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中国历史基本典籍


作者:著名作家     整理日期:2022-07-17 13:45:32


  中国历史基本典籍推荐
中国历史基本典籍
1、《尚书》

《尚书》起初被称为《书》,相传经过孔子整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件汇编。古代,尚与上通,“尚书”意即上古之书。汉代以后,《尚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所以又叫做《书经》。记事上起尧舜、下迄秦穆公,可以分为虞夏书、商书、周书,也有部分追述原始社会末期事迹的篇章。它大致有四种体式:一是“典”,即典章制度;二是“训诰”,即君臣或大臣之间的谈话和祭神的祷告辞;三是“誓”,即各种誓辞;四是“命”,即任命官员、赏赐诸侯的册命。尚书有今古文之分,西汉初年,原秦博士伏生(伏胜)传出《尚书》二十八篇,因用当时通行的字体隶书写成,故名“今文尚书”。经考订,大致可靠。汉武帝时,鲁恭王刘余拆毁孔子旧宅,从墙壁中发现许多竹简,经过孔安国整理,比《今文尚书》多出十六篇,引文用汉以前的蝌蚪文写成,故名《古文尚书》。至西晋时,今古文《尚书》均已佚散失传。东晋时,豫章内史梅赜献出《古文尚书》一部,自称是孔安国所传,较伏生所传多出二十五篇。后经考证,二十五篇为魏晋人伪造,故其中的“二十五篇”被称为伪《尚书》。清《十三经注疏》本《尚书》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尚书》(即“今文尚书”)史料价值极高,在很多方面具有开创性的历史地位,如《尧典》记尧舜的事迹,《皋陶谟》记舜、禹、皋陶商讨治国之事,均为记事体。全书按朝代编排,朝代之下安帝王顺序编排,因此,从史书编写体例看,《尚书》不但是古代史籍的雏形,也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编年史的开端。而《禹贡》总结了秦统一以前的地理知识,是我国最早的地理志。关于注本有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万有文库本)、今人曾运乾《尚书正读》、杨筠如《尚书覈诂》等。

2、《春秋》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春秋》修改而成。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记事方法“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故其体例属于编年体,而编年以鲁君在位的时间为准。《春秋》内容以政治活动及各国会盟、朝聘为主,另外,各国婚丧、祭祀以及日月食、星变、虫灾、地震、山崩、雨、霜、冰雹、水旱等自然现象。《春秋》的内容虽然以鲁国为主,但同时兼及其他100多个国家,因此该书具有春秋时代列国史的意义。《春秋》与此前史书的最大不同在于“其义”,而“义”正是编纂历史著作的重要目的。因此,《春秋》极为讲究笔法,强调定名分、寓褒贬、示惩戒,希望通过“正名”、“尊周”、批判僭越行为而达到维护周礼、恢复西周盛世之目的。同时,因拘于记事以明义、垂言以立教,故《春秋》不能坚持直书,有很多曲笔及回护的地方。《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又是我国首部私修史书,对后世影响极大。《春秋》一书仅仅约18000字,分条记事,不相联属,文句简略,不计事情原委。字数最多者有47字,最少者仅一“螟”字。再加上措辞隐晦,如果没有注解,极难通晓。后人从不同角度对《春秋》加以解释,其中《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影响最大,合称“春秋三传”。

3、《春秋左传》附《公羊传》、《榖梁传》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原名《左氏春秋》。传统认为是春秋时左丘明所做,里面有后人所加内容。《左传》与《春秋》一样同属编年体,记事也起自鲁隐公元年,与《春秋》同。但终年止迄于鲁悼公四年,多于《春秋》17年。《左传》根据所掌握的资料,用史实逐条疏证和传释《春秋》经文,详细记载事情原委。同时,《左传》还集录了很多有关春秋以前的史料以及《春秋》经文所无的资料。《左传》视周王室同于一般诸侯及“重人事、轻鬼神”的无神论观点都是在思想上对《春秋》的超越。注本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清人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今人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等。

《公羊》和《榖梁》两传各十一卷,写定时间均在汉代。《公羊传》旧题为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所撰,初仅口头流传。西汉景帝时,公羊高的玄孙公羊寿及其弟子齐人胡毋生(子都)才写定成书。《谷梁传》旧题为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鲁人榖梁赤所做,起初也为口头传授,至西汉时才成书。《公羊》、《榖梁》两传记事起讫年代与《春秋》相同,从不同的角度说明《春秋》的书法,即所谓“微言大义”。两书在西汉均立于学官,但两传对史实的增补不多。

4、《国语》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做。上起周穆王征犬戎(约前967),下迄智伯灭亡(前453年),前后约五百多年的史事。全书共二十一卷,其中《周语》三卷、《鲁语》二卷、《齐语》一卷、《晋语》九卷、《楚语》二卷,《郑语》一卷、《吴语》一卷、《越语》二卷。《国语》是资料汇编性质的书,不是成熟的史学历史著作,因而在事件记载时不具年月者很多,个别事件仅仅为片段。其中许多史料为《左传》所采用,只是后者文字更为简洁、语言更为精练、体而更为统一。《左传》记事以事件过程为主,《国语》则以政治言论为主。两书互相表里、相互参证,因而《国语》有《春秋外传》之称。《国语》的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陈寿《三国志》、常璩《华阳国志》、崔鸿《十六国春秋》、吴仁臣《十国春秋》等均是从《国语》的体例而发展而来。本书最早的注有三国吴韦昭注,清代学者则有洪亮吉《国语韦昭注疏》、汪远孙《国语校注本三种》,近人吴曾祺《国语韦解补正》、徐元诰《国语集解》等。

