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既是一部现代都市小说,也是一部涉及职场的黑色幽默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个北京80后女孩“何不醉”初入职场的所见所闻,针对当下国民所津津乐道的时事、娱乐,既有女主人公的巧遇初恋的尴尬,又有暗恋“凤凰男”的无疾而终……作品生动诙谐,让人忍俊不禁。 作者简介: 莫小邪,20世纪80年代初生于北京。北京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青年文学》、《芙蓉》、《作品》、《红豆》、《西湖》、《海峡》等。有多首诗歌入选《中国诗歌精选》、《中国新诗年鉴》、《被遗忘的经典》。 目录: 第1章一个馒头引发的传说 第2章富丽公司的女老板 第3章离开东北 第4章精壮男与刻薄女 第5章向往阿富汗的小资 第6章勇斗黑衣歹徒 第7章九尾狐 第8章他们叫精英 第9章有种男人,世上无双 第10章待到青梅成熟时 第11章悲伤茱丽叶 第12章猛男来了 第13章往事如烟 第14章大红门 第15章摩登时代第1章 一个馒头引发的传说 第2章 富丽公司的女老板 第3章 离开东北 第4章 精壮男与刻薄女 第5章 向往阿富汗的小资 第6章 勇斗黑衣歹徒 第7章 九尾狐 第8章 他们叫精英 第9章 有种男人,世上无双 第10章 待到青梅成熟时 第11章 悲伤茱丽叶 第12章 猛男来了 第13章 往事如烟 第14章 大红门 第15章 摩登时代 第16章 别跟我玩猫腻 第17章 文坛上的酒鬼 第18章 皇族归来 第19章 摇滚青年之歌 第20章 上流人的夜宴 第21章 逃回家的职业女性 第22章 挣扎还是奋斗 第23章 战地天使 第24章 河蟹时代的呐喊 第25章 80后的苦恼 第26章 生活是一场沙尘暴 后记:天生励志难自弃莫小邪有三分天才、三分鬼才。“天才”是说,她构建的小说世界致广大而尽精微,造出了一个似北京而非北京的“北京”;“鬼才”是说,她写的人物都是性格极端剑走偏锋的人物,满纸都是似人而非人的“人”。鬼行天下,好看! ——徐德亮(著名相声演员) 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探求到较深的层面,而且具备足够的穿透和把握能力,这是一个小说家的基本功。我很看中莫小邪由此而发出的文学才能,在这个基础之上,她的文字极富色彩与光泽,尤其是她对世相的描述,迅速而不露痕迹的传递出新一代作家对社会“体温”的感知,无论是精神的还是肉体的。从侧面看,这无疑是一代人成长最好的见证。 ——马季(中国作家网主管,《长篇小说选刊》编辑部主任,评论家) 由《何不醉在人间》一作,我进而认识了在文学上努力进取着的莫小邪,觉得她不仅由此作舒展了真正的自己,使自己的写作上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以逾越自我写作的社会性,逾越自传写作的讽喻性,远远地超越了她原本属于的80后群体与青春文学,走入当代文学新锐作家的行列与前列。由此,她显示了她在小说写作上的新的可能,也让人们对她抱有更多和更大的期待。 ——白烨(著名评论家)莫小邪有三分天才、三分鬼才。“天才”是说,她构建的小说世界致广大而尽精微,造出了一个似北京而非北京的“北京”;“鬼才”是说,她写的人物都是性格极端剑走偏锋的人物,满纸都是似人而非人的“人”。鬼行天下,好看! ——徐德亮(著名相声演员)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探求到较深的层面,而且具备足够的穿透和把握能力,这是一个小说家的基本功。我很看中莫小邪由此而发出的文学才能,在这个基础之上,她的文字极富色彩与光泽,尤其是她对世相的描述,迅速而不露痕迹的传递出新一代作家对社会“体温”的感知,无论是精神的还是肉体的。从侧面看,这无疑是一代人成长最好的见证。 ——马季(中国作家网主管,《长篇小说选刊》编辑部主任,评论家)由《何不醉在人间》一作,我进而认识了在文学上努力进取着的莫小邪,觉得她不仅由此作舒展了真正的自己,使自己的写作上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以逾越自我写作的社会性,逾越自传写作的讽喻性,远远地超越了她原本属于的80后群体与青春文学,走入当代文学新锐作家的行列与前列。由此,她显示了她在小说写作上的新的可能,也让人们对她抱有更多和更大的期待。 ——白烨(著名评论家) 没见过她时读了她的小说,觉得这是一个顽皮有趣的孩子。见过之后,反倒觉得这孩子有几分端庄。最近她又写了一部长篇小说,显示出她的实力和潜力,以及一个青年的成长和成熟。 ——解玺璋(出版人,著名评论家)现在有趣的小说已经不多。但莫小邪的小说却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从内心里不断地冒出意领神会的笑,作品中的人物很恰当地站在我们对面,令人在心里一次次地说,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作品有如作者的为人,随意而诙谐,文艺而有趣。 ——唐朝晖(《青年文学》杂志社副主编) 现如今吃人奶可比吃人贵。如果那七十二家馒头店的掌柜不爆料,谁能想到雪白的馒头内竟掺了人奶。哪里有反对的声音,哪里就有支持的力量。糕点生产加工厂的工人们对此事儿十分不满。总工会认为,他们要不支持馒头的维权,今后这场革命就可能危及蛋糕、面包、饼干跟江米条的生意。反正这事儿沸沸扬扬的,闹得满城风雨、口水四溢。街坊四邻挑灯夜战可不是为了和面做馒头,而是为了在夜里提防“反馒头协会”会员。会员们天天晚上不睡觉,走家串户地搜罗馒头,一旦发现谁家有人奶馒头,二话不说立刻放狗,顿时,鸡飞狗跳,馒头不见了。 北京东城有一家乃书香门第,占地万亩,据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乃子的后代。乃子的后代有些神经兮兮的,最不能接受搞非主流的那些人。因为非主流发明了火星文,这是继四大发明之后最复杂的发明,“著名的乃子”用火星文一写便成了“著名的奶子”。这一大家子携远亲小强有财的稀稀拉拉的一堆门徒,于本世纪初正式号称“新儒家团队”,昼夜口伐人奶馒头走红一事纯属低级趣味,这便是日后众所周知、耳闻目睹的一个馒头引发的恶搞。据野史《今朝那些事儿》记载:风霜奶雨冲击波引发了一场低级趣味,叫紫禁城七十二个火夫活得更像个人样儿,人民的眼睛为了亮晶晶而生,瞧准了,七十二家馒头店的七十二位大老板,个个穿一身儿范思哲皮衣,天天出门坐宝马抽雪茄。范儿太正了!这哪儿是火夫,分明是七十二个跟国际时尚接轨的时尚男优。至于馒头内的奶到底用了谁家产妇的奶,谁吃了馒头还从心底对奶妈发出崇高敬意?估计大多数消费者只想到一把好乳,“好乳”这个名词加动词的场景在全城老少的眼前晃悠。弄不好一直从十岁晃到八十岁,不然怎么会有“老花眼”之说呢? 话说吃过馒头就分手。曾与我同在富丽公司奋斗的某位女同事打了辞职报告,将跟马老虎远征深圳。这事儿赶上元宵节刚过,我请一位以蔬菜批发起家的大客户到小白杨火锅店吃饭。马老虎一万个不放心,怕我暗中给他的人下迷药,坏了他谋划已久的淘金梦。要我说,他带年轻女同事上深圳实乃没安好心之举,往好了想,把一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花瓶摆桌上秀人气儿;往坏了想,叫人家未出嫁的闺女帮他搞公关。俗话形容,这人相当不地道,凡事只考虑自身利益,心胸狭隘,听不得与己不同的意见。 我一身夕阳红布衣,提一把诸葛羽扇,打开车门,麻溜地下了车。火锅店门口,马老虎戴一副大蛤蟆镜,叼一根儿雪茄,一下车便冲门口的保安嚷道:“都他妈给我立正、站好!一起喊‘马哥你好’!”想都不用想,他喝过了才来。别看人贱,跟下属讲话,特别善于引用名言,最常用一外国作家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如果谁说他没文化,发手机短消息都用百度搜索,遇见这类情况,马老虎不骂人了,变得特有涵养,比如,掏出一台掌上电脑,用行动告诉别人,他捣鼓的都是高科技。 这就重点说到富丽公司的人事经理马老虎这个人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