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法比奥·罗西从病床上醒来,这位33岁的记者问自己:我这是在哪里?我是谁?床边站着的一位金发女郎又是谁?原来他头部受到重击,失去了记忆。这位温柔多情、俯身在他跟前的年轻貌美的女子,应该是他几星期前结识的女友——可法比奥却觉得从未见过她。法比奥在生活中慢慢寻找自己。他渐渐找回了自己过去的面容,原来50天前他无意涉及到了一起食品安全大案:一家赫赫有名的巧克力生产集团为使利润最大化,在巧克力中添加了一种“朊病毒”的病态蛋白质,这是造成疯牛病的元凶,也是导致人类克雅二氏病的病原。 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媒体记者他决心揭露此事,可随着调查的展开,食品专家巴特博士“卧轨自杀”了,好搭档同事卢卡斯被发现“死于水库”,女友也离他而去……小说惊险刺激,离奇曲折,极具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马丁·苏特(1948—),被誉为瑞士当代最成功的作家,创作了十余部脍炙人口的小说,这些小说频频出现在德国畅销小说榜单上。2006年的《与魔鬼的约定》获得格劳泽小说大奖,《爱情谎言》(2005年出版,已卖出30余万本,2009年改编电影上映热播),2010年的《厨子》一出版便荣登《明镜周刊》畅销书排行榜首位,去年2月柏林电影节上已有制片人宣布将该书改编成电影。他的作品情节描写细腻,具有优雅睿智的文笔,犯罪小说《神经三部曲》描写医学界的黑暗惊悚秘辛,引人入胜,它们分别是《小世界》(1999)、《月亮的黑暗面》(2001)和《完美的朋友》(2003)。《小世界》获得1998年法国最佳外国文学奖,《完美的朋友》获2003年德国最佳惊悚小说奖,2006年被法国导演法兰西斯吉洛(Francis Girod)改编翻拍成电影版,由法国凯萨奖影后卡萝布凯主演。他的小说目前总销量已达500余万册。苏特在当作家前,曾在广告界发展,当时年仅27的他,在知名瑞士广告公司GGK担任过广告文案编写人、艺术和创意指导总监。除了撰写小说外,他也写专栏、舞台剧和电影剧本。2007年曾为知名瑞士歌手史帝芬艾切的专辑《黄金国》写过歌词。近年来旅居在西班牙与瓜地马拉间,仍写作不辍。卢卡斯进餐的架势活像一位细心的机械师,他将一块莫扎里拉白奶酪放到西红柿片上后,再放一片罗勒香菜叶,接着手拿餐刀像用手术刀似的在西红柿片正中切开,然后不紧不慢地将这均匀分开的两份一一吃个干净。 法比奥用叉子叉上他的青菜沙拉,看着对面的卢卡斯问:“你知道诺丽娜钻哪儿去了吗?我哪儿哪儿都找不到她,她也不回电话。”卢卡斯慢慢咀嚼着,在法比奥看来根本用不了那么长时间。 “也许她不想让找到。”过了一会儿,他答道。 “她这么说的?”卢卡斯耸耸肩:“我猜的。”“嘿,卢卡斯,别兜圈子了。”依凤娜给卢卡斯送来烤鱼,收走他的空盘子。法比奥的青菜沙拉还有不少在盘子里。 卢卡斯开始剥鱼皮。 “你快说啊。”法比奥催着他。 卢卡斯把鱼皮拨拉到餐盘边上,一边从脊鳍处剥鱼肉一边说:“诺丽娜不想给你打电话。你受了伤,她很难过,可是她不想见你,目前还不想,她需要一些时间。”“这话是她让你转告的?”……“她说没说需要多长时间?”法比奥想知道,“几天?几个星期?几个月?还是几年?”卢卡斯耸耸肩膀,往嘴里送进一块鱼肉。 法比奥不再坚持了:“编辑部怎么样?有什么新闻?”法比奥换了话题卢卡斯感到很高兴:“老样子。 不对,鲁夫“编者按的照片上他还有胡子呢。”“就因为这个他以后还得蓄起来。”“我们猜的。这个周末他得当稻草鳏夫,以后会怎样,咱“他没了小胡子,是什么样子?”“就像一个做过手术的兔唇,缝合得很完美。”他们站在七叶树的树荫下等公交车。十字路口处车辆正在慢慢聚集,天气炎热,空气里弥漫着汽车废气。 “那篇火车司机的报道后,我还写了什么?”法比奥问。 “没写什么。”“三个星期什么都没写?”“你找资料了。”“什么资料?”卢卡斯耸耸肩。 “你不知道吗?”“你做得很保密,谁都没告诉。”“哎哎,你说说吧,我可不相信。”手机响起拉威尔的Ⅸ波莱罗舞曲》,法比奥嘲弄地笑了笑。 “肯定是你的。”卢卡斯说。 “波莱罗?我会选这个?”不过的确是他的。手机那边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是我,玛琳。你在哪儿呢?”“我跟卢卡斯刚吃了饭,正在路上,要去编辑部。”“要去编辑部?”声音听起来很惊讶。 ……“车来了,咱们一会儿见。”“在乌鸫路74号,”玛琳说,“你钱包里有张名片。”公交车上法比奥翻遍了他的钱包,果然找到一张雪白的名片,上面印有“勒米厄”字样,下面写着:玛琳·伯杰,新闻部助理,此外还有公司地址、电话、传真和电子邮箱。 名片的背面,同样的字形印着她的住址:乌鸫路74号。 法比奥把名片伸到卢卡斯鼻子下让他看:“你瞧,我还挺运气——她没写个有名字有地址的牌子让我挂在脖子上。”卢卡斯什么也没说。 “乌鸫路,”法比奥读到,“乌鸫鸟,无冬鸟,乌鸫鸟没有冬天,冬天没有乌鸫鸟!”“那你怎么记74号?”“我认识那座房子。”车停了,没人下车,也没人上车。 “下一站你下车。”卢卡斯说。 “为什么?”“你得换9路。去乌鸫路!”“我得去编辑部。”“为什么?”“说我回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