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读完这14本书,才敢去敦煌


作者:著名作家     整理日期:2022-07-17 11:10:30

读完这14本书,才敢去敦煌

日本人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
英国人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英国;
法国人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法国。

中国人说......

敦煌研究院王院长的一句话:“如果中国年轻人自己都不再能读懂我们祖先有过如此灿烂的文明,我们就算留住了有形的石窟,也失去了文化的根基。”

莫高窟,文化如此灿烂深邃,怎样才能读懂呢? 打开解读敦煌文化的钥匙在哪里?有没有进入敦煌语境的入门读物呢?

小编精选了 14 本书,囊括古今中外,请收藏!

1600多年前,乐僔和尚没有看到日月同现于天,却在三危山邂逅了佛光。他发愿开凿出第一座洞窟,自此,莫高窟 经过千年营造,从寸草不生的土地中生长出来,成为万佛之国。

70多年前,常书鸿离开巴黎,发愿到敦煌寻找艺术的新路。在这座古老的丝路重镇、被遗忘的西北边城,他决定留下,主持敦煌艺术研究所,第一代“敦煌人”就此云集,辗转一生.......

敦煌的召唤
一切都源于 一场相遇
你何时 与 敦煌 相遇,从今天 开始

1、《敦煌》

  读完这14本书,才敢去敦煌
《敦煌》是日本文坛巨匠、芥川龙之介奖得主——井上靖(1907-1991)代表作之一,1960年荣获每日艺术大奖,令无数人拿着这本书从世界各地奔赴敦煌。

井上靖笔下的《敦煌》,是一个关于藏经洞由来的传奇故事。宋国举人赵行德进京赶考,因瞌睡错过殿试,失魂落魄中救下一视生命如无物的刚烈西夏女子,得到一块绣有看不懂的西夏文的布片,因好奇震撼决意前往黄沙漫天、刀兵四起的沙州(敦煌)。自此,赵行德的人生与敦煌的历史变迁交织在一起。

九百多年后,围绕着那片土地的生死传奇、腥风血雨、爱恨情仇都已湮灭在时间中,惟有 敦煌的石窟和黄沙一直默默地矗立着,见证世事变迁。而井上靖的《敦煌》一书,让再次我们看到敦煌的波澜壮阔的前世今生,也让我们明了敦煌何以成为敦煌。敦煌莫高窟

1988年,《敦煌》一书被中日联合拍摄成电影,并荣获1988年第12届日本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奖(西田敏行)。

2、《敦煌百年—— 一个民族的心灵历程》

  读完这14本书,才敢去敦煌
2000年是敦煌藏经洞发现100周年纪念。一个世纪以来,这一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始终牵动着世人的目光。围绕着藏经洞藏经的发现、流散和回归,几乎在世界范围内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悲喜剧,由此透**了百年历史的恢弘和中华民族的荣辱沧桑。敦煌莫高窟

王道士王圆箓

这是一本普及性的历史读物,作者刘诗平、孟宪实用讲述故事的手法,回顾了一个世纪以来敦煌文物流散的历史,以及几代学人呕心沥血,追寻国宝,研究国宝,最终使“敦煌学”回归故土的心路历程。

不过这本书现在不太好找,只能去旧书市淘淘了。

3、《敦煌鉴赏精选50窟》

  读完这14本书,才敢去敦煌
樊锦诗先生是敦煌文物研究院的院长,由她来写的书自然是比较权威的。

相比上一本书着重介绍敦煌历史,这本书就是介绍洞窟了。彩图,文字精炼,解说详尽,比如大家困惑的为什么有些壁画人物皮肤黑色的问题,原来原色土红色氧化等等,作为普及型读物,值得推荐。敦煌莫高窟

1998年,60岁的樊锦诗接任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1963年从北大考古系毕业后,她在敦煌工作了半个世纪,撰写考古报告、保护石窟壁画、构建数字敦煌……季羡林用“功德无量”评价她的贡献。 “如果我死时让我留一句话,我就留这句:我为敦煌尽力了。”

