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美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约翰托兰的代表作之一,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纪实作品。在整个人类历史上,柏林战役恐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场,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三个月之内,希特勒、墨索里尼先后死去,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也已日薄西山。山姆大叔、苏联在这里进行了力量和智慧的全面较量,它的逻辑影响了战后乃至现在的整个世界的秩序。托兰德以宏大的构架和深具表现力的电影场景式笔法,向人们展示了二战后期欧洲战场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场面:雷马根的突破、对德累斯顿地狱般的轰炸、德国东部一百万平民的死亡、苏联俘虏对布拉格的保卫、希特勒在暗堡中的最后日子等等。作者曾经对二十一个国家的见证人进行了数百次的访谈,此外,还运用了数千份第一手资料:事后报告、参谋部的日志、大量绝密信件和私人文献,叙述客观,文笔动人,感染力强。 作者简介: 约翰托兰,美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1912年出生于威斯康星州,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其主要作品有《第三帝国的衰亡》《丑闻:珍珠港事件及其后果》《日本帝国的衰亡》《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等。其中《日本帝国的衰亡》使他夺得了1971年度的普利策新闻奖。 目录: 第一部凌厉的攻势 东线狂澜 “最后一分钟” “很可能是一次决定性的会议”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赞同罗斯福的裁决” 在巴尔干战场 雷击行动 战争与和平 第二部西线猛攻 “铁幕将要落下来” 潮涨潮落 “如果大桥在我面前炸毁,那该怎么办呢?” “我为上帝的事业而战” “纵横字谜行动”第一部凌厉的攻势 东线狂澜 “最后一分钟” “很可能是一次决定性的会议”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赞同罗斯福的裁决” 在巴尔干战场 雷击行动 战争与和平 第二部西线猛攻 “铁幕将要落下来” 潮涨潮落 “如果大桥在我面前炸毁,那该怎么办呢?” “我为上帝的事业而战” “纵横字谜行动” 斯赫尔大楼 在两河之间 “美妙的一天” 鲍姆别动队 在兰斯作出的决定 罗斯袋形阵地 第三部东西会师 “O—5” “如此卑劣的歪曲” 西线的胜利 “险境” “元首歇斯底里大发作” “我们应该建设一个新世界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第四部并非完整的胜利 “追捕歹徒” “意大利解决办法” 独裁者之死 “元首死了” “而现在,你却在我们背后插刀” “东方的铁幕越来越接近了” 漫长的投降的开端 “自由的旗帜正在全欧洲飘扬”美国著名作家、普利策奖得主约翰?托兰的不朽力作 畅销欧美半个世纪、销量超过800万册的经典巨著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芝加哥论坛报》隆重推荐作品 21世纪中美如何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中美关系将走向何方? 