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阿思是一个丧失听觉的犹太少女,用她敏感而又充满魔力的目光审视着她母亲的 婚姻。那是个飘着雨滴和茉莉清香的春天早晨,她俊美尊贵如王子的父亲,遇见了贫贱如灰姑娘的母亲,于是,这造成了一切悲剧的起源。 母亲巴哈尔出身于底层犹太家庭,十六岁那年嫁给了德黑兰富商的小儿子奥米德。然而在他们结婚之前,父亲便爱上了名媛尼娅兹。接下来的情形便是母亲巴哈尔认为自己拥有了一生的好运,虚荣且虚伪地生活在幻影和梦想中,父亲则一直沉迷在追求尼娅兹的狂热中,直到他最终抛弃了她们…… 雅阿思看到了一切真相和命运的昭示,但一直保持沉默,直到一场大火之后,在飞舞的灵魂中,她要告诉母亲一切的开始和结局…… 作者简介: 吉娜·B.那海(GinaBNahai)出生于伊朗,在美国和瑞士接受教育,当代西方最具实实力的小说作家代表作有《孔雀哀鸣》(cryofthePeacock)、《信仰大道上的月光》(MooniOfitontheAvenueofFaith)等曾负责为美国国防部研究伊朗政治,经常就伊朗犹太人历史和流亡我母亲——名叫巴哈尔,意为“春天”——所具有的那种脑瓜对有常识的人来说没有任何用处:她怎么都学不会加法,搞不明白哪怕是最基本的科学原理,然而却声称自己想上大学,想当一名教师——一名中学教师,教授诗歌、文学以及所有那些只有无所事事的男人和不正经的女人才会感兴趣的科目。巴哈尔读的书里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她却把他们当成是真实的;她收集美国电影明星的照片,煞有介事地学习他们私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她谈起斯宾塞·屈赛来好像他就是隔壁邻居;对格蕾丝·凯利与摩纳哥国王的婚礼额手称庆,好像这种好事也会有一亿分之一的希望降临在自己或是她认识的某个人头上。而且,巴哈尔事实上就坚信自己将来一定会嫁给一个“有钱有势的男人”——“一个富人,声名显赫,举足轻重,人人都知晓并仰慕。”她一本正经地对朋友和家人如此解释道。她从没想过“有钱有势的男人”是不会娶那些住在离德黑兰犹太人贫民窟只隔一个街区,来自居鲁士大街,除了对自己的孩子(如果她们幸运的话)不会对任何人产生“影响力”的女孩的。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她与“歌剧演员”相处甚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理解他的幻想,并把这些幻想当做好像是早晨才刚刚发生过的真实事件来对待的原因吧。 在整个学年里,巴哈尔把吃午餐的钱都花在了从街上孤儿那里买来的口香糖和罗望子果上。她也买彩票——尽管父母三令五申禁止她这么做——因为,毫无疑问,她肯定能碰巧买到一张彩票中个几百万。到时你只消看看晚报就什么都明白了,他们甚至会把她在空中挥舞彩票的照片印在上面,让整个世界来见证:唉,你们这些人哪,缺乏信念哟。她会把报纸拿到学校,给她的朋友安吉、尔看,她们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同桌。 安吉尔没日没夜地学习,她不认为自己能嫁得出去,更不用说嫁给王子了。像巴哈尔一样,她也打算上大学,当名中学教师,离开居鲁士大街,以超越自己家庭目前的社会地位,但她也知道这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并准备为此做出必要的牺牲。与巴哈尔不同,她决不会把时间浪费在电影院或者放学后故意绕远路以便能路过男校。她来自于那种犹太家庭——自从沙理扎在全国各个省市都划出了犹太贫民窟后,其他许多犹太人都这样——他们并不刻意回避自己的犹太人身份,因为他们已经厌倦了被整个世界轻视的滋味。正因为这些原因,巴哈尔的父母同意女儿与安吉尔交往,还允许她去安吉尔家拜访了几次。除此之外,他们对巴哈尔管得很紧,担忧她那过分的乐观主义,因为他们知道那必然会导致失望:他们也曾年轻过,也曾希望过,看看那给他们带来的都是些什么吧——父亲曾梦想当一名拉比,但他非常清楚一个人必须得生下来就注定要干这份工作才行,因为你必须要从父母处继承其荣誉以及别人对他们的敬重;而母亲呢,深爱死去的儿子,曾信任贾迪德·艾尔·伊斯兰,曾坚信“歌剧演员”会有出息。看看那给他们带来的都是些什么吧! 但是巴哈尔还是不断地对别人说他们都错了,他们根本不知道她的想法,她的想法就是她这一辈子一定要做出一番大事业来,要嫁给一位大人物,要有巨大的影响力,她决不会放弃,决不会停歇,决不会从这条命中注定要追寻的道路上退缩,直到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一切。 这时她遇见了我父亲。P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