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07 国庆节 热门景点到处人挤人,有什么办法呢? ——窝在家里看书,也是不错的选择。
关于上海的书有哪些? 好书推荐今天奉上的, 是关于老上海最全的书单。
《上海:1842-2010,一座伟大城市的肖像》
[美]刘香成 [英]凯伦.斯密斯
“上海,是一个充满了美妙的矛盾与奇异反差的国际大都会。
东西方的最好与最坏在这里交融。”
在过去的近170年间,虽然历经了外敌入侵、民族解放战争、内战以及自然灾害,上海始终是中国最著名的城市,充满着相反相成的对立与矛盾。
本书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讲述了现代上海如何由各种力量塑造而成的故事。
《百年回望:上海外滩建筑与景观的历史变迁》
钱宗颢
在鸦片战争以后的100年里,古老的中国经历了亘古未有之巨变,近代上海城市的兴起并迅速发展成为一座世界级的城市,无疑是这种深刻变化最好的见证。
而外滩这一弹丸之地,又是这座城市变化最大的区域,无论是从景观还是建筑的角度看,这种变化都导致它代表了国人心目中的西方城市形象。
《上海百年建筑史 1840-1949》
伍江
一部较为全面,也较为系统的上海近代建筑史。
对近代上海各时期的建筑技术发展、设计思想以及建筑风格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论证,并将其置于世界近代建筑史的大背景与上海近代史的大环境中,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上海繁华:都会经济伦理与近代中国》
叶文心
点第一炉香,叶文心细说上海的摩登、上海的繁华,一开始却是个「海上奇观」。
这座充满传奇的城市,在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不仅由一个长江下游的县城,一跃而成东亚数一数二的国际性通商巨埠,更以「洋」、「商」与「女性」共同挑战与改变中国传统文化的秩序。
本书回顾了1843年至1949年的上海社会文化史,透过细细考察上海的金融、出版和现代百货业,生动描绘中国第一批城市中产阶层。
《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
Beyond the Neon Lights : Everyday Shanghai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美]卢汉超
这是一部“清明上河图”式的著作,对上海市井生活材料做了出色的整理,还原了19世纪40年代一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上海的全貌。
作者强调了传统在现代化力量(西化和共产主义)面前的顽强性,突出上海城市生活的连续性而非断裂。
对于上海,作者强调上海人的“柔弱”(包容性)和“精明”(商业主义),这两点构成了上海人独特的城市身份。
《魔都上海:日本知识人的“近代”体验》
[日]刘建辉
当今的流行语中,人们喜欢调侃着称北京为“帝都”,称上海为“魔都”。
也许很多年轻人并不知道上海何以被称为“魔都”,如果他们有机会读这本刘建辉的《魔都上海》,也许会恍然大悟。
原来这个昵称并不是人们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亚洲近代初期的日本人对上海的叫法。
也许书中所提到到村松梢风是第一个用“魔都”来形容这个让他沉迷于此不能自拔的城市的日本作家,此后这个说法经历一个半世纪的沉浮,如今又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上海之“魔”,毋宁说是日本人,对于中国人来说都是参不透的一种气质与魅力。
在明治维新前后的日本知识人的眼中,上海是什么样的呢?
本书作者在作了大量详尽的考察后认为:此前的上海,对于幕末时期的日本既是大量西方信息传入的“中转站”,又是日本朝向欧美、走向近代的距离最近的入口。
而明治维新以后的上海,对于日本来说只是扩张到大陆的“基地”,以及众多梦想“脱离日本”的日本人一个距离最近的“冒险家的乐园”。
《上海近代建筑风格》
郑时龄
一部上海近代建筑的全景式论著。
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上海近代建筑和城市的发展演变,外国建筑师和欧洲建筑风格的移植,中国传统建筑的转型,以及东西方建筑形式在上海的融合。
对于二三十年代盛行于上海的西方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现代主义建筑风格、装饰艺术派风格、中国传统建筑复兴风格、上海近代建筑中的各国地域风格及其源流作了全面的论述和考证,并有不少新的发现。
《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
[美]李欧梵
李欧梵重塑的上海肖像绝非一片怀旧声浪中的上海,他带领读者,看见都市文化与现代文学标志出的文化地理。
1930-1945年的上海新都市文化,不仅应该包括现代化了的物质的上海,更应该包括那声光化电中遗老遗少的痛苦挣扎和世纪末式狂欢——这便是张爱玲繁华而苍凉的摩登上海。
译者毛尖称,可以将这部书当作小说看,当作散文看,当作老上海摩登指南看,也可以当作一部极其严肃的批评专著来看。
《上海邬达克建筑地图》
华霞虹
邬达克,从一名逃亡的战俘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滩炙手可热的建筑明星,国际饭店、大光明大戏院、慕尔堂、吴同文住宅等经典作品的设计师,今日上海100多栋单体建筑共同的“洋爸爸”。
这本《上海邬达克建筑地图》是27个邬达克建筑旅行指南,里面有:100张邬达克建筑照片、草图和平面图,53个邬达克建筑名录等内容。
《大都会从这里开始》
常青
纵观上海南京路的形成与发展,它为今天的国际大都会提示了什么?
