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来自东京


作者:蒋丰     整理日期:2014-06-17 09:35:09

中国是日本人心中的纠结。他们凭实力一次又一次打败中国,但内心又有对中国难以言喻的文化自卑,这让日本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细致观察中国、解剖中国的国家。
  虽然中华民族在思想上、观念上、心理上、情感上、嘴头上从来没有败给过日本人,但中国人对日本少了许多细致的观察、深刻的认识,其原因,你懂的!
  无论把日本当作敌人还是朋友,无论是激情愤然还是平常心态,我们都应该静下心来观察日本。“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本书从作者五年来所积累的2000多篇、近400万字的随笔中精选整合而来,集101篇文章、85幅珍稀照片,以其25年的东瀛经历,尝试从各个不同的细微的观察角度——AV、读书力、御宅族、萌萝莉、人性民情、职场众生、银发经济等,解析放大镜下的日本社会生活,亦严谨亦诙谐。
  读完此书,今后谈论日本的时候,也许我们就可以拒绝使用“你懂的”…… 
  作者简介:
  蒋丰
  1959年出生于北京,站在“50后”的最后行列。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在《中国青年》杂志社工作数年后,1988年赴日本留学,1994年获得日本九州大学大学院文学硕士学位。先后被聘任为北京大学历史系客座研究员、天津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始终为未能师承海外著名汉学家、外祖父杨联升,并如他那般治史而遗憾。
  曾担任日本华文媒体《留学生新闻》副总编辑、《东方时报》总编辑。1999年至今,一直担任中文版《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同时担任日语版《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总编辑。此外,任《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广东卫视等多家国内电视台的特约评论员,已是资深传媒人。
  2009年以来,他坚持撰写“日本天天‘蒋’”博文,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不同角度叙述日本,在新浪博客点击率已经超过1.1亿,被称为“评介日本第一人”。
  其译著和著作有《日本开国小史》《横滨今昔》《日本国会议员谈中国》《风吹樱花落尘泥》等。另有新媒体催生的著作《万条微博说民国》。 
  目录:
  目录:
  
  AV
  AV产业大起底
  市场造就的质与量
  演员总动员
  AV是一种文化?
  AV带来的社会病态
  观光立国
  悠悠不老的“青春18”
  《杜拉拉升职记》外景地随笔
  京都的情愁哀伤
  北海道玩出“雪文化”
  香川改名“乌冬县”
  “孝心旅游”连年走红
  “灾区旅游”助力地区建设
  目录:
  AV
  AV产业大起底
  市场造就的质与量
  演员总动员
  AV是一种文化?
  AV带来的社会病态观光立国
  悠悠不老的“青春18”
  《杜拉拉升职记》外景地随笔
  京都的情愁哀伤
  北海道玩出“雪文化”
  香川改名“乌冬县”
  “孝心旅游”连年走红
  “灾区旅游”助力地区建设
  大相扑选手为什么这么胖
  《女子相扑——“狂野”的风景》外景地随笔
  绝无仅有的旅游资源——艺伎混浴与秘汤
  《日本澡堂的洗澡方法》
  从洗澡间窥看武士的私密
  过新年温泉混浴
  裸身入浴人天交融
  “秘汤热”渐流行读书力
  培养国民“读书力”
  “读书节”从娃娃抓起
  日本街头如此多彩的读书风景
  前首相也在书店买漫画
  “图书馆列车”
  那些讳莫如深的禁书御宅与宅
  越来越“宅”的日本年轻人
  为何难“跳跃”
  “不知饥饿”后的沉沦
  “逃离”城市的背后
  青少年成为“网络控”
  电子游戏无孔不入萌“萝莉”&“痴”大叔
  “萌文化”为何大行其道
  “美少女文化”兴盛千余年
  少女陪大叔散步很黄很暴力
  大叔们如何“捕获”萝莉
  大叔为何自扮“萝莉”
  “暴走老头”吃嫩草有何损招
  “痴汉”暴露社会法制文化变态肉食女VS草食男
  日本夫妻生活进入女尊男卑时代
  “肉食女”为何扑向“童贞男”
  出现“草食男”缘于女性变化
  新一代男性不“好色”
  处男率为何不断拉升
  日本年轻男性兴起“伪娘”热
  年轻男人学女“艺”
  “绮丽男”,日本的又一道新风景
  日本酷暑引发“阳伞男”逆袭人性与民情
  成为“老铺”的三种武器
  清晨早起多赚钱
  揭秘日本商家隐语
  日本“农民工”如此转型
  “计划生育”与“鼓励生育”
  中产阶级的底气在哪里
  与乌鸦坚决斗争
