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青梅煮酒论英雄:马勇评近代史人物


作者:马勇     整理日期:2014-09-23 23:26:48

两千多年前孟子说,评价历史人物时要知人论世。当历史发展至今天,回顾既往的历史道路时,我们深感历史评价的不易。尤其是怎样全面地评价历史上的那些“反面人物”,更是我们历史学者尤感困难的问题,当然也是读者颇感兴趣的问题。当我们的“话语”系统发生转变之后,往往导致人物评价的变化。另外,我们也应该承认“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多年来的研究实践使笔者觉得,历史人物尤其是“反面人物”的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无论如何不能再“作践”我们的先人。我们既要看到他们的历史局限性,更要承认他们的历史贡献。如果我们一味地嘲笑历史反面人物的无知、丑陋与罪恶,那么随着历史的进程,未来的历史学家还不知怎样嘲笑我们这一代人呢?
  作者简介:
  马勇:1956年生于安徽,198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著有《汉代春秋学研究》(199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届青年优秀成果专著类二等奖)、《梁漱溟文化理论研究》、《近代中国文化诸问题》、《梁漱溟评传》(1992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政治理论读物一等奖,1995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青年优秀成果专家提名奖)、《中国儒学》(第1卷)、《秦汉学术: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探索》、《梁漱溟传》、《蒋梦麟传》、《旷世大儒董仲舒》、《大变革时代:1895-1915年的中国》等,另发表论文数十篇。
  目录:
  慈禧太后归政记001
  光绪帝之死013
  王式通述光绪之死023
  许宝蘅所见帝后之死024
  恭亲王之死027
  李鸿章及其时代034
  蒋廷黻论李鸿章037
  克林德之死041
  论赫德045
  严复的欣慰与遗憾046
  康有为统筹全局设计顶层050
  蒋廷黻论近代中国外交054
  赵凤昌与辛亥和局058
  张謇转向共和063
  从革命到宪政:宋教仁心路历程069慈禧太后归政记001
  光绪帝之死013
  王式通述光绪之死023
  许宝蘅所见帝后之死024
  恭亲王之死027
  李鸿章及其时代034
  蒋廷黻论李鸿章037
  克林德之死041
  论赫德045
  严复的欣慰与遗憾046
  康有为统筹全局设计顶层050
  蒋廷黻论近代中国外交054
  赵凤昌与辛亥和局058
  张謇转向共和063
  从革命到宪政:宋教仁心路历程069
  梁启超:政治流亡者华丽转身080
  梁启超对科学的期望与失望092
  杨度为什么不忏悔103
  民国四公子政治情怀109
  太炎何以称大师113
  章太炎重建统一构想116
  丁文江和他的科学主义120
  傅增湘《明思宗殉国三百年纪念碑》释义134
  蒋梦麟单骑见“回纥”143
  张其昀还都南京论147
  《絛书》与中国史学转型153
  《清代学术概论》与清学表达范式确立161
  张荫麟与中国历史重建169
  蒋廷黻与近代中国叙事177
  范文澜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构建185
  费正清与西方对中国的看法193
  李约瑟与中国科学技术史201
  梁漱溟同情农民209
  梁漱溟在反右运动中214
  梁漱溟的婚姻222
  善待先人与中国近代史研究227
  北洋人物评价刍议231
  附录六十年近代中国人物研究237
  慈禧太后归政记如果从1861年“祺祥政变”开始算起,慈禧太后在大清王朝最高领导人这个位置上已经待了二十五年,尽管这个位置只是“垂帘听政”,并不是名正言顺的最高领导人。然而一个女人,特别是一个无儿无女的寡妇,不论她对权力是怎样的充满兴趣,二十五年的漫长岁月都会消磨掉这单调乏味的权力欲望。更何况,过去的二十五年,慈禧太后使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更准确地说,应该变化的都变了——向西方学习,踏上近代化的轨道,中国的发展大致上说来已经进入正轨;而不应该变化的都没变——大清王朝还是满洲贵族统治,不管汉人官僚拥有怎样的权力,满洲贵族集团的利益并没有因为中国的发展而动摇。一个时代就这样在中国历史上确立下来了,这个时代不管谁是名义上的皇帝,谁又能不承认这个时代其实就是“慈禧太后时代”呢?一个年过半百的寡妇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太后的想法1886年7月11日(清光绪十二年六月十日),满打满算年过半百的慈禧太后似乎失去了对权力的兴致。这一天,慈禧太后在宫中召见小皇帝的亲生父亲,现在为大清国重臣的醇亲王奕,还有领班军机大臣、礼亲王世铎等满洲贵族中的当家人;陪同慈禧太后召见的有年仅十五岁的小皇帝光绪帝。会议的主旨就是商量慈禧太后不再垂帘听政,将大清国日常事务的处置权还给小皇帝。根据《光绪朝东华录》记载,当天会议之后发布的懿旨说,当年小皇帝即位时只有三岁,实在太小,无法亲政,大清王朝一切用人行政,王大臣等不能无所秉承,所以那时不得已允准廷臣之请,垂帘听政,并郑重约定一旦小皇帝典学有成,即行亲政。现在十二年过去了,小皇帝孜孜念典,德业日新,长大成人了,最近也能够亲自批阅奏章,论断古今,剖决是非,权衡允当。这当然是国家之福,人民之福,所以慈禧太后在懿旨中表示有意借此机会卸任息肩,颐养天年。所以慈禧太后在会议中和懿旨中都郑重且高兴地宣布,她将遵守当年约定择期归政,请钦天监选择吉期,于明年某个时刻举行皇帝亲政典礼。如果我们不带有“恶的历史观”去延续一百年来“革命话语”,如果我们从日常情理层面去体察慈禧太后此时此地的心情,我们应该相信太后的真诚,应该相信她的“退位”并不存在着什么“微言大义”或矫情,更非虚情假意,而是其内心真实意思的表达。因为那个时候,是大清国的鼎盛时代,接近于三十年的洋务新政给大清国带来了一番新气象,先前经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所消耗的国力大致得到恢复,大清王朝似乎重新回到了一个新的盛世时期。慈禧太后在这个时候提出由小皇帝亲政,其实就是功成身退,就是要在青史上留名,要用事实正告那些一直诋毁她政治人格的反对派:我叶赫那拉氏虽为女流,但绝不是权力贪婪者。我们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刻意要替慈禧太后翻什么案,因为历史事实俱在,因为在那时大清王朝内部并没有谁对太后的权力提出过挑战,担负执政政治责任的满洲贵族集团对太后过去若干年的操劳大致还是满意的,所以也没有人对太后的权威提出异议。从太后的立场进行分析,她之所以提出让小皇帝亲政





上一本:词汇、阅读专项攻略高考 下一本:闽南涉台族谱汇编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青梅煮酒论英雄:马勇评近代史人物的作者是马勇,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