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英语小说界最高奖不是诺贝尔文学奖,而是曼布克奖(Man Booker Prize)。 大家对曼布克奖可能比较陌生,但提到《辛德勒的名单》《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大家肯定特别熟悉。没错,这些优秀的电影原著都是曼布克奖获奖作品。 曼布克奖是世界文坛上影响最大的文学大奖之一。从1969年起,每年颁发一次,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荣获曼布克奖几乎已经成为"最好看的英文小说”代名词。 曼布克奖的神奇之处还在于,获奖小说不仅在文学领域有毋庸置疑的地位,根据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也往往都是经典,今天给大家推荐50年来,最火爆最好看的几本布克奖小说,为你展开活色生香的人文历史画卷。
1、The English Patient 英国病人
910L 提到布克奖,不得不提起这本加拿大著作家迈克尔·翁达杰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不仅获得了布克奖,更是在2018年评委会为纪念布克文学奖创立50年评选历年最佳小说,唯一斩获金布克奖的作品。 作者用优美而抒情的笔触,描绘了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意大利一栋废弃别墅四个伤心人的因缘际会:一个重度烧伤失去皮肤的地图绘制师,一个在战争中失去爱人、孩子和父亲的护士,一个被砍掉拇指的间谍,一个每天过得如履薄冰的盟军排雷手。这四个在战争中经历过不同创伤的人,并没有因为远离尘俗过得更为轻松,反而,回忆就像一剂慢性毒药,侵蚀他们千疮百孔的心。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we came to hate nations. we are deformed by nation-states” 人类历史上的战争、灾难大部分都是由于民族、国界而引发的,作者想要表述一种无国界,无阶级隔阂的爱。探索实现人人平等幸福、安居乐业的社会模式。 由这部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横扫奥斯卡,获得了第6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电影配乐、最佳音乐、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9项大奖 。并获英国演艺学院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最佳剧本、最佳电影配乐、最佳摄影、最佳摄影6项大奖和金球奖最佳影片、最佳电影配乐2项大奖。
2、Wolf Hall Trilogy 曼特尔都铎王朝三部曲 狼厅.提堂.镜与光 AR:5.6 这套三部曲提供了另一种了解英国历史的方式。其中的《狼厅》(Wolf Hall )和《提堂》(Bring up the Bodies )分别于2009 年和2012 年获得布克奖,《镜与光》(The Mirror & the Light)于2020年7月入围布克奖决选名单。这也使得HILARY MANTEL成为为数不多的多次获得布克奖的作家。 第一部《Wolf Hall 》描绘了克伦威尔的崛起; 第二部《Bring up the Bodies》讲述的是安妮·博林被斩首的阴谋。 第三部完结篇《The Mirror & the Light》则聚焦于克伦威尔生命的最后四年:从1536 年安妮·博林被送上断头台,到1540 年托马斯·克伦威尔自己因叛国罪和异教罪被判处斩首死刑。 文笔上佳,情节流畅,世界观完备,提供了一种有趣的方式让你了解英国历史。三部曲中的《狼厅》被BBC改编成高分英剧,夺得第73届金球奖。连查尔斯王储都说自己爱看,还给希拉里曼特尔亲自授勋。小说搭配英剧,英国历史活色生香的展开在眼前。
3、The Remains of the Day 长日留痕/告别有情天 Lexile:1210L 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裔英国小说家石黑一雄的代表作。1989年,石黑一熊凭这部小说拿下象征英国文学最高荣誉的“布克奖”。 小说刻画了一战后英格兰的一位尽善尽美之典型的男管家史蒂文斯颓废乖戾、偏执保守的内心世界。史蒂文斯作为一名追求完美的男管家,服务于达林顿府三十余年。他一方面尽力使自己成为男管家中的杰出人物,追求这一阶层所特有的“尊严”,同时,他也为此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例如不得不冷漠地处理父子亲情,盲目忠实于其主人达林顿却无视后者一度与纳粹交往甚密、甚至帮助极右势力的现实。 作者以最能代表英格兰社会和文化特征的男管家视角展开,蕴含了相当丰富的内涵:有关二战,有关英式管家礼仪文化,有关职业尊严与个人情感,以细腻入木三分写作手法,生动刻画了英格兰的政治、历史、文化、传统与人的思想意识,以及对贵族绅士传统文化和大英帝国没落时期对往昔辉煌的怀旧与思考。 由此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得了多项奥斯卡和金球奖提名。剧中内敛的男管家由在《沉默的羔羊》中饰演的恶魔的安东尼·霍普金斯扮演。
4、The God of Small Things 微物之神 Lexile:840L “一部真正有所追求的小说,应该是有属于自己的语言的。” 要说把文字打磨到极致的小说,我首推印度作家阿兰达蒂的。这部震惊文坛的小说荣获英国布克奖、全美图书奖,全球销售超过600万册的旷世之作! 阿兰达蒂用文字织锦,创造了《微物之神》的精致、热烈和灵性的风格。诉说着家乡、一个南印度小村庄的宗教、社会和历史。书中每一页都呈现出微距镜头下视觉感受,如印象画派般的绚烂,熠熠生辉地展现了印度南方小城女人们在种姓阶级制度下的生活。 故事从从表姐苏菲的葬礼开始,讲述了印度南部小村庄中一对孪生兄妹瑞海尔和艾斯沙曲折的童年经历,揭开他们的母亲阿慕与木匠维鲁沙的爱情秘密,以及在这个社会等级森严的环境里,两个孩子是如何在无意中被诱导着参与毁灭了这一段凄美爱情,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整个故事横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共产主义运动、种姓制度和基督教在小说中都有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