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金代表作,全球20多种文字出版,畅销十五年 ★作者因本书成为**同时获得两项全美文学奖**荣誉(“国家图书奖”+“笔会/福克纳小说奖”)的华人作家,被评审团誉为“在疏离的后现代时期,仍然坚持写实派路线的伟大作家之一” ★余华作序力荐,同名电影已由芦苇编剧,让陈可辛“感动得一塌糊涂”,被“笔会/福克纳小说奖”评委盛赞:“《等待》是一本完美无缺的小说。” 本书简介: 小说描写了一段长达18年的三角恋情:文化大革命时期,军医孔林苦苦等待18年,终于能与结发妻子淑玉离婚,和久久苦恋的情人吴曼娜结合的时候,却又失去了爱的激情。 为那个女人,他离婚离了整整18年,漫长的煎熬过后,等来的是身心的解脱,还是更牢固的枷锁? 长夜漫漫,青春易老,我们的爱情是否经得起18年的等待与煎熬? 作者简介: 本名金雪飞,1956年生于辽宁省,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服役五年。1982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英语系,在校主攻英美文学,1984年获山东大学英美文学硕士学位。1985年赴美留学,并于1992年获布兰迪斯大学(BrandeisUniversity)博士学位。现任教于美国波士顿大学(BostonUniversity)。 作品获得全美文学奖最高荣誉:“国家图书奖”+“笔会/福克纳小说奖”,被誉为“中国的纳博科夫”。 1996年,获“弗兰纳里·奥康纳小说奖”(《小镇奇人异事》) 1997年,获“海明威基金会/笔会奖”(《好兵》) 1999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等待》) 2000年,获“笔会/福克纳奖”(《等待》) 2002年,获汤森德小说奖(《新郎》) 2004年,《纽约时报》十大好书(《战废品》) 2005年,获“笔会/福克纳奖”(《战废品》)本名金雪飞,1956年生于辽宁省,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服役五年。1982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英语系,在校主攻英美文学,1984年获山东大学英美文学硕士学位。1985年赴美留学,并于1992年获布兰迪斯大学(BrandeisUniversity)博士学位。现任教于美国波士顿大学(BostonUniversity)。 作品获得全美文学奖最高荣誉:“国家图书奖”+“笔会/福克纳小说奖”,被誉为“中国的纳博科夫”。 1996年,获“弗兰纳里·奥康纳小说奖”(《小镇奇人异事》) 1997年,获“海明威基金会/笔会奖”(《好兵》) 1999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等待》) 2000年,获“笔会/福克纳奖”(《等待》) 2002年,获汤森德小说奖(《新郎》) 2004年,《纽约时报》十大好书(《战废品》) 2005年,获“笔会/福克纳奖”(《战废品》) 2006年,获“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会员”称号 2011年,《亚洲周刊》十大好书第一名(《南京安魂曲》) 目录: 一个作家的力量/余华 序/1 第一部/17 第二部/105 第三部/209 译后记/金亮 前言一个作家的力量 余华 我很欣赏美国笔会在授予《等待》二〇〇〇年福克纳小说奖时,对哈金的赞誉:“在疏离的后现代时期,仍然坚持写实派路线的伟大作家之一。” 二〇〇三年初春的时候,我在北京国林风书店买到了《等待》,然后又见了几个朋友,回家时已是凌晨。我翻开了这部著名的小说,打算读上一两页,了解一下哈金的叙述风格一个作家的力量 余华 我很欣赏美国笔会在授予《等待》二〇〇〇年福克纳小说奖时,对哈金的赞誉:“在疏离的后现代时期,仍然坚持写实派路线的伟大作家之一。” 