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献给少年儿童的顶级艺术类图书,法国瑟页出版社镇社之作,2000年出版至今,长销不衰。全书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呈现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各个时期经典画作。从文艺复兴初期波提切利的《春》,到文艺复兴三杰中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的作品,再到伦勃朗的《夜巡》,委拉斯开兹的《宫娥》,莫纳的《睡莲》,毕卡索的《亚维农的少女》,直至二十世纪达利的作品《记忆的永恒》,名画题材选取时间跨度大。每幅画旁设细节解说和孩子感兴趣的找找看环节。每章后的美术史名词解释和简短点评,不求面面俱到,只求让孩子对最基本的美术概念初步了解,尽力在孩子心中勾勒出西方美术的轮廓; 第二部分:呈现人类艺术各个发展阶段的代表艺术作品。从公元前1300年埃及纸莎草画的《王室祭司胡内弗的亡灵书》,到公元6世纪的拜占庭镶嵌画《以撒的牺牲》,再到到现代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和波洛克的《第六号》。镶嵌画、手抄本、壁画、画布、挂毯,油画、透视法、光线明暗对比、风俗画、静物画、错视画、版画,几千年来,时光变迁,艺术的载体、内容和表现形式在不断变化着,只有人类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不变。每章后的艺术史部分用精辟的语言生动地介绍了该时期艺术作品的最大特点和发展脉络,孩子一定会惊叹于人类伟大的才能; 第三部分:特别选取呈现了战争题材画作。有什么比历史题材画更能凝练地反映人类历史呢?从公元前亚历山大大帝的《伊苏斯战役》,到公元后三世纪凯撒大帝的《高卢战争》,再到丁托列托的《君士坦丁堡之战》,从欧洲到亚洲,从南美到北美,通过这些沿着历史发展脉络的作品,我们可以了解一场战役的起因和结果,看到各个民族在各大洲的人类历史舞台上,轮番上演的悲喜剧。本部分真正做到通过艺术发掘历史,给孩子最直观的历史感受:没有长盛不衰的文明,任何文明的兴盛都是暂时的。 作者简介: 克莱尔·德·阿尔古 三个孩子的母亲。曾是法国伽利玛出版社资深策划出版编辑,本系列图书从2000年推向市场,至今长销不衰。这一系列图书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适合4岁至96岁的读者阅读,克莱尔·德·阿尔古希望带给儿童一套精美的艺术图书,让他们能够欣赏到足以媲美顶级成人艺术类图书中画作的作品。 目录: 乔托迪邦多纳,《斯克罗维尼礼拜堂》,约1305年,帕多瓦(意大利) 扬凡艾克,《阿尔诺菲尼夫妇》,1434年,英国国家美术馆,伦敦(英国) 桑德罗波提切利,《春》,1478年,乌菲兹美术馆,佛罗伦萨(意大利) 十四世纪与十五世纪的名作 耶罗尼米斯博斯,《干草车》,约1500年,普拉多博物馆,马德里(西班牙) 列奥纳多达芬奇,《蒙娜丽莎》,约1505年,卢浮宫博物馆,巴黎(法国) 米开朗琪罗,《创造亚当》,约1510年,西斯廷教堂穹顶,罗马(意大利) 小汉斯霍尔拜因,《使节》,1533年,英国国家美术馆,伦敦(英国) 十六世纪的名作 伦勃朗,《夜巡》,1642年,荷兰国立博物馆,阿姆斯特丹(荷兰) 迭戈委拉斯开兹,《宫娥》,1656年,普拉多博物馆,马德里(西班牙) 扬弗美尔,《画室》,约1670年,艺术史博物馆,维也纳(奥地利) 十七世纪的名作 安东尼华托,《舟发西苔岛》,1717年,卢浮宫博物馆,巴黎(法国) 让巴蒂斯夏尔丹,《鳐鱼》,约1726年,卢浮宫博物馆,巴黎(法国)乔托迪邦多纳,《斯克罗维尼礼拜堂》,约1305年,帕多瓦(意大利) 扬凡艾克,《阿尔诺菲尼夫妇》,1434年,英国国家美术馆,伦敦(英国) 桑德罗波提切利,《春》,1478年,乌菲兹美术馆,佛罗伦萨(意大利) 十四世纪与十五世纪的名作 耶罗尼米斯博斯,《干草车》,约1500年,普拉多博物馆,马德里(西班牙) 列奥纳多达芬奇,《蒙娜丽莎》,约1505年,卢浮宫博物馆,巴黎(法国) 米开朗琪罗,《创造亚当》,约1510年,西斯廷教堂穹顶,罗马(意大利) 小汉斯霍尔拜因,《使节》,1533年,英国国家美术馆,伦敦(英国) 十六世纪的名作 伦勃朗,《夜巡》,1642年,荷兰国立博物馆,阿姆斯特丹(荷兰) 