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溜十来部奔驰、宝马高档汽车疾驶过来,使得整条路尘土飞扬。车队到达这路的终点——顺义劳改农场,在农场的大门口,悄无声息地依次停下。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古慧生不敢再辩解了,胳膊扭不过大腿,特别是在强权面前,个人太渺小了。这种路数,古慧生当年也经常使用,只不过那时自己也是坐在靠背椅上,根本没有今天的切身感受。 刘万东常常想不明白,这么有水平有文化的一个怎么就是大家都憎恨的贪官?常富宽有时也会说刘万东,你这个挺厚道的,我怎么也看不出你能在黑道上一呼百应啊,你是现在变好了还是在黑道上也有厚道人? 江边的那座有上百年历史的宗族祠堂,几乎垂直陷入江中,顷刻没顶。和祠堂一线的长达几百米的河滩也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张崇明局长被双规了,古慧生只身逃亡。 作者简介: 李学磊,男,1969年出生,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人。199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警官大学,现就职于广东省惠州市公安局。 《对峙》是作者根据长期观察和积累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目录: 第一章出狱 第二章峥嵘岁月 第三章恶性凶杀案的背后玄机 第四章枪口下的豪赌 第五章血染的忏悔 第六章尴尬时光 第七章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第八章劳改场里的悖论 第九章血本无归的哲学 第十章人才市场里的鸡鸣狗盗 第十一章翠园里的故事 第十二章江湖较量 第十三章冒昧的复仇 第十四章气死110 第十五章贵族学校第一章出狱 第二章峥嵘岁月 第三章恶性凶杀案的背后玄机 第四章枪口下的豪赌 第五章血染的忏悔 第六章尴尬时光 第七章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第八章劳改场里的悖论 第九章血本无归的哲学 第十章人才市场里的鸡鸣狗盗 第十一章翠园里的故事 第十二章江湖较量 第十三章冒昧的复仇 第十四章气死110 第十五章贵族学校 第十六章困惑 第十七章交通事故 第十八章势乱情迷 第十九章暗流涌动 第二十章江湖地位 第二十一章逃亡路上的性情冤家 第二十二章刑警的耻辱 第二十三章救赎第一章出狱 天阴得像一个倒扣的黑锅,云层把气压挤逼得很低,让人喘不过气来。天边不断传来轰隆隆的雷声,一条长长的闪电几乎划过整个乌云密布的天空,瞬间把天撕成两半。 这是一条黄土铺底的机耕路,一直通向大山深处,几乎看不到尽头,这条路平时少有车走。这天一大早,一溜十来部奔驰、宝马等高档轿车疾驶过来,使得整条路尘土飞扬。车队到达这路的终点——顺义劳改农场,在农场的大门口,悄无声息的依次停下。农场的值班民警打开窗户看了一眼这路奇怪的车队,不屑地“哼”了一声,重重地把窗户关上。 停了不大一会儿,一辆被尘土覆盖得几乎分辨不出颜色的“的士”径直越过车队,驶到最前面,在靠近大门口的地方,停了下来。在飘散的尘土中,翩然走下一个神色淡然的素衣少妇和一个七八岁的男孩。 这时,奔驰、宝马车里纷纷钻出一个个精壮汉子,他们全倚靠在车门边,两手抱在胸前。所有人都是黑衣墨镜,连头发都是清一色的板儿寸,这阵势像是在和谁叫板。 素衣少妇皱了一下眉头,小男孩有些害怕,老是回头看,素衣少妇使劲拉了几次小男孩,自己连眼角都没扫一下,好像这些车、这些人都不存在似的。黑衣汉子们倒也识趣,没人说话,也没人动,只是默然站在自己的车前。 铁网,高墙,在低沉的乌云反衬下,透出一股拒人千里之外的森严,这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门口的这一溜车队,在这肃穆的高墙下像是一排虚幻的道具。 