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简介: 本书精选了美国最杰出的短篇小说家杰克·伦敦的经典作品,如《银白的寂静》《热爱生命》《北方的奥德赛》《印第安女人》等。每一篇故事都有其明显的特色,内容丰富,有声有色,险象环生,引人入胜,但又有科学的根据。通过这些作品杰克·伦敦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陌生又异常广阔的世界,描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严酷搏斗,以及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一百多年来,他的作品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洋溢着美国短篇小说中前所未有的清新气息。 作者简介: 杰克·伦敦(1876-1916),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前承马克吐温,后启海明威,开创了美国短篇小说新纪元,在现代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享有很高的地位。他的创作,笔力刚劲,语言质朴,擅长以人物的行动来表现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故事情节紧凑,文字精练生动,有相当的感染力。他一生热爱奋斗和冒险,创作了50多部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其中许多作品堪称短篇小说的经典,为人们了解美国人及其性格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译者:沈樱,女,杂志专栏作家,古典文学研究者,曾在多个国家游学,对外国文学尤为喜欢,翻译有多篇短篇小说,风格细腻,见解独到,其翻译作品很受当下年轻人的喜爱 目录: 银白的寂静 北方的奥德赛 基斯的传说 墨西哥人 印第安女子 丢脸 为赶路的人干杯 面对意外 快!生一堆火北方的奥德赛 雪橇和着挽具的嘎吱嘎吱声,领头狗的脖子上铃铛晃来晃去的丁零当啷声,像是咏唱着一支永恒的哀歌。不过此时的人和狗都已疲惫到极点了,他们已发不出任何声音。 他们来自远方。 路上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刚刚落下的雪。雪橇上载着很多撕开的冻得如同燧石一般僵硬的鹿。橇板紧贴着还没有被轧结实的道路,却总是往后退,这条路仿若人一般的倔强。 夜幕正在降临,但是这一晚他们没有帐篷可搭。雪从毫无生气的空中缓缓飘洒着,哦,那不是雪花,而是小巧精致的水晶。天气并不寒冷——只有-10°——这样的气温大家已经不觉得冷了。迈耶斯和贝斯特把护耳翻了起来,马尔穆特·基德也把手套摘了下来。天气确实算暖和了。 这群狗在下午,应该是更早些的时候就已经累坏了,不过现在,它们有了新的活力。那些感觉向来敏锐的狗显然是有点儿坐立不安了——它们似乎已经无法承受拖索的束缚,它们想快点儿跑起来但又显得犹豫不决,它们就那么竖着耳朵,用鼻子吸着气,时刻做着出发的准备。可是慢慢地,它们开始对那些感觉太迟钝的伙伴发怒了,然后不断地咬着它们的后腿,用一种狡猾的手段催促着它们前进。那些遭到责怪的狗也感染了这样的情绪,继而又将这样的毛病传给别的狗。最后,最前面那架雪橇的领头狗终于心满意足了,它仰着头高吠了一声,然后匍匐在雪地中,使出浑身力气绷紧了颈圈向前冲去。别的狗也都来了精神,跟着它做出同样的动作。 就这样,后面的皮带一缩,拖索一紧,一架架雪橇就向着前方冲去了。这时,人们不得不紧抓着橇把,猛地将双脚抬高许多,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被橇板压住。一天的劳累瞬间都消失了,人们大声呼叫着,催促狗们快点儿前进。那群狗像是听懂了他们的语言,也用兴奋的喊叫声回应着他们。狗们精神抖擞着,在渐渐变黑的夜色中,放开脚步,啪嗒啪嗒地快速奔跑在雪地中。 “往右转!往右转!”他们依次喊着,一架架雪橇突然就偏离了原本行驶的主道,掀起一侧的橇板,如同顺风行驶的小帆船一样向前方狂奔而去。 雪橇一下子冲出了一百多码的样子,在一个透着光亮的羊皮纸窗前停了下来。无疑,这座木屋就是他们的家了,房间里有一架育空式火炉烧得正呼啦作响,一把茶壶也正冒着热气。只不过,这座木屋此时已经被旁人占领了。六十只威风凛凛的爱斯基摩狗一起朝着木屋外面咆哮着,这群浑身是毛的狠家伙突然猛地朝拉着第一架雪橇的狗群扑了过去。门被猛烈地撞开了,一个身穿红色束腰制服的西北警察样的人,踏着及膝深的雪,挥起狗鞭的柄把这群疯狂的家伙收拾得服服帖帖。这人倒是很沉着,也很公正。之后,房间里的人和房间外的人握了握手,就这样,马尔穆特·基德在一个外人的迎接下,走进了本属于他的木屋。 原本,出来迎接他们的人应该是斯坦利·普林斯,因为往常总是他负责照看房间里的那只育空式火炉,并准备好滚烫的热茶等待他们回来。而这个时候,普林斯却无视他们,而是忙着招待木屋里的客人。客人有十二人之多,都是为英国女王服务的执法者以及派送邮件的邮差,不过如今他们混在一起,实在是很难区分。 这群人有着不同的血统,不过相同的生活环境却使他们变成了同一类人——一种消瘦、健壮的人。他们身上的肌肉由于长年奔走而显得异常坚韧,被阳光晒成棕褐色的脸看上去很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