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极端的气候,最庞大、最神秘的海中怪兽,最危险、最残忍的捕杀,最鬼魅的传说,北极在柯南道尔的记录下充满着无限魅力。 本书录入了世界著名侦探小说作家亚瑟柯南道尔于1880年2月到8月之间,作为“希望号”捕鲸船随船医生的北极冒险之旅的日记及与北极有关的一系列作品,这些作品均为首次发表。而在柯南道尔的一生中,这段冒险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可以说他闻名世界的小说中的许多灵感都来源于这本日记。 本书并首次完整呈现了柯南道尔北极冒险日记的全彩手稿,其中包含他亲笔手绘的40张插图,具有极高的典藏价值。 作者简介: [英]亚瑟柯南道尔 生于1859年5月,卒于1930年7月,世界著名小说家,侦探悬疑小说的鼻祖,因成功地塑造了侦探人物——夏洛克福尔摩斯而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人物,其作品涉及科幻、悬疑、历史小说、爱情小说、戏剧、诗歌等,代表作有《血字的研究》《四签名》《失落的世界》等。 1880年他曾作为随船医生跟随“希望”号捕鲸船前往北极,这段冒险旅程对他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可以说他在文学上的一切成就都肇始于此。 目录: 序“我在北纬80度上过生日” 亚瑟柯南道尔作为“希望”号北极捕鲸船随船医生的日记 “那绝对是掌声雷动”——柯南道尔再述北极 亚瑟柯南道尔的北极作品 北极之诱惑 格陵兰捕鲸船上的生活 “北极星”号船长 黑彼得 影印件亚瑟柯南道尔作为“希望”号北极捕鲸船随船医生的日记 (1880年2月28日—8月11日)159 “我在北纬80度上过生日” .............................................................. 1880年3月的一个午后,一个名叫亚瑟柯南道尔的医学院青年学生,心血来潮,决定搁置学业,到一艘北极捕鲸船上去做随船医生。6个月的海上旅程将他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那难以想见的场景,那无以复加的感受,还有那在北极浮冰上凶险、血腥的工作。他在困境之下愈挫愈勇,他与水手们激辩哲学与宗教,他不止一次死里逃生。他说,这绝对是“我生命中第一次真正了不起的历险”。 “事情是这样的,”他在多年后出版的自传《回忆与冒险》中这样描述道: 那是在爱丁堡,一个下午的早些时候,我正发奋苦读去应付那些让医学院学生苦不堪言的考试。这时,一个叫嘉里的同学走过来,此人虽和我不过点头之交,却突然冒出一个让人头晕目眩的问题,一瞬间,还什么学业啊,统统从我脑子里消失无踪。 “你愿不愿意,”他说,“下周去捕鲸?就当随船医生,一个月给2镑10先令,还有每吨3个先令的油钱。” “怎么就知道有我的铺位呢?”我很自然地问道。 “我有啊,但我去不成了,所以就想找人给顶上。” “那去北极的装备呢?” “用我的。” 这事眨眼就定了,几分钟便改变了我的生命轨迹。1 柯南道尔当时不过20岁,是爱丁堡大学医学院的大三学生。“要说我这大学读的吧,”他回忆说,“真是稀松平常,总是不好不坏60分万岁那类的。”他生活中这种自我谦避的态度也使得他总能在困境中看淡自己的付出与成就。