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霍夫曼的辩护


作者:谢尔·埃斯普马克 万之      整理日期:2016-09-28 09:49:24

灵魂的自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霍夫曼的护词》以“意识流”的手法记录了德国著名作家E.T.A.霍夫曼生命最后几个小时的口述。这部小说的叙述风格承继了作者埃斯普马克代表作《失忆的年代》中的风格,即自始自终由一个人物絮絮叨叨连续不停对另一个始终沉默的在场人物说话,全篇都是一种语言的流动。作者以虚构和现实相结合的手法,演绎了霍夫曼最后的“遗嘱”。
  作者简介:
  谢尔·埃斯普马克(KjellEspmark,1930-)是瑞典著名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文学教授,曾担任斯德哥尔摩大学文学院院长,现为评选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学院终身院士,并多次出任其中五院士组成的评选委员会主席。除长篇小说系列《失忆的年代》外,还出版有长篇小说《伏尔泰的旅程》、诗集十一本和文学评论集多本,其中包括介绍瑞典的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诗人马丁松的传记《大师马丁松》和专门介绍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原则的专著《诺贝尔文学奖:选择标准的探讨》(此著作曾有李之义的中译本出版,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内幕》,漓江出版社)。此外,中文还出版有诗集《黑银河》(李笠翻译,春风文艺出版社)。埃斯普马克还获得多项瑞典和国际的重要文学奖项,包括瑞典贝尔曼文学奖、特朗斯特罗默文学奖和意大利德尼诺文学奖及卡皮罗文学奖。
  译者简介
  万之,本名陈迈平(1952-)为长期居住瑞典的中文作家、文学编辑和翻译家。曾担任《今天》文学杂志编辑。著有小说集《十三岁的足球》、文学评论集《诺贝尔文学奖传奇》谢尔·埃斯普马克(KjellEspmark,1930-)是瑞典著名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文学教授,曾担任斯德哥尔摩大学文学院院长,现为评选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学院终身院士,并多次出任其中五院士组成的评选委员会主席。除长篇小说系列《失忆的年代》外,还出版有长篇小说《伏尔泰的旅程》、诗集十一本和文学评论集多本,其中包括介绍瑞典的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诗人马丁松的传记《大师马丁松》和专门介绍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原则的专著《诺贝尔文学奖:选择标准的探讨》(此著作曾有李之义的中译本出版,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内幕》,漓江出版社)。此外,中文还出版有诗集《黑银河》(李笠翻译,春风文艺出版社)。埃斯普马克还获得多项瑞典和国际的重要文学奖项,包括瑞典贝尔曼文学奖、特朗斯特罗默文学奖和意大利德尼诺文学奖及卡皮罗文学奖。
  译者简介
  万之,本名陈迈平(1952-)为长期居住瑞典的中文作家、文学编辑和翻译家。曾担任《今天》文学杂志编辑。著有小说集《十三岁的足球》、文学评论集《诺贝尔文学奖传奇》(再版名《文学的圣殿》)及译著《阿尼阿拉号》(瑞典诗人马丁松长诗)、《航空信》(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默与美国诗人布莱通信集)、《另一地狱》(瑞典剧作家努连剧作选,与他人合译)以及《失忆的年代》(埃斯普马克长篇系列)等。2015年获瑞典学院文学翻译奖。
  前言某些作家与读者的对话可以穿越几个世纪一直持续下来。恩斯特·霍夫曼(ErnstHoffmann,1776-1822)就是这样一位作家。他是欧洲浪漫主义时期最多面的天才,既是作曲家、乐队指挥,又是漫画插图大师,也是讲故事的能手,还是一位法学家,是拿破仑王朝崩溃之后那个时代里最廉正不阿的法官。当时欧洲各国都弥漫着压抑恐怖的气氛,司法机关随时准备把独立思想的人投入监狱。霍夫曼作为诗人和法官面对绝对专制的政权毫无畏惧,勇敢地发出自己个人的声音。
  霍夫曼和身后世界的对话也是多方面的。他是在自己的叙事艺术中首次利用无意识手法的作家,因此获得过弗洛伊德和超现实主义者的赞赏。对于他来说,形式与风格应该和内容有机地结合为一体,这本来就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正如一个世纪之后对现代主义者来说也同样如此。同时霍夫曼在自己的文学故事里把奇异想象和现实的精确性结合起来,其方式已经能让人看到未来的果戈里、爱伦·坡、塞尔玛·拉格洛夫和卡夫卡等很多作家,甚至一直看到魔幻现实主义。他在其他方面的发明创造还包括人物主旋律手法。而且他还创造了文学蒙太奇的手法,在有关教堂乐师克莱斯勒的传记小说中穿插了牡猫穆尔对人生的思考。霍夫曼完全可以成为“首位现代作家”头衔的最佳候选人。