5、《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由当时各国史馆或策士辑录而成。书名原来不统一,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西汉末年刘向校订群书,编成三十三篇,并定名为《战国策》。北宋时,曾巩再次进行编订校补。《战国策》记事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策,共33篇,497章,体例与《国语》相同,也是国别体。由于主要记载策士们游说君王的言论,因而失实、夸大之处颇多。不过,《战国策》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等。《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东汉高诱最初为《战国策》作注,但流传至北宋时散佚。元代,吴师道有《战国策校注》。另外,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考辨》。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吸收各家成果,重新整理出版新版《战国策》。书中附有1973年出土的帛书《战国策》释文,与传世本原文可互相校读。

6、《论语》

《论语》是孔子和他的高足们的言行录。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晚年从事文化教育,在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方面贡献很大。《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追记,经过几度编辑整理而成,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全书共20篇,上论10篇比较早,最能反映孔子的思想和时代。下论10篇比较晚成。《论语》传到汉代,出现三种本子:《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者从内容、篇目到篇次都略有出入。西汉末年,《鲁论语》得以流传。关于《论语》的注本很多,国内外总数达到三千多种,为诸子之冠。现通行的注本有三国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宋朱熹《论语集解》,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新注有程树德《论语集解》、杨树达《论语疏证》,译注有杨伯峻《论语译注》、钱穆《论语新解》等。

7、《老子》

《老子》又名《道德经》,保存了春秋末年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最重要的经典。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又名老聃,春秋末期楚国人,是周守藏室之史,孔子曾经向他问“礼”。《老子》约成书于战国中期,可能是老子的后学编纂整理而成。今本《老子》分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下篇德经,合称道德经,共81章,约5000余字。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有两种《老子》写本,分别称为甲本、乙本。甲本字体介于篆书和隶书之间,不避刘邦的讳,可见成书于西汉以前。乙本为隶书,避刘恒的讳,显系汉文帝时期的写本。两种本子与现行本子先道经后德经不同,而是先德经后道经,字句也有出入。《老子》一书包含有丰富的朴素辨证思想,提出了以“道”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对于社会改革,《老子》提出了“无为无不为”的思想,希望通过缓和矛盾,谋求生存。《老子》的哲学体系,对中国哲学发展史有着深远的影响。关于《老子》较早的注本,有后人假托题做“汉河上公撰”《老子章句》。三国魏王弼《老子注》。新注本朱谦之《老子校释》、高亨《老子正诂》、任继愈《老子新译》等。另,1976年,文物出版社出版《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书后附有《老子甲本乙本傅奕本对照表》,颇便检阅。

8、《史记》

《史记》是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最初没有固定的书名,或称“太史公书”、“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从三国开始,“史记”由原来的统称而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司马迁父亲司马谈曾任西汉太史令,打算编写一部通史,但未能完成。司马迁受父亲嘱咐完成了这部通史著作。《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今本《史记》中有他人补写的内容,如“褚先生曰”后面内容即出自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之笔。《史记》中对《陈涉世家》、《货殖列传》等内容的定位和编排是后世正史中所没有的,显示出司马迁史学境界之开阔。《史记》对后世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的注本很多,代表性的旧注有刘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唐张守节《史记正义》等。起初,三家注各自另行,北宋时把三家注排列在正文下,合为一编,颇便阅读。日人泷川资言编著《史记会注考证》,汇集诸书,很有参考价值。

9、《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东汉班固编撰。起初,班固的父亲班彪以《后传》六十五篇来续补《史记》。《汉书》即在《后传》的基础上完成的。班固死后,班固妹妹班昭补写了《汉书》八表,在马续协助下又完成了《天文志》。《汉书》记事以西汉一朝为主,上起汉高祖元年(公元206年),下终王莽地皇四年(23年),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有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凡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余万言。与《史记》相比,《汉书》体例上全承袭《史记》,只是省“本纪”为“纪”,改“书”为“志”,并“世家”入“列传”。新创《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变《平准书》为《食货志》。这些变化,被后来一些是史书所沿袭。《汉书》喜用古字,东汉末年已有服虔、应劭为《汉书》作注。到了唐代,颜师古汇集了前人二十三家的注解,完成了对《汉书》的新注。清人王先谦著《汉书补注》,颇便参考。今人杨树达著《汉书窥管》,对王氏补注,又作补正。

10、《后汉书》

《后汉书》由南朝刘宋范晔编撰。《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上起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在范晔《后汉书》之前,已有东汉刘珍、吴谢承及晋薛莹、司马彪、华峤、谢沈、袁山松、袁宏等所修史书。范晔则博采众书、斟酌去取,写成《后汉书》,包括纪十卷和列传八十卷。梁刘昭取晋司马彪《续汉书》的八志三十卷与之合刊,成今本《后汉书》。《后汉书》袭《史记》、《汉书》的类传体例,又创写《党锢列传》、《宦者列传》、《文苑列传》、《独行列传》、《方术列传》、《逸民列传》、《列女传》等。《后汉书》中的《舆服志》、《百官志》为前史所无。与《汉书》相比,《后汉书》又缺《艺文志》、《河渠志》、《食货志》等。后幸有《晋书·食货志》弥补社会经济情况,《隋书·经籍志》弥补书目遗存情况。今本《后汉书》,纪传是唐高宗之子李贤等人的注,志是刘昭的注。清人惠栋有《后汉书补注》,王先谦有《后汉书集解》,两书资料颇为详备。《后汉书》成书晚于陈寿《三国志》,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11、《三国志》

