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读书时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因为多读书对于我们的见识来说真的挺重要,2015年好玩的书是哪十本你知道吗? 进入年底,各类好书榜相继出炉,让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每份书单,都有自己的视角,自己的坚持;但每份书单也都有自己的遗憾和错过。据深晚记者观察,各大好书榜中,以人文社科类图书居多,但自然类图书、相对好玩的书却并不多见。年终盘点季,深晚“领读七天”编辑部特别选择了10本有趣,且与当下契合、与我们生存处境息息相关的书。 它们分别是:《大自然》、《万物:创世》、《大灭绝时代:一部反常的自然史》、《全民监控:大数据时代的安全与隐私困境》、《机器人革命:即将到来的机器人时代》、《长物》、《塞尔登的中国地图》、《红楼梦日历》、《故宫营造》、《把青春唱完1990~1999》。我们试图在各种选书标准中,增加一种好玩、有趣的存在,让一份书单弥补另一份书单的遗珠之憾。 关注生态现场,也关注旧时光 最近,最热的话题便是“霾”了,朋友圈不断被“寻找雾霾中的北京城”刷屏。在戏谑和调侃之中,其实是人们对自己生存处境的担忧。深晚“领读七天”编辑部选出来的10本好玩之书,有3本便是关注自然、关注全球生态现场的当下之书,如《大自然》、《万物:创世》、《大灭绝时代:一部反常的自然史》,读这样的书或许更能了解,为什么现在的我们要不停面临如“霾”一样的困境。 当下,我们处在一个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身边事物因技术前进,或消逝或前进;我们的生活因技术发展,或便利或彻底颠覆。技术像空气和水一样,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必需品。技术一定就是好的吗?技术进步就一定带来光明的未来吗?我们因而还选出了这两本书:《全民监控:大数据时代的安全与隐私困境》和《机器人革命:即将到来的机器人时代》。 相比之下,有4本书显得有些纯粹得好玩。无论是以一幅沉睡在牛津大学图书馆的古代中国地图为引子描述400年前东亚地区海上贸易盛况的《塞尔登的中国地图》,以曹雪芹《红楼梦》生活美学为切入点的《红楼梦日历》;还是重温了一个走遍故宫每个角落的老人的《故宫营造》,讨论明代的“多余之物”的《长物》;都能给读者提供一种旧时的美好趣味。最后一本《把青春唱完1990~1999》,在这10本书中显得有些“另类”、中国摇滚的黄金十年,你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 好书榜的意义,是为了让好书广为人知 当然,深晚“领读七天”编辑部所选的这10本书,更多地是为了弥补遗珠之憾。2015年底已经“出镜”的好书榜,其实很多书都值得一看。比如国内有2015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中华书局2015年度人文社科十大好书等;国外也有《纽约时报》2015年十大好书这样的重要评选结果出炉。各类好书榜的频频亮相,可以给人们更加多元的选择。同时,好书榜的出现,也证明大家对书业有了更多的关注。 但是,深晚记者不无遗憾地发现,无论是今年已经出炉的好书榜,还是过去几年的好书榜,国内好书榜仍存在“同质化现象严重,分类不明显”的问题,很多书会在好书榜有很高的重合率。评选中,偶然因素的影响很大,评委的个人趣味也是影响的一方面,有些书也因此被遗漏和埋没。 可以肯定,各类好书榜的出现是好事,虽然任何一个榜单评选者都不敢说“引领阅读”之类的话,最起码对寂寞中的阅读有了关注的意思。在当下这个多元阅读的环境,一份好书榜,并不能代表一整年书业的整体水平,好书榜的最大意义,应该还是让更多的好书广为人知。 年终岁末,盘点自己的私人书单 读书其实是一件相当私人的事情,有人非50年前的书不读,有人愿意追着各种好书榜。无论是我们“领读七天”的推荐,还是其他各大好书榜,或许都无法满足每个人的阅读口味。人不同,读的书当然可以不尽相同,或者大大不同。 深晚记者观察了一些私人书单,感觉饶有趣味。