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粟裕对战场有种天才般的敏锐感知,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堪称一代战神。他运兵奇巧、用势奇险、胃口奇大、胆识奇绝,达到兵家"上兵若水"的最高境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本书作者,军事题材畅销作家关河五十州重磅推出战神传记,用通俗化的笔法,还原了粟裕这位杰出军事家传奇的戎马人生,对粟裕的军事指挥艺术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并揭秘了抗战和解放战争中大量真实的历史细节。极强的代入感,让你体验战场的紧张和残酷,领略战术高手对决的精彩。 作者简介: 关河五十州,原名赵劲,畅销军事纪实文学作家,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颇深,代表作有《地狱绝杀:当关东军遇上苏联红军》《一寸河山一寸血》《铁血雄兵川军团》《战争从未如此热血》等,在读者中引起极大轰动,拥有粉丝无数。 目录: ★第一章不归之路//001 教官的一番训导给粟裕留下了深刻印象:"死亡只是一瞬间的事,而艰苦却是长期的、时刻都会遇到的。如果你们能够战胜艰苦,那么还有什么不可战胜的呢?" 第二章大家拼的是本事//023 打游击,就要培养一只只能在野外生存的独狼,老绑在一起怎么行,不过粟裕也意识到,这事不能操之过急,得慢慢来。独狼的特性是更为灵活机动,可以不需请示,见到食就上,随时消灭敌人和补充自己。 第三章偏向虎山行//045 从新四军的实际情况出发,粟裕非常强调打弱敌,这也是他自红军时期就形成的一个经验。他还为此打了一个比方:假如敌人是一只螃蟹,弱敌就是螃蟹的软肚皮,打螃蟹要先捅这个。 第四章大海从鱼跃//071 粟裕一声不吭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枚铜元,放在一名学员的枪上,并下达口令:"击发!"学员扣动扳机,枪身一振动,铜元应声落地。 粟裕拿过枪,一个卧姿趴下,同样在放好铜元的情况下完成击发动作,几次击发,铜元纹丝不动。粟裕放下枪,走了。除了口令,一句话都没有说,但是教导队的人都被震动了。 第五章一物须用一物降//093 一天两夜,反复行程两百多里,有的临时转移来的人员还多走了一天,这样的艰苦行军,野战军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机关人员来说,实在是非常了不起,表明粟裕所领导★第一章不归之路//001 教官的一番训导给粟裕留下了深刻印象:"死亡只是一瞬间的事,而艰苦却是长期的、时刻都会遇到的。如果你们能够战胜艰苦,那么还有什么不可战胜的呢?" 第二章大家拼的是本事//023 打游击,就要培养一只只能在野外生存的独狼,老绑在一起怎么行,不过粟裕也意识到,这事不能操之过急,得慢慢来。独狼的特性是更为灵活机动,可以不需请示,见到食就上,随时消灭敌人和补充自己。 第三章偏向虎山行//045 从新四军的实际情况出发,粟裕非常强调打弱敌,这也是他自红军时期就形成的一个经验。他还为此打了一个比方:假如敌人是一只螃蟹,弱敌就是螃蟹的软肚皮,打螃蟹要先捅这个。 第四章大海从鱼跃//071 粟裕一声不吭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枚铜元,放在一名学员的枪上,并下达口令:"击发!"学员扣动扳机,枪身一振动,铜元应声落地。 粟裕拿过枪,一个卧姿趴下,同样在放好铜元的情况下完成击发动作,几次击发,铜元纹丝不动。粟裕放下枪,走了。除了口令,一句话都没有说,但是教导队的人都被震动了。 第五章一物须用一物降//093 一天两夜,反复行程两百多里,有的临时转移来的人员还多走了一天,这样的艰苦行军,野战军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机关人员来说,实在是非常了不起,表明粟裕所领导的指挥机关已经完全实现战斗化和游击化。 粟裕和苏中军区机关始终是南部寻歼的主要目标,但在整个抗战过程中,他们一次都没有遭遇到日军袭击。 第六章两军相遇勇者胜//115 共产党的思想工作是一绝,日军要么不被俘虏,俘虏了十有八九都会加入"反战同盟",自觉自愿地对日军展开政治攻势。正当车桥战斗相持不下时,苏中"反战同盟"成员松野觉冒着枪弹,主动上前要求劝降,但在喊话时被子弹击中头部身亡。 第七章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137 战争年代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下级向上级提建议,同样的内容,只准提三次。粟裕连续三次上书,最后一次,甚至用了"斗胆直陈"的措辞。 现在战机果然出现了,粟裕急电报告:"此乃一良机也,不可错过。" 毛泽东随即指示:"尽可能满足粟之要求,集中最大兵力于主要方向(指苏中战场)。" 第八章棋逢对手//163 所谓"慈不掌兵,情不立事",善战之将,平时有哪个不爱兵,可作战时如果有太多的恻隐之心,就会耽误事。粟裕在大兵团作战时就曾有过一个规定,即当激战正酣时,不允许各级部队长报送伤亡数字,以免部队长一时心软手抖,作战命令执行不下去。 第九章砸碎珍珠换玛瑙//197 顾祝同是粟裕在三次天目山反击战的对手,也是他的手下败将。在对华野全军讲话时,粟裕说薛岳用兵"尚机敏果断",称得上是军事干才,而顾祝同只是个庸才,现在老蒋以庸才代替干才,对解放军而言,实在是再好不过的事。 第十章不是冤家不聚头//237 毛泽东有个习惯,会见党内同志从不迎出门外,但当获知粟裕前来时,他破例走出门外,并同粟裕长时间握手。 经过中央集体讨论,粟裕的建议最终以军委命令的形式确定下来。毛泽东不是一个轻易能被说服的人,而敢于对毛泽东反复提出意见并为他所接受的,在解放战争的历史上,粟裕是比较突出的一个。 第十一章风头如刀面如割//285 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素以美械装备和飞机坦克夸耀于人,殊不知,其实这正是导致他们落败于战场的一个关键因素。 中国的国情,军事上学德国可以,学日本可以,唯独不能学美国,因为你没那本钱。 国民党军拥有的美械装备其实并不多,能够武装出来的也不过是几个美械军,坦克飞机则因数量过少而根本形不成足够的战斗力,最糟糕的是,以当时关内的工业水平,这些装备一件都制造不出来,也就是说,抗战时美国人一共给了多少武器,打完就算完,毫无可持续性。 第十二章钟山风雨起苍黄//349 沿岸老百姓围着看热闹,觉得这些解放军是不是疯了,因为所做的事在他们看来,简直毫无意义。他们不知道,正是通过这些看似毫无意义的重复演练,几十万北方兵不仅学会了在跳板上飞奔来去,在船上"站如松,坐如钟",还知道一百吨重的木船上应该放什么武器,两百吨重的木船又该放什么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