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幢独门独户的老式房子,坐落在离车站相当远的住宅区,地处一座大型公园的背后,所以一年四季都笼罩着粗犷的绿的气息,譬如在雨停以后的时间里,房子所在的整个街区仿佛全变成了森林,弥漫着浓郁的空气,让人喘不过气来……《哀愁的预感》延续了日本现代文坛天后吉本芭娜娜一以贯之的疗伤系风格。天生异能的少女弥生屡获天启,终于来到了“阿姨”的家——言行乖张古怪的音乐教师雪野,就独居在那所充盈着浓浓绿意的古宅里。时间在两人的共处中无声流逝,近乎透明。一个阴翳的下午,雪野的钢琴声在空气里渐行渐远,弥生19岁的初夏物语却由此展开。“阿姨”?亲生姐姐?雪野心中有何不可承受之痛,让她逃避至今?弥生和雪野扑朔迷离的关系,将以怎样的追踪和救赎才能揭开迷底?吉本芭娜娜的创作观念成熟之作,在日本6年再版40多次,惊人畅销。此次版本特别请到著名插画家格子左左操刀封面和插图,格子左左的作品陆续得到吉本芭娜娜本人的认可。《哀愁的预感》是一本畅销的小说书籍。 作者简介: 吉本芭娜娜,1964年在日本东京出生,毕业于日本大学艺术学部文艺学科。1987年凭借《厨房》获得海燕新人文学奖。主要作品还有((哀愁的预感》、《甘露》、《N·P》、《虹》等。2000年凭借《不伦与南美》荣获意大利多玛格文学奖。曾与日本著名艺术家奈良美智合作推出《无情·厄运》、《阿根廷婆婆》、《雏菊人生》三部作品。在欧美和亚洲各国享有盛誉。吉本芭娜娜作品 目录: 哀愁的预感后记文库版后记解说那天夜里,无论我在外面怎样向阿姨家里打电话,电话就是没有人接。雨哗哗地下着,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朝阿姨家走去。黑暗中隐隐显出一片朦胧的绿色,黑夜里呛人的空气隐含着些许孤独而清新的气息。我肩膀上背着一只背包,背包的重量压得我跌跌撞撞,我只顾一个劲地往前走。多么黑暗的夜晚。一直以来,我一有心事就常常会离家出走。要么出去旅行,也不告诉家人自己的去向;要么就轮流借住在朋友家里。在这过程中,我的头脑会变得清晰起来,也明白了很多事情。起先每次父母都会横眉竖眼地发火,可等我读高中以后,他们终究也死了心,不再叱责我。因此像这样悄悄地突然出走,决不是稀罕的事。只是,自己会把目标锁定阿姨家这一点,都走在路上了,我还是觉得有些鬼使神差。我和阿姨没有太深的交往,除了亲戚们全都参加的大聚会,我们平时很少见面。可是不知为什么,我却对如此古怪的阿姨颇有好感,而且我们之间还共同拥有一段小小的往事。那时,我还是个小学生。为外公举行葬礼的那天早晨,天色晦冥,空气里散发着隆冬快要下雪时的光亮。我记得很清楚。我躺在被窝里,透过拉窗,呆呆凝望着那片清亮的天空。窗户边上挂着那天参加葬礼时要穿的丧服。走廊里传来母亲不停打电话的声音,听得出她时不时哽咽难言。那时我还很小,不太理解“死亡”的含义,只为其声哀哀的母亲感到伤心难过。但是中间母亲接了一个奇怪的电话,她声嘶力竭地大声说:“你是怎么回事?你等一下!你怎么能……”沉默了片刻之后,母亲嘀咕说:“这个雪野……”我马上就听明白了。我迷迷糊糊地寻思着,阿姨肯定不来参加葬礼了……在前一天夜里守灵的时候,我见到了阿姨。阿姨的模样还是和周围的人有些格格不入。在母亲众多的兄弟姐妹中,就数阿姨一个人最年轻,她始终只是孤零零地伫立着,一句话也不说。而且,就数她一个人漂亮得让人憋不过气来。那大概是她唯一的一件丧服吧。我是第一次看见阿姨穿得那么循规蹈矩。黑色连衣裙的下摆处还挂着洗衣店的标牌。母亲看见后帮她取下来,她丝毫也没有感到害臊,甚至连表示歉意的微笑都没有。相反,她悲痛地缓缓低下了头。我和家人站在一起,默默看着陆陆续续赶来吊丧的人们。我下意识地注视着阿姨,目光无法从她身上离开。她的眼睛下方出现了黑眼圈,嘴唇煞白,一眼望去,在黑与白的反差中,她透明得像一个幽灵。门外的接待处摆着一座硕大的暖炉,在昏暗中吐着热风。在凛冽的黑夜里,暖炉轰轰地燃烧着,火焰熊熊,阿姨的面颊被那红光染得分外鲜亮。这天夜里埋藏着幽暗的骚动,大家相互寒喧着,用手帕按着眼角,只有阿姨一个人静静的,就好像完全融入了黑暗一样。她只戴一串珍珠项链,手上什么也没拿。唯独眼睛映照着暖炉里的火,闪出耀眼的光。她一定是拼命强忍着不让自己哭出来——我想。去世的外公最担心的就是独居的阿姨,她备受外公的宠爱。外公外婆家离阿姨住的地方很近,应该是经常来往的吧。那时我还年幼,只知道这些,但望着阿姨那默默伫立凝视黑夜的身影,连我也仿佛感受到了她的悲痛之深。是的,我特别能够理解阿姨。尽管阿姨沉默寡言,但只要凭她一个细小的动作,或视线的变化,或一个低头,我就能大概猜到她是高兴还是无聊,抑或生气。每当母亲和别的亲戚半是无奈半是爱怜地议论阿姨,说“一点儿也猜不透这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时,我总会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大家都不了解她呢?为什么我这个小孩却能如此清晰地感受到呢?P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