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三百多万字,另有《考异》、《 目录: 》各三十卷。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一〇一九——一〇八六)及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四〇三),下迄后周显德六年(九五九),是我国编年史中包含时间最长的一部巨著。历来评价甚高。宋末元初人胡三省云:“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直以为此书于治国、谋事、修身之术无所不备。清人王鸣盛则云:“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曾国藩更“以先哲惊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文正公之《资治通鉴》。”《通鉴》与《史记》并列不朽,而司马光亦得与司马迁并称“两司马”。 作者简介: 司马光,生于北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卒于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是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进士出身,历任馆阁校勘、同知礼院、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御史中丞、翰林院学士兼侍读等职。熙宁三年(1070年),他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坚辞枢密副使,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市),次年改判西京御史台,退居洛阳,专事著史15年。哲宗即位,高大后临政,召司马光入主国事,任命为相(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身后追赠太师,封温国公,谥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