作者的话 也许,在人类的历史上,再没有另外的一百天,会比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欧洲战场上的最后一百天更为举足轻重,更为影响深远。三个月之内, 罗斯福、希特勒,以及墨索里尼先后离世。同样告别这个世界的还有纳粹 主义与法西斯主义。欧洲胜利日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同时也标志着另 一个时代的开始。而在这个新的时代中,存在着极其美好的希望与极其惊 人的恐怖。 我试图像叙述一百年前发生的事件那样,记下那些非同寻常的日子, 并且试图本着客观的原则,而非从一个与其同时代者的角度,勾画出希特 勒、希姆莱,以及戈林之流的形象。 本书的内容基于数百次采访。受访者来自二十一个国家,都曾亲身卷 入书中所描述的这些事件。凡有可能之处,这些当事人都是所记述事实的 基本来源。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揭露了——有时甚至是谴责了——他们自 己。现在应该做的是揭露,而非控诉。 此外,本书还基于数千份第一手的资料来源:包括事后报告,参谋部 的日志和专题文章,以及至今史学家们仍未得见的大量绝密信件和私人文 献(例如,巴顿的参谋长霍巴特?盖伊中将首次允许我们使用他根据巴顿 命令所记的日记);最后,我还参考了大量已经出版和尚未出版的书籍。 本书中的对话片断并非臆造。它们均来自正式文本、速记的记录,或 是当事人的回忆。 马克斯?比尔博姆曾经写道:”历史是一部艺术的作品,既无离题之 事,亦无遗留问题。”我的希望是,通过本书再现历史,既要让时间的流 逝保证对往事的追忆相对平静,又要让那些历史的调味品,”离题之事和 遗留问题”,不致全然消失。 “元首死了” 4月28日上午,维斯杜拉河集团军几乎已经彻底解体,而军官们也已濒临公开叛乱的边缘。 布赛的第九军不再是一支军事部队,而只是身处包围之中的一群筋疲力尽的人,一心只想着和数千名平民一起逃到温克将军的战线后面,以使自己处于安全之地。海因里希集团军的另外一半人马,曼特菲尔的第三装甲军也已放弃了他们的阵地,正向西线且战且退。这同时也是为了逃离俄国人,向英国人和美国人投降。 曼特菲尔公然挑衅希特勒,下令进行了这次全面撤退。当海因里希在上午十点打电话给约德尔将军,告诉他有一个军团已经退到了哈弗尔河时,一贯温和冷静的约德尔咆哮了起来:“每个地区都在对我撒谎!” 凯特尔直接打电话给曼特菲尔,指责他的“纯粹失败主义”。他说,他下午要去设在新勃兰登堡的第三装甲军指挥部,亲自了解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 海因里希得到通知后,立即驱车来到新勃兰登堡,一直在那里与曼特菲尔一起等到了两点三十分。这时,他们收到一封电报,指示他们到十八英里以南的新施特雷利茨市去见凯特尔。两位将军上路了。不过,半路上,他们就看见凯特尔和他的随行人员正在靠近。在一个湖附近,双方的人都下了公路。会议在一片小树林里开始了。曼特菲尔的三位参谋藏在附近。他们手持冲锋枪,决定如果凯特尔作出任何要逮捕他们指挥官的举动,他们就动手抓住他。 “集团军只会后退!”凯特尔叫道,“军官们太软弱了。如果你们学学其他人的样子,有勇气采取严厉的措施,枪毙它一千个逃兵,集团军就能守住阵地!” 海因里希生硬地答道,他“不会这样干”。凯特尔转向曼特菲尔,指责他没收到命令便擅自撤退。海因里希高声为他的属下辩解。凯特尔告诉他,他就是“不够强硬”。 海因里希冲动地抓住凯特尔的胳膊,把他拉到公路上。公路上乱成一团,挤满了四散逃亡的车辆。海因里希指着一辆马拉小篷车,上面坐满了厌战的空军人员。“你自己为什么不给我做个榜样呢?”他问道。 凯特尔拦住那辆小篷车,命令乘客下来。“把他们带回第三装甲军指挥部,送交军事法庭!”