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知识分子的良心大书 纪念巴金诞辰110周年《随想录》独家珍藏版 五部精装函套装,原生态呈现巴老创作原貌 1000套限量编号,附赠藏书票,宣纸精印巴金手写字幅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 《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他在《随想录》中深刻反思;他在《随想录》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随想录》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 作者简介: 巴金(1904—2005)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929年发表第一部小说《灭亡》,1929年至1949年间,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家》、《春》、《秋》、《爱情的三部曲》、《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另有短篇小说集、散文集多种。1935年起担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持出版众多现代文学作品和翻译作品。1957年,与靳以共同创办《收获》杂志,并长期担任主编。1978年至1986年创作五卷《随想录》。1981年至2005年,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83年至2005年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其著作结集为《巴金全集》26卷,翻译结集为《巴金译文全集》10卷。 巴金是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大师,杰出的社会活动家,著名的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他是五四新文学最有影响和读者最多的作家之一,也是杰出的翻译家、编辑。鲁迅称赞他“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他曾获得海内外多种荣誉称号和奖项,2003年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他“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南京大屠杀、奥斯威辛集中营、“文革”,1989,印尼反华暴乱——记住它们,不仅是因为那是历史的一部分,是历史的统一性和延续性的必要,也是人类得以存在,文明得以延续的基础。当政治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刻意淡化历史或者强化历史的时候,别忘记你是一个人,和你有关的是人的历史、人性的历史,而不是支离破碎的历史的残骸。 沙上建筑的楼台不会坚固,建筑在谎言上面的权势也不会长久.爱听假话和爱说假话的人都会受到惩罚,我也没有逃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