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作品|我所爱的三毛,都藏在书里
三毛的一生传奇又瑰丽,像迷又像风。说实话,我也曾羡慕她说走就走的坦荡,我也曾向往她笔下的大漠孤烟,我也曾嫉妒她与荷西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我最深爱的还是她文字散发出的简单自由。
没有刻意去研究过她的作品,对于她的书也不是刻板地要先读哪本然后再读哪本,通常都是随性而为,拈到哪本就开始读了起来。不能说喜欢她的全部作品,但大部分都还是钟意的。
“我愿意在这步入夕阳残生的阶段里, 将自己再度化为一座小桥, 跨越在浅浅的溪流上, 但愿亲爱的你, 接住我的真诚和拥抱。” ——《亲爱的三毛》
这本书是三毛作品中我看得比较晚的一本,看这本书的欲望完全是因为它里面的一些零碎的句子吸引到了我。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三毛和朋友之间的谈心以及她的一些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在我看来,它更像一部散集。
在这部作品中三毛谈到了她的理想观是“梦想可以天花乱坠,理想,是我们一步一步脚印踩出来的坎坷道路”的脚踏实地;在其中我们可以知晓三毛对待友情的态度是“友情再深,缘分尽了,就成陌路”的淡然;在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到三毛关于爱的解释是“我始终认定,爱,是人类唯一的救赎,它的力量,超越死亡”的坚定。
这部作品或许没有如《撒哈拉的故事》让人扣人心弦,让人新颖好奇,但是却可以通过一些细枝末节更好地了解到三毛。
推荐理由:
世间定有参不透的情,也有走不完的路,但只要一日一日悟下去,一步一步走下去,永远不抗拒生命交给我们的重负,终有一天时间会给我们自然而然的答复。
荷西:你是不是一定要嫁个有钱人。 三毛:如果我不爱他,他是百万富翁我也不嫁,如果我爱他,他是千万富翁我也嫁。 荷西:说来说去你还是要嫁有钱人。 三毛:也有例外的时候 。 荷西:如果跟我呢 ? 三毛:那只要吃得饱的钱也算了 荷西思索了一下:你吃得多吗? 三毛十分小心的回答: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点。 ——《稻草人手记》
初读这本书不知道为何取名为《稻草人手记》,看完序言我也没有觉得和本书有多大联系,直到后面看了三毛其他作品,再返回看一遍才明白三毛其中的用意。
这部作品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写出了三毛和荷西平淡的婚后生活,也有她和婆婆之间的假想战争,还有他们在加纳利群岛上遇到的热情居民,当然还有讹诈他们的卖花女。所有的喜忧、善恶,三毛都用轻松活泼的语言表达了出来,体现了三毛对生命的思考,及对未来的虔诚。
三毛笔下的稻草人,就像她自己。三毛和荷西的爱情就像稻草人般短暂,在麦田驻足几个年头,便被狂风吹走了。带走的是荷西的生命,遣不走的却是三毛那份浓浓的爱。
推荐理由: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磕磕碰碰,但无论怎样,我们依然要像三毛笔下的稻草人一样,即使衣服破了,挂着枯枝般的手臂,也要看着美丽的麦田,露出虔诚的微笑。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 ——《撒哈拉的故事》
这部作品算是三毛的成名作,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作品之一。里面讲述的是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里的一些惊心动魄和浪漫趣事。三毛娓娓道来的讲述让我深深地向往着那片沙漠。
在这部作品里,你可以追随三毛的笔尖,体会到一种浓情的异域情调,还可以看到大漠独有的地形地貌,更能从一些细微之处了解到三毛和荷西的那份经久不衰的浪漫爱情。
这部作品更多表现的是三毛的那份随遇而安,随性漂泊的自由和野性。语言清新自然,朴实简单,却让人印象深刻。
推荐理由:
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都需要我们自己去亲自体会,才不枉来这个世界走这么一遭。三毛笔下的撒哈拉苍凉而又有诗意,同时在三毛的加工下更富有了人情味。
“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们。” ——《梦里花落知多少》
这部作品主要写的是荷西死后,三毛如何从悲痛欲绝中走出来的,其中是心酸更是心痛。这是一本我不忍心看第二遍的书,每每打开,都会被三毛对荷西深深的思念,以及三毛的悲痛所牵绊。
这部作品应该算三毛文风的转折点,以往的三毛多写一些轻快明朗的东西,自这部作品后三毛的文字多了一些深沉。因为,她把对荷西的思念和那份深沉的爱都带进了文字里,不是她们在一起时的小打小闹,而是那种一个在人间一个在天上的生离死别。
在这部作品里,你可以看到一个真真实实的三毛,不似人们传得那般神乎其乎,而是一个失去丈夫的普通妻子,会哭会闹,有血有肉的平凡女子。
推荐理由:
个人的遭遇,命运的多舛,都会使我们被迫成熟,而我们如此用力地寻找,也不过是为了给日后活下去的力量。做一只暂时的不死鸟,即使折了翼,也要保护着爱着我们的人。
“其实我们什么都没有,只是因为曾经拥有过,所以你认为是属于你的。”
本部作品是三毛唯一一部剧本,也是她的遗作。故事的背景是以前的上海,描写的是战乱中的爱情。作品中三毛讲述了两对乱世情缘,但都没有修成正果。月凤追随革命男友死在了警察的枪下,韶华也因爱上汉奸,惨淡收场。
在这部作品里沈韶华和章能才仿佛让我看见了张爱玲和胡兰成之间的爱情,一个爱得低到尘埃,一个爱得理所应当。
这部作品的语言风格和三毛以往的都不同,比起以往浪漫自由,这部显得更加现实和身不由己,沉淀了一种生活的沉重感。
三毛曾说:“作品中的韶华,是内向的我、内在灵魂的我。里面的月凤,是外向的我,我把自己分成两个女人,借编剧,在两个女人的个性里面,偷渡我自己的灵魂。”
推荐理由:
爱情究竟是男女私事,还是时代政局下的附属品,是爱一个人的本身,还是他的身份。在这部作品中你兴许可以找到答案。
三毛的文字蕴藏着她对生活的悟力,也沉淀着她经历过的情感。在我看来,读三毛的作品,你无须弄懂她隐藏的全部故事,你只要能读懂她其中一部分文字,便可以影射出她对待生活的态度。
纵使生活被现实磨平了棱角,被岁月风干了往事,记忆也会依然在,是别人无论如何也抢不走的。我想这便是我对三毛作品的印象吧,读时简单平淡,读完后却回味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