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


作者:新井一二三     整理日期:2014-02-15 10:38:40

   新井一二三写文章,历来要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小故事去打开展望世界文明的视角。这本《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精)》收录的文章,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日本名词来解读日本文化,谈及日本人的饮食生活、日本人的世界观、日本的人物、日本的男女关系、日本的社会风气等。每篇文章谈的都是也许别人以为不足为道的小事情,却能给读者提供事先想象不到的视角,看完整本《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时,一定会有一个跟原先稍微不一样的日本观。
  目录:
  序一套语言犹如一个大海或说宇宙
卷一味觉的迷宫
误会造成美感
日式拉面的台湾因缘
地名,开启美味的联结
寻羊记
谁的料理才地道?
菜单上的狐狸
又说狐狸
哎呀,你真出世了!
失去了食欲的社会
一定胜利!
东京荷尔蒙
B级美味6
麻油啦!日本人对美乃滋的放肆序 一套语言犹如一个大海或说宇宙
  卷一味觉的迷宫
  误会造成美感 
  日式拉面的台湾因缘
  地名,开启美味的联结
  寻羊记 
  谁的料理才地道?
  菜单上的狐狸
  又说狐狸
  哎呀,你真出世了!
  失去了食欲的社会 
  一定胜利! 
  东京荷尔蒙
  B级美味6
  麻油啦!日本人对美乃滋的放肆
  卷二 岛国地图
  “南蛮”是指台湾?
  鱼子酱与罗宋汤
  “在日”不等于日本人
  331之后,FUKUSHIMA 
  斜视的世界
  和制意大利语
  任何两地,都可以拉一条线联结
  卷三 男男女女
  社会自由化时代
  两性的无性化 
  随时代变化的语感
  你在何处,又要往何处去
  不自由的日文称代词
  感情有多深,这一天知道
  卷四 这些事,那些人
  虎面人运动
  谁掌握了日本女性主义风向标?
  何来单一民族国家
  追溯那一年的时光
  我们这一代美魔女
  卷五 人生交叉点
  问候如树叶般飘至
  “铁”是怎样炼成的
  酷的人,不考虑酷不酷,所以酷
  从日本式到混合式
  震灾后副产品
  出于怜悯的保密,违法   问候如树叶般飘至叶书[葉書はがき]“叶书(はがきhagaki)”是日文明信片的意思。为什么叫“叶书”呢?据说,在古代印度,人们在一种叫“贝多罗”的树叶后面写了佛经。那是一种椰子树,只在热带、亚热带繁殖。在温带日本,则有大叶冬青树,亦能在叶子后面写字,因此日本人学印度人,称之为“多罗叶”。传说,十六世纪战国时代的日本武士,就是在这种树叶后面写字,彼此通信的。
     如今在日本,许多寺庙和邮政局都在门外或院子里种着“多罗叶”树,不知谁起的外号叫做“叶书之树”。捡起一张落叶,在后面用指甲写字看看,果然树液接触到氧气的部分慢慢呈现出暗棕色的字迹来,好比是宝丽来公司的拍立得相片。
     日本人特别喜欢“叶书”。欧洲国家的邮政局经办的书信当中,明信片占的比率都在百分之五和百分之二十之间,在日本却达到百分之四十。一个原因是日本人有元旦交换“年贺叶书(贺年卡)”的习惯。
    日本人一年里邮寄的总共两百四十五亿封信件及包裹当中,竟有三十多亿(即八分之一)是“年贺叶书”。另外,日本人夏天都交换明信片彼此问安。邮局方面,不仅每年年底推销有奖的“年贺叶书”,而且七、八月份也出售印着金鱼、牵牛、烟花等夏季花样的专用明信片。
     全世界最早的明信片是奥匈帝国一八六九年发行的。日本则在明治维新后的一八七三年就引进了“官制叶书”。中文“明信片”中的“明”字,指的是不用信封,任何人都看得到的公开性。日本人当初也在乎被别人看见书信内容;最早期的“官制叶书”是折成两半用的,显然是为了回避外人的眼光。不过,早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城市里早就普及交换贺年书信的习惯,写的大多是非个人化的时令致辞而已,被人看见也无所谓,用起官制的“年贺叶书”来既省事又省钱,很受消费者欢迎。再说,明信片上盖的“一月一日”红色邮戳给人以喜气洋洋的印象。就这样,十九世纪末成为全民性活动的“年贺叶书”,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然是日本元旦不可缺少的景物。