比如历史学者李冬君分享的“我的2015年度9本好书”,包括:《宫崎市定中国史》、《做书·感悟与理念》、《国史探微》、《哲学家死亡录》、《源氏风物集》、《1+12:通往常识的道路》、《大先生》、《虫子书》、《看中国》。作为阅读者,李冬君是从个人研究的需要和自由之思想的本土化出发推荐了这9本书。 还比如经济学者吴晓波分享的“2015年我最喜爱的10本书”,包括:《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从0到1》、《What if》、《如何阅读一本小说》、《最好的告别》、《摆渡人》、《岛上书店》、《生活与命运》、《晚明大变局》、《王阳明大传》。这份书单,又明显着上了经济的颜色。 到年底了,其实每个人都可以盘点一下自己的2015年私人书单。在过去的一年,相信每个读者都建立了一座属于自己的“交叉小径的阅读花园”,其中的美妙难以向他人描述。本期“领读七天”,将带领读者盘点10本好玩的书,这里的“好玩”并不是轻松,或者好笑,而是希望为你的阅读增添另一种趣味。深圳晚报记者 李福莹 《大自然》 热内·梅特莱尔 著 新星出版社 2015年10月出版 《大自然》系列其实是一套自然类绘本,分3册:一天、一年、一条河,每册均以12幅全景大图为主体,呈现了“一天”中同一处乡间每两小时一变的风景,“一年”里同一处田野12个月的风貌,以及“一条河”从源头到入海流经的12处水域。3册书36幅场景间,斗转星移,四季轮回,水流向前。 作者热内·梅特莱尔是法国著名插画师,为创作此系列,他考察自然万物——花草树木、昆虫鸟兽、晴阴雨雪,甚至天色云彩的变化,拍摄大量照片揣摩,单“一条河”这一册,从构思到落笔、一周7天工作,历时两年才得以完稿。这套书有点“老少皆宜”的意思,无论哪一个读者遇见它,都能让自己“回到”大自然。 《大灭绝时代: 一部反常的自然史》 (美)伊丽莎白·科尔伯特 著 叶盛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年5月出版 2015年,《大灭绝时代》获得了第99届普利策非虚构类写作奖。评委给出的获奖理由是:“它迫使读者去思考,人类行为对我们这个具有惊人多样性的世界造成了怎样的威胁。” 在书中,作者伊丽莎白·科尔伯特亲历了全球生态现场,穿插结合300年科学认知与最新锐生态观点,告诉我们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非同凡响的时代,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经开始。书中穿插结合300年科学认知与最新锐生态观点,追踪了人类对灭绝这一概念的认知历史,以及我们如何渐渐意识到自己在灭绝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当前发生的这一轮大灭绝,源头就在人类自己身上。 《机器人革命:即将到来的机器人时代》 (美)约瑟夫·巴科恩 大卫·汉森 著 潘俊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年3月出版 机器人的崛起将成为下一个改变世界的科技趋势,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又将面临一个大的转折。未来的机器人将具有人类的创造力,会替代你我的工作,令我们失业吗?在机器人改变世界之前,我们可以读读这本叫《机器人革命》的书,这是一本全面剖析机器人如何颠覆世界的重要巨著。题外话,记者本人对机器人一直有些恐惧,除了觉得它们没有温度之外,还因为深受科幻电影经典《2001太空漫游》的影响,在那部电影中,机器人杀死了人。 《塞尔登的中国地图:重返东方大航海时代》 (加)卜正民 著 刘丽洁 译 中信出版社 2015年9月出版 一幅被称为“塞尔登地图”的中国古航海图,在被遗忘了几个世纪后,2009年,在牛津大学图书馆揭开尘封已久的面纱。无论是汉学家还是制图专家,都未曾见过这样的一幅地图。它凝聚着明代中国制图技法不为人知的精华,却因长久地流落他乡而被人忽视和遗忘。 这幅地图背后隐藏着多少待解之谜?为何绕着地球转了半个圈,最后落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加拿大著名汉学家卜正民通过大胆的猜想与详尽的考证,以《塞尔登的中国地图:重返东方大航海时代》一书,为读者揭示藏在这幅地图背后的秘密。 