说完,他便向自己的汽车走去。突然,他又停住了脚步,生气地向海因里希晃动着一根手指。“从现在起,要严格执行最高统帅部的命令!”他吼道。 然而,海因里希并没有被吓住。“最高统帅部连现在的准确情况都不知道,我怎么能执行它的命令呢?” 凯特尔被激怒了,高声叫道:“总有一天你会知道这么跟我说话的后果!” 曼特菲尔像海因里希一样目中无人地走上前来。“第三装甲军只执行冯?曼特菲尔将军下达的命令!” 凯特尔怒视着两位叛逆的将军,再次对他们说,要一字不差地服从命令。“你们要对历史的定论负责!” “我对我下的一切命令负责,”曼特菲尔说,“我不会将其归咎于其他任何人!”他的三位参谋手持上膛的冲锋枪,缓缓走上前来。 然而,凯特尔只是绕过他们,连句再见都没说,就登上了他的汽车。 黄昏时分,俄国人突破了掩护曼特菲尔部队撤退的防线,向新勃兰登堡蜂拥而来。海因里希打电话给凯特尔。 “你一擅自放弃阵地,就发生了这种事。”凯特尔恼怒地厉声喝道。 “我从未擅自放弃任何阵地,”海因里希冷冷地反驳道,“这是形势使然。”他要求准许放弃斯维内明德,防守这里的只有一个未经训练的新兵师。 “你真的认为我可以对元首说,奥得河上的最后一个堡垒将被放弃吗?” “我为什么要让这些新兵去白白送死呢?”海因里希对他喊道,“我要对我的手下完全负责。我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 “你根本没有任何责任。责任首先应由下达命令的人来承担。” “我一直认为要对我的良心和德国人民负责。我只是不能糟蹋人命。”他再一次正式要求撤退。 “你必须守住斯维内明德。” “如果你坚持的话,就去另外找一个人来执行你的命令吧。” “我警告你,”凯特尔气急败坏地说,“你活得够久了,应该知道在战时违抗命令意味着什么。” “元帅先生,我重复一遍,如果您希望有人执行这道命令,请另找别人。” “我第二次警告你。违抗命令意味着上军事法庭受审。” 这一次,是海因里希大发雷霆了。“从没有人像这样对待过我!”他叫嚷道。他奋力控制住自己。“我尽我所能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这得到了全体军官同僚的一致认可。如果我允许别人强迫我做明知不对的事,那就失去了自尊。我会通知斯维内明德,凯特尔元帅坚持要防守那里。但是,鉴于我不同意这道命令,我要把我的指挥权交由您处置!” “根据元首授予我的权力,我要解除你的指挥权!立即将你手中的所有事务移交给冯?曼特菲尔将军。” 不过,曼特菲尔可没心情扮演一个千依百顺的角色。他发电报给凯特尔,说他拒绝接受指挥权和随之而来的晋升。电报的结尾,是一句极其挑衅的话:“这就是曼特菲尔下达的全部命令。” 事实上,这就是维斯杜拉河集团军的终结。 上下级之间的裂痕在地下掩体里也同样明显。4月28日黎明即将到来之时,鲍曼、克莱勃斯和陆军人事部门首脑布格道夫陷入了一场酒后的争论。“九个月前,我带着全部的力量与理想开始着手做我现在的工作!”布格道夫抱怨道,“我一次又一次地试图协调党和军队的工作。”因此,他说,他的军官同僚们开始蔑视他,甚至说他是军官队伍的叛徒。“而今天,事实摆在眼前,这些指责都是对的,我的工作徒劳无功。我的理想主义放错了地方,不仅如此,它还天真而愚蠢!” 克莱勃斯试图让他安静一些,但喧闹声已经把隔壁房间的弗莱塔格?冯?洛林霍芬吵醒了。他摇了摇睡在上铺的年轻的博尔特。“你错过了一场好戏,我的朋友!”他低声说道。他们可以听见布格道夫正对抚慰他的克莱勃斯大吼。“不要管我,汉斯——必须把这些说出来!就这些!四十八小时后可能就太晚了……充满信念和理想的年轻军官已经大批大批地死去了。他们是为了什么?为了祖国吗?不!他们是为你们死去的!” 布格道夫把矛头转向了鲍曼。他吼道,为了党员们个人的发展,已经有数百万人牺牲了。“为了你们奢侈的生活,为了你们对权力的欲望,你们摧毁了我们几百年的文化,摧毁了德意志民族。这是你们最为可怕的罪行!” “我亲爱的朋友,”鲍曼以安慰的语调说道,“您不应该在这方面如此进行人身攻击。