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王立群智解成语2


作者:王立群     整理日期:2014-08-13 15:46:16

   《王立群智解成语②》为“百家讲坛”主讲人王立群先生在成功推出《王立群智解成语①》后,根据市场反响又接连推出的新作,结合时政和当前社会热点,用大量汉语成语去勾陈历史,以古喻今,既介绍了成语背后的故事,又阐发新意、新解,更精彩,更可读。本书从婚姻的幸福密码、真正的勇士、朋友之交、流言猛于虎、怎样才能不被社会淘汰、医患之殇、一个没有师道尊严的民族没有未来等十五个方面来阐述成语背后的深刻涵义。   《王立群智解成语②》一书,不仅具有知识性可读性,而且具有一定的的史料性和收藏价值,很适合那些懂成语和不懂成语、尤其家长和中小学生阅读。相信不管你是谁,读了这本书以后,都会从中得到人生的启迪,心灵的净化,人性的升华。
  作者简介:
     王立群,字鹤亭,1945年3月14日,山东新泰人。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文化学者、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   王立群先生2006年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王立群读《史记》”系列人物并出版相关图书,被观众誉为“百家讲坛最学术主讲人”,是连续7年来在《百家讲坛》担任主讲人的知名学者。
  目录:
  一、婚姻的幸福密码
  二、真正的勇士
  三、朋友之交
  四、流言猛于虎
  五、怎样才能不被社会淘汰
  六、医患之殇
  七、一个没有师道尊严的民族没有未来
  八、给犯错的人一个机会
  九、死不起的中国人
  十、说话是门艺术
  十一、“大师”是如何炼成的
  十二、你方秀罢我登场
  十三、睡觉那些事儿
  十四、中国式饭局
  十五、欲望双面胶一、婚姻的幸福密码二、真正的勇士三、朋友之交四、流言猛于虎五、怎样才能不被社会淘汰六、医患之殇七、一个没有师道尊严的民族没有未来八、给犯错的人一个机会九、死不起的中国人十、说话是门艺术十一、“大师”是如何炼成的十二、你方秀罢我登场十三、睡觉那些事儿十四、中国式饭局十五、欲望双面胶最具民族特色言有尽而意无穷——搜狐读书言有尽而意无穷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在上海科技馆发表演讲。在谈到中美关系时,奥巴马引用了一句中国成话:“温故而知新。”其实,这不是美国领导人访华时第一次引用中国的成语了。前总统里根曾经引用“天涯若比邻”“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宾至如归”,布什曾用过“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克林顿曾用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小布什曾用过“民为邦本”,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国外领导人访华,引用中国成语最多的可能要数韩国总统朴槿惠了。2013年6月,她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多次引用了中国的成语:“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些名言警句,生成于中国古代,凝练为汉语成语,成为现代汉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外的政要为什么对汉语成语如此热衷呢?第一,汉语成语是汉语中最具民族特色的部分。汉语成语与中华民族的历史背景、自然环境、经济生活、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心理状态都是密切关联的,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有些成语,烙上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印迹,如“纸上谈兵”“围魏救赵”“三顾茅庐”等等,几乎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是一段中华民族的历史缩影;有些成语,展示了中华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如“逐鹿中原”“逼上梁山”“邯郸学步”“洛阳纸贵”“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等等,这些成语中的地点,是中华民族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有些成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产状况、生活条件,如“雨后春笋”“日上三竿”“滥竽充数”“箪食瓢饮”等等,这些成语中蕴含的某些信息,反映了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有些成语,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如“文房四宝”“高山流水”“举棋不定”“入木三分”“画龙点睛”等等,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诸如此类,举不胜举。