多年后,他以自己惯有的兴高采烈的口吻说,他是在“令人心情振奋的贫困环境中”长大的,这话确实粉饰了他曾经历的混乱与艰难,10岁前他们家就至少搬了5次。家中品味有余而金钱不足,他爸爸查尔斯道尔多年疾病缠身,酗酒无度,到44岁时又丢了评估师的工作而断了经济来源。 家里最终还是筹到一笔钱,让小亚瑟得以在著名的斯托尼赫斯特耶稣会寄宿学校里接受到了一流的教育。要毕业的时候,他意识到自己该去帮爸爸分一些担子,去为这个大家庭赚钱。“时事的艰难对我来说或许是件好事。”他写道。“我性情狂放、血气方刚,还有些许毛躁,但当时的环境促使我要勤勉和努力,逼着我必须这样才行。我有位了不起的妈妈,绝不能让她失望。我如此笃定从医,我想,主要还是因为爱丁堡本身就是一个学医的圣地。” 此时,夏洛克福尔摩斯系列故事的种子已经悄然埋下。还是一个孩子的柯南道尔接触到了爱伦坡,“史上创造力无与伦比的短篇小说作家”,他会时常大声朗读他的故事“把一家人给吓呆”。在爱丁堡大学时,他有幸做约瑟夫贝尔博士的助手。这位医生功力超群,有着魔法般的观察和诊断力,只消看上一眼,便不但能说出病人得了什么病,还能如数家珍地说出病人生活和职业的诸多细节。“对于华生的观众来说,”柯南道尔多年后开玩笑说,“揭秘之前一切都是那么不可思议,揭秘之后又是如此简单。”这位夏洛克福尔摩斯未来的缔造者当时年仅20岁,却已经出版了一本神秘题材的小说。当他拿到3个几尼的稿费时欣喜若狂,那时候,他常常为花两便士买本旧书而直接省掉了午饭。 柯南道尔决意踏上北极捕鲸之旅实在有些随意和鲁莽,至少对他勤劳简朴的妈妈来说是这样,但也给他带来了许多绝无仅有的机会。他开始贪婪地品尝着冒险的滋味,6个月的海上生活更是让他的作家梦越做越大。在动身前往停泊在彼得黑德的“希望号”捕鲸船之前,他把克劳德嘉里给他的水手装备又充实了一番,在里面塞进了几本诗歌,哲学和文学的书,当然还有用来记录旅行感受的空白本子,那上面记录下的将是一个年轻人自我挑战、自我考验的心路历程。 遗憾的是,他并未记录下自己在”希望号”从彼得黑德起锚前的那一段经历和感受。人们很想知道,在他决定前往北极后最初的几天里,过得是何等的心潮澎湃、跌宕起伏。人们也想知道,当辛勤的妈妈听到自己20岁的儿子竟要中断学业踏上一个危险旅程时作何反应?“几乎没人对远赴北冰洋捕鲸会遭遇的危险有什么概念,”博物学家弗朗西斯巴克兰在1876写道,“他们要干的事情极其危险。”他们的船有时要像破城锤一样,完全靠蛮力在冰面上“撞出一条通道”来,否则那些冰就会立刻“画地为牢,将他们置于北极冬天无尽的恐怖之中”。 要是柯南道尔能给我们留下对”希望号”船长、船员以及他将生活7个月的北极捕鲸船第一印象的描述也会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希望号”是由位于阿伯丁的亚历山大豪尔公司于1873年建造的,高45英尺5英寸,宽28英尺1英寸,吃水深度17英尺。1882年,该船被用于危险的北极救援,因为她“在各方面都胜任这样的远征。船体强壮,吃水线位置为双层船壳,内有铁架加固,船头包有铁壳,即便与所有其他捕鲸船相比,这船在对付厚浮冰上也颇有威名。凡坐过此船的人无不觉得这是一艘不可多得的好船,担当重任亦属实至名归。” 