即使其他所有人都中饱了私囊,至少我是无可指摘的。我可以拿我的全部身家发誓。为您的健康干杯,我的朋友!” 隔壁房间的两个偷听者听见了一阵杯子的碰撞声,接着便悄无声息了。 整个上午,魏德林将军都在忙着拟定一个分成三个梯队逃出柏林的计划。显然,俄国人一两天内就会抵达帝国总理府。魏德林深信,他可以在晚间会议上得到元首的赞同,因此,他命令属下的所有指挥官在午夜之前来地下掩体报到。 戈培尔夫人正在她的居所写信给前一次婚姻生的儿子——哈拉尔德?克万特,目前,克万特已成为盟军的战俘。她告诉他,全家人,包括六个孩子,上个星期以来一直住在元首的地下掩体里,“以便给我们作为国家社会主义者的生命一个唯一可能并且最为光荣的结局”。 纳粹主义的“光荣思想”就要终结了,“和它一起终结的,还有我这辈子所见过的美好的、崇高的、善良的一切”。她继续说道,一个没有希特勒和国家社会主义的世界,是不值得生存于其中的。这就是为什么她把孩子们带到了地下掩体里。对于战败后的生活来说,他们太善良了,根本无法承受,“仁慈的上帝会明白,我为什么要让他们舍弃那种生活”。 她说,前一天晚上,元首把他自己的党徽别在了她胸前,那使她感到无比地骄傲与快乐。“希望上帝给我力量,让我完成我最后也是最困难的职责。”她写道,“我们现在期望的只有一件事情:忠心地为元首而死,并且和他一起结束我们的生命。”这样的结局是“命运的恩赐”,她和“爸爸”过去从不敢期望于此。 “我亲爱的儿子,”戈培尔夫人最后写道,“为德国而活下去吧!” 在旧金山,为成立一个联合国组织而召开的会议仍在进行之中。安东尼?艾登与英国代表团在马克?霍普金斯酒店八楼举行了他们的第一次会议。 “顺便说一下,”在对同事们简要介绍了波兰问题后,他说,“有一条来自欧洲的消息可能会让你们感兴趣。我们从斯德哥尔摩获悉,希姆莱通过贝尔纳多特提议,要率德国向美国人和我们无条件投降。当然,我们要让俄国人也知道此事。” 他的态度非常漫不经心,以至于大多数听众都对此无动于衷。不过,杰克?威诺克,一个年轻的新闻官员却暗暗想道,我的天,多好的一个题材!回到设于酒店的大本营之后,他发现报纸上并没有谈及这一投降提议。他推测,伦敦的某个人“没把这当回事”。 就是这个题材,他自言自语道,有了它,一夜之间就可以结束战争。但是,如果他把这个消息透露出去,并且被人查出来,那么自己的乌纱帽就保不住了。他怀着满心沮丧去睡了。 4月28日凌晨一点左右,他被路透社的保罗?斯科特?兰金打来的电话吵醒了。“发生什么事了吗?”兰金问道,“我要为今天下午的报纸找些材料。” 威诺克犹豫了一下,然后决定碰碰运气。所有的报纸都会转载路透社的电讯,英国广播公司也会播发。威诺克将希姆莱提议的细节都告诉了兰金,并要求他不要透露消息来源。 “那当然。”兰金向他保证。接着,他在佩利斯酒店的大厅里,用电报将这条消息发回了通讯社: 昨日,这里的官方权威人士透露,据斯退丁纽斯、艾登和莫洛托夫得到的消息,希姆莱保证德国无条件投降的信件已送至英国和美国政府,但并未发给俄国。据权威人士透露,希姆莱已通知西方盟国,他可以安排无条件投降,他本人赞成这一解决办法。兰金。 电报未经审查便传到了路透社。当美联社驻旧金山记者杰克?贝尔得知这条最重要的战争新闻已经被人抢了先时,他把会议代表汤姆?康纳利参议员逼到角落里,要求证实这一消息。几分钟后,美联社的一条题为《投降》的新闻简报发布了。 美联社旧金山4月28日电。一位美国高级官员今日证实,德国已无条件向盟国政府投降,正式公告即将发表。 旧金山《呼声报》出版了一期号外,头版的通栏大字标题是《纳粹投降了》。几份号外被带到了旧金山歌剧院,莫洛托夫正在这里主持大会的一次会议。代表们开始四下奔走,争相祝贺。然而,莫洛托夫瞥了一眼报纸后,只是正了正他的夹鼻眼镜,然后敲了敲他的小木槌,让大家遵守会场秩序。 在华盛顿,白宫被电话铃声淹没了。兴奋的人群迅速聚集在一起,唱起了《上帝保佑美国》。在马路对面的布莱尔大厦,杜鲁门打电话给正在家里的海军上将莱希,让他向艾森豪威尔核实这一消息。