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件不同寻常的稀世珍宝联系在一起的三个人的离奇命运。为了追寻这件名为“三位一体”的珍宝,这是一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曾经佩戴过的红宝石、钻石和珍珠镶嵌的传世瑰宝。主人公凯瑟琳·斯德恩游历了世界各地,在伦敦、东京、伊斯坦布尔等各地的博物馆的档案文件里不停搜索着有价值的信息……相传这件珍宝是两百年以前,一对出生在伊拉克的犹太兄弟的家传之宝,随着一箱神秘而又无价的宝石来到了伦敦…… 作者简介: 托拜厄斯·希尔曾经发表过三篇获奖诗集,他曾经为《周日电讯报》做过摇滚音乐评论,在1998年,他曾作为伦敦诗歌协会驻伦敦动物园项目的职业诗人,他还是苏塞克斯大学的访问学者。《皮肤》是一本短篇小说集,曾获得1998年国际笔会麦克米伦小说奖,并进入1998年《星期日邮报》约翰·卢埃林·里斯奖的最后候选人名单。《地铁》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于1999年出版,并获得极大的成功。 目录: 第一章斯特恩 第二章兄弟 第三章疼痛的代价 第四章数字三 第五章宝石之恋“《宝石谜情》是一部令人钦佩的出色作品……希尔是一位优秀的时空旅行家,在小说中他游刃有余地穿梭于两个世纪之间,同时描写维多利亚时代和二十世纪晚期的伦敦……笔墨浓重的细节描写加上丰富的想象力,让他的小说成为一堂生动的教育课,讲述人们对事物的迷恋是如何转化成爱,或者说被错当成了爱。”——《时代文学周刊》“住整部小说中充分体现了希尔对情节气氛超几的控制力和令人钦佩的营造可读性的天赋。就像小说中主人公们所追寻的一样,这本书将会赢得很多热心的读者,它让读者感受到获得完美钻石的满足感。”——《苏格兰人报》“在本书中,希尔不仅精心地选择细节以唤起读者对异域城市的向往,还运用了明快的印象主义的手法描述了早期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作者以诗歌成名,这本小说的文字精准,语言优美。这些文字和它们描述的让人难以捉摸的宝石一样光彩照人,与此同时,小书用一个睿智而义充满想象力的故事从开头就把读者就深深地吸引住了。”——《泰晤士报》“这是一部引人注目的惊险小说……它跨越六个世纪,希尔精心地将引人人性的冒险故事构建在历史框架之上,还极其自然地把他要表现的人类贪欲之主题紧密地联系起来,为我们讲述了人们对过去之永恒不朽的徒劳欲望。你不一定是一个喜爱珠宝的人,但当你欣赏托拜厄斯·希尔笔下的主人公,对伊丽莎白一世曾经佩戴的这件奢华的“三位一体”,马不停蹄地追寻,一种美好的情感会被激发……我不愿意看到这种追寻就此结束。”——《新政治家》年度最佳小说推荐语“人们说上帝造人用的是血块。” 他的声音优雅,手指光滑而柔和,眼神像典当商人一样精明。现在他看到了我带来的宝石,眼睛就死死地盯住它而不是我本身。我松了口气,但还是很紧张。他的名字叫伊斯梅,是个珠宝商人。 “血块?我能知道您是从哪里买到这些的吗?斯特恩小姐。” “不能。” “我不这么认为,你知道吗?你和我挺像的。” 我没有回答。他继续说:“是啊,看起来你以前也做过这事。喝茶吗?我可以端下来。” “现在不喝。” 我想他是个能说的人。当然我的意思是,他根本不需要说那么多。他一边工作一边讲话。这是在他的地盘上,所以他很惬意,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我却不是。他可把我们的关系想错了。我们之间没有任何共同点,除了珠宝。 在桌子上摆着一张纸,上面有三颗未经加工的红色宝石,小得像石榴籽一般。这个珠宝商一边讲话,一边把它们一枚一枚拿起来,放在他的单片眼镜下。 “血块,是啊,他们是这么说的。我不信宗教,我不在乎上帝是基督徒,穆斯林或者犹太人。而且,他没和宝石打交道也是个遗憾。我们本可以都那么……完美。” 我等待着。外面的宣礼员已经开始报告祈祷的时间,闪烁不定的声音像伊斯坦布尔西边闷热的浓雾。屋顶上有个吊扇,三面都有磨砂玻璃门。没有门的墙边有个破旧的脸盆,脸盆上面一人高的地方挂着个日历,上面是英语和土耳其语的金角湾海运空运公司的广告。八月份这一页是一个皮肤晒成了古铜色、懒洋洋地裹着渔网和钻石的金发女郎。 伊斯梅把最大的一颗红宝石放下,敲了敲牙齿,说:“这一颗有瑕疵,你花了多少钱啊?” “能买下它的钱。” “那么,你怎么找到我的?”他抱怨道。 “从库萨乌那里知道你的。” “库萨乌!”