按柯南道尔的说法,船上共计有船员56名,虽然名单已无可考据,但与其相仿的一艘捕鲸船—从邓迪出发的“北极号”的船员构成则可供参见:有船长、大副和二副(两人也是鱼叉手),外科医生1人、管理员1人、第一工程师1人、第二工程师兼铁匠1人、灭火员3人、木匠及助手各1人、负责指导切割鲸脂的渔叉手1人,主鱼叉手2人及渔叉手学徒2人、箍桶匠兼鱼叉手1人、鱼绳管理员8人(鱼绳的缠绕技术关乎一船人的生死)、船载小船舵手8人、水手长1人、负责指挥在船舱里储藏鲸脂的管理员1人、(两人也都担任舵手)、清洁工1人、厨师及助手各1人、体格强壮的海员10人、服务员3人。”希望号”上的船员大致分成两拨,分别是彼得黑德人和设德兰群岛人。 “希望号”是应彼得黑德的约翰格雷船长要求建造的,旅程开始时他已50岁。“你看他,”柯南道尔多年后回忆说,“身材健壮挺拔、脸膛红润、须发灰白、淡蓝色的双眼时常瞭望着远方。他沉默寡言、高傲不屑、表情严峻,但心地却是那么正直和善良。”约翰格雷和哥哥大卫、弟弟亚历山大是彼得黑德著名捕鲸家族的后代,祖上三辈都以此为生。“不可战胜的格雷家族”干的这行在这个世纪中期达到顶峰,后由于鲸鱼数量减少而开始每况愈下。格雷家族为应对挑战,一方面具有前瞻性地保护鲸鱼数量,一方面改进技术,在帆船上加装蒸汽机以使船能深入到北极纵深地区。到1880年的时候,这个产业已经连续几年走下坡路,但彼得黑德的捕鲸业,据一位历史学家说,“正是由于格雷家族的坚守而延续了更久。或许更真实的情况是,捕鲸业最终消亡殆尽并不是因为这个行业本身的问题,而是格雷家族的衰败。”约翰和大卫都在1891年卖了船,开始了退休生活。 1880年,就是在这种行业前景惨淡的阴霾之下,格雷和船员们踏上了他们的历险之旅。柯南道尔立刻跑去和船长打招呼,船长或许到见了面才闹清楚,这个新来的外科医生根本就不是他原来要的那个。“我很快发现,”柯南道尔写道,“随船医生的主要职责就是陪着船长。按照这行的规矩礼仪,船长除了与其他负责人进行简短的技术沟通外,与外界基本处于隔绝状态。我当时想,要是遇到一个混蛋船长可就惨了,幸运的是,约翰格雷船长是一个真正优秀的男子汉、一个胸怀宽广的水手、一个严肃认真的苏格兰人,我们倾心长谈,建立了深厚友情。” 虽说柯南道尔在彼得黑德逗留短暂,但也感受到了这个城市对自己不断萎缩的捕鲸团队所寄予的厚望。一份爱丁堡的报纸《苏格兰人》在1902年对这一曾经“辉煌而又荣耀的产业”恋恋不舍地投去了怀旧的一瞥。 城里有活着的老人说,他们还清楚记得,那年头出港捕鲸的船少说也有31艘,不少人都发了财。人们很容易想见,对彼得黑德人来说,那绝对是他们最美好的日子。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没谁敢说自己和这个产业没点瓜葛,不论你是船主、船员还是在炼鲸油的厂子里。到了春天,人们成群结队涌出来送行,希望能给那些离港远航的舰队带去“神速”;夏季要结束的时候,人们又开始翘首企盼好消息。当历经暴风骤雨,被货物压得低低的捕鲸船终于一艘艘驶回港口的时候,城里到处欢腾雀跃,洋溢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幸福。 对英国捕鲸业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其存续的300年间,从35个港口向北极进发的捕鲸之旅至少有6000次,一个目的地是“格陵兰渔场”—格陵兰东海岸与挪威之间的海域,一直到斯匹兹卑尔根岛,另一个目的地是格陵兰西面的戴维斯海峡,包括哈德逊湾和巴芬湾。”