     日本小孩平生第一次自己写信,一般是五六岁的时候,给祖父母写张“年贺叶书”。上了小学以后,就一定要给老师、同学写好几十张了。除了致辞署名以外,很多小朋友也拿出冰箱里的甘薯等蔬菜来,要刻干支花样的印章,使贺年卡图文并茂。
     日本人这么喜欢“叶书”,估计还是跟个中的“叶”字有关吧。日本四国德岛县有个叫上胜町的小镇以卖树叶出名。上胜町的人口只有两千三百,其中一半是六十五岁以上。当地老先生、老太太们摘下自己家院子里种的柿叶、枫叶等,航空运到东京、大阪等大城市的高级餐厅去,结果家家都发了大财。众所周知,日本料理非常重视季节感和视觉效果:做好的菜肴边上加了一片红叶,马上表达出秋天的感觉来。不同的树叶能传达不同季节的信息,因此许多日本人愿意花钱享受树叶,犹如城市人才会特别迷上盆景一样。
     花钱购买树叶,也许外国人会觉得奇怪。在日本,买卖树叶的产业有悠久的历史。比方说,日本甜品和果子,很多都是用树叶包起来的。初春上市的“葛樱”绝对少不了一片樱叶;春天的“樱饼”则要跟盐腌的樱叶一起吃下的。端午节的“柏饼”也一定需要柏叶的香味。还有,奈良县、和歌山县的名产“柿叶寿司”是利用柿叶的杀菌力的,不能没有柿叶。商品化的和果子、寿司等,需要完整干净的树叶。于是树叶成了商品,摘树叶也成了产业。
     明信片的英文是“postcard”或者“postalcard”。不过,英文的“leaf”则既指“叶子”又指“书页”。汉字的“页”字跟“叶”字也显然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有人说,日文的“叶书(はがきhagaki)”,其实本来该写成“端书(也念はがきhagaki)”的,乃便条的意思。恐怕“叶书”当初是借用字。尽管如此,要是让日本人选择的话,一定会选“叶”字了,因为跟随风飘摇的树叶一般,给送到信箱来的纸片,始终有点“意外”的感觉。所以,当网络普及以后,日本仍然有很多人选择这一种通信媒体。
     这些年,日本老年圈子里颇为流行的“绘手纸(图画信)”选择的媒体就是“官制叶书”。跟印有风景的旅游明信片或者美术馆出售的名画明信片不同,“绘手纸”是普通人拿起画笔在明信片上画水彩,然后加句生活所感之类,寄给亲友的。朴素的感觉像俳句。一九七〇年代创始了“绘手纸”的书法家小池邦夫说:“不用画得好,画不好就很好。”从没画过画儿的许多老年男女受他鼓励,成为“绘手纸”作家了。毕竟,画“绘手纸”成本低,心理障碍也低,再说透过邮政制度,能够跟远方的知己沟通,甚至重温旧谊。“绘手纸”的题材经常是蔬菜、水果、花草,或节日风景。也就是说,“绘手纸”跟上胜町的树叶一样传达季节的转移。日本人喜欢“叶书”,想来想去还是跟对大自然的信仰,即泛灵论分不开。
     震灾后副产品风评被害[風評被害ふうひょうひがい]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一日的东北日本大地震以及海啸以后,灾区复兴的速度比原来预期的缓慢很多。一个原因是海啸造成的瓦砾太多,相当于好几十年份的垃圾,光使用岩手、宫城、福岛三县的废弃设备的话,根本不可能迅速处理的,何况当地许多设施都遭受到了地震和海啸的破坏。因此非得把大量瓦砾运到日本其他地方处理不可。然而,愿意接受灾区垃圾的地方甚少,因为大家都害怕凡是东北来的东西都有可能受到辐射污染。
     如果那天发生的只是地震和海啸,而没有核电站事故的话,日本其他地方人也绝不会小心眼到这个地步的。毕竟有俗语说:遇到困难时,应该互相帮助。
    哪怕纯粹出于人类善良的本质,都一定会如此。
     然而,当遇到的困难不仅是地震和海啸,还包括核电站事故的时候,人们就变得特别小心眼。二〇一一年八月盂兰盆节,京都五山的传统习俗“大文字烧”,本来打算烧岩手县陆前高田市的松木,以送灾区死者的灵魂去冥界。可是,因为京都许多居民都担心,烧了岩手县的木材,自己住的地方也会受污染,于是最后取消了焚烧陆前高田松木的计划。连宗教仪式都遇到困难,处理大量瓦砾面对的阻力会多么大,则不经思考也会知道。报纸上,甚至出现科学家主张:把灾区垃圾运到日本西部是不合理的,因为这样做的结果无非是,本来没受影响的地方都在处理垃圾的过程中受辐射污染,全日本连一块干净的土地都没有了。
     当日本媒体报道此类现象的时候,标题中一定出现“风评被害”的字眼。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根据日本小学馆、北京商务印书馆共同编纂的日中辞典第二版(二〇〇二年),“风评”指:传说、谣传、传闻。例句有两个:传出不好的流言、有种种传说的人物。可见,日语“风评”有贬义。这跟它在中文里的用法稍微不同:在大陆网络上,找到的使用例子不多(其中一个写:“风评”是风险评估的简称),但是在台湾博客上,有几个人写着“风评不错的汉堡”等句子。显然在美丽岛,“风评”的意思是“风传的评价”或“口碑”,褒贬则不一定。