迭戈委拉斯开兹,《宫娥》,1656年,普拉多博物馆,马德里(西班牙) 扬弗美尔,《画室》,约1670年,艺术史博物馆,维也纳(奥地利) 十七世纪的名作 安东尼华托,《舟发西苔岛》,1717年,卢浮宫博物馆,巴黎(法国) 让巴蒂斯夏尔丹,《鳐鱼》,约1726年,卢浮宫博物馆,巴黎(法国) 雅克路易大卫,《荷拉斯兄弟之誓》,1784年,卢浮宫博物馆,巴黎(法国) 十八世纪的名作 弗朗西斯科戈雅,《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1814年,普拉多博物馆,马德里(西班牙) 欧仁德拉克洛瓦,《阿尔及尔的女人》,1834年,卢浮宫博物馆,巴黎(法国) 文森特凡高,《阿尔的凡高卧室》,1889年,奥赛博物馆,巴黎(法国) 克洛德莫奈,《睡莲》系列,1899年-1916年,奥赛博物馆,巴黎(法国) 市立美术馆,勒阿弗尔(法国) 十九世纪的名作 巴勃罗毕加索,《亚维农的少女》,1907年,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美国) 瓦西里康定斯基,《构图七号》,1913年,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莫斯科(俄罗斯) 萨尔瓦多达利,《记忆的永恒》,1931年,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美国) 安迪沃霍尔,《玛丽莲梦露》,1964年,州立博物馆,汉诺威(德国) 二十世纪的名作 找找看答案 画家生平 埃及纸莎草画,《王室祭司胡内弗的亡灵书》,约公元前1300年,大英博物馆,伦敦(英国) 拜占庭镶嵌画,《以撒的牺牲》,六世纪,圣维塔莱教堂,拉文纳(意大利) 阿拉伯手抄本,《ABMA'SHAR的占星书》,十五世纪,法国国家图书馆,巴黎(法国) 林堡兄弟,《贝里公爵的华丽时辰书》,1415年,孔代博物馆,尚蒂依(法国) 扬凡艾克,《圣母与范德巴尔教士》,1436年,格罗宁格博物馆,布鲁日(比利时) 文艺复兴时期前的绘画 保罗乌切洛,《圣罗马诺之战》,约1456年,英国国家美术馆,伦敦(英国) 贝诺佐戈佐利,《三圣贤之旅》,1459年,美第奇-里卡迪宫,佛罗伦萨(意大利) 维托雷卡尔帕乔,《真十字架圣物的奇迹》,约1500年,学院美术馆,威尼斯(意大利) 耶罗尼米斯博斯,《圣安东尼的诱惑》,约1500年,国家古代艺术博物馆,里斯本(葡萄园) 阿兹特克手抄本,《波旁尼克手抄本》,十六世纪初,法国国民议会图书馆,巴黎(法国)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一) 挂毯,《葡萄收获的季节》,十六世纪初,中世纪博物馆,巴黎(法国) 老彼得勃鲁盖尔,《狂欢节与四旬斋之战》,1559年,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维也纳(奥地利) 保罗委罗内塞,《加纳的婚礼》,1562年,卢浮宫博物馆,巴黎(法国) 小大卫特尼尔斯,《利奥波德-吉约姆王子的布鲁塞尔画廊》,1651年,普拉多博物馆,马德里(西班牙) 扬斯特恩,《女孩与男孩的学校》,1665年,苏格兰国家美术馆,爱丁堡(苏格兰) 106-107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二) 多米尼克亨普斯,《奇珍收藏室》,十七世纪末,硬石博物馆,佛罗伦萨(意大利) 安东尼华托 《吉尔桑的招牌》,1720年,夏洛滕堡宫,柏林(德国) 歌川国贞,《桃园三结义》,十九世纪初,私人收藏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红磨坊的舞会》,1876年,奥赛博物馆,巴黎(法国) 十八世纪与十九世纪的绘画 詹姆斯恩索尔,《1889年基督进入布鲁塞尔》,1888年,保罗盖蒂博物馆,马利布(美国) 胡安米罗,《哈里昆的狂欢》,1924年,纽约水牛城公共美术馆,水牛城(美国) 巴勃罗毕加索,《格尔尼卡》,1937年,索菲亚皇后艺术中心,马德里(西班牙) 杰克逊波洛克,《第六号》,1948年,詹姆斯古德曼画廊,纽约(美国) 二十世纪的绘画 找找看答案 画家生平 埃及,历史上最早的大型战役的发源地(公元前1400年至公元前1200年) 图坦卡蒙法老的箱子,埃及博物馆,开罗(埃及) 征服世界的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33年) 