希望号”前往的是格陵兰渔场,先要经过离冰岛北面扬马延岛不远的格陵兰海豹捕猎区,之后再向北深入到捕鲸区。“要捕的主要品种是‘格陵兰鲸’,也叫‘格陵兰露脊鲸’或‘弓头鲸’,此外还有白鲸、角鲸、瓶鼻鲸、海象和几种海豹。”捕鲸人每年要在海上度过六七个月,从小到老或到死都漂在海上,他们更是从来就没感受过哪个夏天北极圈里大海正常过。 1880年”希望号”随舰队出海的时候,柯南道尔站在后甲板上,被盛大的场面和传统仪式深深感染着。“我查过我的日志,那是在2月28日下午两点钟,我们从彼得黑德驶出,码头上是庞大的人群和欢呼声。”他回忆说。海上生活的残酷很快便显现出来。当”希望号”向北驶向设德兰群岛的最重要港口勒威克时,遭遇了恶劣天气和可怕的强风。“我们刚刚驶入勒威克港口飓风就施展出了全部威力,”柯南道尔在自传中回忆道,“即便在港口的屏障之内,抛了锚,落了所有的帆,我们船还是差点就被掀翻。要是换成几个小时前,一切都已葬身海底了。” 差不多过了一周天气才彻底好起来。这段时间,柯南道尔开始研究偏远的设德兰群岛上人们与世隔绝般的生活。“当地有位老人问我有没有什么新闻告诉他,”他记述道,“我说,‘泰河桥塌掉了,’这在当时已经是老掉牙的消息了。他说,‘啊?在泰河上建了一座桥?’”柯南道尔对勒威克不是很感兴趣,但是3月初他在那度过的11天,让他见证了已经一去不复返的苏格兰捕鲸业的繁忙与喧嚣。1923年,这个城市的一位历史学问道: 还有多少人记得,二三月份,前往格陵兰的捕鲸船队给这个港口城市带来的欢乐场景?那一艘艘漂亮的双桅船、三桅船、三桅帆船和带有舷窗的战舰般的蒸汽帆船?那在微风中飘荡的旗帜?那些活蹦乱跳上岸抓紧时间乐上一阵,之后又到海上死掉一半的船员?那从全国各地涌来希望能在此开启他们北极捕鲸生涯的人们?那不分白天黑夜都被领取北极装备的人们堵得里三层外三层的货运公司? 到3月11日的时候,狂风暴雨渐渐隐去,”希望号”驶离勒威克继续北上,柯南道尔又开始正儿八经地当起了他的医生。“我的医学知识就是个普通大三学生的水平,”他写道,“但我总觉得船上也不会有什么大事会用得到我。”然而,在多年后这种轻松的回忆中,还隐埋着一个他从医生涯中第一个伤痛的里程碑:在他手里死去的第一个病人,严重的肠炎让这个年轻的医学院学生在大海上素手无策。 柯南道尔此前还曾治疗过他亲手造成的伤害。“我读书时最喜欢的就是拳击,那简直是我最大的娱乐项目。”他回忆道。“我发现,读书太累的时候,拳击是短时间里增加运动量的一个好办法,比其他运动都过瘾。我的随身物品里就带着两付打得有些破烂掉色的拳击手套。船上的管理员碰巧是个好斗之人,他发现我行李中的手套后迫不及待就抓了过去,当场就要和我较量一番。” 此人粗胳膊粗腿浑身力气,地缸身材,后来成了柯南道尔最好的船员朋友之一。“只见他,”他后来写道,“蓝眼睛黄胡须,虽个子矮小还罗圈腿,但肩宽背后,肌肉发达。”还没等柯南道尔带上手套,这家伙已经举拳扑打过来。“这是场一边倒的比赛。”他说。“他击拳的距离总比我短上几寸,更毫无技巧可言,当然,要是街头混战他也绝非善类,这点我毫不怀疑。他一次次冲击,我一次次给挡了回去,最后,我发现他是铁了心要顽抗到底,只好出重拳将他击倒。” 可过了不久: 大约1小时后,当我坐在大厅里看书时,从旁边大副房间传出低声的抱怨,随后那位管理员突然叫嚷起来:“你快帮帮我科林,他是我们到现在为止最好的医生,他把我打成了乌眼青。” 把管理员打成乌眼青让柯南道尔成了”希望号”上的名医。“这是对我医疗水平的一次独特检验,但我料想也是没有任何坏处的。”