莱希打电话给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的比德尔?史密斯。“有报道说,德国人已向艾森豪威尔要求停战。”他说,“但是没有任何官方消息,事实究竟如何?” 史密斯说,并未接到这样的要求。杜鲁门的怀疑得到了证实:报道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希姆莱向贝尔纳多特提出的建议。 当杜鲁门离开布莱尔大厦,穿过马路回到白宫时,天已经黑了。“正如你们看到的那样,我正在那边工作,谣言便出笼了。”他告诉新闻记者们,“我接到了来自旧金山的一个电话,国务院召我过去。我刚刚与海军上将莱希联系过,让他打电话给我们驻欧洲的总司令。这个谣言并无根基。这就是我要讲的全部。” 在地下掩体的上层,德国官方新闻机构德通社的小办公室里,海因茨?洛伦茨的助手沃尔夫冈?博伊格斯正在收听敌方广播。差几分九点时,他听到了英国广播公司播发的兰金的报道。他翻译了报道,然后立即送到了“金笼子”,这是德通社记者们给希特勒的住处起的绰号。 希特勒无动于衷地看着这篇报道,似乎已经接受了末日的来临。他要求另外找个人核查一下译文,确定译文正确无误之后,他平静地把博伊格斯打发走了①。 希特勒召来了戈培尔和鲍曼,三人锁起门来秘密商议着。整整一天,鲍曼都在对这种叛逆行为不断地加以指责。就在一个小时之前,他发电报给邓尼茨说:“背叛似乎已代替了忠诚。”当门终于打开时,整个地下掩体已弥漫着各种谣言。希特勒命人把关在上层由武装人员看守的菲格莱因带下来。此前一天,这位希姆莱的联络官从地下掩体逃走,偷偷去了他位于夏洛滕堡郊区的房子,不料却被抓了回来,并被希特勒亲口下令逮捕。 希特勒怀疑任何与希姆莱有关的人——甚至包括爱娃的妹夫。一小时之后,菲格莱因被送上了军事法庭,被指控犯有叛国罪,并被判以死刑。随后,他被押到总理府花园枪决了②。 当魏德林前来参加晚间会议时,地下掩体仍然处于骚乱之中。他向希特勒通报了俄国人的最新进展,并告诉他,所有的弹药、粮食和军需品供应站不是已落入敌人手中,便是正在遭受炮火攻击。两天后,他的部队就会失去给养,无法再继续抵抗。“因此,作为一名战士,我建议我们立即冒险突围。”希特勒还未予置评,他便立即阐述了这一计划的细节。 纯属臆想!戈培尔奚落道。但克莱勃斯认为,从军事角度来看,这是可行的。“当然,”他连忙补充道,“这要由元首来作出决定。” 希特勒沉默不语。最后,他终于问道,如果突围成功会怎么样?“我们将仅仅是从一个‘凯瑟尔’逃往另一个。而我,元首,难道要睡在旷野,一个农庄里,或者类似的什么地方,在那里等死吗?不,对于我来说,留在总理府要比那好得多。” 午夜时分,魏德林离开了会议室。他的指挥官们在候见室里围住了他。他告诉他们,他失败了。“现在我们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他阴郁地说,“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不过,他答应他会再次试着说服元首。 希特勒离开会议室,去看望受伤的格莱姆。汉娜?莱契也在那里。希特勒跌坐在格莱姆床边,脸色非常苍白。“我们唯一的希望是温克,”他说道,“为了让他进入柏林,我们应该召集一切可以动用的飞机来掩护他的部队前进。”温克的大炮,他宣称,已经轰炸了波茨坦—普拉茨一线的俄国人。“黎明之前要召集一切可动用的飞机。”他命令格莱姆飞往离格布哈特医生的疗养院不远的雷希林机场,在那里召集他的飞机。只有靠德国空军的支持,温克的部队才能成功。“这是你必须离开掩体的第一个理由;理由之二是,必须阻止希姆莱。”他的嘴唇和双手哆嗦着,语调也变得不稳定。“一个叛徒永远不能继任我做元首。你必须出去,保证他不能成为元首。” 格莱姆说,他不可能抵达雷希林,而且,他更想死在地下掩体里。 “作为帝国的士兵,用尽一切可能性是我们神圣的职责。”