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田教授,历史学博士。1987-1994 、1999-200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先后获 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2003-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2013年1月起调至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现为考古文博系教授。主讲《考古学通论》、《美术考古概论》、《汉唐考古》等课程。研究专长为汉唐考古。 书单 张光直著,郭净译:《美术神话与祭祀》,作者: 张光直,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以故张光直先生出生于北京,早年毕业于台湾大学,曾任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教授,是研究中国青铜时代的著名学者,著有《美术、神话与祭祀》、《古代中国考古学》、《中国青铜时代》、《商文明》、《考古学专题六讲》等重要著作。他自称“番薯人”,又是大陆人,既是中国人,又是美国人,是“身处大时代的小人物”。自身身份的复杂性促使他对“中国人”及“中国”的终身思考,本书即是从神话与艺术的角度来解析早期中国政治景观与文明形态的重要论述。 本书主要讨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从史前到青铜时代的聚落发展过程讨论了早期政治景观的形成过程,勾画了众多宗族占据的城邑按照亲族关系和聚落互动模式,在政治分层系统中彼此联接而形成的早期中国政治形态。二是通过对青铜器造型与装饰的阐释,讨论了巫与礼在夏商周政治与社会中的重要功能,认为礼仪化的祭祀是维护统治合法性和社会秩序的手段,而祭祀行为是通过神话体系来实现的,神化的祖先(或英雄人物)是凝聚宗族的纽带,也是维护稳定政权的途径。三是比较了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异,认为中国文明是在血缘联接的基础上,通过确立政治权威而形成,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文明连续地发展,这与以地缘因素为主、断裂的西方文明进程不同。 本书的基础是作者早年为美国的大学本科生所授课程的讲稿,写作不太受专业传统的束缚,有比较“令人兴奋”的自由阐释,也是他自己“历年出土拙著中比较最为喜欢的一本”,因此对刚刚进入史学与考古学大门、对中国古史和中国文明还不太熟悉的同学具有启蒙的作用。
巫鸿早年毕业于中央美院,曾在故宫博物院从事中国美术史研究,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先后在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艺术史教授,现为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是一位有重要影响的中国美术史学者,其代表性著作《武梁祠》、《中国古代建筑与艺术中的纪念碑性》、《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等都曾在学术界引起重大反响。 武梁祠是位于山东嘉祥县的一座东汉石结构家族墓地祠堂,祠堂内壁刻有内容庞杂的画像,是一批极有代表性的汉代画像石遗存,从北宋时就被金石学家著录,19世纪时受到外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关于画像的内容、表现方式以及蕴含的汉代思想观念等一直受到学界重视。巫鸿首先对这批画像石的著录与研究进行重新检验,订正了很多断代、归属及著录方面的错讹,力图从它所处的环境(武氏家族墓地)来复原祠堂的本来面目,以提供更完全和准确的信息;其次是重点讨论了画像的图像设计程序及思想内涵,从不同内容画像所处的部位(屋顶、山墙、墙壁)分别讨论了画像的意图(上天征兆、神仙世界、人类世界),认为此图像系统是以《史记》的传统记录历史,同时也体现了祠主武梁的历史观和设计意图,整个图像系统正如下编标题所称,是“宇宙的图像”,反映了汉代人的宇宙观和历史观。 巫鸿对武梁祠的研究,为理解汉画像石乃至汉唐之间美术的发展具有启发意义,也为解读考古美术图像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
邢义田是一位著名的台湾历史学家,夏威夷大学历史学博士,任台湾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院士。自谓并无美术史和考古学的训练,长于传统的史学课题如官僚体制、士人价值观、等级制度、社会变迁等,但在长期的秦汉史学研究中,注意到简帛和画像资料的史学价值,以此为基础著有《地不爱宝》和《画为心声》两书。 《画为心声》从不同于一般美术史家的角度讨论了汉代画像与汉代社会的关系,将大量的墓葬图像看成汉代社会心态和价值观的物证,解读了文献中见不到的汉代社会;本书还从图像学的角度阐述了汉代图像研究中的一些关键因素,如图像与工匠、格套榜题与文献等的关系等,对汉画中的很多经典图像如《捞鼎图》、《胡汉交战图》等另辟蹊径,做了不同于传统的解读。本书的意义不仅在于对某些图像主题的解读,更在于重新审视了以图证史的方法,有助于正确看待图像的证史效力和误区。
张彦远撰,俞剑华注释《历代名画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 中国古代绘画之唐前画作几无真迹传世,仅有数幅后期摹本可见,中唐画史家张彦远家藏历代名画巨丰,熟谙魏晋以来画家及作品,本书以正史体例详记上古至中唐画家及作品,尤以魏晋至初唐为详,完整勾勒了这个时期的绘画发展脉络,对理解考古发现的大量唐前美术遗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的重点是画史和画法,画史部分详述绘画的起源与发展,以列传体例叙历代画家共372人事迹及作品,并以师承关系讨论了南北画风的流传,有助于我们理解魏晋至隋唐美术遗存的风格流变及南北文化交流;画法部分有对南齐谢赫绘画六法的讨论,还着重论及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吴道子的笔法,所谓“顾得其神、陆得其骨、张得其肉”,此在考古美术遗存上的表现主要是人物形象的阶段性变化,反映了时代审美情趣的转变。画法部分《论山水树石》论及山水画“始于吴(道子)、成于二李(李思训、李昭道)”,山水画的起源问题实为中古绘画史上之重要一环,越来越多的美术遗存与传世画作及摹本相互印证,可以勾勒出中国古代绘画从人物画中独立出来,出现独立山水画的轨迹。 《历代名画记》的史料价值甚高,是学习汉唐时期美术史和美术考古的必读文献,俞剑华先生作为著名现代美术史家,在其注释本前部对本书内容有详细介绍,可做导读,还可以宿白先生《张彦远与<历代名画记>,文物出版社,2008年》对照阅读,后者对是书的版本流传和与考古美术遗存的对照考察有详细讨论。(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微信号 历史RU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