(柯南道尔打上船就开始琢磨起红胡子巨人科林迈克利恩,他奇怪船长怎会把大副的位置交给“一个五短身材、无精打采的无法胜任之人”,而麦克利恩上船时签的却是厨师助手合同。但当船彻底离开港口之后,两人便调了位置:健硕的麦克利恩担起了大副职位,另一位则消失在了厨房里。麦克利恩大字不识几个,根本拿不到大副证书。) 离开勒威克一个星期后,”希望号”来到了开放的浮冰带。“最让我惊讶的,”柯南道尔说,“是我们竟这么快就到了北极的浮冰区,我从来都没意识到,近得就跟在家门口一样。”他在日记上记下的,这一天是3月17日。“那天早上一醒来就听到有东西砰砰撞击船身的声音。”他回忆说。“我来到甲板上,看到的是接海连天、一望无际的浮冰。这些冰块都不大,但密密麻麻挤在一起,人完全可以从一块跳到另一块上一直跳到很远。耀眼的白色衬得海水愈加湛蓝,还有那蔚蓝的天空和冲进你鼻孔里清新纯净的北极空气,这个清晨让人终生难忘。” 由于英国和挪威签署的协议禁止3月份之前捕猎海豹,船员们就利用这个时间把一群群的海豹赶到一起去。“当你真能得见海豹群时,绝对称得上是蔚为大观。”柯南道尔写道。“从主桅杆顶上的瞭望台望出去,满目皆是,漫无边际,就连目力所及最远处的冰块上,你仍能看到胡椒粒般散落的海豹。”可好景不长,他们又遇上了连续几天的坏天气。“‘希望号’是当年第一个发现海豹群的,”柯南道尔说,“但在正式捕猎日之前连续刮了几场大风,最后是打着转的强风,把浮冰吹得东歪西斜,小海豹们纷纷落水。等按法律规定终于可以开工时,老天却让我们闲得无聊。” 尽管如此,到了4月3日的时候,船员们还是拎着棒子上了冰面。柯南道尔虽说是个医生,却决心一定要参战。他正要下来时,格雷船长却要他马上回去,对新手来说这些浮冰太过凶险。“我怎么抗议都无效,”他说,“最后发了狂,一屁股坐在船舷上,脚悬在外面,心里的火腾腾的,身体就随着船上下摇晃着。说来也巧,我坐的木头上面结了一层薄冰,船身猛的一个倾斜,我就嗖的一下冲进了两块浮冰之间的海水里。”柯南道尔挣扎着爬上船时,却发现这次倒霉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船长说,既然你怎么着都要掉海里,那冰上船上也没什么分别了。” 实在是一点冰上的经验都没有,柯南道尔这一天又掉海里头两回,最后是人躺在床上,衣服送到轮机舱里面烤着。“此后好长时间,人们见我就喊‘伟大的北方潜水员’,”他笑着说。 尽管开局不怎么样,柯南道尔还是渐渐找到了冰上的感觉,并且可以和其他船员一样独自去捕猎了。一天下午,他正蹲伏在一只刚刚捕杀的海豹上时,突然身子向后一滑掉进了海里。“我不觉中已经离开了别人好远,”他说,“没人注意到我的不幸。冰面又平又滑没一点抓头,我的身体在冰冷的海水中很快麻木起来。”如果无法回到冰面上,他随时都会死去。他用手反复使劲抠着冰面,直到最后拼命一搏,抓住了他刚刚在剥皮的海豹后肢。那一刻,他紧张得仿佛在进行一场“噩梦般的拔河比赛”,海豹在一点点滑向他,柯南道尔尽全力缓和住身体,伏在冰上,终于在海豹把他再砸回海里之前从水中抬起了一条腿,扑通一声重重摔在了死海豹的旁边。“伟大的北方潜水员”再次不愧自己的称号,躺在了床上:“我回到船上时,衣服已经硬得跟盔甲一样,不得不等这些咔咔作响的衣服化开才能换上新的。” 柯南道尔后来坦陈捕猎海豹时自己良心的不安。“这事太残忍了,”他写道,“尽管或许这并不比家家户户餐桌上来得更残忍。在北极瓦蓝的天空下,那耀眼的白色冰面上一处处令人炫目的深红色血泊,周遭一片寂静,这绝对会让人感到是种无比恐怖的侵害。