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中国东北为背景,从四十年代写到六十年代,从东北写到香港,以“妾住长城外”、“停车暂借问”、“却遗枕函泪”三部曲叙述了赵宁静一生的浪漫爱情传奇。一九八二年,《停车暂借问》先后在台港两地出版,引起轰动,名盛文坛。近三十年来,再版无数次,深受读者喜爱,已成为一代经典。 《停车暂借问》大事记 1979年开始构思酝酿故事,找寻东北的相关资料。在所念中学附近的中山图书馆觅得钱公来所著《东北史话》,如获至宝。 1980年十七岁,随母亲回沈阳探亲,亲见东北山河。年底用十几天完成“赵宁静的传奇”第一部《妾住长城外》,写完病了一场。 1981年十八岁,台北《三三集刊》《自由日报》,香港《大拇指半月刊》同时刊载《妾住长城外》。同年,完成第二部《停车暂借问》,8月开始在《联合报》副刊连载,轰动一时。9月赴美求学,完成第三部《却遗枕函泪》。 1982年十九岁,《却遗枕函泪》在《联合报》副刊连载。三部曲结集为《停车暂借问》,由台湾三三书坊出版。 1984年二十一岁,由香港奔马出版社出版。 1986年香港版版权转移至天地图书公司。 1988年由中国舞蹈家舒巧改编为舞剧,由香港舞蹈团演出。 1992年台湾版版权转移至远流出版公司。 2002年由刘德凯改编为电影,周迅、张信哲主演,在香港及中国大陆公演时更名为《烟雨红颜》。 2007年应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再版提议,对内文做了全面修订,添写《车痕遗事》一文。 2008年《停车暂借问》修订版在香港出版。7月,沉寂十年后首次公开露面,在香港书展上发表演讲。10月,由台北时报文化公司再推出25周年纪念版。 2011年《停车暂借问》诞生近三十年后,由新星出版社首次正式出版简体字版。 作者简介: 钟晓阳,1962年12月生于广州,父亲是印尼华侨,母亲是沈阳人。1963年随父母移居香港。晓阳十三四岁即开始写作,1978年以小说《病》获香港第六届青年文学奖初级组推荐奖。1979年以散文《祝福》获第七届青年文学奖初级组优异奖,1980年以小说《荔枝熟》获第八届青年文学奖小说初级组第二名,1981年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电影系毕业,散文《明月何皎皎》获第八届青年文学奖第一名,另一篇散文《贩夫风景》获第二届香港中文文学奖第一名。 钟晓阳十七岁时写小说《妾住长城外》,之后与《停车暂借问》《却遗枕函泪》结集为“赵宁静的传奇”三部曲《停车暂借问》,先后在台、港两地出版,引起轰动,名盛文坛。另著有短篇小说集《流年》《爱妻》《哀歌》《燃烧之后》,散文集《春在绿芜中》,长篇小说《遗恨传奇》,诗集《槁木死灰集》。 此外,为王家卫、潘源良、林岭东等导演的作品编剧,兼做翻译,填词作品《最爱》入围第二十三届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目录: 致中国大陆读者 第一部妾住长城外 第二部停车暂借问 第三部却遗枕函泪 后记车痕遗事“奴是那二八满洲姑娘,三月里春日雪正融,迎春花儿花开时……亲爱的郎君你等着吧!……” 奉天城里有一条福康街,福康街上有一座四合大院。这宅院门前是两棵大槐树,槐叶密密轻轻庇荫着两扇狮头铜环红漆大门。门内两旁是耳房。从大门起,一条碎石子径穿过天井迤逦到正厅。天井花木扶疏,隐隐一带回廊透出兴趣无限,东西两侧分别是左右厢房。 而歌声是从左厢房里袅袅传出,十分闺阁秀气,委委弱弱的一丝儿,像绣花针曳着绒线在园中刺绣,却又随时要断。 房门“呀”一声开了,赵宁静一手卷玩着发辫梢,一手拨开珠帘跨出来,恰见乳母江妈在打扫偏厅,手里一把鸡毛掸子孜孜拂着桌椅,虽不见得有什么尘,可还是让人觉得尘埃纷飞。 “江妈早!”宁静笑嘻嘻地招呼道。 江妈亦道了早,说:“我给你端稀饭去。” “江妈别,我到外面吃去。” 对过的房里传来几声浊重的咳嗽,和“喀啦”吐一口痰,能想像到那口痰哒一下落在痰盂里的重量。 宁静凑前问:“妈昨晚怎样了?” 江妈道:“今早过来喘得什么似的,敲门不应,咱也不敢进去。” 宁静明知是怕传染,不好揭破,又问:“永庆嫂呢?” “昨晚服侍太太一晚上,现在床上歪着呢!” 宁静欲要进房,看天色尚早,母亲一夜不曾熟睡,此刻进去恐不相宜,便闷闷地出了庭院。这时春阳烂漫,照在一草一木上寸寸皆是光阴,又时时有去意,要在花叶上滑下来的样子。园中的茉莉、牵牛、芍药、牡丹、夹竹桃、石榴、凤仙……要开的已经开了,要谢的还没有到谢的时候,放眼望去腾红酣绿,不似斗丽,倒是争宠。她走到碎石子径上,细细碎碎尽是裂帛声。院后洋井叽啦叽啦响,有点破落户的凄凄切切,胡弦嘎嘎。一回头原来是吴奎在引水浇花。 她跨过门槛,一脚踩在整片槐花上,才知两树槐花早已开得满天淡黄如雾起,而那香气是看得见、闻不到的。拐出口,一牖牖都是里黄外黑的窗帘,把春天的脸拉得老长,那是为怕夜里暴露目标而设的。到了小河沿前的一列小吃摊,她买了一个热腾腾的煎饼果子,漫漫走着吃。刚进小河沿,听得有人“小静、小静”地唤,却是张尔珍急步趋近,远远地便问:“上哪喀儿?” “蹓跶蹓跶。”宁静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