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语文2013年6月第10次印刷中选入了课文(第十三课)《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选入(第四课)《列夫·托尔斯泰》,七年级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
“我似乎觉得,为我们所经历过的那种令人惊诧的紧张而又富有戏剧性的生活作见证,是我应尽的一种义务,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些巨大转变的见证人,都是迫不得已成了见证人,对我们那一代人而言,不存在任何的逃避,不可能像我们先辈那样置身于局外……没有一片可以逃遁的土地,没有一种可以用钱买得到的安宁。命运之手会随时随地把我们攫住,把我们拽到它永不知足的戏弄之中。”——茨威格
最近看了一部很有趣的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韦斯·安德森用天才般的想像力所创造出来的无穷谐趣给因饱受战乱而衰败的东欧注射了一剂欢愉的止痛药。众多被夸张化的人物在导演神一般的场景调度力下井井有条。影片用2.35:1、1.85:1、1.33:1三种不同年代的银幕制式来完成对时代的分隔,极致的形式主义下暗含着伤感与希望。
影片结尾荧幕上打出“Inspired by the writings of Stefan Zweig”,让我又想到了这位伟大的作家。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著名奥地利犹太裔作家。中短篇小说巨匠,擅长人物的心理分析,也著有多篇名人传记。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好书推荐尽在:www.tuijianshu.net)
下面推荐几本茨威格写的书:
《人类群星闪耀时》——涌动着匪徒、探险家、叛乱者兼英雄血液的巴尔沃亚成为第一个看到太平洋的欧洲人;仅仅一秒钟的优柔寡断,格鲁希元帅就决定了拿破仑在滑铁卢之战中失败的命运;七十多岁的歌德像情窦初开的男孩爱上了十几岁的少女,求婚未遂之后,老人在萧萧秋色中一气呵成地创作了《玛丽恩巴德悲歌》;流亡国外的列宁不顾自己的荣辱毁誉,乘坐一列铅封的火车取道德国返回俄国,十月革命就这样开启了历史的火车头……
《昨日的世界》——作者以饱满真挚的感情、平实顺畅的文宇叙述了他所认识的特定时期的各种人物,他亲身经历的社会政治事件,他对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的感受,记录了当时欧洲从一战前夜到二战欧洲危局的社会现实,批露了世界文化名人鲜为人知的生活轶事,同时穿插了作者各种细腻的心迹。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除《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亦按时间顺序收录了《火烧火燎的秘密》、《马来狂人》等名篇,作者的创作历程一目了然。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述一个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一个女子暗恋男主人公18年,直至临死才决定向他告白!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是茨威格的代表作之一,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齐名。故事发生在一座海滨旅馆里。一位与丈夫子女前来度假的女性与刚刚相识的男子私奔,引得旅客们议论纷纷。年逾花甲的C太太深受触动,向作者吐露了自己二十年前的一段往事。当时,她刚满四十岁,由于丈夫去世,儿子已经自立,她对人生无所祈求,便靠游览观光打发光阴。一天,她在赌城蒙特卡罗遇到一个沉迷赌博到山穷水尽的年轻人。出于同情,她伸出援手,却由于瞬间激情的驱使而失身于这个她连姓名也不知道的男人。 C太太挽救年轻男子、最终失败的故事发生在二十四小时里,这不寻常的二十四小时几乎改变了一个女人的命运。她像前去救火的人,几乎自焚。
读茨威格的时候心情很矛盾,贪婪与吝啬同在,兴奋与平静同在。贪婪地想读满每个字,就像光看进眼睛里还不太够的感觉。吝啬地不想要读得太快,不舍得读完。兴奋地想要接受下一个让你喟叹的转折。平静地感受他用这么铿锵逻辑的语言写出来的温柔细腻。 希特勒要是要恨一个作家,茨威格必须榜上有名,一个犹太人用德语极尽了德语和文学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