《三国志》由西晋陈寿撰。陈寿原为蜀汉观阁令史,蜀亡入晋,累官至治书御史。魏、蜀、吴三国鼎立,《三国志》由此得名。《三国志》成书之前,已有官修的王沈《魏书》、韦昭《吴书》,私撰的有鱼豢《魏略》等。《三国志》中《魏书》、《吴书》即取材于这些书。《蜀书》的材料由陈寿采集和编次。全书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记事上起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下迄西晋灭吴之年(280年)即武帝太康元年,包括魏、蜀、吴三国六十年的历史。《三国志》属于纪传体的国别史,在断代史中别创一格。陈寿仕晋,而晋承魏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魏书》称曹操等魏的君主为帝,叙入纪中。称蜀、吴君主为主,叙入传中,但与帝纪写法相同、按年叙事。魏、蜀、吴三书原各自为书,至北宋雕版时才合而为一,改称《三国志》。与《史记》、《汉书》相比,《三国志》内容略显单薄,且没有表、志。但因流传至今的有关三国的史书很少,故其价值依旧甚高,如《魏书·东夷传》保存了有关日本的一些最古记载。陈寿曲笔阿时,创立的“回护”笔法,为后世史家所讥弹。陈寿之后,有关三国的史料大量出现。南朝宋文帝令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裴松之与范晔同时代,其注与重在训释文义的《史记》三家注、《汉书》颜师古注不同,以补缺、备异、惩妄、论辨为宗旨,在史实方面予以增补和考订,开作注之新例。所引著述甚多,且引文完整,史料价值不低于正文。由于所引原书大都散佚,从而使裴注显得更加珍贵。清杭世骏《三国志补注》、近人卢弼《三国志集解》等注本也颇有参考价值。另,清洪亮吉《补三国疆域志》、清淘元珍《补三国食货志》、清钱大昭及侯康《补三国艺文志》、清万斯同《三国年表》、清洪饴孙《三国职官表》等也颇便参考。

12、《晋书》

《晋书》由唐房玄龄等奉敕撰写。唐以前,已有十八部关于两晋的史书,房玄龄等以此为基础,仅三年就写完全书。我国正式设置史馆,以修国史,实始于唐。唐朝史馆修纂了《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八部纪传体史书,《晋书》是第一部。同时,史馆还编修本朝历史。由于参加编修者多为一时名流,再加上资料比较齐备,因而《晋书》成书很快。全书共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纪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为止156年的历史,包括西晋和东晋。《晋书》各志均从汉末讲起,其中李淳风的《天文志》、《律历志》倍受推崇。与前四史不同,《晋书》新创载纪,记载既不是“正统”君主,又不是正统臣属的“僭伪”人物。十六国中前凉张轨因是晋旧臣、西凉李暠是唐朝皇帝始祖则被载入列传,其余各国君主均入载纪。类传十三种,其中忠义和孝友是新增。列传中多载有用之文,如《刘毅传》中反映九品中正制弊端之《论九品八损疏》、《江统传》中反映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之《徙戎论》、《裴秀传》中反映之制图六法之《禹贡地域图》、《卫恒传》中反映书法源流之《书势》等等。《晋书》无表,清万斯同补《晋书》十六表。另外,清毕沅《晋书地理志新补》、洪亮吉《东晋疆域志》及近人吴士鉴、刘承干《晋书斠注》等书广采众说,颇有参考价值。

13、《南史》和《北史》

《南史》和《北史》为唐初李延寿私人撰述,成书后获得与官修正史同等地位。李延寿之父李大师曾撰写编年体的南北朝史,惜书未成而卒。李延寿继承父志,取材南北朝八史,改编年为纪传,奋笔十六年写成《南史》和《北史》,两书合称《南北史》。《南史》全书八十卷,包括纪10卷,列传70卷,记宋、齐、梁、陈170年历史。《北史》全书一百卷,包括纪12卷,传88卷,记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共233年历史。《南北史》平等对待南北朝,不仅是唐初大一统局面的反映,更是南北民族平等观念的表现。《南史》取材于宋、齐、梁、陈四书,其中对《宋书》删减最多。《北史》取材于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删减最多的是《魏书》。李延寿删削虽有不当之处,但确也纠正了八书荒芜臃肿之弊。同时,李延寿也补充了一些八书所无的资料。《南北史》删繁补漏,事增文省,为后世所赞。列传多用家传形式,一姓一族,子孙后代一律附于父祖传下,集为一篇。如此编排便于了解世家大族之兴衰,但失于人物所处朝代不明。《南北史》仅有纪、传,而无志、表,清周嘉猷撰《南北史表》、徐文范撰《东晋南北朝舆地表》、清汪士铎撰《南北史补志》,明末清初李清有《南北史合注》。

14、《宋书》

《宋书》的作者沈约历仕宋、齐、梁三朝。南齐永明五年(487年)春,沈约受齐武帝萧颐之命,根据何承天、徐爰原有之宋史著作,补充修订,于次年二月完成纪传部分,是纪传体正史中成书较快的一种。《宋书》全书100卷,包括纪10卷、传60卷、志30卷,记载了刘宋王朝七十多年的历史。《宋书》有“类传”八种,其中记载忠孝仁义之士的《孝义传》、记载出身寒微而荣登显位者的《恩幸传》、记载刘劭刘浚兄弟弑杀君父事迹之《二凶传》为新立。又有专门记载少数民族及外族历史的《索虏》等传。首创家传形式和带叙法,带叙法即其人不必单独立传,仅将其事附叙与其有关的某人传内。志是成书后续补的,在详记刘宋一代典章制度外,还追述了东、西晋和三国之制度。其中《律历》、《天文》二志取材于何承天的撰述,尤为精确详明。《乐志》记载了古代各种乐器、乐歌歌词。新创《符瑞志》,虽记有白虎、丹书、甘露、嘉禾等怪异,也保留了一些自然现象和灾害的资料。《宋书》传至北宋,已有散佚,后人取李延寿《南史》等书,加以补充,仍保持原书卷数。全书虽以志见长,但缺食货、刑法、艺文三志,故清郝懿行有《补宋书刑法、艺文志》。《宋书》无表,清万斯同为其补表凡三:《宋诸王世表》、《宋方镇年表》、《宋将相大臣年表》。