4、《敦煌:众人受到召唤》

  读完这14本书,才敢去敦煌
一千五百年前,南朝梁诗人刘孝先写下:“敦煌定若远,一信动经年。”

而这本书将呈现的是一场冥冥之中的相遇——一座洞窟与一个(群)人的相遇,千年佛国与数十载人生的相遇。

2010年和2013年,《生活》杂志的采编团队几次前往敦煌、兰州等地,对几代“敦煌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采访。

从常书鸿到樊锦诗,一代代的“敦煌人”在这片大漠中静静的守望。他们的守护延长了莫高窟的生命,而在敦煌,他们也找到自我,找到艺术、文化乃至人生的新路。这或许就是一场命中注定的相遇。

读完此书,当你望见这片神奇的杰作的时候,会不会也 感受到神的召唤,去往敦煌?

敦煌朝圣必备之书,首次全景呈现敦煌人的内心世界,极具珍藏价值。敦煌莫高窟

5、《 这盛世如飞天所愿》

  读完这14本书,才敢去敦煌
敦煌石窟——千年艺术瑰宝,可曾想过 做一本书,给敦煌石窟上色?!

《 这盛世如飞天所愿》正是这样一本书,敦煌研究院 通过复杂的电脑绘图技术提取壁画上的线条做成涂色本。于是,千年之后,我们和敦煌的画工一样,为敦煌上色,时空交错。

一千六百五十年前,画师们

用朱砂铅黄,画一笔飞天独舞。

用心细细勾注,可修得来世福。

为《金刚经》上色

一千六百五十年后,

我们用彩笔拓纸,涂半纸璎珞千柱。

为何千佛有形易画,情之一字难书?

6、《乐舞敦煌》

  读完这14本书,才敢去敦煌
如果你像我一样,对敦煌壁画有一种神秘悠远又想试图去打开那扇窗臆想,《乐舞敦煌》这部书,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是感受敦煌真实历史的不错选择。

每一本新书的书口都被封签封上,要想打开这本书则需要先将封口打开,而打开封口的过程也就是像一个探秘敦煌文化的过程,既神秘又充满了无限期待。

那种古朴、微妙的体验感不仅来源于它临摹了壁画舞声乐中最为原始的部分,还来自于整部作品别出心裁的传统手工设计,此书被评为 2014年最美图书,确实是 以书匠精神致敬敦煌文化。敦煌莫高窟

7、《敦煌石窟艺术简史》

  读完这14本书,才敢去敦煌
敦煌石窟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从4世纪到14世纪,延续千余年之久的敦煌石窟常建常新,创造出了与印度佛教艺术和佛教理论不同,具有中国民族精神的佛教艺术和佛教思想。

由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赵声良撰写的《敦煌石窟艺术简史》按照历史发展轨迹,将敦煌石窟艺术分为十六国北朝、隋代、唐代前期、唐代后期、五代宋西夏元等五个时期,从洞窟形制、彩塑艺术、壁画艺术等几个方面对敦煌石窟不同时期的艺术特征做了全面研究;同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叙述了敦煌石窟艺术发展的大体轮廓和脉络。

《敦煌石窟艺术简史》从全国40多万种图书中脱颖而出,入选为“2015年度中国好书”。

8、《藏经洞打开了百年悲欢》

  读完这14本书,才敢去敦煌
敦,大也;煌,盛也。

敦煌对我们来说,是盛大的,是辉煌的,是包罗万象的。阳关、鸣沙山、魔鬼城,让我们体会到西北苍凉的意境;敦煌夜市的美食也让人馋涎欲滴。但是,来到 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如果我们的专业不是中国古代历史、不是美术,又是第一次到敦煌。

面对众多的石窟,面积巨大的壁画,空荡荡的藏经洞,高大巍峨的九层楼佛像,我们更多会是失语,是对敦煌文化了解不足的困惑。有没有简洁进入敦煌语境的入门读物呢?

