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知青小说精品系列闪耀着令人无法不肃然对待的“人应该是怎样的”人性光芒、人格之美。 本书简介: 《今夜有暴风雪》精选了梁晓声**代表性的知青小说,包括《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为了收获》《鸽哨》《边境村纪实》《高高的铁塔》《白桦林作证》《今夜有暴风雪》《黑帆》八篇。其中,《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1982年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今夜有暴风雪》1984年荣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这本“知青集”以历史理性主义的态度,毫无讳饰地书写了一代知青在艰苦荒诞岁月里的坎坷命运,充满激情地描绘了他们善良的情怀、正义的品格,抒写了他们的理想与追求、痛苦与幸福、坚韧与乐观,热情地讴歌了人性之美。 作者简介: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1949年生于哈尔滨市建筑工人家庭,祖籍山东荣成——父亲少年时跟随乡亲们“闯关东”,后来在哈尔滨市成家。 梁晓声初中毕业于哈尔滨市二十九中学,适逢“文革”,不能继续升学也不能就业;两年后又逢“上山下乡”运动,成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兵团知青”,先后做过知青班长、连队小学老师、团报道员、木材加工厂抬木工。 1974年,梁晓声被木材加工厂推荐,成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1977年,梁晓声从复旦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先后任剧本编辑、编剧;1988年,梁晓声调入当年的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2002年,梁晓声调入北京语言大学,任中文系教授至今。 到目前为止,梁晓声创作各种题材的文学作品2300多万字,由青岛出版社结集为50卷的《梁晓声文集》——现已出版长篇部分20卷。 梁晓声在短篇、中篇、长篇小说创作方面获奖多多,不少作品被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并有不少作品被译成外文;梁晓声亦发表了大量散文、杂文、随笔、社会时评,同样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与反响。 梁晓声是中国当代作家中当之无愧的多面手,“常青树”。自上世纪80年代初始,他的许多作品非但没有被边缘化,反而更加以其鲜明的人文性和对时代的思考性越来越成为无梁晓声,原名梁绍生,1949年生于哈尔滨市建筑工人家庭,祖籍山东荣成——父亲少年时跟随乡亲们“闯关东”,后来在哈尔滨市成家。 梁晓声初中毕业于哈尔滨市二十九中学,适逢“文革”,不能继续升学也不能就业;两年后又逢“上山下乡”运动,成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兵团知青”,先后做过知青班长、连队小学老师、团报道员、木材加工厂抬木工。 1974年,梁晓声被木材加工厂推荐,成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1977年,梁晓声从复旦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先后任剧本编辑、编剧;1988年,梁晓声调入当年的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2002年,梁晓声调入北京语言大学,任中文系教授至今。 到目前为止,梁晓声创作各种题材的文学作品2300多万字,由青岛出版社结集为50卷的《梁晓声文集》——现已出版长篇部分20卷。 梁晓声在短篇、中篇、长篇小说创作方面获奖多多,不少作品被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并有不少作品被译成外文;梁晓声亦发表了大量散文、杂文、随笔、社会时评,同样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与反响。 梁晓声是中国当代作家中当之无愧的多面手,“常青树”。自上世纪80年代初始,他的许多作品非但没有被边缘化,反而更加以其鲜明的人文性和对时代的思考性越来越成为无法被忘却的文学经典…… 王燕民,1958年生于北京,中央电视台美术指导,国家一级美术师,书画家,擅水墨人物画。曾参与主创《唐明皇》《香港的故事》《长征》《荣誉》等影视剧。 目录: 001_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031_为了收获 063_鸽哨 086_边境村纪实 114_高高的铁塔 137_白桦林作证 160_今夜有暴风雪 305_黑帆前言出版说明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如果缺失了“知青文学”,中国的文学现象是**不完整的文学现象;那样的文学现象将注定是令人遗憾的,也将是不可思议的。 而如果“知青文学”中缺失了梁晓声的北大荒兵团知青小说系列,那么几乎可以说缺失了极其厚重的一部分;同样将是令人遗憾的,不完整的。 梁晓声的北大荒兵团知青小说系列构成了“知青文学”中一道气势宏大、场面壮阔、人物众多、时间跨度很长、视域特别广袤的独特风景线。几乎每一部长篇作品都具有以上鲜明的特征,而组合一起则总体上更加具有“史诗性”的魅力。 梁晓声的北大荒兵团知青小说系列使“北大荒”三个字在国内更加广为人知,在国外具有了相当快的传播度;梁晓声的北大荒兵团知青小说系列使当年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兵团知青”在文学词典中成为经久不衰的词汇;梁晓声的北大荒兵团知青小说系列既具史性的认识价值,亦具有诗性的欣赏价值——在当代题材的中国文学中,因而具有史性与诗性相结合的文学经典性。 难能可贵的是,梁晓声不但在他的北大荒兵团知青小说中刻画了众多“兵团知青”在特殊年代“是怎样的”,而且寄托了他叩问“人应该是怎样的”这一重要人文母题的理想。 而以上的叩问和理想应是中国当代文学长期的文学使命。出版说明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如果缺失了“知青文学”,中国的文学现象是**不完整的文学现象;那样的文学现象将注定是令人遗憾的,也将是不可思议的。 而如果“知青文学”中缺失了梁晓声的北大荒兵团知青小说系列,那么几乎可以说缺失了极其厚重的一部分;同样将是令人遗憾的,不完整的。 梁晓声的北大荒兵团知青小说系列构成了“知青文学”中一道气势宏大、场面壮阔、人物众多、时间跨度很长、视域特别广袤的独特风景线。几乎每一部长篇作品都具有以上鲜明的特征,而组合一起则总体上更加具有“史诗性”的魅力。 梁晓声的北大荒兵团知青小说系列使“北大荒”三个字在国内更加广为人知,在国外具有了相当快的传播度;梁晓声的北大荒兵团知青小说系列使当年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兵团知青”在文学词典中成为经久不衰的词汇;梁晓声的北大荒兵团知青小说系列既具史性的认识价值,亦具有诗性的欣赏价值——在当代题材的中国文学中,因而具有史性与诗性相结合的文学经典性。 难能可贵的是,梁晓声不但在他的北大荒兵团知青小说中刻画了众多“兵团知青”在特殊年代“是怎样的”,而且寄托了他叩问“人应该是怎样的”这一重要人文母题的理想。 而以上的叩问和理想应是中国当代文学长期的文学使命。 梁晓声的北大荒兵团知青小说系列,闪耀着令人无法不肃然对待的“人应该是怎样的”人性光芒、人格之美——这使他的北大荒兵团知青小说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 为此,我们约请多位知名画家为梁晓声的北大荒兵团知青小说系列配图,推出梁晓声知青小说精品系列的水墨插图版,计有长篇小说《雪城》《年轮》《知青》《返城年代》和中短篇小说集《今夜有暴风雪》等五种,以飨广大读者;同时,也希望能为馆藏和个人收藏爱好者们实现一次责无旁贷的热忱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