15、《南齐书》

《南齐书》原名《齐书》,南朝萧子显撰写。萧子显是南齐的皇族,入梁后为吏部尚书、吴郡太守,自己奏请编撰《齐书》。他依据南齐檀超、江淹等编写的《国史》、沈约编写的《齐著》和吴均著的《齐春秋》等书,变成《齐书》。为了与李百药编著的《北齐书》相区别,改名《南齐书》。《南齐书》原书60卷,今存59卷,有本纪8卷,列传40卷,志11卷,亡《自序》一卷。全书记载了南齐24年的历史。《南齐书》文字简洁,远学班固类叙法、近学沈约带叙法,能立传不多而人物备载。列传中类传有七,多学《宋书》,只是名称稍有改动。另新创《文学传》,其中包括科学家祖冲之传。《南齐书》重视少数民族和外族史事,改《宋书》中的《索虏传》为《魏虏传》,详记北魏史实。但萧子显为其祖父萧道成作本纪,竭尽颂扬与回护之能事及将其父萧嶷从齐高帝诸子中提出独立一传并备极赞美的做法颇为后人非议。《南齐书》“志”中缺“刑法”、“艺文”、“食货”三志,《天文志》仅记灾祥、《祥瑞志》多载图谶。而《州郡志》虽不著户口,但所述建置于了解侨郡移动问题颇为有用。《百官志》简要而有条理,对一些重要官职详记其设置变迁情况。《南齐书》无表,清人万斯同、吴延變补《齐诸王世表》、《齐将相大臣年表》、《齐方镇年表》。清陈述《补南齐书艺文志》。

16、《梁书》和《陈书》

两书均为唐姚思廉所撰。姚思廉父亲姚察历仕梁、陈、隋。陈朝初年,姚察参与梁史的编纂,入隋后,受命编纂梁、陈二史,未竟而卒。姚思廉依据父亲遗稿,兼采他书而成《梁书》和《陈书》。两书本纪部分和《陈书·皇后传》后有监修官魏征的论赞。《梁书》记载了梁朝五十六年的历史,共56卷,包括本纪6卷,列传50卷。六卷本纪中,《武帝本纪》占三卷。梁武帝孙子萧詧投降北魏,在江陵建后梁张权,传袭三世,《梁书》漏而未载。列传中新创颂扬宦成身退之人的《止足传》,《儒林传》记载了唯物主义者范缜的事迹。另外,史学家沈约、文学批评家钟嵘和刘勰、科学家陶弘景等均有专传。《陈书》记载了陈朝三十三年的历史,共36卷,包括本纪6卷,列传30卷。各卷中有关封爵、册立、谱系罗列较多,略显冗繁。姚氏父子擅长文学,然能力戒当时追求辞藻浮华之风,求司马迁、班固笔法而文笔简洁,实属难得,尤其是《梁书》,颇得后人称赞。梁、陈二史对统治者多有回护和失于考订的地方。《梁书》、《陈书》无表,清万斯同补《梁诸王世表》、《梁将相大臣年表》、《陈诸王世表》、《陈将相大臣年表》、《陈方镇年表》。两书无志,可参阅《隋书·十志》。另,重要参考书有清陈澧《毛本梁书校议》、清李慈铭《梁史札记》、罗振玉《梁书斠议》和《陈书斠议》等。

17、《魏书》

《魏书》由北齐魏收撰写,是“正史”中第一部专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的著作。魏收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他奉诏撰魏史,四年而成。全书记载了北魏王朝180多年的历史,共114卷,包括本纪十二卷,列传九十二卷,志二十卷。因篇幅过长,有些篇章又分子卷,实共130卷。与前史不同,《魏书》在本纪之前别立一篇《序纪》,追溯拓跋珪的先世,对后世有所影响。为了给北齐定正统地位,《魏书》将东魏孝静帝列为“本纪”,而缺写西魏皇帝本纪,故今之《魏书》实为北魏、东魏之史。魏收将刘聪、石勒和宋、齐、梁、陈都列入外国传,并视东晋为僭晋,为了与《宋书》对阵而称宋、齐、梁为“岛夷”,这种作法,为后世所指责。《魏书》的传多采用附见法,比较繁琐芜杂,一人立传,子孙备附,有时多达数十人,几成家族谱系。因魏收以个人好恶决定人物取舍与褒贬,故《魏书》在当时即有“秽史”之称,后来曾有三次修改。《魏书》的“志”内容丰富,《食货志》备记均田租赋制度变化。改《后汉书》的《职官志》为《官氏志》,先记官,后述氏,叙述门阀势力及民族融合情况。新创《释老志》,记载当时佛教、道教之盛衰。《魏书》无表,清万斯同补《魏诸王世表》、《异姓诸王世表》、《外戚诸王世表》、《魏将相大臣年表》、《西魏将相大臣年表》、《东魏将相大臣年表》等六表。清谢启昆《西魏书》、陈毅《魏书官氏志疏证》、温日鉴《魏书地形志校异》、丁谦《魏书外国传地理考证》等亦便阅读。

18、《北齐书》

《北齐书》原名《齐书》,唐李百药撰。李百药之父李德林在齐、隋两代曾修过北齐史。唐贞观三年,李百药奉诏专修北齐史,在其父《齐书》旧稿基础上,参考王劭《齐志》及其他书籍,历时八年而成。《北齐书》共50卷,包括帝纪八卷、立传四十二卷,记载东魏特别是北齐共44年的历史。本纪八卷中,前三卷追记北齐政权的奠基者神武帝高欢、文襄帝高澄事迹,对了解北魏晚期历史颇有价值。北宋初,《北齐书》仅残余17卷,后人乃取李延寿《北史》等书补配。由于出于众手,故今本《北齐书》多有体例不纯、前后矛盾之处。《北齐书》无表,清万斯同补《北齐诸王世表》、《北齐异姓诸王世表》、《北齐将相大臣年表》。《北齐书》无志,可参阅《隋书·十志》。另清李宝淦《北齐书平议》、罗振玉《北齐书斠议》等颇有参考价值。

