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响窑


作者:叶雪松     整理日期:2016-01-18 11:36:27


本书简介:
  响窑,一般是指关东一带旧时有钱的大户人家,响窑的产生是和当时那个年代息息相关的,那个时候匪患猖獗,骚扰民间,杀人掠夺,无恶不作,于是大户人家就不得不武装起来以自保。清律,满人不得从事农业生产和经商,但小说中的主人公为生活所迫,靠着智慧和毅力,成为胡匪眼中的响窑。本书讲述清末民国时期,辽西盘蛇驿波诡云谲的历史。作品从清末写到1945年日本战败,通过描写关家四代人错综复杂、缠绵纠结的关系图谱,鲜活地再现了一百多年前,中国北方农村满族地主家庭斑斓多彩、震撼心魄的生活场景,男女主人公的恩恩怨怨,生生死死的复杂关系;强敌入侵,有人玉碎,有人在利益面前放弃民族大义。以关家几代艰苦的创业经历为主线,他们独特的情感纠葛为副线,运用白描手法,商人、土匪、军阀、政客、妓女、下人社会各个阶层尽现笔端,勾勒出一幅民国时期的关东画卷,一部满族世家的爱国史诗,一笔民族抗战中平民意识的抒写。独特的满族风情,关东地域和民俗文化与方言融于其中。
  作者简介:
  叶雪松,原名叶辉,满族,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生于辽宁北镇,主要从事小说和剧本创作,1992年写作迄今,已在《中国作家》《民族文学》《芙蓉》等文学期刊发表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500多万字,出版作品集5部。多篇作品获奖、转载并被收入多种文本选集及年度排行榜。辽宁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长篇小说《响窑》入选2015年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
  目录: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二十五章前言序言月光下的马蹄声打小儿,在父母和乡亲们眼里,我似乎就是个不务正业的人。说嘎咕话、看杂书、甩评词,似乎是我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标志。袁阔成的《烈火金钢》,刘兰芳的《岳飞传》,单田芳的《七侠五义》,我都能讲得绘声绘色。生产队里,社员们一边吃着炒玉米,一边听我甩评词。上了初中,甩评词渐渐淡出了我的生活。我的理解是,“出生牛犊不怕虎,长了犄角反怕狼”。后来,学习王安石的《伤仲永》,才知道,之所以“泯然众人矣”,可能后天缺乏应有的学习和锻炼。我上了初中后喜欢上了文学,做梦都想成为一名作家。中考落榜后,读书写作就成了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到地里锄草,也不忘揣本书来读。晚上,同龄人看电影谈恋爱,我就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书写作。我的努力遭受到了许多人的不理解。没错,庄稼人,不好好寻思种庄稼,老异想天开干什么?我祖母说我随我曾祖父。曾祖父年轻时在私塾做饭,没上过一天学,在窗外偷听,攒了一肚子学问,后来,成了远近闻名的地理师,靠给人家看风水为业。这样说来,随曾祖父,也不丢人。辽河湾的芦荡,医巫闾山的丛林,是胡匪藏身的好去处。我的家乡,地处医巫闾山脚下,九河下梢冲击处的平原地带。解放前,是遭受胡匪袭扰最多的地方之一。小时候,祖母就给我讲了很多关于胡匪的故事。她在娘家做姑娘的时候就亲历过胡子入室抢劫。白日里见到与你搭话的陌生人,甚至不笑不说话的村邻,很可能就是踩盘子、拉线的。可以说,胡匪无处不在,防不胜防。昏暗的油灯下,我津津有味地将自己融进其间,并且有将这些传奇故事写出来的愿望。这就是我创作《响窑》的雏形。祖母讲述最多就是胡子绑走了地主家闺女的故事。随着祖母的讲述,我的眼前就出现这样一幅图景:清冷的月光下,一个高大英俊的青年,将一个年轻俊秀的女子抱在了马上,疾奔在广阔无垠田野上。“嗒嗒……”一阵急骤的马蹄声由近至远,直到消失。我问过祖母,胡匪爱上了地主家的闺女,还要不要赎银?祖母说,那要看遇到了啥样的胡匪,痴情重义的的胡匪可不多。其实,这只是我天真的想法。胡匪就是胡匪,不狠就不为匪了。家乡是满汉杂居地。我的身上就流淌着四分之一满人血统。我的外祖母是地道的满族人。曾外祖父就是被胡子误当地主绑过票,被打得满身生蛆地送回来。当时,曾外祖父是地主郭老债家的伙计。胡匪早视郭老债为一块肥肉,想绑他的票。胡匪们踩盘子,探明了郭老债出门的规律。当时,郭老债知道胡匪在打他的主意,猫在四周建有炮台的家中。不过,郭老债每天早上有去看庄稼长势的习惯。胡匪们知道后,就事先隐藏在庄稼地里。