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青年”的背后,是现代城市生活的迷惘、孤独与苦痛
9本书里的现代城市生活:不只有光鲜亮丽的一面,迷惘、孤独与苦痛也一直是常态。
“所有的城市都是疯狂的,然而是华丽的疯狂。所有城市都是美丽的,然而是冷酷的美丽。”美国作家克·达·莫利曾经这样说。
每隔一段时间,“逃离北上广”总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逃离的背后是人们所认为的城市生活带来的苦痛以及想要挣脱它的愿景。如今,“空巢青年”一词从出现,似乎又加重了人们对城市生活的负面感受。
“逃离北上广”和“空巢青年”或许是中国现代城市生活的特色,在城市生活的变迁中被书写着。然而与之类似的情景,早在20世纪的美国就已经出现了:纽约市的格林威治村诞生了波西米亚文化,村民的精神特质之一就关乎独居生活——他们离群索居,享受着脱离家庭生活和同居生活的自由和乐趣。1917年,艺术家马赛尔·杜尚登上华盛顿广场的拱门,宣布该地区为“自由和独立的共和国”,作家安娜·爱丽丝·查宾将“城中的第一所单身公寓”命名为“培尼狄克”。越来越多人住进了建筑商们改造的一房或两房公寓,开始独居生活。到了1950年代,选择单身生活的人占比22%,而到了今天,人数早已超过3000万。“独居生活的兴起本身也已成为一种具有革新力量的社会现象。”面对独居生活的热潮,《单身社会》作者艾里克·克里南伯格说。
独居只是现代城市生活的一面。战争、经济的繁荣或动荡、技术变革等事物,都与现代城市生活息息相关。这是不同国家、城市的生活的共同点。但现代城市生活是多样的,不同城市因其历史、人文等因素显现出不同面貌和气质,人们在城市里的生活也受其影响,并在不同年代里过着不一样的生活。
文学里的现代城市生活也是如此。在作家们的笔下,现代城市生活也一如现实一般立体、复杂,而不同年代的不同城市生活又呈现出各自的模样。下面这9本书,则是以这一前提为背景,书写了不同城市生活的复杂面貌:V.S.奈保尔的《米格尔街》描写了英属殖民地特立尼达首府,西班牙港的人们在日复一日的无聊日常中生出孤独和无力感,却又始终存有不放弃生活的乐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将一站对英国伦敦人民及其生活的摧残跃然纸上;乔治·奥威尔的《巴黎伦敦落魄记》则聚焦于两地的底层人民,着笔于他们那贫穷、困苦的处境......这些作品主题不一,但它们都在着力描绘不同城市的现代生活及其多面性。
弗吉尼亚·伍尔夫 《达洛维夫人》 [英]弗吉尼亚·伍尔夫 著 王家湘 译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5年3月
1、一个晴朗的夏日早晨,克拉丽莎·达洛维走在伦敦的街道,为自己晚上的派对采买物品。美好的天气使她想起了自己已逝的青春,以及她年轻时的狂热追随者彼得·沃尔士。凑巧,沃尔士当天从印度返回伦敦来看望她,更让她突然思绪不宁。而在城市的另一端,史密斯和露西亚的生活则正受着一战后的“余波”的摧毁。
2、伍尔夫曾说过,一个女人怎样过一天,那她就怎样过一生。达洛维夫人的一天是怎样的呢?买花、和旧情人相见、举行派对......在重复的城市日常里,她并没感受到生活带来的多大的乐趣:无趣的派对只是为了维持与上流生活的联系;婚姻生活也平淡如水;就连旧情人彼得的到来,也只是让自己心里泛起了一点浪花,称不上任何波涛骇浪。达洛维夫人的生活是无聊、孤独的城市家庭女主人的写照。而伦敦的另一边的史密斯和蕾西亚的生活,却是另一种模样。从战场上回来的史密斯患有严重的精神创伤,几近崩溃,而作为他的妻子,蕾西亚也遭受着婚姻的冷暴力的折磨。他们的日常,沉重且令人绝望。