19、《周书》

《周书》由唐令狐德棻奉敕撰写。武德四年,令狐地棻建议编写梁、陈、齐、周、隋五朝史书,意见被采纳。贞观三年至贞观十年,周书和其他四史同时成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五书原为一本书,称为《五代史》,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李延寿《南北史》修成,五书便分为单行本,其中十志不能分,就放在《隋书》里面。《周书》主要取材于西魏柳虯所撰史书和隋牛弘的《周史》,全书50卷,其中包括本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记载了西魏和北周两朝46年的历史,还兼述与其并存的其他国家的情况,颇便了解当时全国总的形势。《周书》的“传”内容丰富,其中《异域传》记载高丽、百济、新罗及突厥、吐谷浑和西域小国的制度、风俗、物产及朝聘往来情况等。并为在江陵称帝的萧詧单立一传,并将其子孙和在梁、陈、隋史中无传的一些部将附于传末,保存了有关后梁的一些重要史料。《王褒传》载其《寄周弘让书》、《庾信传》载其《哀江南赋》等正确反映了传主之文才,与《宋书》、《魏书》广泛辑录芜词颇不相同。本书至宋初已经残缺,后经取《北史》及他书补配而成今本。《周书》无表,清万斯同补《周诸王表》、《周公卿年表》,清吴廷燮补《周方镇年表》,清陈恕补《补北周公卿表》。《周书无》志,可参阅《隋书·十志》。另外,参考书有清李宝淦《周书平议》、罗振玉《周书斠议》等。

20、《隋书》

《隋书》由魏征等撰写。全书共85卷,其中包括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记载了隋朝38年的历史。《隋书》分为两阶段完成。纪传部分由魏征监修,与《五代史》中其他四部同时完成于贞观三年至贞观十年。《隋志》30卷原称《五代史志》,完成于贞观十五年(641年)至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由长孙无忌署名进呈。《五代史志》修成之时,《梁书》、《陈书》、《北齐书》、《北周书》均已经单行,故后人将其附于《隋书》。《隋书》“类传”多沿袭前史,其中“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记载了外族及国内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李密传》记载了隋末农民起义的情况。十志价值极高,分段叙述了梁、陈、北齐、北周、和隋五朝典章制度及相互沿袭情况。其中,《食货》对均田制及租庸调和钱币、《刑法》对各朝法律制度、《百官》志对各朝官职、《地理》对隋及南北朝行政建制沿革均有详细记载。《经籍》记载了汉至隋六百年来的书籍存亡情况,是我国现存最古的第二部史志目录,第一次按经、史、子、集四部书分类著录存书和佚书,对后世影响极大。《律历》、《天文》二志出自李淳风之手,总结了圆周率等南北朝以来有关数学、天文、历法的许多成果。《音乐志》记载南北朝各地区及国内外乐舞交流及隋唐“燕乐”产生的历史条件。《隋书》无表,清万斯同补有《隋诸王世表》、《隋将相大臣年表》,另外,清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附补遗》、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等书颇有参考价值。

21、《旧唐书》

《旧唐书》原名《唐书》,《新唐书》问世后,改称《旧唐书》。修书开始于后晋天福六年(941年),止于开运二年(945年),历时四年仓促成书。成书时由刘昫监修,故署名刘昫等撰。《旧唐书》全书200卷,包括本纪二十卷,志三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卷,记载了唐朝290年的历史。史料来源主要是唐代官修的编年体性质的实录和纪传体性质的国史。由于实录和国史都是唐前期详备,后期缺略较多,因而《旧唐书》前半部取舍得当,记载翔实,穆宗长庆以后(821—824)因无所本,故多所缺漏。《历志》、《经籍志》甚至仅仅叙述到唐玄宗时期。《旧唐书》的志目比较齐全,有关当时的典章制度,均有记载,其中《食货志》、《刑法志》价值很高。《旧唐书》的传目内容丰富,按照时间顺序记载1100多人的事迹。除一些重要的著名的政治人物外,对韩愈、李白、杜甫等文学家,李淳风、僧一行、孙思邈等科学家,李密、窦建德、黄巢等农民起义领袖,姚思廉、刘知几、孔颖达等史学和经学家及佛学大师玄奘等均有专传。类传内容也要比前史丰富,尤其是“民族传”中对突厥、吐蕃、回鹘等的记载非常详细和完整。同时,《旧唐书》在纪传中多载具有史料价值的文章,如《魏徵传》中《陈得失》、《李百药传》中《封建论》、《贾耽传》中有关地理图志的奏表及《武宗纪》、《狄仁杰传》、《姚崇传》中毁佛寺的诏令及反佛教的文章等。《新唐书》问世后,《旧唐书》几乎被人们废弃。明嘉靖以后,才逐渐通行。与《新唐书》相比,《旧唐书》由于多抄写于《实录》和《国史》,因而史料价值高,原始性强。但同时也造成了前密后疏、曲笔回护之处很多的缺点。一人两传、一事多传的重复现象,则表明其草率成篇。《旧唐书》无表,清人万斯同有《唐将相大臣年表》、《唐功臣世表》、《唐镇十道节度使年表》、《唐边镇年表》,黄大华有《唐藩镇年表》。