  就在所有这些多面多彩的形象之中,是一个身材细长的人物,活泼而表情丰富,能在老城区半地下小酒馆里引逗酒客开心大笑,是个人人喜爱的喜剧家——也就 某些作家与读者的对话可以穿越几个世纪一直持续下来。恩斯特·霍夫曼(ErnstHoffmann,1776-1822)就是这样一位作家。他是欧洲浪漫主义时期最多面的天才,既是作曲家、乐队指挥,又是漫画插图大师,也是讲故事的能手,还是一位法学家,是拿破仑王朝崩溃之后那个时代里最廉正不阿的法官。当时欧洲各国都弥漫着压抑恐怖的气氛,司法机关随时准备把独立思想的人投入监狱。霍夫曼作为诗人和法官面对绝对专制的政权毫无畏惧,勇敢地发出自己个人的声音。
  霍夫曼和身后世界的对话也是多方面的。他是在自己的叙事艺术中首次利用无意识手法的作家,因此获得过弗洛伊德和超现实主义者的赞赏。对于他来说,形式与风格应该和内容有机地结合为一体,这本来就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正如一个世纪之后对现代主义者来说也同样如此。同时霍夫曼在自己的文学故事里把奇异想象和现实的精确性结合起来,其方式已经能让人看到未来的果戈里、爱伦·坡、塞尔玛·拉格洛夫和卡夫卡等很多作家,甚至一直看到魔幻现实主义。他在其他方面的发明创造还包括人物主旋律手法。而且他还创造了文学蒙太奇的手法,在有关教堂乐师克莱斯勒的传记小说中穿插了牡猫穆尔对人生的思考。霍夫曼完全可以成为“首位现代作家”头衔的最佳候选人。
   就在所有这些多面多彩的形象之中,是一个身材细长的人物,活泼而表情丰富,能在老城区半地下小酒馆里引逗酒客开心大笑,是个人人喜爱的喜剧家——也就是我们在奥芬巴赫的歌剧《霍夫曼的冒险》中看到的主人公。
  在本书里重新描述的这些笔记专为瑞典读者做了慎重的编辑,记录的是一八二二年六月某日,霍夫曼生命的最后几小时里,面对已决定要粉碎他的当局,他在几乎全身瘫痪只有舌头和嘴唇还能蠕动的情况下口授的记录。这些临终时的话构成了霍夫曼的遗嘱。
  谢尔·埃斯普马克
  译者后记:与文艺传统的对话
  《霍夫曼辩护词》的叙述风格承继了作者代表作《失忆的年代》中的风格,即自始自终由一个人物絮絮叨叨连续不停对另一个始终沉默的在场人物说话,全篇都是一种语言的流动。因此我称之为语言流的风格。表面上看这是一种对话,或者也是一种讨论,但只是一厢情愿的对话,一面之词的讨论,其实更接近戏剧里的独白,其真正的交流对象是舞台下的观众,或小说角度来说的读者。因此作者也声称他的小说中始终存在的另一个人物其实是读者。由于这种戏剧特色,细心的读者也可以发现其小说结构完全符合古希腊戏剧和欧洲古典戏剧中的所谓“三一律”,即一个动作(比如本书中的口述笔录)、一个地点(本书主人公临死前的卧室)和不超过一天的时间。
  和《失忆的年代》略有不同的是,这部小说的主角霍夫曼是个作家,也是音乐家和漫画家,他在说话中也发表了很多他对文学和艺术创作方法和作用的看法,谈到了作家和艺术家与常人不同的“责任”。他的讨论因此还具有美学甚至文学艺术史的意义,所以作者认为在霍夫曼作品里可以追溯魔幻现实主义的最初源泉。写实的手段可以和奇幻的想象结合,精确性和幻想性同构。因此这部小说又足可称为“后设小说”(metafiction),即讨论小说的小说。其叙述方式,更接近思辨的方式。理解这种特点,对读者理解这部小说是很重要的。一如《失忆的年代》,这不是普通意义的叙事小说,不提供精心构思的情节,不塑造一般的小说人物。我也愿意把它称为思辨小说。
   作者在前言中说,有些作者与读者的对话可以持续至今,而霍夫曼就是这样的作者,仍有可能和今天二十一世界的读者对话。这是一个伟大作家的能力。但我也想补充说,这种对话,需要今天的读者也具有一定文学修养,了解文学和艺术传统,必须有思辨的愿望和能力,否则这样的对话是无法进行的。
  换言之,对今天的读者来说,尤其是对译者来说,阅读或者翻译这部作品,自然也成了和这个两百年前的作者的对话,是和文学传统的对话。必须了解文学传统。如果不了解小说中提到的作家、音乐家或艺术家,如伏尔泰、卢梭、歌德、司各特、克莱斯特、舒伯特、费希特、诺瓦利斯等等文化人物,读者就不知所云。因此,对于作者提到的这些人物,我都尽量做了注释。
  也可以再次说明,这是一部“阳春白雪”式的作品,我不指望它会有众多的读者,但希望它在中国也能得到一些知音。
   再次感谢作者埃斯普马克先生和陈安娜在翻译中对我提供的帮助。
   万之
  2016年5月21日





上一本:恋恋中国风·豆蔻1 下一本:物流帝国3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霍夫曼的辩护的作者是谢尔·埃斯普马克 万之 ,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