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新宁波帮


作者:应华根,魏玉祺     整理日期:2014-08-26 11:21:51

民营经济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到底贡献了什么?宁波是可以作为一个生动的教案的。
  30年的实践中,新宁波人传承宁波帮尚商善贾的百年传统、精明笃诚的创富实践,敢为天下先,以务实的姿态,谋定而后发,成为中国经济舞台最活跃的商帮之一。新宁波帮,体现在一个“新”字。与以往的一家独大不同的是,今天的宁波出现了一种新气象,那就是产业集聚效应,形成了像鄞州的服装、宁海的文具、慈溪的小家电等较大规模产业带,不仅产业分工明显,而且产生了一大批执行业牛耳的旗舰级企业。另一个“新”表现在政府的开明开放,不但实现了民营企业与其它所有制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实现公平竞争;还总结出了一条可操作性强的发展思路:以建设一批名园、培育一批名企、发展一批名品为载体,以推进技术创新为动力,推进民营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说起宁波,人们往往最先想到的不是秀丽的山水和美味的饮食,而是闻名遐迩的“宁波帮”。宁波帮在中国的商帮文化史和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宁波商人在中国经济尚不发达时就已遍布世界,并极为精明地成为所到之地的富贾。本书主要向介绍了改革开放30年中的“新宁波帮”。新宁波帮,实际上代表了两个先进方向,一个是具有中国元素的民营经济发展先进方向,一个是具有中国元素企业思维和文化价值的先进方向。本书作者以生动翔实的企业案例解剖了新宁波商帮特有的精神和价值观。
  作者简介:
  应华根,资深记者,中华工商时报浙江首席观察员,宁波市民营企业家协会秘书长,新宁波帮文化的倡导者,多家民营企业首席顾问。主要著作有:《财富浙商》等。
  目录:
  序言:为新宁波帮喝彩
  自序:跨越——宁波帮的新高度
  前言:涌动的宁波新活力
  第一部分文化的天空
  第一章辉煌:无宁不市
  1.与巨人竞舞
  2.一座大桥的经典意义
  3.雅戈尔:御领天下
  4.广博:用文化行销全球
  第二章战略:思想者
  1.宁波帮的思维
  2.隐形地飞翔
  3.奥克斯:一切只为大众利益
  4.南苑:宁波不可或缺的城市名片
  5.志清:和谐生产力在宁波的经典读本序言:为新宁波帮喝彩
  自序:跨越——宁波帮的新高度
  前言:涌动的宁波新活力
  第一部分文化的天空
  第一章辉煌:无宁不市
  1.与巨人竞舞
  2.一座大桥的经典意义
  3.雅戈尔:御领天下
  4.广博:用文化行销全球
  第二章战略:思想者
  1.宁波帮的思维
  2.隐形地飞翔
  3.奥克斯:一切只为大众利益
  4.南苑:宁波不可或缺的城市名片
  5.志清:和谐生产力在宁波的经典读本
  第三章见证:红帮归来
  1.传承与裂变
  2.巴黎的风景
  3.培罗成:创造经典的红帮新文化
  4.太平鸟:以时尚的方式飞向美丽
  5.罗蒙:红帮商业风格的复兴
  第二部分非常之道
  第四章文化:崛起的力量
  1.传承与创新
  2.相信文化的理想
  3.金田:从青铜时代到“金镶玉”
  4.浙东建材:“钢筋混凝土”的文化基因
  5.浙江华联:文化背后的跨越之道
  第五章价值:站在风景高处
  1.全球竞争中的新宁波帮
  2.用全球视野看自己
  3.荣安:地产向左。文化向右
  4.贝发:激情书写世界
  5.宁波牛奶的“鲜”艳之道
  第六章创新: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
  1.天下先,够新鲜
  2.开明保守的宁波式创新
  3.衲时:后与先的戗颓哲哮
  4.野马:创新背后的不屈动力
  5.甬微:把“替代”事业进行到底
  6.双龙:不创新毋宁死
  第三部分凤凰浴火
  第七章集群:财富的诞生
  1.新宁波帮的马其顿方阵
  2.会展经济的脉动
  3.阿拉老酒:宁波酒文化的突围与复兴
  4.银亿:低调崛起者的高调领跑
  5.神龙:最佳上阵父子兵
  6.哈利斯顿:品牌如何制胜