  如何提高公务员服务质量
  “公交卡”凸现的人性化服务
  拾金不昧不是学雷锋
  天气预报的人性化
  菜市稳定&果蔬“实名制”
  从安倍晋三扫墓看日本人的另一面职场众生
  女性管理者就是“拖油瓶”
  职场女性变身“虎狼女”
  女大学生吐槽性别歧视
  博士就业受阻的背后 AV女优为何没颠覆日本女性的传统形象
  AV女优是当今日本的一个重要符号,性文化作为“软实力”蓬勃出口,日本AV扩散到东亚乃至全球各地,居世界领先地位。有这样的一种说法,“日本的色情女星可以顶一支军队”。原因是日本的色情产业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恰好与国家的年度防卫预算不相上下。
  随着国内市场的饱和,这支“软军”开始加速文化输出的步伐,在欧美、中亚,乃至中国攻城略地。近两年来,日本AV女优陆续来中国淘金,甚至几十个组团一起,出席演艺活动、代言游戏等,其中最成功的例子当属长期在中国居住的“苍井空老师”。
  2012年2月,华中师范大学教师彭晓辉欲请日本前AV女优红音萤进入高校殿堂授课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有反对者,更有支持者。由此,再次见证日本AV女优在中国大陆的人气。值得思考的是,日本既成功输出了自己的色情文化,却并没有因此而使日本女性乃至国民整体形象受损,这是为什么?
  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里装有美国的水电煤气管子,有个中国厨子,娶个日本太太,再找个法国情人。”或许可以这样说,娶个日本女人做妻子,是很多男人的梦想,当然中国男人也包括在内。
  和性感、大胆、开放这些印象不同,日本女性的整体形象一直很固定,那就是端庄、拘谨、贤淑。她们都喜欢化妆,着装讲究,尤其是在公众场合,非常注重外表修饰。日本女人大多皮肤很好,因此很多世界著名化妆品企业喜欢用日本女性来当广告模特。我看她们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女人,倒不是因为如何美丽,而是她们表现出的对男人的温柔顺从。
  这确实很容易迎合男人自尊和自大的心理。与直来直去的欧美人不同,日本女性性格温婉、谨慎、诚实,而且往往天然地从男人的立场出发来考虑事情,结婚后相夫教子,包揽家务,做饭、洗衣、扫除,撑起那“半边天”。
  日本女优所展现的女性形象表面看与日本传统女性截然不同,但实际上,其内核是为了市场需求。日本是男权至上的国家,传统女性缺乏社会话语权,为男权文化所塑造。但日本人的性格具有明显的两面性,既内敛、谦卑又狂野、开放,性文化与传统文化是相容关系,有丰厚的沃土。性文化作为男性享乐需求的一种重要载体,具有相当高的位置。而作为这个现代社会载体的AV女优,是一种职业身份的存在,与社会、家庭等基础构成元素并不在一个存在空间里。日本女优的形象是一种精神幻象,传统女性形象是生活实体,井水不犯河水,各司其职。前者被看成一种职业高手,与后者不具有竞争关系。从传统女性角度来说,不管讨不讨厌,也难以排斥或者影响这种消费品对男人的吸引力。某种意义上,它映射出日本民族与西方世界带来的现代文明不同的价值观。
  “逃离”城市的背后
  《日本经济新闻》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575名接受调查的20~30岁的年轻人中,有47.3%的人表示“想生活在乡下”,显露出了对城市生活的疲态。
  在中国,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正朝气蓬勃、勇往直前地往城市里“挤”,即使也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而日本的年轻人似乎厌倦了城市里的喧嚣、拥挤和压力,欲“逃离”城市的诉求明显。
  很多日本年轻人认为,在乡村可以有宽敞的居住环境,可以亲近大自然,还可以自力更生地务农养活自己。但因此所承受的机会成本是很大的。乡村没有优越的购物环境和热闹的夜生活,亦缺乏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且社会上的大多数资源都是集中在城市里的。
  其实,日本年轻人对大城市里的生活,表现出的是一种无奈的厌倦,已经疲乏了。近年来,日本年轻人中“光棍”不断增多,打算一辈子不结婚的人也不少。很多人选择晚婚或不婚,为的是避免承受太多压力。他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不安。
  现在日本“80后”中间有一个概念非常流行——“嫌消费”,嫌弃消费。他们坐电车不买车;不买手表看手机;不买房子租房子。他们是日本年轻人中的主流。有人担忧,如果引领今后日本经济的年轻人被茫然的不安所束缚,在消费上无动于衷,那么通过扩大内需来实现经济复苏就会成为“纸上谈兵”。