3、作为经典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和意识流代表小说,《达洛维夫人》的文学价值不需再次强调。它的写作背景是在一战后。在战争和工业化的夹击下,人们的物质生活和价值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宗教地位开始动摇、物欲至上的观念横行、战争带来的创伤无法弥补。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人们感到孤独、迷茫甚至是绝望,而城市,尤其是伦敦,正是这种集体情绪的聚合之地。
乔治·奥威尔 《巴黎伦敦落魄记》
[英]乔治·奥威尔 著 胡仁棚 译 江苏文艺出版社/凤凰出版集团 2006年3月
1、失去工作的奥威尔,一开始在巴黎穷困潦倒,最后找到了一份以洗盘子的工作。后来,他辗转到了伦敦,与众多流浪汉为伍。在这段经历里,他看到了底层人民悲惨的生活,以及资本主义社会那光鲜亮丽表面下的黑暗与肮脏。
2、这是奥威尔的第一本小说,带有浓烈的纪实性色彩。他用幽默、自嘲的语气,写下了他在巴黎、伦敦两地的亲身见闻。在餐馆里当洗碗工时,他面对的是做不完的活和脏乱的工作环境,还有老板的无情压榨。在伦敦流浪时,他睡的是最便宜的旅馆,甚至是流浪者收容所。《巴黎伦敦落魄记》展现了他极其困苦的一段日子,更描绘出了那时的城市底层群体的无奈、穷苦与走投无路。可以说,他们是城市的伤口,是不平等社会里的被忽视的存在。
3、除了对落魄生活的记录,奥威尔还思考了诸多社会议题。在他看来,以洗碗工为代表的体力劳动者是现代世界的一种奴隶,是一种没必要存在的苦役,这种职业束缚了从事者的个人发展。而人们对这样的“群氓”的恐惧,恰好是源自自己的无知:他们认为洗碗工等底层人士鲁莽、危险。对于流浪汉问题,奥威尔认为应该让他们获得稳定的工作,在自食其力后获得社会上的一席之地。这位被称为“欧洲的良心”的作家那人道主义的观点值得被赞扬。
威廉·特雷弗《哀悼》(收录于《山区光棍》)
[爱尔兰]威廉·特雷弗 著 马爱农 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年8月
1、利亚姆·帕特是一名远赴伦敦打拼的爱尔兰人。远离家乡的他,来到伦敦后找了托熟人找了份工地上的活,却不料受到包工头的百般排挤和嘲讽。正当他坚持不了,准备回爱尔兰时,他接到了一份特别的“任务”......
2、读这篇小说时,利亚姆的外乡人身份是很重要的一点。身为一个爱尔兰人,他在伦敦漂泊时多了一份异乡人的孤独和迷茫,以及一种摆脱不了的不适应感。那里的城市生活对他来说,宛如独自在大海里漂浮,没有着落。格格不入的利亚姆在这种孤独、无助中生出了对他人,社会的怨恨,这也是他为何接受了那个报复社会的爆炸计划。当他拿着炸药包走向目的地时,仇恨浸染了他的灵魂。好在威廉·特雷弗给了一个温暖的结局,这也符合小说的基调和利亚姆的性格:纵然他在城市生活里迷失了自我,但他骨子里的善良和单纯却仍然还在。
3、威廉·特雷弗是当代短篇小说大师。虽然在部分读者看来,《哀悼》所在的这本《山区光棍》的水平不如《出轨》,但也保持了特雷弗的创作水准。他笔下的小人物,在大时代里都一样的孤独,为各自琐碎的生活烦恼着。他们很真实,一如在世上挣扎的我们。特雷弗不刻意煽情,但他书里的故事总有动情之处。
V.S.奈保尔《米格尔街》
[英]V.S.奈保尔 著 张琪 译 南海出版公司 2013年7月
1、这是关于英属殖民地特立尼达首府,西班牙港的米格尔街上普通居民的故事。他们的日常重复着无聊的消遣和工作,波澜不惊。乔治、曼曼、鲍嘉......一个个名字背后,是一段段看似荒谬却又无比真实的城市故事。