因为成语最能体现汉语语言的民族特色,国外的政要访华演讲时才会尽其所能地引用成语。试想一下,演讲者面对的是中国的听众,运用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成语,自然而然地能够营造一种亲和力,无形之中缩小了彼此的隔阂,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二,汉语成语具有强大的表现力。从形式上看,汉语成语有三个字的,有五至十二个字的,最多的甚至有十六个字的,但这类成语总体数量极少,四字成语是最多的。虽然只是如此简短的几个汉字,但是,其意义绝非几个字的字面意思那么简单,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蕴含着无比丰富的内容。成语中有故事,“开天辟地”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生成过程的认识。“一鼓作气”是两国战争中的战略智慧。“鸿门宴”是酒宴上的剑拔弩张、逶迤周旋,决定了未来的时局与发展。成语中有哲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包含着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和谐共处、发展双赢的金规玉律,仍然适用于今天。“揠苗助长”告诫我们要尊重事物自身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刻舟求剑”则启示我们看问题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成语中有人生经验,“亡羊补牢”,人不可能不犯错,有了过失,必须及时补救。“百闻不如一见”,唯有实践才出真知。“一日三省”,这是成功者的箴言。成语中有形象,“掩耳盗铃”的滑稽,“叶公好龙”的虚伪,“郑人买履”的愚蠢,“指鹿为马”的专横狡诈,“图穷匕见”的惊心动魄,无不历历在目。成语中有知识,成语中有文化,成语无所不包。所以说,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成语,必能画龙点睛,充分发挥语言的表现力,不仅能够增加演讲的说服力,而且使内容更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发人深省,令人深思。第三,准确地使用成语是一个人具有良好文化修养的标志。汉语成语是最具民族特色的、最富表现力的,也是汉语中较难学习掌握的部分。面对成语,最难的地方不在于你不认识,而是认识每一个字,却不知它在说什么。不了解成语,不熟悉成语,不会准确地运用成语,就永远体验不到汉语语言的独特魅力,就只能徘徊在汉语的大门之外,不能登堂入室,也就不可能真正渗透到汉语文化的内核,不可能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反之,无论是在日常生活的言谈中,还是在文学、学术的作品里,如果能准确巧妙地运用成语,不但能够彰显自己的文化修养,凸显自己的幽默风趣,而且还能够展示自己“高大上”的文化品位。这也是为什么国外的政要在华演讲时想法设法使用成语的重要原因之一。成语是一扇窗口。通过这扇窗口,我们能够重温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兴衰存亡、艰苦卓绝的历史足迹。成语是一条道路,通过这条道路,我们能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绵延不绝,丰富多彩。成语是一部巨著,阅读这部巨著,我们能够体验、学习、继承、发展祖先的人生经验、聪明智慧。成语是一面大海,徜徉在成语的海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王立群2014年3月于北京九、死不起的中国人“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飞鸟集》),这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梦想,也是中国所有百姓的梦想。今年的清明节期间,人们在祭奠先人、表达哀思的同时,各种媒体都在关注一个相同的话题,特别引入注意,听起来也特别刺耳。这个话题就是“死不起”。“活不起,死不起”,活无立锥之地,死无葬身之地。为什么会如此呢?是人们的殡葬观念有问题,还是墓地价格、殡葬费问题呢?生老病死:不管什么人都逃避不了生老病死,这是经常使用的一个成语,字面意义很简单,无非是说出生、衰老、生病、死亡,也用来泛指生活中生育、养老、医疗、殉葬,或用来泛指人的一生。其实,这几种意义是对应的,也不难理解,不过,对于这个成语的来源,却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源自佛教典籍。认为出自佛教典籍的也并不认为是一种典籍。最通行的一种说法是源自《百喻经》。“喻”是“比喻”之意。“百喻”即一百个譬喻类故事(实际只有九十八个)。所以,《百喻经》是一部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来阐述佛教经典教义的典籍。其中,与“生老病死”相关的这则叫《治秃喻》,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人,头上没一根毛发,秃顶,少不了冬天忍受寒冷,夏天遭受酷热,加上蚊虫叮咬,白天晚上都不得安宁,这个人对此苦恼不堪。