  第八章蜕变:民营经济的化蝶
  1.蝶化之舞
  2.2.5产业的崛起
  3.陆龙兄弟:当信义成为习惯
  4.向阳渔港:大气度谋就大格局
  5.君禾:多走一步的真理
  6.更大:大胸怀成就更大理想
  第九章使命:民营企业的跨越
  1.塑造完美的企业品格
  2.跨越是一种信念
  3.帅康:“中国火”的标准演义
  4.摩士:走向世界的五个驱动器
  5.雪龙:汽车心脏的中国保护神
  6.通用:凤凰涅槃
  访谈录:新宁波帮中的民营力量
  后记:宁波市商会·国贸中心:一座建筑支撑的商业未来
  附记:宁波民营经济大事记第一部分文化的天空
  第一章辉煌:无宁不市
  1与巨人竞舞
  镜头一:以“走遍天下,不如宁波江厦”为自豪的宁波人,在摸着龙虾、叫卖汤团的日子里,把东门口的一条小路,看成是宁波通往四个现代化的“康庄大道”。
  当时,全宁波最高的建筑是南宋时期重建如今仍然屹立在城煌庙处的“天封塔”,而具有天然优势的宁波港,还是一片等待开发的处女地。但是从海那边吹来的风信子,渴望着有巨人能够将宁波拔高,拔高……
  镜头二:1978年秋,宁波籍商人包玉刚宣布已收购香港九龙仓20%的股票,并不断暗中吸纳九龙仓股,使其控有的股权增至30%;1980年6月25日11时30分,香港九龙仓2000万股的收购额在两小时内已完成认购。平均每分钟收购16万股,其效率之高当可打破世界纪录。
  这是包玉刚收购九龙仓的最后一役。以包玉刚、李嘉诚为代表的华人商界,在香港展现了非凡的商业才华以及经典的传奇故事,在更为现代化的资本竞争中,激励着影响着更多新生代企业家的商业价值观。这两组镜头的对比,则显示了曾有着“五口通商”和“海上丝绸之路”辉煌历史的宁波乃至宁波企业家,在历史变迁中表现出来的无奈、失落、希望以及价值所在。
  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历史给了宁波一个契机,但宁波需要一个平台。
  1973年7月,芦苇密布、野鸭成群的宁波港迎来一位特殊客人——粟裕将军。他白天坐船考察,晚上研看地图,粟裕大将对宁波港喜出望外。
  解开历史的秘密档案,我们才知道粟裕大将是奉周恩来总理之命,以国务院港口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的身份,从北到南秘密寻找深水良港。
  1978年秋天,中国的政治气候出现了好转。宁波籍商人包玉刚最早觉察出中国将有大变革,身居香港近30年的“世界船王”包玉刚提笔写了一封信给内地有关部门,表示要回来探亲。1978年11月,包玉刚登上北上的飞机,并受到了邓小平的接见,开始了被西方媒体称为“世界船王的破冰之旅”。
  1984年8月1日,北戴河,邓小平在听取谷牧关于宁波情况的汇报。当他得知,宁波拥有国内罕见、世界少有的深水良港北仑港,而且分布在世界的许多海外宁波人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凝聚力强、享有较高的社会名望,其中包括包玉刚、邵逸夫、董浩云、王宽诚等工商巨头和社团领袖以及科技名人,高兴地说,宁波的优势一是“宁波港”,二是“宁波帮”,要动员全世界“宁波帮”建设宁波。
  如何充分发扬邓小平关于宁波两大优势的讲话精神,开发好两大资源,成为宁波市政府和有志之士需要破解的新课题。善于从“河姆渡”文化中寻找资源优势的宁波人,决定在北仑山上建立一个深水港口。1984年,宁波确立了“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希望凭借宁波港的天然优势,能够成为吸纳来自全世界财富的风水宝地。
  宁波的最高学府——宁波大学,就是在海外“宁波帮”的捐赠下成为国内一流大学的。1984年10月19日,包玉刚和当时的宁波市长共进晚餐,服务员端上一盘裹着芝麻炸得金灿灿的宁波汤园。包玉刚夹起一个金灿灿的汤园放到市长盘里,说:这就是两千万美元。1984年12月20日,邓小平闻讯,欣然为宁波大学题写校名。海外“宁波帮”在邓小平的号召下,掀起了一股帮宁波的热潮。仅1985年,海外“宁波帮”就为家乡捐赠5700万元,比前一年猛增37倍。
  包玉刚又为宁大捐资建6340平米的图书馆,捐体育中心。然后——他4个女儿捐宁波公共图书馆,后来又捐教育楼。他大女儿在加拿大设立奖学金,专为宁波培养青年教师。包玉书兄妹捐建龙赛理科楼。包玉书捐建46000平米的包玉书科学楼。
  包氏教学楼群面积10万平米!