希特勒说道,“这是唯一剩下的成功的机会。我们有责任抓住它。” “就算我们必须要成功,现在我们又能做些什么?”汉娜问道。 然而,格莱姆已被希特勒的最后几句话深深打动了。“汉娜,我们是留在这里的那些人的唯一希望。哪怕只有最微小的机会,我们也应该为了他们而抓住它……也许我们能帮上忙,但是,不管能不能,我们都会去的。” 这番话让希特勒的情感突然溢于言表。“在所有的武装力量中,德国空军自始至终是打得最好的。”他说,“至于它的技术劣势,应归咎于其他人。” 格莱姆忍住疼痛开始着装。汉娜含着眼泪走向元首。“元首,为什么,为什么您不让我们留下来呢?” 希特勒看着她。“愿上帝保护你们。” 戈培尔夫人交给汉娜两封给她儿子的信。她摘下一枚钻戒,要汉娜戴上它,以表纪念。爱娃?布劳恩也交给汉娜一封信,是给她妹妹菲格莱因夫人的。后来,汉娜忍不住看了这封信;她认为其中的言辞“非常庸俗,矫揉造作,并且幼稚”,以至于她把信给撕了。 黑暗的夜晚被烈焰熊熊的建筑物照亮了。当一辆装甲车把汉娜和格莱姆载到藏在勃兰登堡门附近的一架“阿拉多96”式训练机前时,他们可以听到一阵密集的轻武器的射击声。汉娜发动小飞机,沿着东—西轴心大街向前滑去,然后在密集的炮火中起飞了。刚飞到屋顶的高度,俄国人的探照灯就发现了这架阿拉多。在高射炮火的接连轰炸中,它像根羽毛一样四处翻滚。汉娜把油门推到底,向上爬升,逃离了炮火的旋涡——下方,柏林陷于一片火海之中。汉娜朝北面出发了。 希姆莱的背叛结束了希特勒的犹豫与希望。尽管他对格莱姆表露了信心,但是,如今他认识到,温克的行动同样注定将会失败,终于要开始为末日做准备了。准备工作从地下掩体小地图室里异乎寻常的一幕开始了,这是一场婚礼。希特勒常对他的朋友们说,他不能承担“婚姻的责任”。也许他还害怕这样可能会削弱他作为元首的唯一性;对于大多数德国人来说,他几乎是一个基督般的人物。然而,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他的资产阶级本能驱使着他,要用这场推迟已久的神圣婚姻来报答他忠诚的情妇。 有人从附近的一支人民冲锋队里找到一个低级官员,把他带到掩体里主持仪式——非常相称的是,他的名字叫瓦格纳。希特勒和爱娃起誓说他们是纯雅利安血统,戈培尔和鲍曼在一旁见证。在简短的仪式之后,爱娃签下了“爱娃?布……”。有人提醒了她,于是,她划掉“布”字,签上了“爱娃?希特勒,原姓布劳恩”。 随后,希特勒邀请鲍曼、戈培尔夫妇,以及他的两位秘书克里斯蒂安夫人与荣格夫人到他的房间去喝香槟。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他一直在追忆往事。不时有其他人加入他们的行列——京舍、克莱勃斯、布格道夫、贝罗,甚至还有素食厨师弗劳雷恩?曼齐阿里。最后,希特勒说道,这是他的生命以及国家社会主义的最后时刻;在他最亲密的同志叛变之后,死亡将是一种解脱。他来到另外一个房间,开始对荣格夫人口述他的政治遗嘱。 他控诉说,无论是他,还是德国的其他任何人,都不希望发起战争,战争“完全是由那些犹太血统的,或为犹太人的利益服务的国际政治家挑起的”。他谴责英国人逼他入侵波兰,“因为英国的政治派系需要战争,一方面是由于商业上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到国际犹太人宣传的影响”。 他宣称,他之所以留在柏林,“是为了在我认为元首与总理的职位再也不能维持下去的时刻,可以自愿以身殉国”,他将“满心欢喜”地死去。但是,他已命令他的军事指挥官们“继续参加祖国的战斗”。任何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投降,都是不可能的。他号召指挥官们“要树立至死仍忠于职守的光辉榜样”。 他解除了希姆莱和戈林的一切职务,原因是他们“瞒着我,违背我的意志,秘密与敌人进行谈判,并非法地企图夺取国家控制权”。 