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知识转型与新文学发生


作者:火源     整理日期:2014-02-15 10:39:04

《知识转型与新文学发生》以清末民初新文学发生为研究对象,首次探讨了新文学与清末民初知识转型之间的深刻联系。全书首先以知识社会学为视角考察清末民初新型知识分子,特别是新文学运动的发动者(《新青年》同人)早年在知识领域中的活动,指出在清末民初出现了新知识界,建立了现代知识型,认为提倡新文学的《新青年》同人能在知识领域取得主导地位是由于现代知识型在科学主义意识形态作用下向其他文化领域、生活领域扩展的趋势;其次研究了新文学的知识属性,认为以知识转型作为历史根据的新文学在文学教育形态、文学经典建构等方面呈现出独特性,并联系五四后文学的发展历程反思新文学运动建立的知识范式对文学批评和创作乃至对新文学传统所造成的影响。作者火源在充分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把广阔的视野与深入的辨析相结合,以独特的角度分析新文学发生的一个重要侧面,揭示新文学范式的内涵,从而更清楚地揭示文学“现代性”发生的实际状貌。
  《知识转型与新文学发生》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火源,1968年生,江苏南京人。2002—2008年在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200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2009年入泰州日报社工作,2012年调入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内蒙古社会科学》《二十世纪》(网络版)、《文化中国》(加拿大)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4篇,其中数篇被《新华文摘》和文学辑刊论点摘编或全文转载。出版译著《在拿波里的胡同里》(第一译者,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目录: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一章中国现代知识转型
第一节知识和知识转型
一知识与文化
二知识型与知识转型
三“现代知识转型”及其在中国的敌人
第二节清末民初的知识转型
一新知识界的形成
二知识场:新知识人的文化活动
三新学界转向:从日本到欧美
四现代知识的扩展和深化:新知识与新人
第三节中国的现代知识转型
一中国现代知识型中的专门性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一章中国现代知识转型
  第一节知识和知识转型
  一知识与文化
  二知识型与知识转型
  三“现代知识转型”及其在中国的敌人
  第二节清末民初的知识转型
  一新知识界的形成
  二知识场:新知识人的文化活动
  三新学界转向:从日本到欧美
  四现代知识的扩展和深化:新知识与新人
  第三节中国的现代知识转型
  一中国现代知识型中的专门性
  二新知识:无根的工具
  三科学主义意识形态
  第二章新知识人的身份与思想
  第一节新教育界的新角色
  一学潮与新教育界
  二学界的独立构想与自治运动
  三北京大学:蔡元培的内心冲突
  四《新青年》同人与学生青年
  第二节新出版界中的新知识人
  一新书店和新知识人
  二新书店之间的争夺
  三新书店和《新青年》同人
  第三节两种知识范式及其融合
  一两种知识,两个集团
  二国与学
  三方法引入和整理国故
  第四节知识斗争带来的身份与思想
  一新知识人的身份认同
  二新知识人与士大夫
  三有身份的思想或文化模式
  四启蒙的姿态
  五致用的学术与革命
  第三章知识转型与新文化运动
  第一节《新青年》同人的历史任务
  一《新青年》同人在新知识人中
  二当新知识界遭遇民国
  三《新青年》同人的使命
  第二节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一新文化运动与知识转型
  二深层知识的困难
  三走向新知识的统治
  第四章从知识转型到文学转型
  第一节文学知识与文学转型
  一文学也是知识
  二分科挤压出来的“文学”
  三新文学与新知识
  四知识转型与文学转型
  第二节文学革命与文学知识
  一知识动力下的文学革命
  二“不用典”与文学革命的对象
  三两种范式的斗争
  四文学革命与非知识性
  第三节转型的新文学参与者
  一新文学家的身份
  二现代文学知识核心
  三身份与文学观
  第四节新文学的知识范式
  一“悬浮”的文学理论
  二“文学”压抑文学
  三文学史统合文学教育
  四新文学知识与文学感受的张力
  第五节文学新范式与文学传统
  一挥不去的旧文学
  二文学经典和新经典
  三新文学传统:问题及出路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上一本:法国现代诗抄 下一本: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世界的征象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知识转型与新文学发生的作者是火源,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