一股小而尖利的风打着圈儿刮过来,刚刚落定的尘土又被吹起来。 “吱呀”一声,厚重的铁门徐徐打开,一个皮肤苍白、满面沧桑的中年男人提着个小白布包走出来。门口这支浩荡的车队显然让他有些出乎意料,然而,他只是怔了一下,然后便视而不见地转向女人,向她点点头,径直走过来,顺手将布包扔到路边的草丛里。布包在草丛里翻了几个滚,几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衣服和一双绿色解放鞋散落出来。 素衣少妇推了推手里牵着的孩子,小男孩迟疑地叫了声: “爸爸。” 男人摸摸孩子的头,回头又看了一眼正在关拢的那道厚重的铁门,铁门“咣当”关上。几个黑衣汉子想走近来,中年男子冷冷地扫了他们一眼,轻轻而坚决地摇摇头,然后拉着小男孩俯身钻进出租车内。 出租车绝尘而去。 奔驰、宝马边上的汉子们面面相觑,一时不知是该走还是该留。 刘万东出狱了。 风渐渐大了,雨随着风开始飘落下来。 城北郊墓园的一座坟前。刘万东长跪不起,眼泪顺着刚刮过胡子的铁青的脸往下流。坟头尖尖的,刚添的新土,这是刘万东母亲的墓。 出租车在路边停着。刘万东出狱后便直奔母亲的坟,母亲长眠在这里已经有八个年头了。母亲是刘万东入狱时过世的,下葬时刘万东已蹲在牢里,当年插在坟前的小柳棍如今已经长成了一棵大树,繁茂的枝叶把整座坟遮蔽严了。 雨越下越大,刘万东丝毫没有起身的意思,站在一旁的紫鹃紧紧搂着儿子,也没敢动。紫鹃扯起自己的衣服给儿子盖住头,儿子刘泽抿着嘴唇,一声不吭地望着奶奶的坟和坟前的爸爸,对小刘泽来讲,奶奶只是一个称谓,因为他是在奶奶去世后出生的,从没见过奶奶一面,而爸爸也很陌生,父子有限的几次相见都是妈妈带着探监时才有的。 雨来势凶猛。刘万东的脸上已经分不出哪是雨水哪是泪水,他只是跪着,自虐般倔强地跪着,似乎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母亲,他出来了,回来了。 突然,雨停了。刘万东愕然地抬起脸,一把雨伞撑在头顶,不知什么时候,古慧生站到了他的身边。 不远处,一部三菱牌警车停在出租车的旁边。 “知道你会来这里。”古慧生对跪着的刘万东说。 刘万东没说话,缓缓起身,冷漠地推开罩在自己头顶上的雨伞,眼睛漠然地望着远处雨幕里的群山。 紫鹃赶紧走上前来,“慧生本来说要去接你的,我没让,慧生每年清明都会过来给咱妈扫墓,这土也是慧生来新添的。” 刘万东盯着古慧生,半天没说话,只是死死地盯着看,看得古慧生后背上直冒冷气。“谢谢!”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刘万东冷冷地说。 说完,刘万东拉起儿子向出租车走去。紫鹃对不住似的朝古慧生惶惶点头,欲言又止,愣了愣神,赶紧追了过去。 望着雨幕中远去的出租车,古慧生心里冷飕飕的。 第二章峥嵘岁月 快下班的时候,诏元市公安局张崇明局长把刑警支队副支队长古慧生叫到自己办公室。 “刘万东出来了,你知道吗?” “知道,昨天出来的,提前了3年。”古慧生站着回答局长的问题。 “告诉派出所注意掌握一下情况。”张崇明交代说。 “八年的深牢大狱,应该接受教训了吧。” “不可掉以轻心,听说昨天有十几部奔驰、宝马去劳改农场接他?” “黑道上兴这个,不过听说刘万东没买账,自己坐出租回的。” “还是要注意搜集一些情况,免得被动。” “好,我会安排。” 张崇明从办公桌前站起来,拉古慧生一起坐在沙发上,古慧生知道局长可能有什么话要说。果然,沉吟了一下,张崇明告诉古慧生: “过段时间,想把你的工作调整一下。” “去哪里?”古慧生感到有些意外。 “我想给你压压担子,把你放到保税区分局。” 事情来得有些突然,古慧生没有思想准备,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最近工作要更加努力,而且要谨慎,关键时候可不准掉链子,这个节骨眼千万不能出什么差错啊,忙完这阵,就着手办,这事儿你自己知道就行,班子里我还没通气呢。” 这是打招呼,古慧生心里一热。