他嘲弄地说,“他们花太多时间说大话了。” 我瞧着他的鞋子、他的手表、他穿的衣服和他的手、他的脸,不怎么听他讲话。语言会有很大的欺骗性,而不讲话的东西就不能撒谎。 从桌子中间的空隙中,我看到了他的腿,分开支撑着他肥胖的身体。他的皮鞋是进口皮料的,透出名贵的亮光。两条裤线笔直。他戴着一只名贵的百达翡丽手表,不怎么招摇。这表比较适合晚上戴,在白天的阳光下,那纯金会显得有些刺眼。 看起来他很成功,虽然他并没有炫耀这一点。他精通他做的这一行,而他做的这一行和旧珠宝紧密联系。这也就是我为什么来找他的缘故。我已经到伊斯坦布尔五天了,有两天去了在海斯菲林大道上的库萨乌典当行,在那里看看买主,和来自大商店的人们聊聊天。他们不忙的时候会给我讲讲伊斯坦布尔的珠宝商。 他们告诉我伊斯梅的事情。他们说他做得不错,世界各地的买卖都做,比如俄罗斯的圣骨盒生意,还有印度蒙兀尔项链的生意。至于这些珠宝是怎么来的,怎么过境的,都不关他的事。如果他是个合法商人,我可能会早点儿找到他,因为他一定会是家喻户晓的,是整条街的名人。但他不是。 闪电划过头顶,雷声渐渐褪去后,伊斯梅从桌子里面拿出来一个电子天平。他一颗一颗地称那三颗宝石,每一颗都称了三遍。 “当然,红宝石的买卖一这市场一我能说什么呢?市场已经不怎么认可红宝石了。上个月我有一颗红宝石,曾经是一位缅甸将军的妻子的,上帝啊,我从没见过那么好的东西。四克拉重,一点瑕疵都没有。红得像鸽子血。这样的一块宝石,抱歉,我要这么说,我可以和他做爱的,怎么能卖掉呢?当然不能卖。他在我的收藏里让别的东西都黯然失色了。现在我把它戴脖子上了,重量可不只四克拉了,它有四千零四克拉重。” 他眯缝着眼看着天平的电子显示,我知道他想买这几颗红宝石。那个商店老板说,这是他最喜欢的东西。尽管切割会让它们失去了一半重量,但这三颗宝石还是每一颗都接近两克拉:对于红宝石来说,这个分量正好。它们的最完美之处在于没有瑕疵,颜色也不错。我是在斯里兰卡一个很像伊斯梅的人手里买到他们的,那交易也是在这样一间房间里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来这种地方很多次了,但伊斯梅这里还是第一次。 我跟随着一件贵重珠宝的足迹来到这里,它至少来过伊斯坦布尔一次。这件珠宝上的一枚宝石曾经在三个世纪前在这里被售出过,那枚肩饰已经有这么长的历史了。珍贵的珠宝都会回到自己以前去过的地方。它们曾经到过的任何一个地方——曾经得到过它们的人那里——都可能重现它们的身影。我坐在这不属于我的地方,听着吊扇慢悠悠的沙沙声。 伊斯梅关掉了天平,“这些小东西们真美,不是吗?我会给你最好的价钱。” “我不要钱。” 他用他那双专门给宝石估价的眼睛看着我,拿起那颗最小的宝石又认真地看起来。虽然没有切割过,但它在灯光下还是闪着光。红宝石的母岩仍然依附在这枚纯美的宝石上。有那么一会儿,伊斯梅什么都没说,只是微笑地看着宝石,好像用牙齿衔着一颗钉子。“你不要钱,那我们在这干什么呢?” “我在找一样东西。很久以前,这件东西曾经到过伊斯坦布尔。我听说你涉足古玩领域。” 沙,沙,屋顶的吊扇在不停的发出响声。 “或许吧。我涉足很多领域。但是,你别告诉我你想要塔瓦涅的蓝宝石。”他的牙齿小而白,“我上周就把它卖给了东京的一家保险公司。” 我沉默着,他的笑容渐渐隐去。他把宝石放下,又拿起来。他不讲话的时候,会比较紧张。 “那就是说是古玩,你是想找到那东西还是想知道有关它的信息呢?” “都可以。” “你用红宝石作交换?” “你愿意的话。” “你有确定特别想要的东西?” “我在找‘三位一体’。” 他把我的红宝石放下,透过他的单片眼镜面无表情地看着我。“三位一体”?我明白了。你为什么想要“三位一体”呢?” “你为什么不想要呢?” “哈哈!”他勉强一笑,那只眼睛闪了一下光。“我当然想要。斯特恩小姐,你已经有点了解我了。但我是正确的。”他向前探了一下身。“我们都一样,我们了解对方。没错,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我本能地停下来,把头转开,好像他离得太近了。他大笑起来。 “‘三位一体’,嗯,谁不想要它呢?你找了它多久了?” “你都知道些什么?” “碰巧挺多的,而且很具体,非常具体。这可不便宜,你可以付多少呢,斯特恩小姐?或者,也许你是要帮别人买它。日本人,还是美国人?你可以告诉我。” “美国人。”我撒了个谎,我想这应该是他希望听到的。他上上下下打量了我一番。 “美国人,好吧。当然,他们有的是钱。” P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