     “风评被害”中的“被害”是“受害”的意思。
    “风评被害”指的不外是“风评造成的受害”,即“不好的流言造成的损害”。报纸社论、电视新闻节目都说:日本西部地区拒绝处理东北垃圾(或者购买福岛产蔬菜等等)是“风评”造成的损害,因为官方认为东北垃圾(或者福岛产蔬菜)含有的辐射性物质少到“不会实时造成健康损害”的地步,没有正当理由回避。
     问题在于:如果你面对的一堆垃圾(或者一把青菜)明明含有少量辐射性物质(或者其他任何毒物),但是含量据说少到“不会实时造成健康损害的程度”的话,你愿不愿意把那堆垃圾在自己家院子里烧掉(或者吃那把青菜)?尤其是你对官方发表的内容不能百分之一百地信任的时候?所以,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日本人看到“风评被害”一词就觉得不以为然。
     “风评被害”一词最初出现于日本社会,是早在这次的地震、海啸、核电站事故都没有发生之前。一九五六年,美国在南太平洋比基尼海域举行核试验,正在附近钓鲔鱼的日本渔船乘员受了辐射。当时就发生了日本消费者害怕辐射,拒绝购买任何海产品的所谓“辐射能恐慌”。日本国会里,当讨论如何赔偿无关渔民的经济损害时,第一次使用了“风评”一词。
    当时有个议员说:“既然没有查出辐射性物质来,我们能断定这些水产物是安全的。然而,消费者还是将它视为所谓比基尼鲔鱼,说不定受了污染什么的。这种‘风评’导致鱼类卖不出去,价钱低落等等的间接损害。”可见,“风评被害”成为日本的社会问题,最初也跟核辐射直接有关。
     一九七〇、一九八〇年代,日本媒体每次报道“风评被害”也都跟核能相干。比方说,一九八一年,北海道政府跟当地电力公司签订了有关核电站的安全协约,其中有个条款决定:万一附近农作物蒙受了“风评被害”,由电力公司赔偿农民的经济损失。
     一九九〇年代以后,日本出现了一系列起因于其他种毒物,如二烷、大肠杆菌,或者俄罗斯油轮原油的“风评被害”个案。社会心理学者关谷直也调查了几个案例以后,下结论道:凡是“风评被害”发生之前,都一定有事故、事件、环境污染或者灾害,但是关键在于大量有关的报道,使得消费者把本来该“安全”的食品、商品、土地视为危险,结果停止消费,造成无辜生产者、供应者的经济损害。
     在他的论文《“风评被害”的社会心理》中,“安全”一词就套着引号,因为跟“危险”一样,“安全”也是相对的。而就是因为没有绝对“安全”这回事,当一个地方发生了事故、事件、环境污染或者灾害,并在媒体上泛滥有关报道之际,身在远处的人们都感到“不安”,尽量去回避他们视为“危险”或者“可疑”的食品、商品、土地等。
     以灾区的瓦砾为例,东北确实有了灾害、事故、环境污染,也有过许多有关的媒体报道,结果京都等日本西部居民把本来“安全”的瓦砾视为危险,拒绝接受。那么,如果那些瓦砾其实并不安全的话,“风评被害”之说就根本不能成立了。抑或,如果说没有媒体报道就不会发生“风评被害”的话,等于主张信息封锁了。这样子,究竟对谁有利?对谁更不利?看起来,我们对“风评被害”一词的直觉,那个极其不以为然的感觉,还是有道理的。
     说“风评被害”的人,无论是政府、专家、媒体,其实都在弄虚作假,要帮助真正的罪犯推卸责任逃避的。你看,“风评被害”是被动词,被害者是无辜的生产者也好,供应者也好,灾区居民也好。但是,造成损害的主体又会是谁啊?按照这一套逻辑,只会是胆小怕死的消费者、市民了。到底从何时起,胆小怕死成了罪行呢?没有吧!胆小怕死是人的本能,否则人类早灭绝了。京都居民是从本能出发,拒绝了陆前高田松木的。
     可悲,当然非常可悲。但是,震后一年,仍然堆积如山的瓦砾是问题的本质,绝非因“风评被害”存在的副产品。我知道,日本其他地区是总得接受瓦砾的,不管有没有辐射,不管实时还是长远的未来造成健康损害,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可万万别说什么“风评被害”好不好?灾民受的害不是“风评”造成的,而是核电站事故造成的。其他地方的日本人感到的无奈也归咎于核电厂事故。所以,我说,不要核电厂了。
     P199-P201 
  





上一本:网与石 下一本: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的作者是新井一二三,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