保税区是诏元市的经济中心,这些年新上的跨国企业都设在这里,诏元百分之八十的GDP和财政收入来自于这里,保税区公安分局局长的位置可是炙手可热。因为位置重要,这个分局长一般都由市公安局副局长兼任,要不就是培养准备提拔重用的人担任。现在的保税区局长已到退二线的年龄,关于新局长的人选社会上传得纷纷扬扬,光不同的版本就有好几个,古慧生压根没想到,这位置会留给自己。 “这……不是有很多人选吗?怎么能轮到我?我行吗?”古慧生有些不相信。 “你行。”张崇明微笑着看着古慧生。 “这些年来,您对我太关照了,没有张局您,哪……哪有我的今天。”古慧生有些激动。 “还是你自己争气嘛,这可是有目共睹的,重用你也是众望所归。这么多年,你鞍前马后地跟我打拼,我总得对你有个交代。而且,这个位子有不少人在打主意,更有不少领导给我打招呼,我这个人脾气倔,吃亏就吃在这里,凡是上蹿下跳拉关系走后门跑官要官的,不管后台是谁,我一律不考虑。我就是要用一个不跑不要能干事的人,这个人要出乎大家意料又让大家心服口服。你,古慧生,就是这个合适的人!” 古慧生望着张崇明,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秘书进来给两人续满茶,又退了出去。张崇明端起来吹了吹水里漂浮的茶叶,抿了一口,又轻轻地把茶杯放下,他看着挺着身子坐在对面的古慧生,忽然动情地说:“他刘万东八年的深牢大狱,刑满出来了。我们这八年,也不容易啊!” 张崇明在诏元已经做了整整八年的公安局长。八年前,诏元市原公安局长被台湾情报人员拉下水,因为出卖情报被法院判处死刑,国内外舆论为之大哗,公安机关脸面丢尽,诏元公安队伍的形象和队伍的士气一下子降到历史的低谷。当时,张崇明在市局刑警支队当支队长,被市委看中,直接提拔为局长。本来在公安机关,刑警支队长本身就和副局长同级,都是副处级,支队长直接当局长按说也不算是越级提拔。但大家可不这么看,刑警支队毕竟是一个内设部门,部门领导绕过副局长这一级,一跃成为局长是很少有的事,此人肯定是有什么背景,社会上议论纷纷。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解放思想的浪潮方兴未艾,特别是在用人方面,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市里看中的人说提就提了,快刀斩乱麻,上午开会,下午组织部长找张崇明谈话,把张崇明吓了一跳,连个适应过程都没有。第二天,市里分管政法的副市长就陪着张崇明走马上任了。当时最不自在的是分管刑侦的副局长,头天还给张崇明布置任务,今天就改向张崇明汇报工作了。应该说,当时张崇明是顶着挺大压力的,那个时候诏元经济大发展刚刚起步,外来人口蜂拥而入,刑事案件直线攀升,街上被抢、家里被盗、长途大巴被洗劫……治安形势极为严峻,市民意见很大,治安问题也因此成为诏元人大、政协的中心议题,这也是市委市政府下决心非常规起用新人当公安局长的良苦用心,希望初出茅庐的张崇明能打几张超常规的牌出来。 张崇明果然没让人失望,他走马上任后,立即大刀阔斧整治社会治安,这第一张牌就是针对警力严重不足的问题,一下子招进了500名巡警,先搞人海战术,事前刻意没作宣扬。经过短期集训后,这批巡警立即投入市区进行24小时武装巡逻,形成大兵压境之势。一夜之间,街上突然满眼可见荷枪实弹的警察,市民为之惊讶不已,立马感受到了公安机关这个大手笔的不同凡响,社会各界为之震动,成为当年诏元甚至全省的头号新闻。张崇明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果然,巡警一上路,立竿见影,发案率迅速下降,诏元治安短时间内明显改观,老百姓好评如潮。公安机关面对社会的压力而形成的尴尬局面得以改变。张崇明长出一口气。 古慧生就是在那次大规模招警时进入公安队伍的。 张崇明的第一张牌赢得了满堂喝彩,但还远远不够。打铁要趁热,这一点对张崇明来说是再清楚不过了。张崇明要趁势而上,用强化的正面典型来尽快冲淡前任局长造成的负面影响。 而恰在这个时候,古慧生冒出来了。 那天上午,古慧生巡逻时遇到一名持刀歹徒正在对一名妇女实施抢劫,那妇女吓得大喊大叫。