青年学者王睿颖的新作《藏经洞打开了百年悲欢》,以清新的文风通俗地介绍了敦煌文化的全貌。莫高窟营造、藏经洞发现、藏经洞文物流失的历史脉络,这部分文字构成了本书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介绍了由藏经洞里敦煌遗书引发的敦煌学研究范围、成果,敦煌学研究、保护的历史及文化名人;第三部分介绍了敦煌文书中的所反映的古代人世俗生活片段。

读完本书,你将 自信地朝圣敦煌莫高窟这一艺术殿堂。敦煌莫高窟

9、《人类的敦煌》

  读完这14本书,才敢去敦煌
集作家、画家、文化学者为一身的 冯骥才先生站在人类文化发展史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制高点上,纵横捭阖,旁征博引,对敦煌文化和敦煌艺术进行了全景式的、别开生面的史诗性解说。

其最特别之处在于作者整理了五条线索(中古史、西北少数民族史、丝绸之路史、佛教东渐史和敦煌石窟艺术史),并以此为纲,展开叙述。

对于热爱文化和敦煌艺术的读者,敦煌文艺版《人类的敦煌》无疑是一次文化审美和视角阅读的盛筵。

10、《敦煌诗经》

  读完这14本书,才敢去敦煌
敦煌——这神的山系、梦的家园和艺术的圣殿,自东而西纵贯的是几千年尘封的历史:从汉文化的首都长安起步,穿越河西走廊,到达天山和帕米尔,然后转至中亚高地,直至波斯高原或地中海文明,这就是众所周知的丝绸之路。它 使东方文明和基督教文化及希腊罗马神话的血脉相连,隐隐地凸现在敦煌的石窟之中,经久未灭……

在以“敦煌”为原点和母题的诗歌版图上,诗人叶舟潜心书写,二十余年精研不辍,带着强烈的抒情性和感染力,汪洋恣肆,天马行空,矢志于建立一座“纸上的敦煌”——《敦煌诗经》。敦煌莫高窟

11、《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

  读完这14本书,才敢去敦煌
[法国] 保罗·伯希和

如果想了解敦煌,伯希和是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保罗·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世界著名的法国汉学家,被西方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中国学家、敦煌学权威。

1905年,伯希和被任命为法国中亚考察队队长,组队进入中国新疆地区从事考古探险活动,1908年从敦煌莫高窟劫去藏经洞出土的6000余件珍贵敦煌写本及其他大批文物。

伯希和当年拿走的大多数文献,现在都收藏于法国,这些文献及其他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确实极大地促进了敦煌学的发展。

1907年伯希和在敦煌藏经洞

但让国人介怀的是,中国人研究敦煌,得到国外去观看实物,寻找资料。幸运的是,这些文献最终都得以保存下来,并被用来做了大量的研究。伯希和除此之外,还在敦煌领域留下了不少痕迹。一个是他对于莫高窟千佛洞的编号,应该算是千佛洞最早的编号。

伯希和探险队-努埃特摄-1908年

伯希和留下的另一个痕迹,则是此本《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这是他当时在千佛洞里逐窟观看时,所做的笔记伯希和记录下了许多洞在他观摩时的真实状况,包括损毁的情况,塑像及壁画的情形,同时他还详细记录了洞壁上各个年代的香客留下的题识。伯希和当时还带有摄影师,这本笔记大约也是为了提醒摄影师,哪些洞窟要拍,如何拍,而留下的一些提示。

在此书中,也揖录了大量图片,也许这是敦煌最早最全的影像,很有史料的价值。可惜当时的照片是黑白的,不能从中看到壁画中那种灿烂而辉煌的景象。好在伯希和的观察很细致,在笔记中也记录了许多壁画的颜色,可以聊补其不足了。