二〇〇三年初春的时候,我在北京国林风书店买到了《等待》,然后又见了几个朋友,回家时已是凌晨。我翻开了这部著名的小说,打算读上一两页,了解一下哈金的叙述风格就睡觉。没想到我一口气读完了这部书。当我翻过最后一页时,已经是晨光初现,然后我陷入到冥思苦想之中。我惊讶哈金推土机似的叙述方式,笨拙并且轰然作响。哈金的写作是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段叙述都是扎扎实实的。在他的小说里,我们读不到那些聪明作家惯用的回避和跳跃,这种无力的写作至今风行,被推崇为写作的灵气。作为同行,我知道迎面而上的写作是最困难的,也是最需要力量的。 这个一九五六年出生的中国人,当过兵,念过大学,二十九岁时漂洋过海去了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任教于美国的大学。这是那个时代很多年轻中国人选择的康庄大道。可是用英语写作后,哈金奇特的人生之路开始了。毕竟哈金去美国时已经不是一个孩子,而是一个成年人了。一个带着深深的中国现实和中国历史烙印的成年人,用异国他乡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故乡的悲喜交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哈金做到了。他的每一部英语小说都要修改二十多遍,并不是为了对人物和故事细节上的把握,而是对英语用词分寸的把握。美国是一个在很多方面十分规矩的国家。作为著名的波士顿大学英语文学写作的教授,哈金不能向他的同事请教,更不能向他的学生请教。哈金的太太是一位地道的中国人,她的英语表达能力远远不如哈金。哈金在用英语写作时可以说是举目无亲,只能自己苦苦摸索。 就是这样一位作家,写出来的英语让一些纯种美国人都赞叹不已。而我,一个中国人,读到自己同胞的小说时,却是一部翻译小说。可是这部名叫《等待》的翻译小说,让我如此接近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近到几乎贴在一起了。很多生于中国、长于中国,甚至从未离开过中国的作家写出来的小说,为什么总让我觉得远离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我读到了太多隔靴搔痒的中国故事,可是远离中国的哈金让我读到了切肤之痛的中国故事。 我想这就是一个作家的力量——无论他身在何处,他的写作永远从根部开始。哈金小说所叙述的就是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根部。那些紧紧抓住泥土的有力的根,当它们隆出地面时,我们看到了密集的关节,这些老骥伏枥的关节讲述的就是生存的力量。 《等待》之后,我又读了哈金的《疯狂》,以及零星发表在中国杂志上的一些短篇小说。现在铁葫芦图书即将推出哈金的代表作,这对于国内的读者认识哈金作品的全貌是件好事。这位美国的少数民族作家,在享誉国际文坛之后,以这样的方式回来,令人欣喜。在我眼中,哈金永远是一位中国作家,因为他写下了地道的和有力的中国故事,虽然他使用了我所不懂的语言。 我难忘第一次在波士顿见到哈金的情景:那天晚上大雨滂沱,哈金带着我们一家三口在哈佛广场寻找酒吧,所有的酒吧都拒绝我十岁的儿子进入,最后我们四个人在大雨中灰溜溜地来到了旅馆,在房间里开始了我们的长谈。那是二〇〇三年十一月的某一天。我翻开了这部著名的小说,打算读上一两页,了解一下哈金的叙述风格就睡觉。没想到我一口气读完了这部书。当我翻过最后一页时,已经是晨光初现……《等待》让我如此接近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近到几乎贴在一起了……我读到了太多隔靴搔痒的中国故事,可是远离中国的哈金让我读到了切肤之痛的中国故事。 我想这就是一个作家的力量——无论他身在何处,他的写作永远从根部开始。