古慧生奋不顾身地上前抓捕歹徒,被穷凶极恶的歹徒连捅数刀,肠子都流出来了。古慧生忍住剧痛死死抱住歹徒,当战友赶到时,那把刀还插在古慧生的肚子上。 英雄!公安机关的英雄! 张崇明如获至宝,亲自组织新闻媒体对古慧生进行大力宣传。张崇明要求宣传科从讲政治的高度组织这个活动,要把它当成一场战役来进行策划。为把这个英雄典型宣传好,张崇明亲自找到市委宣传部,要求支持。宣传部心领神会,连夜召集属下的媒体老总开会部署。老总们更是精于此道,一点就通,马上就干。一时间,古慧生的英雄事迹被报纸、电台、电视各类媒体争相报道。报纸整版报道,电视现场采访,电台听众互动,各种手法密集轰炸,古慧生成为诏元城街头巷尾、妇孺皆知的英雄人物,古慧生这个警服还没穿热乎的新兵蛋子,一下子成了诏元公安队伍新形象的代表。他在懵懵懂懂中被推上前台,从此开始努力适应一种崭新的人生体验和活法。这一切,让古慧生感到很新鲜,也很激动。 紧接着,张崇明第三次出手更让人眼前一亮,精神一振。 那天,张崇明调集上百名武警、特警把刘万东家围了个水泄不通。在众目睽睽之下把诏元谈虎色变、妇孺皆知的黑恶团伙头子刘万东捆了个结结实实,塞进警车。其实,刘万东当时根本没有反抗。过了没多久,在一片质疑和谣言声中又把刘万东送进了大狱,全市上下一片赞声,有的老百姓还放了鞭炮。市委书记在全市大会上讲到这件事时带头为公安机关鼓掌,几百人的会场掌声雷动。至此,诏元公安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开始从低谷中慢慢攀升。 尊严来自实力,张崇明用一套组合拳显示了自己的深厚功力,赢得了警队上下的尊重。首战大捷,打了一个理想的开局,大家相信眼见为实,对张崇明的议论声很快销声匿迹。 弹指一挥间,抚今追昔,张崇明在办公室踱来踱去情绪有些激动。望着自己的老局长,古慧生从心底涌起无尽的佩服和感激。他半个屁股坐在椅子上,眼睛跟着张崇明不停地移动,两手紧紧握住茶杯,杯里的水已经凉了。 像是受了张崇明的感染,古慧生离开张崇明办公室回到家后,让妻子洪梅打开柜子,把这么多年来得的获奖证书、奖章统统拿出来,红彤彤摆了一地。妻子洪梅以为古慧生要找哪个证件,笑盈盈地站在一边,看着古慧生一本本地翻看。 这些奖章、证书记载着古慧生八年警察生涯的辛苦付出,古慧生自打穿上警服就一直是立功受奖的专业户。那次舍身擒劫匪被公安部记了个一等功,个人一等功可是个了不起的荣誉,全市的公安队伍里也找不出几个来,一个新兵立马成了标兵,这无论搁在哪里都极富传奇色彩。尔后,古慧生是在鲜花、掌声和镁光灯相伴下巡逻的。慑于古慧生的名声,犯罪分子轻易不敢在古慧生的巡区内犯案,古慧生负责的那条街成为市区内发案最少、最安全的一条街。古慧生当了三年巡警,年年都是先进。这先进可不是吃老本,巡警评先进都是明码实价,要看一年内抓获现行犯罪人数,看“110”统计的巡区发案数,还要看根据街上商铺、居民投票测验得出的满意率。荣誉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古慧生在不断付出中逐渐成长。 调古慧生到市局刑警队的时候,还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巡段的群众因为不舍得古慧生离开,联名上书市公安局要求把古慧生留下,大家还推举退休的小学校长万耘翰将请愿书亲自递给张崇明。张崇明心情畅快地接下请愿书,并趁机和群众开了个座谈会。警民鱼水情意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当时参加座谈会的古慧生差点被父老乡亲的深情厚谊感动得流下泪来。 古慧生是带着光环走进刑警队的,一般来说,大家对这种人总会有些距离感。可没过多久,弟兄们就对古慧生服气了。刑警是个很个性的群体,他们一般不太随便买别人的账,但你只要能把案子拿下来,特别是生死关头敢一马当先,他们就服你。刑警们大都直来直去,花花肠子不多,他们最瞧不起的就是关键时刻当缩头乌龟的那种人。古慧生天生就是干刑警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