《故宫营造》 单士元 著 中华书局 2015年7月出版 有一个命运与故宫紧紧相连的人,早在故宫博物院建院之前,就把他的生命和心血,融入到这个取之不尽的中华文化的宝库中,被称为“看护国宝的国宝”。他就是我国著名历史档案学家和古建筑学家单士元。 单士元自1924年起进入故宫,每日在紫禁城内行走,有“活故宫”之美称。他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最早的见证人,也是“故宫学”的奠基人。《故宫营造》在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单士元的《故宫史话》一书的基础上增加选篇而辑成,是单士元关于故宫建筑的学术随笔集,内容包括故宫建筑的历史及其保护,配有131幅故宫建筑图片。 《万物:创世》 (德)延斯·哈德 著 王遥路 陈亮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年5月出版 这部书是“漫画宇宙史”三部曲之开篇。它以宇宙大爆炸“奇点”为起始,描绘了长达140亿年的宇宙进化图卷,直到人类诞生前夕。集人类史上各种经典文化符号之大成,给自然科学史增添了趣味和深度。作者大胆运用了人类文明各种经典符号、绘画为科学做注脚,用2000幅手绘漫画讲述了从宇宙大爆炸到人类诞生前夕的这140亿年历史。它有着《塞拉菲尼抄本》的天马行空和奇趣诡诞,却又更加接地气;它有着《S》一般调动读者参与度的奇特魅力,可是解读本书的一块块拼图却需要你自行找寻。这本书看起来很像一本科普漫画,也很像一部思想史,其实它只是一本“不想当艺术史”的艺术史。 《全民监控:大数据时代的安全与隐私困境》 (英)约翰·帕克 著 关立深 译 金城出版社 2015年2月出版 阿桑奇、斯诺登等的接连爆料警示我们,“全民监控”的时代已经来临。“千里眼”利用闭路系统足不出户监视民众一举一动,“顺风耳”通过窃听设备或录音摄像机监听民众谈话,“隐身术”依靠微型化技术、后门程序等隐匿行踪,“追踪剂”借由定位追踪装置实时精准锁定目标位置……《全民监控》涉及国家安全、信息安全、个人隐私等问题,为人们敲响了监控无处不在的警钟。 《长物》 (英)柯律格 著 高昕丹 陈恒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年5月出版 晚明时期,品类繁多的“物”在中国文化中扮演了过去所不曾享有的重要角色,关于物的分类、使用、品评,以及对它们所感到的不安或褒贬,成为晚明士人关注的话题。牛津大学教授柯律格的名著《长物》,以明代文震亨《长物志》一书为例,从物品视角切入艺术史,同时也跨越学科界限,参照社会文化理论,讨论明代的“多余之物”——绘画、书法、青铜器、瓷器、玉雕以及其他明代士绅精英所拥有的文玩用品,以及它们在明代社会生活中的意涵。 《红楼梦日历》 红楼梦精雅生活设计中心 编 中华书局 2015年10月出版 曹雪芹集中华传统文化之大成,所撰旷世巨著《红楼梦》堪称百科全书,其中可供挖掘、研究、为今人所用的精华取之不尽。时至今日,那些与红楼人物性格命运密切相连的诗句,那些诗句里伤春悲秋的细腻情绪,仍感染着一代代红迷和古典诗词爱好者。 《红楼梦日历》以曹雪芹《红楼梦》生活美学为切入点,将曹雪芹的文化品位、红楼梦文化的博大精雅,付诸于日历这一载体。日历做得这么美,每一天,我们都可以活在怡红快绿、宝鼎茶闲的世界里。 《把青春唱完1990~1999》 高原 著 中信出版社 2015年9月出版 中国摇滚的黄金十年,因其时代的特殊性成为不可复制的时代缩影。一代人对于青春、自由、才华、独立的追求,深远影响了那个时代。在这10年中,摄影师高原近距离记录下了中国摇滚台前幕后的影像经历,凝聚着整整一代人的情感回望。与此同时,高原记录的也是自己在摇滚乐圈里的真实生活,记录她和她的朋友们。 这本书里的人物,是音乐人、艺术家,也是高原的朋友。她的镜头里有他们:崔健、窦唯、何勇、张楚、老五、丁武、高旗、艾敬、许巍、栾树、汪峰、孟京辉、张扬、黄觉、周迅、讴歌、欧洋、王勇、黄燎原、张有待、贾敏恕、张培仁……高原和他们见证了摇滚乐的黄金十年。这段在混乱中自在生长的记录,因其真实和诚恳而具有特殊的力量,也让我们看到青春、重返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