2、贫穷、暴力、疯狂是米格尔街居民生活的常态。比如波普,一个永远在做一样“没有名字的东西”,最后因偷盗进了监狱;再比如花炮师摩根,以逗人笑为生活目标,却只有在最后一次被妻子当面欺辱时才引来众多笑声......他们在米格尔街的生活充斥着家长里短,却又有着小人物身上独有的戏剧性。在他们眼里,城市生活是无聊乏味的,又带有种不被理解的孤独,但这也正是许多人有共鸣的生活体验。
3、有评论说《米格尔街》的基调是沉重而压抑的,小说中的人物即使本性善良,追求理想,但最后还是在生活面前败下阵来。然而,即使面对生活中长久以来的压迫和不可避免的苦痛,米格尔街的人大多都没有放弃对生活的一线希望。他们会为了不摆脱无聊的日常而出走,即使最后还是回到了米格尔街,但与生活斗争过的痕迹与记忆确实存在。
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美]J.D.塞林格 著 施咸荣 译 译文出版社 2011年2月
1、出身于富裕中产阶级家庭的16岁少年霍尔顿向来看不惯这个世界。在第四次被学习开除后,他只身在纽约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酗酒……在这次游荡里,他看到了城市生活的虚伪与下流,内心也变得更为迷茫。最后,霍尔顿决定离家出走,去乡下的麦田里当一个“守望者”。
2、二战过去后,美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社会贫富差异严重、民众理想幻灭、信仰缺失。有人把美国的这一时期称为“懦弱年代”。《麦田里的守望者》像是顺应时代变迁一样,着笔于青少年内心的迷惘、彷徨与破灭的幻想,使得他笔下的“成长”染上了一些悲剧色彩。同时,透过、霍尔顿的目光,我们可以看到那时的城市生活的溃烂之处。失去了信仰的人们怎样生存?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有何病态?“垮掉的一代”又是怎样的颓废?一切的答案都在塞林格笔下了。
3、作为20世纪的美国文学的知名反叛者,霍尔顿在很多人眼里是作为“恶”的形象代表存在着的。但其实他却是有着过于单纯、善良和柔软的内心。他会记挂公园里的野鸭子,会为同学因自己的真皮箱而自卑感到难过,就连他的梦想,都是在麦田里当个“守望者”。霍尔顿在临近结尾时的哭,是对自己的无奈与悲诉,也是对社会的痛恨。最后,他没有离家,更像是在说——所有的出走,都是纸上谈兵的荒谬。
唐·德里罗《大都会》
[美]唐·德里罗 著 韩忠华 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4年2月
1、年仅28岁的埃里克腰缠万贯,从事于股市行业。2000年4月的某一天,他打算乘车穿过纽约市去理发,却在这一途中遭遇到了种种荒诞却又真实发生着的事情......
2、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一样,《大都会》也是发生在一天之内的故事。通过埃里克的视角,读者可以看到一座现代大都市,纽约那如万花筒般多彩、复杂的面貌:一方是高楼大厦里的商业纵横、一方是街道上拥挤的人群和奇怪的行为艺术......在这些表象背后,映照出的是现代都市人的孤独、迷失与堕落。以主人公埃里克为例,他在资本市场中自信地驰骋,最后却一败涂地;他将婚姻视为工具,对感情不屑一顾。埃里克是无情的,一个怀疑一切的虚无主义者。而在这个社会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的美国后工业大都市里,他也只不过是千万个迷失在都市生活中人之一。
3、这是唐·德里罗的一部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优秀作品。在近200页的篇幅里,他把现代都市的荒诞与乱象全写了出来,瞬变不息的金融泡沫、名存实亡的婚姻生活、迷惘破碎的精神世界……这不正是我们在经历着的一切吗?