至于他自己的继承人——国家元首以及武装部队最高统帅这两个职位——希特勒指定了海军元帅邓尼茨。戈培尔任总理,鲍曼任党务部长,舍尔纳任陆军最高统帅;希特勒说,前两人曾要求和他一起死,但是他命令他们,“要把民族利益置于个人感情之上”,保留自己的生命。 遗嘱的结尾和开头一样,也是对犹太人的攻击。“最重要的是,我命令我国政府和人民坚持不懈地支持种族法,毫不手软地打击毒害各民族的国际犹太人。”一直到死,他都固执于自己的观念。 荣格夫人在遗嘱上注明日期:1945年4月29日凌晨四点。希特勒在底下草草签上了名字,戈培尔、鲍曼、布格道夫和克莱勃斯作为证人也签了字。 接着,希特勒又口述了他的私人遗嘱。他把他的财产留给党,“或者,如果党不存在了,就留给国家”,并指定“我最忠诚的党内同志,马丁?鲍曼”作为遗嘱执行人。“他可以把所有值得作为私人纪念品的东西交给我的亲属,或用于维持他们的中产阶级生活水平。这尤其适用于我夫人的母亲,以及我所熟知的忠诚的男女同事们——特别是我以前的秘书们,温特尔夫人以及其他所有人,她们多年来的工作给了我很大帮助。” “我的夫人和我选择了死亡,以逃离被打倒或者投降的耻辱。我们希望将我们的遗体在我为人民服务十二年来从事大部分日常工作的地方立即火化。” 这些阴郁的准备工作终于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当元首告诉戈培尔,要他和他的家人离开地下掩体时,戈培尔认为这是一种蔑视而非优待。柏林的捍卫者怎么能离开?戈培尔吼道。希特勒坚持如此,因此争执变得非常激烈,以致希特勒终于说道:“连我最忠实的信徒也要不服从我了!”说完,他就去睡了。 戈培尔含着泪水回到了他的卧室。他没有沮丧,也开始写自己的遗言,题为《元首政治遗嘱的附录》。 元首命令我,如果守卫帝国首都的防线崩溃,就离开柏林,到他所任命的政府去担任一个主要职务。 有生以来,这是我第一次必须坚决拒绝服从元首的命令。我的妻子和孩子们与我一起拒绝。在元首最急需帮助的时刻抛弃他,不仅为人性和忠贞所不容,而且,也将导致我在余生之中,被世人看做一个可耻的叛徒和下贱的无赖。同时,我还会失去我的自尊,以及同胞对我的尊重,日后再造德意志民族和德国未来的任何尝试中,都将需要这一尊重。 在这场战争中最为危急的这些日子里,在纠缠着元首的叛逆的梦魇中,至少还有一人会无条件地陪他到死;即使这与元首在政治遗嘱中正式下达给我的,而且从实质上来说也是完全有道理的命令背道而驰。 因此,我相信我正在为德国人民的前途付出最好的服务。在今后的艰苦岁月里,榜样将比常人更为重要。总能找到把祖国领向自由之路的人;但是,如果不是从清晰醒目的榜样基础上开始的话,重建我们民族的生活将是不可能的。 基于这一理由,我和我的妻子一起,并代表我们的儿女(他们太小了,还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他们足够成熟,必会毫无保留地同意我们的决定)表达我们无法改变的决心:即使帝国首都沦陷,我们也不会离开,而是要在元首身边结束我们的生命。因为,如果不能生活在元首的身边并为他服务,生命对于我个人来说将再也没有价值。 英国喷火式战斗机从柏林城中一片燃烧着的废墟上空掠过。下面的尸臭让联队长约翰尼?约翰逊想起了诺曼底战役中的法莱兹。他可以看见俄国坦克正滚滚驶入城中。突然,一大队“雅克”式歼击机出现了。他担心会导致混战,连忙呼叫道:“好!小伙子们,保持队形。不要乱动!” 一百多架“雅克”开始慢慢转到喷火式战斗机背后。约翰逊命令他的机队向右拐,绕过俄国人。这时,他的僚机驾驶员警告说,他们头顶上有更多的俄国人,约翰逊答道:“密集飞行。保持队形!” 两个机群怀疑地互相包围了。约翰逊冒险靠近对方,然后向俄国负责人摆动起机翼,但是对方没有回应。突然,俄国人掉转机头,散乱地向东面飞了回去。缺乏纪律的机群忽升忽降,疾速离去,让约翰逊想起了一群在空中盘旋兜转的野椋鸟。经常会有几架突然掉落下去,一头扎进下面的废墟堆里。 