22、《新唐书》

北宋宋仁宗认为,刘昫等编写的《唐书》浅陋,命宋祁、欧阳修等重修唐书。宋祁耗时17年完成了列传。数年后,欧阳修主持修定了本纪、志、表等。全书225卷,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记载了整个唐代290年的历史。与《旧唐书》相比,《新唐书》的增减改动很多。《旧唐书》帝纪部分约30万字,《新唐书》则不到10万字。《新唐书》的志目共十三,新增《选举志》、《仪卫志》、《兵志》三目,并为后世所取法。而《天文》、《历志》增加了李淳风的《甲子元历》和僧一行的《大衍历》等内容。改《经籍志》为《艺文志》,比《旧唐书》所记唐人文集多出500多家,并补充了玄宗开元以后的书目。《地理志》、《食货志》、《乐志》的内容比《旧唐书》更为系统和详细。魏晋以来,诸纪传体史书均不立表,《新唐书》则承《史记》、《汉书》的传统,编制《宰相表》、《方镇表》、《宗室世系表》、《宰相世系表》,其中《方镇表》特别有价值。《新唐书》删《旧唐书》61传,增331传。“合传”多以类从,颇便于查阅。“类传中”增加《公主》、《蕃将》、《宰相》、《奸臣》、《卓行》、《藩镇》六种,尤其是《藩镇传》更能体现唐朝历史特点。总体而言,与《旧唐书》比,《新唐书》组织体例上较完整。力求做到“其事增于前,其文省于旧”。虽然增加了很多史料,但也删去了不少有价值的诏令和奏疏,甚至将玄奘、神秀、慧能、一行等传一并删去,使唐代佛教一无记载。重要的参考书有宋吴缜《新唐书纠谬》、宋汪应辰《唐书列传辨证》、清沈炳震《新旧唐书合抄》等。

23、《十六国春秋》

《十六国春秋》由北魏崔鸿撰。宣武帝景明元年(500年),崔鸿根据有关十六国的史料历时23年编成全书。全书共一百卷,另有序例及年表各一卷。崔鸿死后,其子崔子元于庄帝永安元年(528年)将此书献于“秘阁”,《十六国春秋》始得以流布。本书属于编年体的分国史,每国各为篇卷,叫做“录”、个人曰“传”。原书在北宋时已经散失。现行《十六国春秋》有三种本子:一为简本,共十卷,《隋书·经籍志》题为《纂录》,可能是时人根据崔鸿原书删节而成,司马光称其为《十六国春抄》。二为详本,共一百卷,系明万历年间屠介孙、项琳等从《晋书》、《北史》、《魏书》、《册府元龟》、《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中辑录有关十六国史事整编而成,仍托名崔鸿撰。三为清人汤球辑本《十六国春秋辑补》一百卷。他以简本为底本,再以各种类书中所引佚文补足。《十六国春秋》与沈约《宋书》、魏收《魏书》不同,虽然所记为五胡十六国史事,但能对晋、魏及十六国给以平等的历史地位,这是崔鸿远见卓识之表现。

24、《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由北魏杨炫之所撰。“伽蓝”是梵语“僧伽蓝摩”的简称,指僧徒所住的园林佛寺。杨炫之或作羊炫之、阳炫之,博学多才,精通佛教经典,曾任北魏抚军府司马、奉朝请,终于秘书监。东魏孝静帝武定五年(547年),他到洛阳,时值丧乱,洛阳城满目创痍,极度破败,杨衒之有感于北魏崇信佛教,大兴寺院、损害百姓,遂采拾旧闻,追述故事,撰成本书。《洛阳伽蓝记》以北魏迁都洛阳后的40年间佛教寺塔的兴废沿革为主要线索,先叙城内,次叙城东、城南、城西、城北,各为一卷,共五卷。以洛阳四十多所名寺为纲,兼顾所在里巷方位、名胜古迹以及孝文帝迁洛阳后北魏台省坊市的分布。与佛寺有关的政治、经济、风俗、人物、地理以至传闻故事、外夷习尚无不备述。另外,书中所记高祖迁洛、太后临朝、宦官用事、外藩举兵、诸王争位乃至于南朝及四夷的关系等均可弥补“正史”之缺。其中,第五卷收录的宋云《家纪》、慧生《行记》、《道荣传》等,为研究中印交通史的珍贵史料。今人周祖谟《洛阳伽蓝记校释》、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张宗祥《洛阳伽蓝记》合校本等书考证精详,便于初学。

25、《史通》

《史通》由唐刘知几撰写,是我国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是唐代以前我国史论的集大成。刘知几字子玄,在武则天及玄宗朝曾兼修国史,参与编写的有《高宗实录》、《中宗实录》、《则天皇后实录》等。另外还自撰《刘氏家乘》、《刘氏谱考》、《睿宗实录》、《刘子玄集》、《史通》等。除一些散篇外。流传至今仅有《史通》一书。《史通》全书20卷,分内、外篇。内篇原为39篇,今存36篇。外篇13篇,内外合计现存49篇。内篇多论史籍的源流、体例、编纂方法,外篇多论史官建置的沿革和史书的得失。书中,刘知几对修史的许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把编年与纪传作为“正史”的二体,追本溯源、辨其利弊。修史方面提倡纪传体的断代史,主张增加都邑、氏族、方物、方言四志。史书的内容,应详近而略远,对史料必须“博采”与“善择”。史书语言因采用当时的言语,不应拟摹古文、更要反对浮词滥调。史家应具备才、学、识三长。“史才”即写作文章的表达能力,“史学”即掌握的史料和渊博的知识,“史识”即史观和笔法,三长中“史识”尤为重要。优秀的史家应具备“不掩恶,不虚美,不避强御,无所阿容”、奋笔直书的品格。另外,刘知几视陈胜起自强盗、黄巾赤眉为“寇贼”,反对项羽入本纪、陈胜入世家,反对灾异说却增列“旌怪异”条目、提倡直笔又赞同“隐讳”等均是其认识局限性的表现。本书的注本有清人浦起龙《史通通释》,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校点重印时将陈汉章《史通补释》、杨明照《史通通释补》、罗常培《史通增释序》三种附录在后。另,今人吕思勉《史通评》、张振珮《史通笺注》、程千帆《史通笺记》等书也可供参考。