哈金小说所叙述的就是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根部。那些紧紧抓住泥土的有力的根,当它们隆出地面时,我们看到了密集的关节,这些老骥伏枥的关节讲述的就是生存的力量。 ——作家余华 《等待》这部小说出类拔萃,中国小说在反映当代现实生活、真实记忆方面,基本上是空白,鲜有作品能够直面今天生存的种种困惑。哈金在小说技巧及品质方面明显地高于国内一些小说家。 ——《活着》《霸王别姬》《狼图腾》编剧芦苇 ★“在疏离的后现代时期,仍然坚持写实路线的伟大作家之一。” ──美国“笔会/福克纳奖”评审团我翻开了这部著名的小说,打算读上一两页,了解一下哈金的叙述风格就睡觉。没想到我一口气读完了这部书。当我翻过最后一页时,已经是晨光初现……《等待》让我如此接近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近到几乎贴在一起了……我读到了太多隔靴搔痒的中国故事,可是远离中国的哈金让我读到了切肤之痛的中国故事。 我想这就是一个作家的力量——无论他身在何处,他的写作永远从根部开始。哈金小说所叙述的就是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根部。那些紧紧抓住泥土的有力的根,当它们隆出地面时,我们看到了密集的关节,这些老骥伏枥的关节讲述的就是生存的力量。 ——作家余华 《等待》这部小说出类拔萃,中国小说在反映当代现实生活、真实记忆方面,基本上是空白,鲜有作品能够直面今天生存的种种困惑。哈金在小说技巧及品质方面明显地高于国内一些小说家。 ——《活着》《霸王别姬》《狼图腾》编剧芦苇 ★“在疏离的后现代时期,仍然坚持写实路线的伟大作家之一。” ──美国“笔会/福克纳奖”评审团 ★“完美精准的冷面笑匠……一页接着一页,小心翼翼地直到最后,《等待》翻转成一部无与伦比的滑稽讽刺小说。” ──《时代》杂志 ★“实至名归的惊人成就。”──《纽约时报》★“《等待》呈现一则在文革时代中国社会下的荒谬剧,却也极其巧妙地剖析,疏离的人心。” ──《纽约时报书评》 ★“美得令人心痛……哈金呈现庶民生活的细节,举凡食物、衣着到农村社会的人际关系,收敛在文字背后浓烈情感让人不禁联想狄更斯和巴尔扎克。” ──《洛杉矶时报书评》 ★“细腻且复杂地……刻划了时间对爱情的作用。”──《华盛顿邮报》★“故事借由主角孔林等待离婚的判决,反映六○至八○年代的中国共产党政府的变化。全书至第三部火力全开,及至离婚得手后,哈金一幕幕既感人又嘲讽的字句,展现一名桂冠诗人和得奖短篇小说家经营长篇小说的惊人能力。” ──《出版人周刊》 ★“一部看似简单的故事,却以非凡的精准和优雅写成。哈金以后现代时期最坚定固执的写实主义小说家建立起自己的声誉。”──《科克斯评论》每年夏天,孔林都回到鹅庄同妻子淑玉离婚。他们一起跑了好多趟吴家镇的法院,但是当法官问淑玉是否愿意离婚时,她总是在最后关头改了主意。年复一年,他们到吴家镇去离婚,每次都拿着同一张结婚证回来。那是二十年前县结婚登记处发给的结婚证。 孔林在木基市的一所部队医院当医生。今年夏天,医院领导又给他新开了一封建议离婚的介绍信。孔林拿着这封信回乡探亲,打算再一次领妻子到法院,结束他们的婚姻。探亲前,孔林对在医院的女朋友吴曼娜保证,这次他一定要让淑玉在同意离婚后不再反悔。 孔林是干部,每年有十二天的假期。回一趟乡下要在两个镇上换火车、倒汽车,来回路上就要用去两天,他在家里只能待十天。今年休假前,他曾盘算,回了家会有足够的时间实行他的计划。现在,一个星期过去了,他对妻子一个字也没提离婚的事。每次话到嘴边,又想咽到第二天再说。 他们家的土坯房二十年没变样,茅草屋顶,四间正房,三扇朝南的方窗,窗框漆成天蓝色。孔林站在院子里,面向南墙,翻弄着他晒在柴火垛上几本发霉的书。他想:不用说,淑玉根本不知道怎么爱惜这些书。我也用不着它们了,也许该送给侄子们。 他身旁鸡鹅成群,鸡昂头阔步地走着,鹅却摇摇摆摆。几只小鸡崽从围住小菜畦的篱笆缝里钻进钻出。菜畦的木架上爬着豆角和黄瓜,茄子弯得像牛角,壮硕的生菜盖住了垄沟。