上午十点左右,俄国陆军的三支主要力量从东、南、北方向朝地下掩体同时挺进。这座濒临灭亡的城市周围的包围圈越收越紧,苏联的先头部队已经秘密潜入了动物园。他们从河马园和天文馆里对两个巨大的防空塔楼开始了射击。这两个塔楼是好几个师的指挥所,同时也是炮兵中心。在其中一座的四楼上,柏林炮兵部队的指挥官韦勒曼上校正出神地看着苏联坦克一次次徒劳地试图击中大楼的窗户。他可以看见伸展在他四周的这座大城市——燃烧着,冒着烟,几乎已完全被摧毁。威廉一世纪念堂的钟楼上烈焰熊熊,显露出一种骇人的美丽,就好像一支巨大的火把。 一英里外的地下掩体里,马丁?鲍曼正准备把希特勒的遗嘱和他自己的遗嘱寄给希特勒的继承人,海军元帅邓尼茨。为了确保它们顺利寄达,鲍曼决定分别派出两名密使:他的私人顾问,党卫队上校威廉?山德尔,还有海因茨?洛伦茨。戈培尔也希望把他的遗嘱发往外界,于是也给了洛伦茨一份副本。 布格道夫把希特勒政治遗嘱的另一份副本托付给了元首的军事副官威利?约翰梅尔少校,并命他将其带给舍尔纳元帅。布格道夫另外给了约翰梅尔一份手写的证明,解释说这份遗嘱“是在得知希姆莱叛变这一打击性的消息后”写出来的,是元首的“不可改变的决定”。“一旦元首下达命令,或一旦证实他已死亡”,就公开发表遗嘱。 当弗莱塔格?冯?洛林霍芬、博尔特,以及布格道夫的副官威斯中校得知三位信使将要带着希特勒遗嘱的副本离开地下掩体时,他们决定也要请求准许自己离开。“既然一切都结束了,”他们对克莱勃斯说道,“就让我们和部队一起去战斗吧!或者说,给我们一个重返温克将军部队的机会。”克莱勃斯表示理解。他去见希特勒,将此事向他报告。希特勒没有表示异议,只是说,在他们离开之前,他想见一下这三个年轻人。 中午,希特勒与他们聊了很久。他们指望怎么逃出柏林呢?博尔特指出了一条路线,沿动物园走到皮彻道夫桥,他们可以在那里找到一条船,然后划船顺哈弗尔河而下。 “在那座桥附近!”希特勒插话说,“我知道有个地方有几条电动船,行驶起来毫无噪音。”接下来的十五分钟里,他为他们制订了一条沿河而下的按部就班的逃亡路线。这显示了他“非凡的”记忆力,但三位军官只是敷衍地听着。和希特勒的许多军事计划一样,这一路线在理论上无懈可击,但执行起来非常困难。他们穿上迷彩服,戴上钢盔,挎上冲锋枪,离开了地下掩体里压抑的气氛,出现在了赫尔曼?戈林大街上。 那个曾光荣地以其姓名命名这条大街的人即将被鲍曼处以死刑。鲍曼给上萨尔斯堡的特工发了一封电报: 柏林局势更为紧张。如果柏林和我们都陷入敌手,那么,必须处决“四?二三”事件中的叛徒。战士们,履行你们的职责吧。你们的生命与荣誉均取决于此。 但是,戈林已经说服了他的党卫队卫兵,把他和他的妻子、女儿,以及膳食主管带到他家位于奥地利毛特恩多夫附近的城堡去。驱车离开的时候,戈林的衣襟里藏着一根火炉烟筒;烟筒内卷着一幅他最喜欢的画——价值二百五十万马克。 4月29日下午,地下掩体里的人们都在做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准备工作。希特勒的前任外科医生哈泽大夫毒死了元首最心爱的阿尔萨斯狼狗布隆迪。另外两条狗则被枪杀。希特勒亲手把毒药胶囊交给了他的两名女秘书,荣格夫人和克里斯蒂安夫人。他充满歉意地说,这是一点微薄的诀别礼物,并且赞扬了她们的勇气;不幸的是,他又说,他的将军们不像她们这样可靠。 六点钟,墨索里尼被游击队暗杀的消息到达后不久,肯普卡去看望了希特勒。希特勒右手拿着一张柏林地图;身着灰色夹克,黑色裤子。尽管他的左手微微地颤抖着,但整个人似乎非常镇静。“你怎么样,肯普卡?”他问道。 司机说,他要回勃兰登堡门那里的紧急防御阵地去。 “官兵们怎样?” “他们士气高昂,正在等待温克的援军。” “对……我们都在等待温克。”希特勒平静地说。然后,他伸出了手。“再见,肯普卡,照顾好你自己。” 正当他们握手时,肯普卡的一个同伴在走廊里叫道:“快点,俄国人要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