但是,无尽需求造成了无情杀戮,无数人也正是靠海豹之死得以谋生:出海的、搬运的、制革的、食品加工的、分拣的、卖杂货的、卖皮子的、卖油的,而这条产业链的两端,一头是一年一度的大屠杀,另一头则是精致讲究的生活:柔软的皮靴子,亦或是大师、哲人们思索时那点亮的油灯。” 到了6月份,“希望号”继续北上,捕鲸开始了。“没多少人真正知道格陵兰鲸的价值,”柯南道尔后来写道:“一头鲸须完整、体型巨大的格陵兰鲸在今天来说,价值不下两千到三千英镑,这么高的价格主要就在鲸须上,这东西虽然数量极其稀少,但却是交易的重要内容。”由于利润多了每个人都有份,大家自然也对捕猎成果非常在意。”希望号”随船带了8条捕鲸小船,但下海的通常只有7条,那些由于职责不同而所谓的“闲人”则留在船上。这次大概是由于柯南道尔的鼓动,“闲人们”主动要求登上那条闲船下海。他们很快便异军突起,“我们年轻力壮、身手敏捷,”他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觉得我们不输给任何一条船。” “当你向一头鲸慢慢靠过去的时候,会激动得心都要跳出来。”他写道: 你背对着它,只能从对面舵手的表情想象它的状态。舵手的目光跃过你的头顶,直愣愣地盯着在水中游动的那个庞然大物,时而举手示意停止划水,那是它的眼睛露出了水面,时而又偷偷地示意前行,那是它把头扎进海里而露出了尾鳍。海面上有无数的浮冰块,只要你不去划桨,小船本身并不会把鲸吓得潜到水下去。就这样慢慢偷偷靠上去,一旦舵手判断你能在它来得及下潜之前得手时—这么个大家伙要想动起来总需要点时间—你会发现他的眼睛突然发出光芒,脸色涨红,随即大喊“动手,给我快动手,狠狠地!”只听砰的一声,大型捕鲸炮的扳机被扣响了,船桨舞动,水沫横飞。紧接着快速划了几下之后,船头便扑哧一声撞到了软软的油乎乎的东西之上,船员和船桨被震得四处飞散。但你已无暇顾及这么许多了,当你的手触摸到它的时候,又听到了捕鲸炮在响,鱼叉几乎紧挨着表皮被射进了这个家伙铅灰色庞大而又圆润的身体里。它跟石头一样沉了下去,船头也随着扎向海里,激起一片水花,与此同时,从座位下出来的绳子经过船头迅速向外窜出去,嗖嗖作响。 放绳子才是最危险的地方所在—鲸本身极少有胆量对抗它的敌人。绳子务必由专门的绕绳员小心绕好,确保不能在任何一处纠结卡住。一旦卡在某个地方,或者挂住了某个船员的胳膊腿,那大伙还没等明白过来这个人就已经没命了。砍断绳子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只会白白放跑了鲸鱼,这时的遇难者已经在深不可测的海下了。 “住手,”当这种时候有海员举刀要砍断绳索的时候,鱼叉手会大喊,“还是捉住这条鱼对那寡妇更有用些。”这话听起来够无情的,但确实有些道理。 柯南道尔已经成了一个经验老到的捕鲸能手,格雷船长邀请他第二年再来,不光当医生,还当捕鲸手。“我还是拒绝了,”他说,“因为那种生活让人迷恋得难以自拔。”尽管如此,数月的海上生活还是极大激发了他的探险欲望,并成为了他性格的一部分。“垂钓三文鱼可谓高贵的游戏,”他说,“但是,当你的那条鱼身价超过2000英镑,重量可比上郊区的一栋别墅,而你的鱼绳是每股承重36磅共50股拧成的拇指般粗的马尼拉绳时,足以让其他一切体验相形见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