26、《通典》

《通典》由唐杜佑撰写,是我国第一部专记历代典章制度沿革的通史。杜佑字君卿,曾官职宰相,对经济、政治等典章制度颇为熟悉。杜佑从代宗大历元年(766年)至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历时三十五年,在刘知几的儿子刘秩《政典》的基础上,广泛搜集资料,完成《通典》的写作。《通典》共200卷,所记内容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肃宗、代宗以后的变革,有时也附载于注中),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每门又各分子目。对每一种制度,都能纵贯古今、溯源明流、通其原委,成为专记经济、政治等方面典章制度的文化专史。《通典》九门以“食货”为首,“食货”中又以“田制”为先,这是前史无有、杜佑首创的。《通典》所引唐以前各史书版本较早、对唐代典制均为耳闻目睹,因而材料的可靠性更强。另,《通典》中礼、乐部分占据篇幅半数,致使全书臃肿。《兵典》中仅记兵法,阙载兵制沿革,这些不免为后代史家所责难。作为政书体的首创,《通典》的史学价值极大,宋郑樵《通志》、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以上三书合称三通)、清代乾隆年间编撰的续三通、清三通以及《清续文献通考》(以上十书合称十通)和各种“会要”、“会典”等,都是在它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通典》版本,最为流行的是1935年至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十通”合刊本,1984年,中华书局重印。1988年中华书局王文锦等点校本和200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日长泽规矩也)、尾崎康校订、韩昇译订的北宋版《通典》。

27、《唐会要》

《唐会要》由北宋王溥撰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断代典制体史籍。王溥曾官历后汉、后周,北宋时,官至司空,监修国史。《唐会要》总共100卷,专记唐代典章制度。唐德宗时,苏冕作《会要》40卷,记唐初至德宗九朝史迹。宣宗时,崔铉、杨绍复等人作《续会要》40卷,记德宗至宣宗大中六年史迹。王溥以两书为基础,采择宣宗至唐末史迹,分类整理,撰成《新编唐会要》,简称《唐会要》。清以前,《唐会要》没有刊本,只有传抄本,传抄过程中脱误颇多。乾隆年间,曾收集整理以成今本。同时标明补入部分。《唐会要》共分514目,大致可分为帝系、礼、乐、学校、宗教、选举、职官、民政、封建、历数、灾异、刑法、食货、舆服、四裔等,大类之下在细分,极便检寻。不能细分者另立“杂录”附于各目之后。这种编排颇似类书,但实际上仅仅记载典章制度,不同一般“类书”并载风花雪月、虫鱼草木。故《四库全书总目》将它归入“政书类”。《唐会要》对于唐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变迁,叙述详实,可补两《唐书》和《通典》所无。大部分内容完成于中、晚唐,取材于唐代的实录文案,属于时人所记,因而有“可取实录地位而代之”之荣。此书版本有商务印书馆国学丛书本,1955年中华书局据此重印。

28、《元和郡县图志》

《元和郡县图志》由唐李吉甫撰写,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比较完整的全国地理总志。李吉甫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监修国史。《元和郡县图志》成书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但直至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才刻板传世。刻印时,其中的附图已经全部亡失、志传也有缺逸,因此时名《元和郡县志》。此书略同于正史中的地理志和郡县志,依据唐宪宗元和年间的郡县,以唐代十道分卷,又以当时47节度使镇分篇,起自京兆府、终于陇右道,合40卷。每镇篇首曾冠图,故本名《元和郡县图志》。分镇叙述以府、州为单位,节度使所在之州首先叙述,并注明所管州县数、户数、领乡数等。接着叙述府州沿革及境界,府州至上都(长安)、东都(洛阳)及八方府(州)、要地的交通线及里距。最后叙述各府州在唐开元、元和两朝的贡赋品种,所辖县的名称及各县的沿革、山川河流、名胜古迹、矿藏物产、农田水利等等。本书对后世舆地学的最大影响是创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地理总志的体例,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宋王存等《元丰九域志》直接仿效此书体例编次,对元、明、清各代的《一统志》的修撰也有很大影响。本书的参考书有清孙星衍校、张驹贤考证《元和郡县图志》,清严观辑《元和郡县图志补志》,清王灏辑《元和郡县图志缺卷逸文》,近人缪荃孙辑《元和郡县图志缺卷逸文》等。本书的版本以1983年中华书局整理出版的《元和郡县图志》标点本最便阅读。该书收录了张驹贤、缪荃孙两家本子,书后还附有地名索引。

29、《旧五代史》、《新五代史》

《旧五代史》原名《五代史》、《梁唐晋汉周书》,北宋薛居正等撰,后为区别于欧阳修《新五代史》,改称《旧五代史》。全书分为梁书、唐书、晋书、汉书、周书,各代的《书》皆为断代史,记事上起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至后周恭帝显德七年(960年)。全书共150卷,本纪61卷,记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帝王在位时大事;传77卷,有类传5种,即后妃、宗室、世袭、僭伪、外国等。志12卷10种,即天文、历、五行、礼、乐、食货、刑法、选举、职官、郡县等,记载五代时期的典章制度。《旧五代史》据五代《实录》、范质《五代通录》编成,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但也有“书法回护”和“失检”等缺点。陈尚君《旧五代史新辑会证》是《旧五代史》的最新辑本。

《新五代史》原名《五代史记》,北宋欧阳修撰,属私家修撰。全书记事时限与《旧五代史》相同。在体例方面,《旧五代史》断代为书,《新五代史》则打破朝代界限,贯通为史,先列各朝本纪、再为各朝列传,其次为考、世家、年谱、附录。全书共74卷,本纪12卷,即梁本纪、唐本纪、晋本纪、汉本纪、周本纪。列传45卷,均为类传。考3卷,考即记载典章制度的志。世家10卷,分记十国之事,又有十国年谱1卷。四夷附录3卷,记载契丹等事。《新五代史》体例严整,文字简练,其记事效法春秋笔法,不重史事叙述,以褒贬为主。两部五代史互有短长,互相补充,都是研究五代十国史的重要材料。