除了鸡鹅,他妻子还养了两头猪和一只奶羊。菜畦的西头是猪圈,肥猪在里面哼个不停。起出的圈肥堆在猪圈墙边,等着用车拉到自家地里。地头有个化粪池,猪圈肥要在里面高温焐上两个月,再撒到地里。空气中飘荡着猪饲料中酒糟冒出的味道。孔林别的不讨厌,就是受不了这股酸味。淑玉在做饭,灶屋传来风箱的喘息。孔林家院子南头,榆树和桦树的伞盖遮住了隔壁人家的茅草泥瓦屋顶,从那边不时传来邻家的狗吠声。 翻弄完书,孔林走出前面的院墙。院墙有一米高,墙头粘满酸枣刺的枝丫。他一只手拿着他在高中时用过的卷了边的俄语字典。他无事可干,坐在自家的磨盘上,翻着这本老旧的字典。他还记得几个俄语单词,想用它们造一两个短句,却想不起准确变格的语法规则。没办法,他只好任由字典待在腿上,纸页在微风中抖动。他抬眼看着远处的田间,村民们在锄土豆。地太广阔了,村民们把一杆红旗插在田地的中央,谁先到那里就可以喘口气。孔林被这景象迷住了,但是他十六岁就离开村子到吴家镇上高中,不知道怎么干农活。 路上出现一辆牛车,上面高高垛着成捆的谷子秸,随着牛车左右摇晃。拉套的是头小母牛,后腿有点瘸。孔林看见女儿孔华和另外一位姑娘坐在车顶上,快被蓬松的谷秸埋起来了。两个女孩子又唱又笑。赶车的把式是个老头,头戴蓝哔叽帽子,嘴里咬着烟袋,用短鞭轻戳驾辕小牛的屁股。牛车的两只包了铁皮的轮子在坑坑洼洼的路上发出有节奏的吱吱声。 牛车在孔林家的门口停住,孔华扔下一只粗大的麻袋,自己也跳了下来。“杨大叔,谢谢啦。”她冲车把式说了一声,又向车顶上的胖姑娘招招手说:“晚上见。”然后她开始掸掉粘在上衣和裤子上的草刺儿。 老头和胖姑娘都看见了孔林,冲他笑笑,但没说话。孔林模糊地记得这位车把式是谁,但是不知道那闺女是谁家的。他清楚,他们同他打招呼并没有乡间的亲热劲儿。老头并没有喊:“伙计,咋样啊?”女孩子也没有说声:“大叔,好吗?”孔林想这可能是因为他穿了军装。 “麻袋里装的啥?”他从磨盘上站起来,问女儿。 “桑叶。”她说。 “喂蚕的?” “嗯。”孔华看起来不太情愿同父亲说话。她在屋后的三只大柳条筐里养了些蚕。 “沉不?”他问。 “不沉。” “要我帮一把吗?”孔林希望她在进屋前,能同他多说几句话。 “不用,我自己能背。” 她用两只手把大麻袋抡到肩上,一双圆眼睛在爸爸的脸上盯了一会儿,轻快地走开了。他注意到女儿手腕晒脱了皮,露出点点嫩肉。她长得多高多壮啊,一看就是把干农活的好手。 她盯着他看的目光再一次让他不舒服。他不明白她气呼呼的是不是因为他要同她母亲离婚。他觉得这不大可能,因为他今年还没提离婚这件事。想到和自己的女儿有了隔膜,他很不痛快。小时候,她跟他那么好,每次探家,他们经常在一起玩耍。长大了,她变得沉默寡言,同父亲有了距离。现在她甚至多余的话一句也不同他说,最多冲他笑笑。他很困惑:她真的恨他吗?她已经长成大姑娘了,过几年就会出嫁,不再需要自己这个老头了。 事实上,在他这个年纪,孔林看上去相当年轻。他快到五十岁了,外表并不像个中年人。虽然穿了军装,但他看起来更像个地方上的干部,不像个军官。他白白净净,细嫩英俊,笔直的鼻子上架着副黑边眼镜。相比之下,他的妻子淑玉又瘦又小,而且还十分老相,细胳膊细腿的撑不起衣服,穿在身上永远晃晃荡荡。除此之外,她裹着小脚,有时打着黑色的绑腿。她的头发挽成素髻,使脸显得更憔悴。她的嘴唇有些塌陷,但黑眼睛却轻扬灵活,并不难看。无论从哪方面说,这对夫妻都不相配。 “淑玉,咱们唠唠离婚的事儿好吗?”晚饭后,孔林问妻子。孔华刚走,去找朋友复习功课了。她想考哈尔滨的一所技校。 “行啊。”妻子平静地说。 “咱明天上县里?” “行啊。” “你总是说‘行啊’,可事后又变卦。咱这次能不变吗?” 她不吱声了。他们从不吵架,她总是听他的。“淑玉,”他继续说,“你知道,我在部队上需要有个家。我一个人日子过得很苦,我不是年轻人了。” 她点点头,没说话。 “你这次能跟法官说你答应离婚吗?”他问。 “行啊。” 屋里又静下来。他拾起县里的报纸《乡村建设》,接着看下去,手指轻轻地敲着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