12、《丝绸之路》

  读完这14本书,才敢去敦煌
[瑞典] 斯文·赫定

斯文赫定(1865-1952)是瑞典籍的世界著名探险家,年青时在德国攻读地理学,师从 李希霍芬(当代地理学大师之一);他从16岁开始,从事他终身以之无怨无悔的职业探险生涯。

因为探险,他终身未婚,与姐姐相依为命,走完他的人生之路。他的名字,在他的祖国,不但路人皆知,而且为人们所热爱崇敬,与诺贝尔有齐名之誉。

斯文·赫定是把自己视为贯《丝绸之路》始终的抒情主人公,他的情感,他的尊严,他的热忱,他的冷竣,那就是一个探险家 面对古道万物的反馈,那就是一个经行者针对古道历史、现况与未来的独白。书中的人物颇多,有中国人、外国人,但写得最成功、最丰满、最有感情色彩,又能引起读者去关注的人物,正是赫定自己。

注: 1860年前后,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1833-1905)到中亚考察,提出“丝绸之路”概念。他结合考察情况,又对照中国历史,提出约在公元前二世纪,存在着这样一条丝绸之路。

13、《西域考古记》

  读完这14本书,才敢去敦煌
[英国] 奥利尔·斯坦因

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1862—1943),英国人,原籍匈牙利,是20世纪上半叶享誉世界的考古探险家和东方学学者。在英国和印度政府的支持下,先后进行三次中亚探险。其根据探险经过撰有《沙埋和阗废墟》、《西域考古记》、《亚洲腹地考古图记》等。

斯坦因,是国际敦煌学开山鼻祖之一。他是今天英国与印度所藏敦煌与中亚文物的主要搜集者,也是最早的研究者与公布者之一。他的许多著作至今仍是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者的案边必备之书。曾经分别于1900-1901年、1906-1908年、1913-1916年、1930-1931年进行了著名的四次中亚考察,考察重点是中国的新疆和甘肃,所发现的敦煌吐鲁番文物及其他中亚文物是今天国际敦煌学研究的重要资料。

斯坦因从藏经洞内搬出的准备运走的经卷

但斯坦因这个名字,常使中国人百感交集。一方面他在新疆和河西走廊发现了多个举世震惊的辉煌文物遗存,几乎完全重塑了世人对那个区域历史文明的看法;另一方面他又以一种帝国主义的作风,掠夺走大量文物。这种对国人而言善恶二重性的最显著事例,就是他1907年在敦煌以不大的代价从藏经洞带走29大箱文物:这一举动本身是海盗式的,流失的文物使中国学者至今痛心,但却因此开创了敦煌学。

也许很少人知道,斯坦因最敬仰的人物竟是唐朝的玄奘。他从童年起就渴望去中亚各地探险游历,而历史上在亚洲腹地最伟大的旅行家无疑就是玄奘,没有这位唐僧的记载,七世纪印度和中亚历史恐怕至今都是晦暗不明的。当然斯坦因的旅行方向与玄奘相反:他是从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印度出发前往中国西部。虽然他的追寻也像玄奘一样带有一种宗教式的冲动和热忱,但对于将要前往的地方,他的内心却并不抱有尊敬。

14、《大唐西域记》

  读完这14本书,才敢去敦煌
玄奘述,辩机撰文。贞观二十年(646)成书。

《大唐西域记》记述了著名高僧玄奘赴印度游学所经历和得自传闻的中亚南亚一百三十多个国家城邦和地区的地理社会历史与宗教信仰等状况,保存了七世纪时该地区社会宗教文化的大量珍贵史料,至今仍是研究这一区域古代史和宗教信仰,中外交通等专门史的重要文献。






上一本:投资人书单:中国一线投资人书单,多维度阅读撞击投资奥义 下一本:科普书籍有哪些?盘点适合2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读完这14本书,才敢去敦煌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