30、《宋史》

《宋史》为元脱脱等撰。本书记事始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讫赵昺祥兴二年(1279),记载宋代320年的历史。全书共496卷,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大的一部官修纪传体断代史。《宋史》的体例完备,纪、传、表、志俱全,且有创新。本纪记载宋朝诸帝事迹和宋朝大事。志共15种,即天文、五行、律历、地理、河渠、礼、乐、仪卫、舆服、选举、职官、食货、兵、刑法、艺文等,每志皆有序,叙述其源流、要领,其中地理、职官、食货、兵、艺文等尤为重要,保存了不少珍贵的史料。表有《宰辅表》、《宗室世系表》两种。列传记载两千八百余人的事迹,其中类传有后妃、宗室、公主、循吏、道学、儒林、文苑、忠义、孝义、隐逸、卓行、列女、方技、外戚、宦者、佞幸、奸臣、叛臣、世家、周三臣、外国、蛮夷等22种,《道学传》为《宋史》所独创。《宋史》史料丰富,叙事详尽,对宋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典章制度、人物事迹等做了较为详尽的记载,是研究宋、辽、金代历史的基本史籍之一。《宋史》编修时间较短,繁芜杂乱是其主要缺点。明清时期重修或改修《宋史》有柯维骐《宋史新编》、钱士升《南宋书》、陆心源《宋史翼》等。《宋史》1977年中华书局标点本。

31、《辽史》

《宋史》为元脱脱等撰。本书记事始于唐昭宗天复元年(901)耶律阿保机被立为“夷离堇”,终于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宋金联合灭辽,是记载从契丹族兴起到辽末耶律大石建立西辽之间历史的官修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共116卷,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附《国语解》1卷。本纪包括太祖、太宗、世宗、穆宗、景宗、圣宗、兴宗、道宗、天祚帝本纪,记载辽代诸帝的事迹和辽国大事,保存辽代政治、军事、经济、民族关系等方面的重要史料。志有10种,即营卫、兵卫、地理、历象、百官、礼、乐、仪卫、食货、刑法等,记载辽代典章制度,其中《营卫志》为《辽史》新创。表8卷,即世表、皇子、公主、皇族、外戚、游幸、部族、属国等,其中《游幸》、《部族》、《属国》为《辽史》新创。列传45卷,其中类传12种,即后妃、宗室、文学、能吏、卓行、列女、方技、伶官、宦官、奸臣、逆臣、二国外记等。附录《国语解》1卷,是对书中契丹语官名、地名、部族名、姓氏称谓等的注解,以便阅读。《辽史》史料丰富,是现存比较系统、完整的记载辽史的史籍。由于修撰时间短,在史料搜集、考订等方面有“潦草成编,实多疏略”之不足。后世辑补、校注《辽史》的有厉鹗《辽史拾遗》等。《辽史》1974年中华书局标点本。

32、《金史》

《宋史》为元脱脱等撰。本书记事始于金太祖收国元年(1115)阿骨打称帝,终于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金亡,记载金代120年的历史,为官修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共135卷,本纪19卷,志39卷,表4卷,列传73卷。本纪首卷为世纪,记太祖以前世系及其事迹和女真早期的历史,末卷为世纪补,记载景宣帝、睿宗、显宗事迹,其他分别为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世宗、章宗、卫绍王、宣宗、哀宗本纪,记载金国诸帝的事迹和金国大事。志包括天文、历、五行、地理、河渠、礼、乐、仪卫、舆服、兵、刑、食货、选举、百官等,是研究金国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表即宗室与交聘,其中《交聘表》为《金史》新创,记载金与宋、西夏、高丽等的交聘往来。列传有类传16种,即后妃、王子、世戚、忠义、文艺、孝友、隐逸、循吏、酷吏、佞幸、列女、宦者、方技、逆臣、叛臣、外国等。附录《金国语解》一篇,解释女真方言,以便阅读。后人评价《金史》是元朝所修《宋史》、《辽史》、《金史》三史中最好的一部,《四库全书总目》称其:“首尾完密,条例整齐,约而不疏,瞻而不芜,在三史之中,独为最善”。是研究金代历史最主要、最基本的资料。后世考辨、订正《金史》的有施国祁《金史详检》等。《金史》1975年中华书局标点本。

33、《通志》

《通志》的作者是南宋郑樵。《通志》是自《史记》之后的又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200卷,帝纪18卷、后妃传2卷、年谱4卷、略52卷、世家3 卷、宗室传8卷,列传98 卷、载记8卷、四夷传7卷。《通志》在体例上,纪、传、表、志俱全,帝纪与后妃、世家、宗室、列传、载记,记上古至隋的人物事迹。“年谱”即“年表”,记事起于三皇,讫唐高祖武德元年。《通志》把“志”改称“略”,其二十略是全书的精华,即氏族、六书、七音、天文、地理、都邑、礼、谥、器服、乐、职官、选举、刑法、食货、艺文、校雠、图谱、金石、灾祥、昆虫草木,缕述历代典章制度、学术文化等的演变,其中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昆虫草木为《通志》新创。郑樵主张编修通史,探寻历史演变的线索与规律。《通志》卷帙浩繁,规模宏大,资料丰富,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在时间上贯通古今,体现出郑樵主张的“会通”思想。《通志》与杜佑《通典》、马端临《文献通考》并称“三通”。《通志》的体例和编纂方法,在我国史学发展史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续编有清乾隆年间所修的《续通志》和《清朝通志》。






上一本:你不容错过的五本积极心理学畅销书 下一本:接力出版社6月值得推荐的热门书籍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中国历史基本典籍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