有一位医生,医道甚高,擅长多种医术,声名远播。这秃子便跑到医生那儿去,说:“希望你替我治治这个秃头的毛病。”事情十分巧合,那医生恰恰也是个秃子。听完之后,医生就摘下帽子,把光光的脑袋给他看,说:“我也有这个病,痛苦不堪。倘若我能医得好的话,早就把自己治好了,哪还有这般苦恼?”故事讲完之后,借此阐发了一番佛教的道理。说世上的人,也是这样,受到了生老病死的侵害,很是苦恼,想要求得长生不死的方法,听说沙门,婆罗门等是世间的良医,善于疗治种种苦患,就跑到他们那里,说:“希望能替我除去这生命易逝的忧患,永远处于安乐的状态,长存不变。”这时婆罗门等就回答道:“我也遭受着无常、生老病死的痛苦,到处寻觅着安乐长存的地方,然而终究是得不到的。如今我要是有能力让你得到的话,我自己早就得到了。”所以,世上的人,对于生老病死,也像那苦于秃头的人一样,徒然地自寻烦恼,却终究无法逃脱(《百喻经》卷第二)。同样是来自佛教典籍,还有另外一种源头,源自佛教典籍《佛说五王经》。典籍中说人生有八种苦难: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这八种苦难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生老病死,这是人生的自然过程之苦;第二类是忧悲恼、怨憎会、恩爱别离和所欲不得,这是主观愿望得不到满足的苦恼。这是从佛教经典中追溯到的“生老病死”的两个源头。其实,在中罔的本土典籍中,也出现过这个词语,比较早的见于唐代一本叫《因话录》的笔记中。笔记巾说:唐代的宰相裴度,为人豁达,不信术数,不好服食丹药,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鸡猪鱼蒜这些东西,碰上尽管吃;生老病死这些事情,该来的时候自然会来(公不信术数,不好服食,每语人日:“鸡猪鱼蒜,逢著则吃。生老病死,时至则生。”其器抱弘达,皆此类。(《因话录》卷二)。言外之意是说,对一切都要顺其自然,没有必要心存过多的忌讳与担忧。这是从成语源头上能够追溯到的出处,从时间上来看,出自佛教典籍的似乎更早一点。不过,对于生老病死的认识,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度,在其发展的历史中,一定在很早的时候就产生了。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人都会有这么一天,早晚而已。古往今来,无论是帝王将相、英雄豪杰,还是平头百姓、凡夫俗子都无法避免。古代不少帝王,妄图通过求仙问道,吃药养生,以求长生不老,结果到头来都是徒劳。既然人人皆有一死,那么,活着的人该如何安置逝者呢?入土未安:古人最理想的安葬方式在远古的时候,人类尚处于蒙昧状态,根本不懂得要建造坟墓来安葬死去的人,对死去的人并没有表现出什么特别的尊重。孟子曾说过,上古之时存在着这样的一个不葬亲属时期,说父母、亲属死掉之后,抬出去扔到沟壑中,任凭野兽啃食,任凭蚊虫叮咬(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孟子·滕文公上》),随他去吧。但是,后来,随着人类对自身生老病死的认识逐步发展,尤其是灵魂观念产生之后,活着的人对逝者尸体的处理方式开始发生改变。生者对于逝者,或者说对于死亡,心存矛盾的心理,又敬又畏。怕的是有一天自己也会死亡,敬的是死去的魂灵,希望逝者的灵魂能够福佑亲属、家人、后人。在这种心理之下,古人对逝者的处理方式产生了变化。一是埋葬。“葬”就是“藏”的意思(葬也者,藏也。《吕氏春秋·节葬》)。人死了,不再将之弃之沟壑、曝尸荒野,不再随便丢弃。既想让亲人的灵魂永远伴随自己,与自己一起好好生活,又想爱护亲人的肌骨,避免野兽蚊虫之害,人土安葬大概是最理想的办法。由此产生了入土为安的观念。入土为安的字面意思很简单,只有将死者埋人土中,才算是“安”。这个“安”包括两重意义。从死者一方而言,只有人土,才算是死得其所。“死得其所”这个成语,现代汉语中常用来指死得有意义,有价值,这不过是一个引申义,不是本义。“所”是“处所、地方”的意思,死得其所就是指“死了得到了合适的地方”。古人相信,死后有另一个世界存在,墓是死者的具体生活场所,它作为死者的居住地与生者的居住地形成多重对应,民间常用“阴宅”与“阳宅”来表示。死了能得到合适的墓葬.就是死得其所。与死得其所相对的成语是“死无其所…死无葬身之地”。如果一个人死了,连一块安葬之地都没有,那实在是很悲惨的,所以后来多用此指代命运结局的悲惨。从生者一方而言,只有将逝者埋葬,才能心安。在古人的想象中,死者不过是去了另一个世界,其魂灵仍会常伴左右,并通过某种不可知的方式影响生者,所以,对逝者必须安葬,使其肌骨免受损害,才能心安。“事死如事生”的态度,就是这种心态的反映。不过,最初的安葬逝者之所可能比较简陋。因为工具或者其他因素,最初的墓穴挖得很浅、很小,也就仅仅容纳尸体,上面盖上一点树枝,再用土覆盖。既不用棺椁,坟头也不用高出地面形成堆,更不用栽树作为标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新,藏之中野,不封不树。《易·系辞下》),这一点已被考古发现所证实(1955年甘肃刘家坪墓葬考古)。关于埋葬之后,不起坟头、不植树的做法,古代称之为“墓而不坟”,就是只是埋葬,不立坟头。根据古书的记载,这种变革,似乎与圣人孔子有关。P136-141
  





上一本:紫禁城魔咒Ⅱ:邪灵 下一本:敛与狂:日本人看不见的日本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王立群智解成语2的作者是王立群,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