恰巧,那天郭老债肚子疼,就没出去。曾外祖父去高梁地里打乌米,因为他身高长相和郭老债有些相似,加之有晨雾的遮掩,被胡匪们误认为是郭老债给绑了去。郭老债知道后,出钱把曾外祖父赎了出来。因为伤势过重,曾外祖父还是死了。解放后,胡匪被剿灭,胡匪的后人无意中透露,胡匪杨麻子和郭老债年轻时因为一个姑娘结了仇。杨麻子绑郭老债,除了想得到郭老债家的白花花的银元外,更多的是复仇的因素。外祖父告诉我,郭老债因为娶了有钱人家的姑娘,就想让她赏给曾外祖父,可那姑娘性烈,跳了井。我在想,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月里,这样传奇的故事不知道有多少。米兰·昆德拉说,小说应该写生活中没有发生但可能发生的,甚至是必将发生的东西。关东的白山黑水,特有的民俗风情,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于是,就有了《响窑》的创作构思。作家有两个故乡,即地理上的故乡和精神上的故乡。我创作这部小说时,脑子里浮现最多的场景就是那月光下“嗒嗒……”的马蹄声和那被踏碎了的月光。我的地理上的故乡是我的辽西老家,那么,我精神上的故乡,又在哪儿?响窑,即旧时有钱的大户人家,挂红旗,被胡匪们称之为“响窑”。清律,满人不得从事农业生产和经商,但小说中的主人公为生活所迫,靠着智慧和毅力,成为胡匪眼中的响窑。独特的满族风情,关东地域和民俗文化与方言融于其中,同时,也反映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地主阶层以其财富、道德、学识和声望,责无旁贷地担负了政府职能缺失部分的职责,在农村中起着稳定社会和抵御外侮的中流砥柱作用。巴尔扎克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响窑》的表述到位与否,有待读者评说。这部书稿的写作,从2009年12月开始,到2015年8月改毕,修改5次,历经6年左右。因条件和环境限制,创作几度搁下。文学,实在是件很奢侈的事,对于一个处在底层的草根,一个终日处在生活重压下的人,是很难有精力来完成一部数十万字的长篇的。所以,这部长篇的面世,我首先要感谢,辽宁文学院院长、《鸭绿江》杂志主编、著名作家王多圣先生为我提供优越的创作环境。小说的后期创作和修改,大都在辽宁文学院完成的。2012年10月以前,我还是个职业撰稿人,为稿费而计较,为生活而思量。王院的热心和慧眼,使我有幸来到辽宁文学院,来到《鸭绿江》杂志社。其次,我要感谢,辽宁作协副主席、省创联部主任、著名作家周建新先生。《响窑》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15年度少数民族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以及我到鲁迅文学院少数民族作家班学习,与他的指导和推荐密不可分。另外,我特别要感谢的是,我的责编张娟平女士,是她的热肠和耐心,使我的小说得以付梓。在纸媒低靡出版业普遍滑坡的情况下,这部书稿得以顺利常规出版,实在是不幸中的万幸。有人说,写作是作家在与神交流。如此说,我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最后,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感谢家乡,给了我滋养。是为序。
  小说通过描写关家几代人错综复杂、缠绵纠结的关系图谱,全景式地鲜活再现了一百多年前,中国北方农村满族地主家庭斑斓多彩、震撼心魄的生活场景,男女主人公的恩恩怨怨,生生死死的复杂关系;强敌入侵,有人玉碎,有人在利益面前放弃民族大义。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是一部可以搬上荧屏的民国大戏。——《继父》《血色残阳》《小姨多鹤》的作者、金牌编剧林和平
  清律,满人不得从事农业生产和经商。但小说中的关家几代,却靠着智慧和毅力,成为远近闻名的地主和土匪眼里的响窑。原汁原味的满族风情与苍茫的黑土地令人沉醉。 ——辽宁文学院院长、一级作家王多圣
  作者历经六载倾心打造的一部不可多得的传奇力作,真实地描绘了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英雄的东北人民抵御外辱的的铮铮铁骨,堪称东北大地的《白鹿原》。——全国短篇小说奖获得者、一级作家谢友鄞
  





上一本:赤水河 下一本:浪漫主义宣言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响窑的作者是叶雪松,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