  日本年轻人不关心社会、不关心政治,甚至生活都不怎么关心了。专栏作家加藤嘉一认为:“日本社会是一定程度上现代化了的成熟的社会。在此情况下,个人逐步对国家、社会等事务失去兴趣,集中料理自己的事务,是自然而然的。每一个现代社会都是这样。”
  而实际上,原因恐怕并非全然如此。随着日本国内经济不景气的趋势不断加剧,许多年轻的工作者遭遇到了裁员和减薪的困扰,尤其是在一度十分繁盛的制造业。
  在日本国内,许多20~30岁的年轻人陷入了就业困境。这一点与20世纪90年代日本发生经济危机时的状况相同,大量年轻人找不到稳定的、良好的工作。如今,有相当一部分的日本年轻人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接受低收入的工作。
  另外,尽管理论上任何一个日本人都可以竞选国会议员,但亲朋之中没有政治家的话,则很难打开通向政坛的大门。这种情况让年轻人觉得,自己的一票并不能解决国家的问题。而现实政治中,老者居多,这也让年轻人对政治望而却步,对政治提不起兴趣。
  城市工作的巨大压力和对失业的担忧,也让许多年轻的日本人逐渐意识到在城市工作并非唯一选择,许多人开始对乡村,对农业产生了兴趣。虽然说,在生活条件上乡村远不如大城市,但自己可以活得潇洒,没多少压力,何乐而不为呢?
  东京年轻人悄然兴起“人脉午餐”
  三五成群地一边吃着午餐,一边有说有笑,这不是老友相聚,而是在东京年轻人中快速流行的“人脉午餐”。最近,以东京为中心的首都地区,为年轻人寻找午餐伙伴的免费网站人气爆棚。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通过这些网站,邀请目标就职单位的职员午餐,拉近距离学习经验,收获颇丰。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边吃边谈,一改以往日本年轻人对上司和前辈正襟危坐、点头哈腰的传统形象。
  日本媒体报道称,东京地区的年轻人先要登陆相关网站,并输入可能就餐的区域以及目标企业的范围。网站负责帮助他们寻找符合要求的午餐伙伴,并把搜寻结果发送给他们。如果双方都同意的话就可以一起吃饭。
  午餐的具体地点和时间由被约请的前辈来定,餐费采用AA制。就餐人数一般是3~4人,包括两名大学生。一些学生认为,这种午餐交流比起拜访公司退休职工来要轻松和自由得多。目前,除了大学生外,这种“人脉午餐”也成为很多年轻人跨行业交流的时髦方式。
  “比如,如何将今天吃的菜和自己的工作联系起来,这其实就是搞策划的人经常要考虑的事情……”在电通广告公司工作的小岛雄一在餐桌上传授着“职场攻略”,同桌的3名大学生认真聆听着。
  一个小时左右的午餐结束后,法政大学的大三学生森田智说:“只花了1000日元的午餐费,就获得了在正式场合完全听不到的指导,今后我还会不断去申请‘人脉午餐’,来了解‘水面下的事情’。”
  作为前辈的小岛也获益匪浅。他说:“和这些年轻人聚餐会面,可以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对我们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最先策划“人脉午餐”的是一家名叫“咖啡会议”的网站,于去年5月导入此项业务。截至目前,该网站注册会员人数已经超过6万人。从统计数据来看,注册会员的七成居住在东京地区,20~30岁的年轻人占了九成。与社会人之间的聚餐相比,学生和社会人之间的聚餐更受欢迎,餐后双方的满意度也更高。“咖啡会议”网站计划从今年2月开始,将主要力量放在这一方面。
  为何“人脉午餐”会在年轻人中快速流行呢?一家相关网站的负责人山本大策介绍说:“经济持续低迷,就业也越来越难。要想在如今的社会里生存下来,人脉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重要。日本年轻人花很短时间就能找到满意工作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超级宅男们想找到工作,宅在家里肯定不行,必须走出去认识更多人、了解更多东西。这种通过网络组织聚餐的积攒人脉方式,对于越来越腼腆的日本年轻人来说,非常合适。”
  “人脉午餐”对于企业来讲,也非常有吸引力。堀江贵文是一家IT企业经营者,他参加过数次此类活动。他说:“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生存,必须随时掌握流行趋势。公司里的年轻人由于上下级关系和工作氛围等,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往往是不完整和变形的。只有走出去,通过‘人脉午餐’等轻松活泼的方式,与外面的年轻人交流,才可以从各方面了解到流行信息,对我们调整企业经营思路,做好各种准备意义重大。” 





上一本:品味四讲 下一本:成为你自己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来自东京的作者是蒋丰,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