扬勃鲁盖尔《伊苏斯战役》,卢浮宫博物馆,巴黎(法国) 中国第一位皇帝的黏土兵团(公元前210年) 秦始皇陵,西安(中国) 扎马战役中相互对峙的罗马与迦太基(公元前202年) 描绘西庇阿历史的挂毯:儒勒罗曼《扎马战役》,卢浮宫博物馆,巴黎(法国) 西方与东方的交锋:亚克兴角战役(公元前31年) 卡斯特罗洛伦佐《亚克兴角战役》,英国国家海洋博物馆,格林尼治(英国) 罗马帝国向蛮族入侵者发起攻击(公元三世纪) 鲁多维奇石棺浮雕,罗马国家博物馆,罗马(意大利) 穆罕默德的圣战(公元七世纪) 穆罕默德、艾布伯克尔、奥斯曼和阿里的生活故事,法国国家图书馆,巴黎(法国) 征服者吉约姆与黑斯廷斯战役(1066年) 贝叶挂毯,贝叶(法国) 武士--日本的战士(公元十二世纪) 歌川国贞《源平盛衰记》,日本木版画,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伦敦(英国) 以上帝之名:十字军东征的史诗(公元十三世纪) 《圣路易主教生平纪事》,法国国家图书馆,巴黎(法国) 广阔的蒙古帝国:成吉思汗的征战(公元十三世纪) 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法国国家图书馆,巴黎(法国) 从围城到战役:百年战争(公元十四世纪与十五世纪) 让傅华萨《编年史》,法国国家图书馆,巴黎(法国) 奥斯曼土耳其人的胜利:攻占君士坦丁堡(1453年) 丁托列托《君士坦丁堡之战》,总督府,威尼斯(意大利) 属于阿克巴和强大的蒙古族的印度(公元十六世纪) 阿布尔法兹尔《阿克巴本纪》,莫卧尔细密画,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伦敦(英国) 阿兹特克帝国的衰落(1521年) 《阿兹特克法典》,法国国家图书馆,巴黎(法国) 国王的决斗:帕维亚战役(1525年) 鲁普雷希特海勒《帕维亚战役》,瑞典国家博物馆,斯德哥尔摩(瑞典) 奥斯曼海军与基督教海军的冲突:勒班陀战役(1571年) H.赖特《勒班陀战役》,英国国家海洋博物馆,格林尼治(英国) 战火纷飞的中欧:三十年战争(1620年) 彼得斯纳雅尔斯《白山战役假想图》,卢浮宫博物馆,巴黎(法国) 七年战争的序曲:丰特努瓦战役(1745年) 霍勒斯韦尔内《丰特努瓦战役》,凡尔赛宫(法国) 美国的诞生:围攻约克镇(1781年) 路易-尼古拉凡布拉亨贝尔热《夺取约克镇》,凡尔赛宫(法国) 法国大革命的首场胜利:瓦尔密战役(1792年) 让-巴蒂斯特莫泽斯《瓦尔密战役》,凡尔赛宫(法国) 金字塔脚下的征服者拿破仑(1798年) 佩尔兰工坊《金字塔战役》,埃皮纳勒版画,弗朗索瓦-安德鲁文森《金字塔大战》,军事博物馆,巴黎(法国) 特拉法加海域中战败的拿破仑(1805年) 奥古斯特艾蒂安弗朗索瓦迈耶《特拉法加战役场景》,法国国家海洋博物馆,巴黎(法国) 苏族人与征服西部(公元十九世纪) 华丽的大衣,达科他,人类博物馆,巴黎(法国) 日本的胜利:甲午战争(1894至1895年) 日本,甲午战争片段,私人收藏 地狱般的战壕: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至1918年) 古斯塔夫奈马克与欧内斯特巴吕《伊瑟河战役》,军事博物馆,巴黎(法国) 法国解放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1944至1945年) 二战胜利日走在香榭丽舍大道上的巴黎人 画中画 作家泰奥菲尔·戈蒂耶看着这幅《宫娥》问道:"这幅画在哪儿?"委拉斯开兹的这幅作品始终笼罩着一层迷雾,而画家自己也在特意隐藏这个秘密。画中的场景是西班牙马德里皇宫的画室,画家委拉斯开兹是国王的御用画师,这里便是他的画室。镜子中投影出国王和王后的影子,使得整幅画作的场景延伸到了国王夫妇所处的画室之外,我们甚至可以想象,自己也站在那里!作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感荡然无存,我们走入了作品当中! 小公主、其中的一个宫女、侏儒人和门口的宫廷士兵全都望向国王夫妇。就像是拍摄了一幅照片一样,委拉斯开兹将转瞬即逝的瞬间定格成为永恒,这只是生活中很随意的一个瞬间,所有的人物都是不经意地进入到画面当中。 画家用一只纤细的画笔,以生动逼真的粗犷笔法勾勒出人物的形态,明暗的处理更是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必须要退后几步,才能观察出这些重叠的笔法所展现的画面。