常青先生用近五十万字的篇幅讲述了南京路临近外滩一段的六个街坊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大到高楼大厦小到路灯招牌,甚至报纸上的头条、路人的服饰,都被用来深入分析这个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地段成因和空间特殊性。
《远去的都市:1950年的上海》
张济顺
谈起老上海的都市风情,人们自然而然会想起百乐门里的灯红酒绿、大光明电影院里的欧美原版电影、霞飞路上的时尚万千和十里洋场的笙歌燕舞。
所有这一切,都鼎盛于上世纪30年代,李欧梵先生的《上海摩登》和叶文心女士的《上海繁华》对此有非常生动而全面的阐述。
那么,伴随着1949年的政权鼎革,曾经风情万种的老上海发生了哪些变迁?
作为“冒险家乐园”的老上海与人民政权控制下的新上海之间,有着怎样的顺承与割裂?
这些问题,我们或许都能从张济顺教授的《远去的都市》一书里找到答案。
《上海外滩》
薛理勇
本书讲述了上海外滩建筑的历史变迁及其背后的传奇故事。
透过每一张老照片, 读者会对外滩产生更深的理解, 与照片中的人物形成共鸣。
《街道背后:上海地名寻踪》
薛理勇
地名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地名蕴涵着一座城市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
对于上海这座近代崛起的城市而言,租界的兴起、城市的扩展、道路的兴建,甚至很多社会经济、政治活动、重大事件,等等,所有这些都可以在地名中找到线索。
无论是越界筑路,还是江湾五角场的大上海计划,抑或是国货运动,地名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过往的——幕幕历史。
当我们无可奈何地看着逝去的城市旧貌,地名也成 了我们对这座城市记忆的最好寄托……
《外滩影像与传奇》
陈丹燕
外滩,从1846年这里建造起第一幢带有外廊的房子,到成为殖民时代遗留在东方最著名的天际线,到所有洋行大楼的旗杆上红旗飘飘的今天,仿佛沧海桑田,但它一直是一条寂寞的、没有归属感又不甘心的泥滩……
《成为和平饭店》
陈丹燕
《成为和平饭店》以一栋建筑为主线,讲述了和平饭店这一富何象征意义、遍布历史遗痕的上海纪念碑式建筑的前世今生。
成为“和平饭店”,成为上海的历史见证,陈丹燕为我们展现了一座建筑在时光穿梭中往复飘荡的风景,和一座城市在风云激荡中缄默却不息的记忆……
《公家花园的迷宫》
陈丹燕
一段扑朔迷离的公案
一座身世传奇的公园
公家花园的前世与今生
小说讲述了公家花园( the Public and Reserve Gardens),那个因“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著名公案而拥有了传奇身世的公园,从建造迄今150年中的故事。
在作者笔下,传教士,满清民国遗少,中英混血儿,上海史专家,外滩市井居民,回沪知青子女……一个个与公园有着不解之缘的人物,其个人命运与公园历史纠缠在一起,互为见证,同时也成为百年来上海乃至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一道缩影……
《老上海南京路》
沈寂
南京路东起外滩,西迄静安寺,起于物欲横流的奢华之地,迄于钟磬梵呗的清净之地,由入世始而由出世终,历150年,阅尽世道沧桑,备尝人间酸辛。
她出生在多灾多难的近代中国,成长在瞬息万变的转型时期,横亘在中西交汇的黄埔江畔,历史注定她的身世就是一部大书。
《上海武康路》
沙永杰
1933年2月17日,英国剧作家肖伯纳乘坐英国皇后号抵达上海,在蔡元培、鲁迅的陪同下,去福开森路393号的世界社礼堂,出席国际笔会中国分会的欢迎会。
会后,肖伯纳饶有兴致地在这条路上散步,说:“走进这里,不会写诗的人想写诗,不会画画的人想画画,不会唱歌的人想唱歌,感觉妙极了。”
这条被肖伯纳盛赞的福开森路,如今名为武康路。
《上海历史上的苏州河》
郑祖安
苏州河是从苏州流过来的吗?
旧时县城外旷野相夹的苏州河怎么变成上海城的中心河的?
苏州河上的桥梁是如何一座一座架起来的?
苏州河从东向西往昔的面貌一个样吗?
……
本书以数百张从国内外广泛搜集而来的珍贵历史照片,真实形象地展现了苏州河的百年巨变。
《正在消失的上海弄堂》
郭博
郭老先生系郭沫若二公子,中日混血儿,其自述出生于日本博多县,故名郭博,建筑家、摄影家,早年供职于上海民用设计院(旧址坐落于外滩,现改为外滩18号)。
郭老1921年从日本归来定居上海,住的就是静安区石库门房子,故他对上海老弄堂有着深厚的感情。
曾几何时,有一位花白头发的老者,扛着独脚架,背着相机走街串巷,把一幢幢饱经沧桑和具有鲜明特色的老弄堂定格在胶片上,集成“正在消逝的上海弄堂”,留给后人。
该书收集了一百多张老弄堂照...... 一代一代的人老去了, 一段一段的传奇散落了, 一座一座的弄堂消失了。 岁月流逝,多少曾经的荣耀终归淡? 摊开书页,再重读那一个个飘零的故事。 十里洋场的笙歌燕舞,恍若一梦。 “旧日远去,摩登犹在”,老上海何处寻...... 10月行走季,走进上海的街头巷口, 感受昔日百年风雨沧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