转难眠,但这一切她又不能对任何人提起。而崔护赶考在即,只得埋头于繁重的学业之中,日夜苦读,心思不复他顾。
  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崔护望着城中绽开的桃花不由得触景生情,回忆起去年春天的城南旧事。于是,怀着兴奋急切的心情,来到城南寻找埋在心底的梦。走近院落,里面寂静无声。他隔着竹篱重复着去年的语言,期盼着去年的那幕再次上演。然而,许久都不见少女出来开门,他唤了几声:“绛娘!绛娘!”除了沙沙花瓣飞舞碰撞的声响,并无应答。顿时,崔护犹如一瓢冷水浇头,火热的心凉了大半。他讪讪地从窗棂中取出笔墨,怅然地在房门上写下七绝一首:“题都城南庄”。
  崔护城南访旧,没能见到绛娘,回家后心里一直放不下。想来想去,数日之后,他再度往城南寻访。然而,尚未走进茅舍,就听到里面传出了阵阵苍老的哭声,崔护心中一紧,连忙加快脚步赶到茅舍前高声询问。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汉,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泪眼模糊中,上下打量着崔护问道:“你是崔护吧?”崔护不免有些讶异,答道:“正是晚生。”老汉一听,悲从中来,哭着说:“你杀了我女儿啊!”崔护惊诧莫名。老汉涕泪纵横,硬咽地述说道:“小女绛娘,年方二八,知书懂礼,待字闺中,可自从去年清明见了你,日夜牵肠挂肚,只说你若有情,必定再度来访。春去秋来,却总不见你的踪影。时过一年,本已绝望,前几天到亲戚家小住,归来见到门上你所题的诗,以为今生不能再度相见,因此不食不语,愁肠百结,一病不起。现在绛娘却先我而去了,难道不是你杀了她吗?”
  这番哭诉,犹如晴天霹雳,一时震得崔护不知所措。痴心女子用情至深,又怎能不让人心碎呢!崔护呜咽道:“日前寻访不果,怅然题诗,不料生出这般变故,绛娘若死,晚生也不愿偷生了!”而后直奔内室,抱住绛娘,失声痛哭。或许是他的精诚感动了上天,或许是他的真情唤醒了绛娘,总之,这时绛娘竟然苏醒了过来。绛娘似乎认出了崔护,她把脸深深埋进崔护的怀里。就这样,多情的绛娘居然从黄泉路上又走了回来。随后,崔护向父母禀明情况,父母十分感动于他们的一片真情,于是行礼纳聘,择日完婚。婚后,绛娘殷勤执家、孝顺公婆、和睦亲邻,夜来添香伴读,使得崔护心无旁骛,专心功课,学业日益精进。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崔护进士及第,外任为官,仕途风顺,官至岭南节度使。
  ……
  
  





上一本:诗人随笔丛书:山上山下 下一本:诗人随笔丛书:只剩下闲话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诗意春秋伴人眠:最美唐诗宋词故事的作者是赵英,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