为了增加了画作的整体感,委拉斯开兹使用了长毛画笔。画中的镜子就像是智者间的一场游戏,它不仅为原本像话剧舞台一样封闭的空间加入了新的空间,同时也创造出画中画的密境,使得《宫娥》成为了画家委拉斯开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幅画中画影响了许多画家的创作 爱情岛 水边这群身穿锦衣华服的年轻情侣要去往哪里?他们要离开西苔岛吗?根据希腊神话的记载,女神阿佛洛狄忒就居住在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爱神维纳斯。还是他们刚刚来到西苔岛? 艺术史学家们对这一话题依旧争论不休,华托似乎也并未在画中做出解答。这个充满诗意的世界就像是一个美丽的梦境一般,人们像是刚刚到来,又像是准备离去,画中的西苔岛就是这样一个既具体又虚幻的地方。 画家在作品中通过三对情侣的动作神态呈现出爱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巧妙地描绘出一条爱情路线图。正幅画的色泽通透朦胧,画家用细致地笔法小心翼翼地勾勒出画中的人物。所有的一切都以中间色调呈现,以此展现爱情中悸动感觉和不易察觉的变化。 正如在诗歌中和音乐中一样,华托歌颂着爱情带来的忧郁、感伤以及欣喜。这些人物都截取自画家的速写本当中,真实生动。华托凭借这幅作品成为法兰西艺术学院院士并博得"风流画家"的雅号,而描绘田野间贵族们奢华娱乐的画作则非常符合当时的潮流。这幅充满谜样梦幻色彩的画作吸引了许多画家、诗人、音乐家和作家的注意力,正如龚古尔兄弟所言,这幅作品不愧为"杰作中的杰作"! 碎块拼凑的少女 画家乔治·布拉克对毕加索的作品做出了这样的评价:"看你的画就像是你在让大家吃麻屑,喝汽油似的。"毕加索在自己的作品中画了五个妓女,并将其命名为《亚维农的少女》。看到这幅画时,他所有的朋友们都惊呆了。画家就这一场景画了上百幅的习作和草图,他用了九个多月的时间,秘密地完成了这幅边长近2.5米的巨型油画作品。画中的形式和空间都被画家进行了分解,分成了不同的平面,它们展现出同一主题的不同侧面,是同一物体不同角度视象的集中展示。毕加索甚至"摧毁"了人类的形体,就像是人像投影在一块破碎的镜子里一般,而后,他又将其重建。他希望画中的物体如同自己脑海中所想象的一样。这幅作品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创作之一,而且由它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艺术流派--立体主义。《亚维农的少女》创作完成之后,毕加索和布拉克在创作中增加了物体的不同视角,只展现物体最有意义的侧面。他们热衷于画面的解构和重建,摆脱了透视法则的束缚,创造出一种绝对现代的语言。 色彩的眩晕 一天,康定斯基刚迈进自己的画室,便立刻被一幅画所吸引,它"有着难以用语言描述的美感,所有的一切都浸染着它内部发出的、如火焰般明亮的光芒"。实际上,这只是康定斯基一幅作品的背面。这让画家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在画作中描绘现实世界是毫无用处的。《构图七号》似乎传达出一种焦虑:画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夜,创作出这个令人眩晕的漩涡,以此表达这个悲剧性风暴带来的情感变化。在画面纷繁杂乱的色彩当中,我们依稀可以辨认出藏匿伪装其中的《圣经》主题图画,让我们不禁想起世界末日、洪水和最后的审判。这类主题经常出现在康定斯基在一战前所创作的作品中。康定斯基为观者留下了猜想的空间,帮助观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了解他的精神世界。他认为过多的解释损害了观者与作品之间的沟通,"作品的内容就是观者自己通过色彩和形式效果所认识到的"。作品的内容应当能够触及人的灵魂。康定斯基由此阐释了自己的信仰,艺术产生于"心灵的需求",会带来精神的复苏,"创造一幅作品就是创造出一个世界"。因此,艺术成为拯救世界的一种形式。《构图七号》是一曲宏伟的交响乐,是世界绘画史上重要的一步,康定斯基凭借这幅作品迈向了抽象主义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