  宁波籍香港实业家王宽诚,一次就出资1亿美元设立教育基金。他说:积财于儿孙,不如积德于儿孙。
  在港宁波帮赵安中,捐助教育一百多个项目。他为宁波大学更是捐建“林杏琴会堂”,继而捐建田径场看台、宁大幼儿园、教工生活小区、至真楼、至善楼、至美楼,又设立教育专款一…·他卖掉美国和加拿大的别墅,设立教育基金奖励受聘宁波大学的学者,并把儿子给自己买房的生日礼物——一张1500万元的支票捐赠给学校。
  香港又一宁波帮魏绍相为宁波大学捐资的天象馆落成后,他已年近80。他说他身体还好,准备再做10年,有了钞票再捐。
  李达三外语楼,是李达三的子女送给父母的金婚纪念的礼金,他如数捐给了宁波大学。
  76岁的宁波帮李景芬,在捐一灯光球场后,在香港立一遗嘱,办好公证,写明1/4的遗产捐给宁波大学。
  范思禹建筑工程楼,是范思禹去世后他的亲属把遗产变卖了捐建的。
  宁波帮曹光彪,在内地投资近20亿元,教育捐款3亿多。
  还有黄庆苗、朱绣三、应圣瑞、邬蔚庭、顾国华……一个个沉甸甸的名字!于是,才有了现在占地23平方公里,涵盖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理、航海等学科的宁波大学。
  如果想在一所大学阅读一个民族的精神办量,那么,宁波大学或许是世界之最。在这里,我们读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气节,一种精神,一种前所未有的商业文化,而这,正是“宁波帮”的灵魂。
  这些辉煌的名字,代表的不只是财富,不只是造福桑梓的壮举,而是为新生代宁波帮从萌芽到成长、从发展到壮大注入的一种优秀的文化基因,宁波的民营企业家,本身就是财富责任和企业品格的忠实践行者。海外宁波籍人士现有7.3万多人,加上后裔达30多万,分布在64个国家和地区。新生代的宁波企业家,不是在干涸的土地上拔高的,而是在丰盈的、文化的商业土壤上,与世界巨人竞舞的。
  2一座大桥的经典意义
  镜头一:1978年,习惯了坐着摆渡摇晃着前往上海探亲的宁波人,先辈创业的辉煌的商业文化历史,吸引和激荡着他们,他们.6-渴望着能够在宁波到上海的鸿沟上架起一座虹桥,而这座虹桥能够成为宁波接道大上海、进而进军国际市场的“天堑通途”。
  常年往返沪甬两地的宁波企业家王先生说,1978年,我从宁波出发,乘坐了9个小时的火车,绕行杭州湾到上海求学,有时坐船,晃晃悠悠的要10多个小时,人经常晕得厉害,而且还常常因为海浪的缘故停开。
  镜头二:2008年5月1日,天堑变通途,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全长36公里的杭州1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10年论证,5年建成,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自2003年11月开工以来,杭州1湾跨海大桥建设者攻克一个又一个世界性难题,共获得25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9大系列自主核心技术,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它是世界建桥史上的一项创举和奇迹。
  更值得称奇的是,杭州湾跨海大桥总投资约118亿元,是迄今中国桥梁中投资额最大的一座。引人注目的是,由宁波方太等17家民营企业持股近30%,开启了中国民间资本大规模进入国家特大型基础建设项目的先河。
  亲自参与杭州湾跨海大桥投资的方太集团董事长茅理翔感叹地说,1993年,我从高速公路上坐5个小时的车,往返两地,2008年的今天,杭州湾大桥建成通车,天堑变通途,我们与上海形成了2小时的经济圈,而我们也更能直接地融人到长三角经济和社会一体化的大商业圈中。
  在这两组镜头的对比里,我们只感受到的是交通和生活的便利,而印证着一历史巨变的,则是一场思想解放与扩大开放的大竞争——宁波,只有参与到世界市场经济的舞台中去,才能大发展,大崛起。
  2008年6月8日,一场以“沿海地区:思想解放和扩大开放”为主题的“中国开放论坛”在宁波举行。
  同一天,韩国韩华石油株式会社与大榭开发区签约,成为落户宁波的第31家世界500强企业。
  作为一个中等城市,处于长三角经济圈的末端,但却能创造如此的奇迹,这不仅仅是宁波利用港口优势,延展到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种新战略蓝图,也是宁波实现自我突破,从海外宁波帮实现草根经济崛起的一种精神升华。
  上世纪80年代初,炎炎夏日,国务院副总理万里来宁波协调港口开发事宜,全市居然找不到一个带空调的会议室,最后会议不得不改在专列上举行。
  7000年来,具有海洋精神的宁波人,靠海而生,在痛苦中寻找的不仅仅是海洋精神,更需要的是海洋文化。宁波崛起的新生力量,也在这蔚蓝色的海洋。
  从摇着木船摆渡赶往上海的庙市,从杭甬高速的建成,以及到今天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30年间,宁波人用智慧发扬了精卫填海的精神,并把自己的触角不断向外伸展。
  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杭州湾跨海大桥,让宁波到上海、苏南不必绕道杭州,陆路距离缩短120公里;让温州、台州、舟山等地离上海更近,让南通、镇江等地到宁波更便捷。打通天堑阻隔,宁波不再是交通末梢,而成为连接上海、苏南和温州、台州、舟山乃至福建的枢纽城市。
  权威人士预言,继巴黎、伦敦、纽约、东京、芝加哥之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将成为“第六个国际级都市圈”。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不仅仅是打造长三角2小时经济圈‘改变长三角的格局,更能把宁波因跨海大桥而成为长三角核心副中心,和南京、杭州、苏州一起,与上海形成功能匹配。长三角除现有“沪宁杭”经济走廊外,还将因杭州湾跨海大桥而形成贯穿南通、上海、宁波的“沪甬通”经济新走廊。宁波,在这样千年机遇的面前,只有充分发扬好“新宁波帮”精神,凭借现代化国际大港口,以前人所未有的魄力和创新精神,加速从三江口走向长三角,走向蔚蓝的太平洋时代。
  ……





上一本:张爱玲:怨女 下一本:德云日记2:师徒三十六计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新宁波帮的作者是应华根,魏玉祺,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