金宇澄《繁花》 金宇澄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4年6月
1、这是一部用上海话写成的,描写上海市民生活的长篇小说,主角是阿宝、沪生、小毛3个童年好友。书里,有一场关于上世纪60年代的少年旧梦,也有90年代的声色犬马,传奇迭生,绘出了一副细致的上海城市画卷。
2、《繁花》书写了三代人物,在碎片化的描摹中展现出了一幅完整的上海城市生活图景,并映射着其背后的时代变迁。不同身份的人的生活、人生轨迹也有所不同。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的阿宝成为了商人、出身空军干部家庭的沪生当上了律师,而出身于上钢八厂工人家庭的小毛最后却是落魄而死,十分凄惨。同时,通过对上海民众和饮食男女的重新建构,以及对三个年代的市民的群像刻画,金宇澄在小说中还原上海市民的整体面貌,将那一个年代的上海城市生活再现于读者面前。因此,称其为文学中的一部上海城市变迁史也不为过。
3、这篇于2012年在《收获》杂志上发表的长篇小说,不仅被中国小说学会评为“2012年中国小说排行榜长篇小说第一名”,还获得了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盖伊·特立斯 《被仰望与被遗忘的》
[美]盖伊·特立斯 著 范晓彬 姜伊敏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2017年3月
1、“新闻主义之父”盖伊·特立斯的经典之作,收录了多篇非虚构写作的经典。在他笔下,纽约变得立体,城市生活也不再只是“美国梦”那样的光鲜。
2、“每天,纽约人要喝下46万加仑啤酒,吃掉350万磅肉,消耗21英里长的牙线。在这座城里,每天有250人死去,460人出生,15万人戴着玻璃或塑料假眼行走;这里还有500个巫师、600尊雕塑或纪念碑、3万只鸽子……”这是特立斯眼里的纽约。在《大桥》部分,他讲述了建设纽约韦拉扎诺大桥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及流动修桥工的生活。“他们把一个个的地方用大桥连接起来了,可他们自己的生活却支离破碎。”这些默默无闻的修桥工,在特立斯眼里不是历史的无关紧要者,而正是历史的“建造者”——正是这些工人冒着生命危险,建成了美国无数的大桥和纽约城里一座座大桥和摩天大楼。在都市生活的一角,他们渺小、孤独的生活,其实也是纽约的底色之一。
3、2011年,特立斯获得了颁诺曼·梅勒卓越新闻贡献奖,他曾说“我没打算开创新新闻主义,我只想写得像菲兹杰拉德”。特立斯的写作深入人物内心,记录着这个时代的变化以及人们身上的历史。
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单身社会》
[美]艾里可·克里南伯格 著 沈开喜 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年2月
1、在1950年代,美国人口中只有22%的人过着单身生活。而今天,超过一半的美国人正处于单身,而其中,超3000万人选择独自生活,独居成为了美国最普遍的家庭形式,甚至超越了核心家庭的所占比重。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向人们证实,这一数字背后绝非是一时的潮流走向,事实上,这正代表着自婴儿潮以来最重大的社会变革——我们正在学习单身,并由此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
2、独居是城市居住方式中不可忽视的一种。历史学家克里斯蒂娜·斯坦赛尔曾声称,20世纪初,在纽约市的格林威治村诞生了波西米亚文化,村民的精神特质之一就关乎独居生活——他们离群索居,享受着脱离家庭生活和同居生活的自由和乐趣。这一风潮发展到现在,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但是,独居生活带来的就只有令人艳羡的自由与幸福吗?艾里克对此持否定意见。独居的人将面对更多的压力,也难免产生自我怀疑——究竟什么才是恰当的生活方式?
3、在独居早已成为一种潮流,“空巢青年”数量也越来越多时,思考并探讨独居生活的种种具有莫大的现实意义。《单身社会》作为美国的一本通俗的社会学读物,在独居问题的上的着笔值得一看。艾里克强调,人们要先明白独居和孤独并非同一个概念,将独居现象与社区的终结或社交的衰落联系起来而后伤春悲秋,是没有意义的。同时,对于独居生活带来的麻烦与困扰,回避也不是办法,正视这些问题并试着从他人身上寻找经验和答案才是解决之道。
|